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期
含有「試用期」共 7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林位青的沙龍
2025/10/08
台灣大專院校學生可免費領取 Google AI Pro 一年方案
Google 為台灣學生提供免費的 Google One AI 方案。不僅能使用最新的 Gemini 2.5 Pro 模型,更包含 Deep Research、NotebookLM 等強大 AI 工具,並提供 2TB 的雲端儲存空間。鼓勵符合資格的學生把握機會,激發學習潛力。
#
數位遊牧
#
AI工作流
#
林位青
6
1
美May
16 小時前
1
這資訊太重要了!根本是台灣大學生的「AI 救命包」! 看到文章裡提到「最強AI 模型支援:採用最新的 Gemini 2.5 Pro」時,這樣一來,以後大學生們就可以讓 Gemini 2.5 Pro 幫他們寫報告、做研究,然後空下來的時間,就可以來找小豬我點一杯「Jimmy 特調星 8 克 May 式咖啡」了!☕️ 免費、強大、又有趣,這才是「豬豬情緣」推薦的新鮮感!謝謝你的分享!🐽💗
1
長照勞動法遵小宇宙 ft. 職能的沙龍
2025/10/03
面試不是靠感覺!新手主管必看的面試表格與評量設計
新手主管或非專業HR常被臨時抓去面試?本文教你用職能行為、情境提問來設計面試表格與簡單紀錄方法,讓選才不再只是直覺,而能在試用期真正驗證成效。
#
人力資源
#
勞動法令
#
試用期
喜歡
留言
職場法律選擇題|從案例中學會更好的管理
2025/10/01
【特休制度迷思(3)】兼職勞工也要給特休?打工族特休權益大公開
很多人以為,兼職、工讀生,因為「有做有錢,沒做沒錢」,所以沒有特休假。 其實,勞基法第38條明文規定,在同一雇主工作滿一定期間,就能享有特休。 並沒有排除掉打工族這部分的權益。 問題只在於:這些人上班時數/日數相對少,那麼,特休到底該怎麼算? 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勞動部歷來解釋以及有關規定一次釐清吧
#
勞工
#
勞基法
#
勞動基準法
3
留言
芬芬的沙龍
2025/09/26
加油
在渡假村工作已經快兩個月了 還沒過試用期 心裡還是會擔心害怕 只有每天都表現最好的自己 活在每個當下 加油!
#
渡假村
#
加油
#
試用期
喜歡
留言
靈魂幽夢
2025/09/24
正義感所謂何物?
近期有三件事情,令人深思正義感與善良的行使權。 第一件事情發生在兩周至一周以前,行經延平南路,下午傍晚昏暗之際,一名男子,拖著一隻明顯營養不良、遭到家暴及恐嚇驚嚇、瘦成皮包骨瑟瑟發抖的小狗,前往機車前座。 我看到小狗拼命反抗,但繩子很牢固、主人很惡霸,路人似乎只有我一人。我沒辦法視而不見,又無法
#
客戶
#
薪資
#
試用期
2
留言
Kevin 創業筆記 📝
2025/09/22
行為設計的魔力:3個關鍵策略讓你的品牌從優秀躍升至卓越
本文深入探討如何運用行為設計原理於商業模式,詳細分析三大關鍵策略:習慣養成設計(Habit Loop)、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以及峰終定律(Peak-End Rule)。適合企業主、產品經理、行銷人員閱讀,幫助他們打造能夠讓客戶持續參與、主動分享並最終成為品牌忠實擁護者的產品與服務。
含 AI 應用內容
#
客戶
#
設計
#
商業
喜歡
留言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2025/09/17
當履歷上的空白成了心魔,怎麼辦?
「我在面試的時候,一直在擔心面試官會問我:為什麼上一份工作試用期沒過?還有,為什麼中間有八個月都沒去工作?」 這是一位去年剛從國立名校畢業的年輕朋友,好不容易在我面前說出的話。他的心情矛盾又不安:既想表現自己,卻又害怕被問倒。 他念的是現在很熱門的數據分析相關科系。國高中都是資優生,但上了大學後
含 AI 應用內容
#
試用期
#
履歷
#
數據
喜歡
留言
愛咪愛工話
2025/09/02
愛咪說業務 #24|對不起公司,你沒有通過我的試用期!
為什麼請到Top Sales也救不了公司業績, 愛咪統整了三大誤區 × 三大解法, 和你一起透視業績真相!
#
B2B業務
#
B2B銷售
#
試用期
1
留言
付費限定
幫按讚小說文藝評論區
2025/08/30
[銀行業冷感小說]《靜默流轉:門面營業部記事》第八章 試用期(chatgpt)
[銀行業冷感小說]《靜默流轉:門面營業部記事》第八章 試用期(chatgpt) 開篇免責 本書所述事件與角色皆屬虛構, 任何與真實人物、單位或案件的雷同,純屬巧合。然而,若你曾在銀行分行、營業部、授信部,或任何與金融服務相關的部門工作過,你或許會在字裡行間看見熟悉的流程、聽見真實的對話
含 AI 應用內容
#
試用期
#
主管
#
銀行業
喜歡
留言
越南放大鏡 X 下班資工系
2025/08/28
3.5 拿到外派 offer 後,職位與預期不符,是常態嗎?
拿到 offer 不代表一帆風順,尤其外派職常出現職位與實際內容不符的狀況,考驗適應力與彈性。本文從作者的親身經驗出發,分享從 QA 到 IE 再到建廠的轉折歷程,並提醒年輕人:試用期是觀察與盤點的關鍵期。外派看似高薪,其實伴隨高壓,需衡量健康與心理成本,建議用「反推法」評估是否值得投入。
#
外派
#
經驗
#
試用期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