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愛需要多些理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愛,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很難以一篇文章,幾千個字就清楚的論述, 尤其在感性和理性層次的論證,更是不可能理出個所以。我們只能在「愛」的領域,擷取一角,特別是有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用當代的視角,做一個稍具時代意義的反思。

就說親情,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在科學昌明,又是電子網絡盛行的時代,相信許多人已經破除了「養兒防老」的古老觀念。但是對孩子的「愛」,相信比起古人,應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問題是,為人父母者還能高舉着對孩子無私的愛,把全部的關注、陪伴和支持無上限的放在孩子們的身上嗎?

就像為人處事一樣,善惡之間,是可以選擇善良。那麼對孩子的愛,在感性和理性之間,應該有必要選擇部份理性,而不是百分百的感性。

我想,多數人會把對親子的愛劃歸感性領域,因為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也才有「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一說。可是,是有一些情況,「愛之適足以害之」。我自己就曾犯過一次錯誤。之所以認定是個錯誤,是兒子在律師樓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跟我說,他很不喜歡律師業的生態,沒有想要在法律界長期發展。

聽到他這樣負面的感想,我是有些錯愕的。那麼多年的辛苦,層層考驗之後,才拿到的執業證照,不是應該發揮所長,穩定發展嗎?再說,那麼好的工作環境,優渥的收入,更是同輩、同學羨慕的,突然放棄了,不是很可惜嗎?

回想孩子求學的時代,他非常喜歡數理化有關課程,讀得津津有味,學校功課更是得心應手,各種考試經常名列前茅。這樣的優勢一直維持到大學聯考,果然UAI (Universities Admission Index 大學入學排名)是頂尖的位置。

作為孩子的父親,又自覺具備宏觀視野,當時就幫孩子做主填志願。我主張他的志願表排名是法律,醫學,然後才是電子機械。可填的十個系所裡,並沒有電機系,而當時他最屬意的其實就是電機。

基於澳洲就業市場的特性,電機人才需求量偏低,並不是一個熱門科系。各大學電機系入學門檻並不高,學生的分數排名只要全州的前百分之十二以內,就可以申請到很好的大學。由於兒子的成績是前百分之一以內,選讀那個較低門檻的科系,真的是非常可惜。他也聽話,照我的意思,因而進了法學院,就這樣職涯整個定型了,也造成了後來他的不開心,我的懊悔。

父母對孩子的愛,具體的作為就是教養孩子成人,期望頂天立地,有能力安身立命。負責任的父母,通常都自認了解孩子,也樂意為他們安排所有事情,包含前途的走向。只是,為人父母者真正了解孩子的喜好嗎?孩子的能力如何?他們對來自父母的支持是如何看待的?老實說,當年的自己並沒有經過這一系列思考,完全是單方面的想法,自認自己可以做出最好的決定。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至高無上的,對於進大學那樣的選擇,有必要做理性分析嗎?

ChatGPT AI 生成

ChatGPT AI 生成

自己經歷過這麼多事以後,尤其長年職場翻滾,經歷創業經商的辛酸,深深體會,在成家立業和持家育兒奮鬥的同時,若所從事的工作是自己喜歡的行業,那一定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如今兒子對這個面向的感受,比當年的自己要早了許多年。但是,正由于自己的疏忽,才讓兒子在進入社會不久就須面臨職場大轉彎的困境。若是當年能夠在付出父愛的同時,多點務實、理性,今天的局面就會大大不同了。

若是時光可以倒轉,這些事情可以重新來過,源自父愛,對於孩子的教養和支持,尤其在關心的深度和廣度,我會依照不同的情境來做付出。

程度和內涵的分別,大致可以分成幾類:

「前瞻的」(Proactive ),這是遠程的規劃,事關孩子們下半輩子的安全方面。在能力所及,為他們安排適當保險,創造可能的「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安排,等等。這些並沒有必要和年幼的孩子商量,甚至不用預先告知。最重要,是依能力所及而為之,不一定非做不可。

「積極的」(Active ),這屬於教養核心的範疇,孩子身心健康的維護,基礎教育的鋪排,包含盡量擇優為之,善盡父母的天職。換句話說,若現實經濟有點壓力,父母還是須要盡最大的努力,給予孩子最適當的教育。這方面的努力,好比教會小孩釣魚,而不是只給魚吃,也是幫助他們將來以最佳的狀態進入社會。

「反應式的」( Reactive ),對父母而言,這是最需要理性和耐性思考的。孩子從青少年步入青年的階段,慢慢在蛻變成大人,加上可能叛逆的性格,對事情的看法勢必和他幼齡時不同。這個階段的父母有必要做重大修正,盡量避免「想當然耳」的為孩子做很多事。時下許多的事例,萬能父母所為,很多情況都引起孩子的反感,造成對立。如果可以,冷靜觀察,多溝通,盡量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再回應,這是最好的。

「消極的」( Inactive ),半大不小的年輕人,難免有些時候對於某些事會好高騖遠,做些不切實際的需索。負責任的父母若直接回絕或訓誡,可能造成親子的對立。這個時候,最好的回應就是消極的,其實是篤定不去滿足孩子的不切實際,或是不應該的需求。這須要很理性的思考,並做到實質的拒絕而不傷害親子關係。比起不計後果滿足,造成重大遺憾,適時的消極回應就是愛小孩的另類作為。

「冷漠的」( Indifference ),這當然是說親子關係,在某些面向是可以表面冷漠,適度放縱孩子的作息,讓他們學習營造自己的生活方式。例如,假日跟誰出門?去做了什麼?有時候忍著點不問,讓孩子覺得有被尊重的感覺。事實上,父母是有必要慢慢學習不清楚孩子的日常活動,因為,他們終將慢慢長大的。

回頭再看多年前我兒子大學選系填志願的那件「終身大事」,今天再重來的話,我關心的方式,會選擇介於「積極的」和「反應式的」之間。我會先解析社會現況,做出日後走向判斷,這是積極關心的部份。接著讓孩子自己考慮,他若願意提出來討論,那是最好的。否則,我會讓他自己做決定。今天的我,寧可相信,高中畢業的孩子是可以為自己的將來負責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33會員
235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5
不記得在哪裡聽過,「你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還有人是這麼說的,「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仔細推敲這兩句話,比對一下身邊曾經的見聞,感覺是有其道理的。看起來,人際關係是這樣,職場的同儕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昔日同事,由於天資過人,又吃苦耐勞,入職沒有多久,他很快的展現了優異的銷售
Thumbnail
2025/08/25
不記得在哪裡聽過,「你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還有人是這麼說的,「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仔細推敲這兩句話,比對一下身邊曾經的見聞,感覺是有其道理的。看起來,人際關係是這樣,職場的同儕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昔日同事,由於天資過人,又吃苦耐勞,入職沒有多久,他很快的展現了優異的銷售
Thumbnail
2025/08/22
「喬」,台語的意思是協調或折衝。大義是指為了順利促成事情,某些關鍵人士圍繞著事件的核心,旁敲側擊,調和鼎鼐,最終獲得結果。由於本地政壇經常會出現「喬」的傳聞,也多少有些利益交換的嫌疑,或被冠上「黑箱作業」之名。於是,只要聽到「喬」字,多少給人一些負面的聯想。 暫時不說「喬事情」的正負面意涵,世上確
Thumbnail
2025/08/22
「喬」,台語的意思是協調或折衝。大義是指為了順利促成事情,某些關鍵人士圍繞著事件的核心,旁敲側擊,調和鼎鼐,最終獲得結果。由於本地政壇經常會出現「喬」的傳聞,也多少有些利益交換的嫌疑,或被冠上「黑箱作業」之名。於是,只要聽到「喬」字,多少給人一些負面的聯想。 暫時不說「喬事情」的正負面意涵,世上確
Thumbnail
2025/08/12
哲學家相信,人的苦惱大都來自外界,或大多數都與他人有關。可是,人既然是群居的動物,又無法離群索居,那麼人的一生是不是註定離不開苦惱的糾纏了? 答案當然不會這麼簡單。人的成長歷程,除了學習並追求比較幸福的人生,很大程度也在學習如何面對煩惱,克服生活的諸多困難,包含人際的難題。幸福人生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Thumbnail
2025/08/12
哲學家相信,人的苦惱大都來自外界,或大多數都與他人有關。可是,人既然是群居的動物,又無法離群索居,那麼人的一生是不是註定離不開苦惱的糾纏了? 答案當然不會這麼簡單。人的成長歷程,除了學習並追求比較幸福的人生,很大程度也在學習如何面對煩惱,克服生活的諸多困難,包含人際的難題。幸福人生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Thumbnail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Thumbnail
愛,是需要表達的,不說出口的愛意可能會被忽略。讓我們學會隨時隨地地表達愛,讓彼此的生活充滿溫暖與感恩。閱讀《為愛~割愛》,感受親情的力量,讓愛在每一刻流動。
Thumbnail
愛,是需要表達的,不說出口的愛意可能會被忽略。讓我們學會隨時隨地地表達愛,讓彼此的生活充滿溫暖與感恩。閱讀《為愛~割愛》,感受親情的力量,讓愛在每一刻流動。
Thumbnail
愛 是一個抽象概念 即便家人因為我的出生感到快樂 他們並不懂如何去愛
Thumbnail
愛 是一個抽象概念 即便家人因為我的出生感到快樂 他們並不懂如何去愛
Thumbnail
有些爸媽覺得社會是現實的,每個人出了社會都要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所以在孩子面對社會之前,我們就應該給予孩子一些壓力,讓他們培養抗壓能力 其實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強大,更多的是看他成長過程中是否擁有足夠多的愛,有了愛當孩子的後盾,他就有了面對世界的底氣
Thumbnail
有些爸媽覺得社會是現實的,每個人出了社會都要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所以在孩子面對社會之前,我們就應該給予孩子一些壓力,讓他們培養抗壓能力 其實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強大,更多的是看他成長過程中是否擁有足夠多的愛,有了愛當孩子的後盾,他就有了面對世界的底氣
Thumbnail
請問你曾接收到孩子給你的愛嗎?  請問你一回家,小孩看到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說,以前孩子會上前抱,現在孩子大了,連頭都不抬一下。 難道長大之後,孩子對你的愛就減少了嗎?
Thumbnail
請問你曾接收到孩子給你的愛嗎?  請問你一回家,小孩看到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說,以前孩子會上前抱,現在孩子大了,連頭都不抬一下。 難道長大之後,孩子對你的愛就減少了嗎?
Thumbnail
今年39歲,我可以很確定的回答你,我不太懂愛! 小時候被耳提面命的「禮尚往來」「敬我三分回你七分」「吃虧就是佔便宜」⋯等傳統教育。面對許多事情的善意,我似乎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以上的觀點去執行回饋。 乍聽之下,這些非常政治正確的兒童教育很不錯,但我想談談我現在想修正的自己,是跟過去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反
Thumbnail
今年39歲,我可以很確定的回答你,我不太懂愛! 小時候被耳提面命的「禮尚往來」「敬我三分回你七分」「吃虧就是佔便宜」⋯等傳統教育。面對許多事情的善意,我似乎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以上的觀點去執行回饋。 乍聽之下,這些非常政治正確的兒童教育很不錯,但我想談談我現在想修正的自己,是跟過去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反
Thumbnail
尤其「愛」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它包括情感支持、理解、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尤其「愛」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它包括情感支持、理解、尊重和關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