教養

含有「教養」共 158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利利用四張任務表,陪孩子慢慢養成生活習慣。 從「回家洗手」開始,到自己完成上學與回家的小任務, 一步一步,培養出屬於孩子的自律。 我會分享小班~大班的經驗、曾經遇過的困難和克服的小方法, 還有自製任務表的小技巧。 希望讓親子在日常裡,少一些磨合,多一些輕鬆, 把養成習慣的過程,變成有趣的任務時光。
Thumbnail
愛,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很難以一篇文章,幾千個字就清楚的論述, 尤其在感性和理性層次的論證,更是不可能理出個所以。我們只能在「愛」的領域,擷取一角,特別是有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用當代的視角,做一個稍具時代意義的反思。 就說親情,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在科學昌明,又是電子網絡盛行的時代,相
Thumbnail
小米粒-avatar-img
10 小時前
謝謝分享! 我的人生一直都是照著爸爸的預定計劃,相較於哥哥唸醫學系,弟弟唸教育系,喜愛音樂的我,爸爸卻希望我當興趣即可,他希望我走一條保守的學習路線,而我也依照爸爸的安排唸了企管系。大學畢業那年,我沒考上公職,而爸爸也忽然過世。在學校處室工作2年多,因為意外摔傷,我只能辭職離開休養一年。心心念念著爸爸的遺願,後來花一年時間準備,考上國營事業。只是官場的文化讓我不太適應,做了3年萌生想離職的想法,因為另外一半(他也在國庫單位)的不捨,我選擇繼續又待下來7年,直到前年,我的先生完成階段性的升職層級,他願意放手讓我選擇自己的夢。陪他走了10年的夢,去年夢醒了,也離開外人所稱羨的國營單位,轉職從事業務企劃。但這一路走來,還是有收穫與感恩,我看見不同的生命風景。後來想想,爸爸跟另外一半都沒有錯,他們只是希望我的人生走的更穩定。而我在工作之餘,依舊繼續學彈鋼琴,那是小時候中斷的音樂夢,我找回來了。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6 小時前
小米粒 很對,讓孩子多接觸世間事,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備將來為自己做出不同的選擇,為自己的人生塗上燦爛的色彩。✌
分享如何在家中應用蒙特梭利教育,並結合基督教信仰,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從幼兒到國小階段的實踐經驗與策略,以及蒙特梭利教育與聖經教導的共通點。
表妹努力向上,透過家教逆轉人生,考取理想大學;表弟則沉迷網路,錯失機會,令人惋惜。 文中探討家庭教育、學習資源、網路成癮等議題。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 天前
升學之路,若能夠多些考前資訊,甚至在升學班時就有足夠的指引,對於高三生的選校和選系,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年「正心」初中部時,面對高中的選擇就單純得多,大都以城市為導向。聯考之後,同學即分佈在台北、台中、嘉義、台南和高雄,從此天涯相隔,再見都難了。(看到雲林,有感)
Queena 老師-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安立格 天啊!安大哥也是正心人嗎?我國高中都唸正心🤣完全能明白安大哥所言~~我覺得青少年真的很需要明確的指引,不然根本不知道各個校系在做什麼(台灣這塊真的很需要再加油)
早餐時,誰先喝豆漿竟引爆全家情緒風暴? 這不只是手足爭寵,更是孩子在說:「我希望你先想到我。」 從情緒引導到心理科學,桃梨媽咪帶你看懂孩子背後的需求, 不再為小事抓狂,而是用愛與理解,回應那句沒說出口的:「你還愛我嗎?」
Thumbnail
近期臺灣教師短缺問題嚴重,本文探討其成因,並非單純的薪資待遇,更深層的原因來自於扭曲的「愛的教育」和家長教育觀念的偏差,造成教師在管教學生時處處受限,難以發揮教學效能。 呼籲家長應負起教養責任,與教師攜手創造友善的教學環境。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3 天前
難得一見的視角,從家長的角度說明為人父母可以善盡的責任,這對孩子的教育期盼,是有很正面意義的。我兩個兒子的小學都在紐西蘭,當年深度的配合學校的教育需求,看到了師長的用心,缺少了父母的配合,成果是會大打折扣的。這個角度來看,對比台灣,我必須說,差距真的超大的。老師們,辛苦了!
Queena 老師-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安立格沒錯~家長的配合真的很重要!!
一群人走,可以走得更遠。我們一行人參訪新竹湖口香園紀念教養院,親身體驗這份源自孝與愛,堅持服務身心障礙者的溫暖。這趟旅程不僅是送上物資,更是學習與生命連結的深刻體驗,邀請您一起參與,用實際行動點亮世界。
Thumbnail
身處在充滿數位軟體的世代,家中的孩童很難不接觸到3C。身為教師的職場觀察及接觸到的文獻、宣導資料使然,對手機、平板、打電動這幾個詞眼,總是有較多的負面見解,就算耳提面命的提醒孩子大量接觸3C產品的壞處,數位浪潮的洶湧是怎麼擋也擋不住了! 想當然爾,親子間的衝突越演越烈,就
這篇「天才領袖 」文章主要在講「父母在教養孩子時應避免的 10 件事」,核心重點是:父母的行為和態度會深刻影響孩子的人格與品格。文章提供了每個錯誤行為的原因、心理學依據,並附上替代做法,強調以尊重、陪伴和正向引導為主。以下整理重點概覽: 教養中爸媽應避免的 10 件事 語帶威脅的氣話 問題:
從親子衝突到教養智慧:一位母親的育兒省思。文章分享了作者與兒子盛飯之間發生的趣事與摩擦,並探討教養男孩的權威與堅持、界線的拿捏,以及如何引導孩子建立生活秩序感。
Thumbnail
鏡-avatar-img
6 天前
之後女朋友帶回家 發現是老師XDD
月影紗💫-avatar-img
發文者
6 天前
鏡 阿捏母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