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遴
29
位追蹤者
追蹤
鄭子遴
29
位追蹤者
我是子遴,一位在城市邊緣掙扎的半人獸(半人半獸的簡稱),蒐集各種迷失在大都會中的奇獸、幻獸甚至畸獸的不符合現實的「真實」經歷,以字符組合一個接一個的故事。
鄭子遴的沙龍
29
會員
194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鄭子遴的沙龍
2025/10/09
尋回神在的青春:《讀沒有神在的青春》
一個好故事勝過一百篇道理,這是我喜歡讀和寫故事的緣由。而兒童至青年時期更是屬於故事的年代,他們從故事裡叩問心中的疑惑,也透過故事尋找鼓勵與慰藉、提醒與警惕。
#
法西斯
#
信仰
#
納粹
2
留言
鄭子遴的沙龍
2025/10/09
文明的野蠻:讀《未完的旅程》
...顯示更多
#
文明
#
野蠻
#
黑熊
喜歡
留言
鄭子遴的沙龍
2025/06/10
偽善的寬恕
...顯示更多
#
寬恕
#
不赦之罪
#
宗教
5
留言
鄭子遴的沙龍
2025/06/10
寫出味道
...顯示更多
#
味道
#
人生
#
主廚
5
留言
鄭子遴的沙龍
2025/06/10
不要讓神聖缺席——《聖與俗》對信仰的透視
《教宗選戰》引發我們反思信仰與信心。文章借鏡米爾恰·伊利亞德的《聖與俗》,探討「聖顯」如何藉由時間、空間、儀式等展現神聖,並如何避免將世俗視為神聖,以及在末世中如何堅守真正的信仰。
#
信仰
#
生命
#
宗教
1
留言
鄭子遴的沙龍
2025/06/10
從窗的彼端看見教育的真諦:雅努什.柯札克的教育理念與啟發
本文探討波蘭教育家雅努什·柯札克的教育理念,如何從孩子的世界出發,重視兒童權利,並以「窗的彼端」比喻孩子們受限的創意與思考,呼籲大人們成為孩子的啟導者而非批判者,並以基督信仰精神反思現代教育。
#
孩子
#
教育
#
信仰
1
留言
鄭子遴的沙龍
2025/04/05
沉默的發聲: 我們需要的民間知識份子
本文探討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如何在二十多年後仍具有深刻意義,並從中反思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私有化觀念、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文章分析王小波如何批判中國社會的「報喜不報憂」風氣、以及缺乏公共空間的概念,並探討知識分子應如何透過理性思維、批判精神與增廣知識,在話語權不對等的社會中發聲。
#
言論自由
#
民主自由
#
言論
3
留言
鄭子遴的沙龍
2025/03/19
獨立成長是畢生的修練:讀《幸福童年的祕密》及《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愛麗絲·米勒的悲劇》
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及其兒子馬丁·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代代相傳。文章分析了米勒的理論,指出父母的投射、壓抑以及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孩子人格發展,並導致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如自戀障礙和憂鬱症。文章強調療癒童年創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反思家庭關係以及個人成長。
#
米勒
#
幸福
#
父母
3
留言
鄭子遴的沙龍
2025/03/19
來一場道成肉身的重建工程:讀《有身體的教會》
本文探討現代基督徒靈肉二元論的現象,並從麥可·福斯特的《有身體的教會》、韓炳哲的《愛欲之死》等著作中,分析靈肉疏離如何導致社會問題及信仰危機。文章強調重新建立「道成肉身」的架構,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並以「我與你」的關係取代「我與它」的物化關係,才能真正與上帝建立連結。
#
基督徒
#
信仰
#
身體
喜歡
留言
鄭子遴的沙龍
2025/03/19
活出生命的意義:在苦難中尋找人生的方向
本文探討維克多·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闡述其意義療法如何幫助人們面對苦難,尋找人生意義。書中提及苦難如同毒氣,瀰漫人的靈魂,而意義療法則能協助患者發掘生命的意義,重建尊嚴。作者並將此療法與宗教信仰結合,指出教會在協助人們尋找生命意義的角色。
#
集中營
#
生命
#
人生
喜歡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