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教師危機:愛的教育迷思與困境【教育現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是新學期的開學日,大家過得好嗎?

其實雲林縣因為10月份即將舉辦全運會,已經在8/24提早開學一週了,最近看到許多「缺教師」的新聞,想來談談這個現象。

缺老師,真的嗎?

我在新聞底下看到各式各樣的留言,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台灣會缺學生,但絕對不會缺老師。」我在想,這個人或許已經脫離教育現場多年,久到他已經看不清現況的真相。

雖然我不是學校老師,但卻時常耳聞學生跟我說學校找不到老師,尤其以數理最為嚴重,學校找不到老師,只好請補教界支援的狀況也所在多有,甚至有台中補習班的老師要搭火車到斗六學校上課的例子。這位補教老師當然不願意如此舟車勞頓,但迫於補習班老闆的施壓,只好勉強接受。

而新老師進入學校後,面對的是人力嚴重不足的教學環境,所以不得不身兼多職,教理化的也要教地科、除了教學還要身兼社團老師、剛教書第一年就要扛起班導的重責......。

為什麼缺老師?

缺老師的原因又多又複雜,今天主要想聊聊現在教師面對的困境:愛的教育。

把愛的教育說是困境有點奇怪,讓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應該是很美好的啊,但任何事都是過猶不及。老師的角色不只限於把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約束孩子們、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可是現在只要口氣一差、老師帶一點情緒,甚至什麼都沒做,都可能被學生投訴。這個投訴老師的系統原本立意良善,是為了杜絕過度管教的師長,可是在許多地方卻被學生濫用,變成學生威脅老師的管道。

所以老師們為了自保,對於學生的不當行為選擇視而不見,學生在上課時滑手機,只要他不影響上課秩序,就不管他;青少年吸菸,只要他躲在角落偷偷抽,就當作沒看到;遲到、不交功課,這些都是小事,根本不痛不癢、不值得一提。

待在補教界的我,也對於現在的社會氛圍變化很有感觸。十年前的家長對孩子很要求,幾乎不會為了玩樂而請假,但現在的家長卻很願意為孩子請「玩樂假」,他們會對老師說「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卻同時要求孩子成績進步,這些人誤解了愛的教育的真諦,過度縱容孩子並不是在愛他。

溫和且堅定地正向教養

有一本很棒的教養書叫做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台灣的教育要走到那個理想的境界,當然還有很多路要走,這需要學校、老師、家長三方的配合,做一個理性且配合的家長,即使工作忙碌,也請多多關心孩子,因為那是「你的孩子」,家長的責任絕對比老師深重。

對老師來說,要貫徹溫柔與堅定的教養很不容易,我面對少少的人數就已經覺得很費心神,難以想像學校老師要面對的是好幾倍的重擔。社會不能只依賴老師的熱誠,而是應該好好支持這些用心的老師。

當然,還是有很多可愛的學生帶來滿滿的能量,只要看到孩子的進步或是閃閃發亮的眼睛,就覺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義。

「老師,我這次考試進步了!」

「我寫的作文被貼在中廊喔!」

「我發現數學變得好簡單!」

「老師,你之後要繼續教我們喔~」

我相信溫柔的人會與溫柔的人相遇,希望大家能善待每一位用心的老師,這也是在善待你的孩子。

預祝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ueena 老師的自言自語
50會員
41內容數
一個堅持正向教養的國高中數學、國文家教老師,同時也在補教業奔走,目標是開自己的家教班! 這裡紀錄教育現場的真人真事,因為熱愛閱讀,也會分享讀過的好書。 ✉️合作信箱 queenaliao1999@gmail.com
2025/05/05
美術班學生因美術作業壓力過大而暫停數學補習,藉此反思學習與休息的重要性。 探討資優班、才藝班的利弊,以及師長、家長應如何看待孩子的學習與休息。
Thumbnail
2025/05/05
美術班學生因美術作業壓力過大而暫停數學補習,藉此反思學習與休息的重要性。 探討資優班、才藝班的利弊,以及師長、家長應如何看待孩子的學習與休息。
Thumbnail
2025/05/04
分享第一次帶國小作文班的經驗,以及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成長與轉變,教育真的充滿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5/04
分享第一次帶國小作文班的經驗,以及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成長與轉變,教育真的充滿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1/02
在2024年最後一天,我協助學生小城克服學習壓力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1/02
在2024年最後一天,我協助學生小城克服學習壓力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以彰化縣人口持續流失的狀態,與代理教師不合理的薪資條件,教育人才該如何回到地方,並維繫教育品質穩定不衰退,是個極需正視的重要課題,地方創生積極提倡青年回到地方深耕,卻忽略教育同樣是落地生根的路徑之一,始終未能保障代理及代課教師的權益,即使青年有意願回到家鄉任教,但卻找不到一個能夠安穩的棲身之處。
Thumbnail
以彰化縣人口持續流失的狀態,與代理教師不合理的薪資條件,教育人才該如何回到地方,並維繫教育品質穩定不衰退,是個極需正視的重要課題,地方創生積極提倡青年回到地方深耕,卻忽略教育同樣是落地生根的路徑之一,始終未能保障代理及代課教師的權益,即使青年有意願回到家鄉任教,但卻找不到一個能夠安穩的棲身之處。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你有教育專業嗎?】 「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其實,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
Thumbnail
【你有教育專業嗎?】 「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其實,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這使得真正熱忱的教師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這種年輕人口被動式地大量集中,卻無法無權可管理的教學環境,通常最優秀與最有狀況的學生能得到最多資源與照顧,卻無助於中間層大眾學生的成長,反而讓教育現場變得充滿危機與不確定性。然而,正是在此時,這個世界更需要你的熱忱和堅持.......<more>
Thumbnail
這使得真正熱忱的教師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這種年輕人口被動式地大量集中,卻無法無權可管理的教學環境,通常最優秀與最有狀況的學生能得到最多資源與照顧,卻無助於中間層大眾學生的成長,反而讓教育現場變得充滿危機與不確定性。然而,正是在此時,這個世界更需要你的熱忱和堅持.......<mor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