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拿到外派 offer 後,職位與預期不符,是常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拿到 offer 的那一刻,我超級開心,覺得百萬年薪之路就在眼前。但現實總是比想像複雜——面試時談的職位,跟實際外派的工作內容,其實常常不一樣。

職位落差,是常態但不該被合理化

我不會說這是「正常」,但的確「很常見」。因為所謂正常,是在面試前公司就講清楚職位與內容。但我們這類外派職,其實是所謂的「台籍儲備幹部」,很有可能是進公司後再看哪裡缺人,就被派過去補位。

亂派不一定是壞事,反而是加速成長的捷徑

像我一開始以為是 QA,培訓時期也是 QA 的訓練,結果因為倉庫主管需要越南語翻譯,我直接被抓去支援。我是以「儲備幹部」身分進公司,爬文大多說是會做 PPIC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Inventory Control Manager,俗稱:生管) 或 QA(Quality Assurance,俗稱:品保),結果我從倉庫實習三個月,轉到 IE 部門負責工廠數位轉型的專案,中期還意外當了實驗廠廠長,後期甚至參與了建新廠。可以說是從新手村直接丟到魔王村,整段歷程既「促咪」又超級「Hardcore」。

這種安排,對年輕的我來說,是考驗適應力的時候。搞不好原本想做的,根本不是最適合自己的;反而臨時被派的,可能才是舞台。但我也理解,有人會覺得自己被騙,無法發揮專業,例如原本面試行政,結果要管生產,適應不良就離開了。

👉關於我的職涯,可以閱讀

剛畢業就外派!到越南當管理職的新鮮人,越級打怪給我的成長與壓力

試用期,是觀察自己適不適合的關鍵時刻

所以我的建議是:在試用期內盤點自己。你現在的經濟壓力、技能狀態、個性,是否適合這樣的跳躍與變動?像我那時候白紙一張,就算亂派也沒損失,但有些人如果原本已經很有明確職涯目標,這樣的變動就會讓人受傷。

外派不只高薪,還有壓力與孤獨

再來說說現實的代價:外派不只是高薪,還有高壓。很多人以為「撐兩三年就好」,但實際在工廠現場,時間真的過得特別慢,壓力、孤獨感被放大。輪班、睡眠不足、吃得不好、醫療資源少,都是常態。很多人半年內就提早返國。

所以我常常會用一個「反推法」算值不值得:把外派薪資扣掉健康損失、心理壓力、返國後恢復的成本,再算一次值不值得。

被丟到陌生位子,不代表你錯了

但最後想說的是:如果你現在也在一個自己沒想過的位置上,覺得茫然、甚至有點被「亂丟」,那你不是例外。我也曾經在那裡。那或許不是你要的起點,但可能是你養成的第一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越南放大鏡 X 下班資工系
29會員
84內容數
雙重身份:越南放大鏡 X 下班資工系 政大東南亞語言學系是我接觸越南語的起點,畢業後找越南外派工作的生活跟資訊時,發現幾乎都是清單式的分享,很難身歷其境。所以我希望「越南放大鏡」可以帶讀者看到更多細節和深入的觀察。 - 下班資工系則是自學資工系的課程內容,記錄實際操作的過程,學習理論的過程。希望可以跟讀者一起成長。
2025/08/25
想靠外派快速累積經驗、存錢、跳脫台灣職場困境?本篇由擁有3年越南外派經驗的作者,解答新鮮人最常問的6個關鍵問題,從產業選擇、簽證限制到未來轉職路,讓你做出更清楚的判斷。 💬 讀者來信問了:越南的紡織和鞋業情況如何? 的確,越南的台
Thumbnail
2025/08/25
想靠外派快速累積經驗、存錢、跳脫台灣職場困境?本篇由擁有3年越南外派經驗的作者,解答新鮮人最常問的6個關鍵問題,從產業選擇、簽證限制到未來轉職路,讓你做出更清楚的判斷。 💬 讀者來信問了:越南的紡織和鞋業情況如何? 的確,越南的台
Thumbnail
2025/08/14
分享外派面試的判斷邏輯與防雷方法。核心觀點是「錯的機會比沒有機會更糟」,強調寧缺勿濫。透過四家公司案例,歸納外派決策優先順序(生活條件、文化感覺、薪資、升遷)與三大紅旗訊號,並提供三步驗證法:實地檢驗地點、蒐集員工第一手觀點、Coffee Chat 諮詢,幫助求職者在簽約前避開潛在風險
Thumbnail
2025/08/14
分享外派面試的判斷邏輯與防雷方法。核心觀點是「錯的機會比沒有機會更糟」,強調寧缺勿濫。透過四家公司案例,歸納外派決策優先順序(生活條件、文化感覺、薪資、升遷)與三大紅旗訊號,並提供三步驗證法:實地檢驗地點、蒐集員工第一手觀點、Coffee Chat 諮詢,幫助求職者在簽約前避開潛在風險
Thumbnail
2025/08/12
人生第一次出國就外派越南。我最大的行李教訓不是「帶太少」,而是——帶錯東西。 第一次外派到越南工廠,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行李箱前前後後打包了三次,出發當天還差點爆秤。真正落地後才發現——網路上的「外派行李清單」根本不能照單全收,因為有些東西在當地隨手可買,有些則是想破頭都找不到。 那段時間我一
Thumbnail
2025/08/12
人生第一次出國就外派越南。我最大的行李教訓不是「帶太少」,而是——帶錯東西。 第一次外派到越南工廠,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行李箱前前後後打包了三次,出發當天還差點爆秤。真正落地後才發現——網路上的「外派行李清單」根本不能照單全收,因為有些東西在當地隨手可買,有些則是想破頭都找不到。 那段時間我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其實我轉換到電子業後,也是持續上網了解目前的職場、產業現況,尤期是對於找新工作,在面試新工作,有些朋友會上網詢問一些關於面試內容、部門風氣之類的問題,近年隨著許多公司結構調薪,對於薪水的問題也是求職者非常關心的事情。
Thumbnail
  其實我轉換到電子業後,也是持續上網了解目前的職場、產業現況,尤期是對於找新工作,在面試新工作,有些朋友會上網詢問一些關於面試內容、部門風氣之類的問題,近年隨著許多公司結構調薪,對於薪水的問題也是求職者非常關心的事情。
Thumbnail
透過內部轉調找到國外工作的真實故事。分享多次嘗試和文化挑戰後,終於在海外職場站穩腳步的經驗
Thumbnail
透過內部轉調找到國外工作的真實故事。分享多次嘗試和文化挑戰後,終於在海外職場站穩腳步的經驗
Thumbnail
先前曾被正在求職的朋友問到,要如何在選擇工作時,判斷自己與公司是否契合?
Thumbnail
先前曾被正在求職的朋友問到,要如何在選擇工作時,判斷自己與公司是否契合?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同時擁有正職和派遣工作offer時的選擇問題,提出了公司名聲、職業選擇/個人生活、薪資福利等三個面向的分析,並分享了作者在獵頭顧問工作的經驗和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同時擁有正職和派遣工作offer時的選擇問題,提出了公司名聲、職業選擇/個人生活、薪資福利等三個面向的分析,並分享了作者在獵頭顧問工作的經驗和建議。
Thumbnail
面試前的注意事項包括研究公司的薪資水平、組織架構、職缺情況以及面試趣等,這些資訊有助於評估公司的實際條件,並準備面試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面試前的注意事項包括研究公司的薪資水平、組織架構、職缺情況以及面試趣等,這些資訊有助於評估公司的實際條件,並準備面試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事出突然,最近被晉升。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實在是又驚喜又糾結。 一方面有被調薪,職稱也相對好聽些(到時找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比較有利),但對於預計離職這回事,又突然猶豫了起來,晉升之後一、兩個月馬上走人,好像還是太怪了。 計畫果然都只是計畫,變化才是真實的😮‍💨
Thumbnail
事出突然,最近被晉升。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實在是又驚喜又糾結。 一方面有被調薪,職稱也相對好聽些(到時找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比較有利),但對於預計離職這回事,又突然猶豫了起來,晉升之後一、兩個月馬上走人,好像還是太怪了。 計畫果然都只是計畫,變化才是真實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假面試通知和詐騙公司的問題,提供瞭如何判斷正確面試機會的個人見解。作者提到了高於時薪的機會需謹慎,面試地點和實際工作地點不同要提高警覺等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假面試通知和詐騙公司的問題,提供瞭如何判斷正確面試機會的個人見解。作者提到了高於時薪的機會需謹慎,面試地點和實際工作地點不同要提高警覺等觀點。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