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焦慮

含有「社群焦慮」共 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也曾在發表貼文後,不斷刷新後台,看有沒有新讚數嗎? 我曾經就是那樣,把每次分享都當成一場隱形的評分競賽。 在這個人人都能發聲的時代,我們擁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卻也被數據與演算法緊緊束縛。 直到身心俱疲,我才開始質疑:這樣的交換,值得嗎?
Thumbnail
文 / 托比亞斯.羅斯-史塔克威爾(Tobias Rose- Stockwell) 論述本來就會被分化,但社群媒體把已經極端分化的內容擴大 得更加嚴重。這些工具支配了媒體、對話和生活,造成我們的公共 論述變得醜陋、分歧又亦發極端。小小的輕率之舉就這樣將道德論斷拓展成龐大的文化潮流。 鮑伯
Thumbnail
有很多紀錄片在探討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現代,人的孤獨感不減反增,好奇怪,明明貼文和照片、影片都是那樣光鮮亮麗。 你有這樣的煩惱嗎? 我們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首先是「充滿濾鏡的人生你喜歡嗎?」 接著問「你有羨慕別人什麼嗎?」
Thumbnail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5/05/08
歡喜過好每一天!
人生自由實驗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08
深邃月光 謝謝~ 歡喜過好每一天!
📘 本次文章靈感來自我閱讀《不反應的練習》的體悟,透過生活中一次社群觸發的情緒波動,學習如何以正念與溫柔對待自己。 如果你也在練習看見情緒背後的需求,歡迎留言,讓我們彼此陪伴,慢慢練習。
Thumbnail
臻果匠-avatar-img
2025/05/07
有一個可以接納自己情緒,負面暗黑想法的閨蜜也很重要❤️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08
臻果匠 謝謝你願意當那個可以一起接住情緒、一起聊那些黑暗小劇場的閨蜜! 我覺得練習「不反應」,不只是自己的修煉,有時候也是一種關係的養分。因為有你的陪伴,我才更願意誠實的說出那些不夠光亮的部分。我們一起慢慢長成能理解彼此,也能照顧自己的大人,好嗎?
你也會不自覺地與他人進行比較嗎?提供一些小方法,希望能陪伴正深陷在「比較黑洞」的你。
Thumbnail
社群媒體時代,人們是否常感到焦慮,深怕錯過朋友的精彩動態?這種「錯失恐懼症」(FOMO)其實深深植根於人類對歸屬感的需求。探索其背後的心理機制,包含社會比較、損失厭惡,以及不確定性如何推波助瀾。社群媒體的特性,如精心策劃的形象、即時更新與演算法,更讓 FOMO 如影隨形。
Thumbnail
🌟本篇要來介紹:什麼是FOMO 小編這次的精選媒體報導主題是什麼是FOMO、FOMO與社群媒體的關聯性、FOMO案例分享,以及如何達到JOMO!
Thumbnail
社群媒體的「完美生活」常讓人忽略當下。反思「臨時的生活」心態,學會接納真實、享受不完美,重拾專注於當下的幸福生活。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2025/07/28
我也跟著再去查詢孔曉振的家的相關資訊。影片裡的她在那麼多顏色裡感覺好適合~很是活潑俏皮的感覺,但又很自在。❤️
不知道你是否經歷過這種感受,只要中秋節沒烤到肉,內心就會感到莫名焦慮? 我有。 印象很深刻,某年我因「完全沒有烤肉局」而焦慮大發,於是決定去買路邊串燒,好安慰自己「有過到中秋」。同時,對比手機裡、發好發滿的中秋烤肉照,我的內心充滿孤立感。就這樣,「每年中秋一定要烤肉或吃燒烤」成了我多年的執念,是
Thumbnail
我也想來一杯啤酒素。
寫心雪R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9
艾瑞克 轉職中 哈哈我喜歡你的說法 話說今天是我執行酒素第68天😆
我們不但可以在《黃色臉孔》中看見美國是如何出版一本書,還能看見書出版後真正的戰場:社群推阿推,流量流量流量! 雖然我們早就知道沉迷社群的壞處,但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克制?如果你想找到原因,這本完全可以讓你警惕。看見社群現象如何造就一本大書、又會如何徹底毀掉一本書(或作者)。
Thumbnail
5/5黃色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