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嚐遠距工作的台灣,如何完美入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武漢肺癌疫情的關係,最近許多公司開始實習『遠端工作』,也有很多專業文章開始討論遠端工作在台灣可行嗎?唐鳳在2016年的專訪就提到,遠端工作的好處,在歐美已經提倡這關觀念許久,網路企業wordpress甚至沒有辦公室,他們是如何做到溝通零死角,在沒有人管(看)著的情況,依然交出營收百億的成績單。
台灣能不能順利接軌?在<科技島讀>文章:遠距工作救企業 — 企業準備|代工業沒興趣|根源是教育問題(訂閱制文章),有滿清楚的整理,以下擷取部分。
原文擷取部分科技島讀文字(訂閱制)
去年成了自由工作者後,開始有機會跟很多工作夥伴遠距工作。
我的工作給予方針以及客戶需求,與找來的團隊一起討論,能提供什麼服務以及解決方式,立定專案的過程驗收與結束時間。
在成了自由工作者之前曾經遇過一個非常典型的遠距工作的機會,曾在廣告代理商與日本的客戶遠端工作了長達半年。這個遠距工作初體驗,讓我驚豔到,原來不跟客戶見面也能把需要不斷溝通的專案完全落實,但在中間也嚐到了許多苦頭,也更了解外商客戶面對『會時間管理』、『理解力』良好的專案經理的重視。
當時使用的視訊軟體是zoom,溝通軟體是slack,客戶不喜歡用email工作,因此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slack(非常好用呢)。

當時其實算是半遠距工作,基本上我跟自己的團隊依然是以面對面討論客戶需求的,僅是在管理客戶面向,則全然使用Slack與視訊會議。當時最困難的點,反而是在文化差異面上對於專有名詞的截然不同理解,造成進度延遲,或是做白工的狀況。

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跨國客戶非常熟悉遠距工作的節奏,因為他們的會議幾乎是全滿的,所以他非常需要一個會管理他的夥伴(我),因為客戶的判斷非常快速,也能有效給予指點,但因為大量的資訊需要請他閱讀與判斷,有時候客戶會非常生氣你怎麼沒有管理我吸收內容的時間。

因此,那段時間我學會在線上管理對方以及如何利用軟體更新資訊來給對方安全感,這點真的非常重要。況且這樣的客戶並不喜歡你給他太大量的訊息,他就是需要觀點與結晶,因此合作上需要非常專注與更多的判斷力,協助判讀所有的風險,讓他決策。

因此我認為遠距工作有幾個很重要的特性:
1) 如何精簡資訊量,未來不再是整理越多資訊越認真。
如何用最少的文字量溝通,讓人做出判斷?

2) 遠距工作不容許理解lag的狀況,需要在大家集合或是閱讀相同資訊時,能得到一樣的理解。(這個連面對面工作都很難)

3) 時間安排,當多個遠距工作同時發生,如何管理自己與夥伴的時間。(軟體很重要)


我近身感受到遠距工作的幾個困難點:
1) 全體夥伴對於軟體的熟悉度與接納度,並且需要像呼吸一樣定時更新自己的工作狀態。
2) 我認為遠距工作是設計給資深人員的,但資深人員不一定是做得久,但必須對於產業高度理解,並且能夠及時有效反應進度,在工作流程中需要不時的把團隊間的壞蟲抓出來。

3) 承上,溝通力、理解力、產業專業、自律性,會是遠距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但怎麼訓練這樣的人,是難題。

4)是不是一定要有一位整合者,我倒不覺得一定,其實每次專案都能有一個小隊長,或是按照最初的時程走,後續就是定期開會參與會議即可。但台灣還在遠距的實習階段,我認為一個有整合能力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未來也許軟體就能幫我們很大的忙。


回到最初的題目,如何再優化?
我想人人應該都要有自覺,這個新工作模式時代的來臨。
我想還是以勞資雙方的認知價值去調整是首要需要全民動員的地方。
歐美已有良好示範,也有比比皆是的軟體協助我們。

資方應該要多去思考,自己要看到員工產出的內容,不再是以工時計價,而且產出計價。當產出中發現專案的困難度,如何給予員工合理的獎勵,而不是請員工自行吸收。

勞方則是要思考,如何在不見面光靠資料的流通,觀點的傳達就能讓對方得到他要的需求,並且理解到時間就是金錢,如何使用最有效率的工作模式,將自己的工作完成,將生活與工作拆解。工作時候好好工作。
文末推薦科技島讀訂閱,含氧量100%文章內容,加入還享優惠折扣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9會員
74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見一個人進入心流的感覺 就像看見早晨的第一束光 溫暖潔淨明亮 能看得好久 也會嚮往自己擁有那道光 迷戀那種專注到忘記時間的心流感 不會被外物給吸引打擾 從複雜性中得到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不來自把事情做完的成就 而是在執行的過程 人是追求複雜性的靈長類 我們喜新厭舊,我們追求刺激,我們性喜挑戰 因為追
最近的心情一直是很混亂,剛經過了選舉,花費好多力氣嘗試跟身邊的人討論。滑著臉書,看越多資料、新聞,越覺得心情混亂呢。 為什麼混亂呢? 大部分的時間會懷疑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是不是太過簡單絕對,看到經過查證的資料,然後看了幾個朋友的推文,就會覺得,嗯,是有點道理啊,但常常查證的資料不會是全面的,有時
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萬物皆會自己調整節奏 萬物彼此影響,石頭也會被風吹著少了稜角   物質會流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剋相吸 動能來自流動,如果不產生關係,沒有化學作用 為了讓能量延續,這世界有自己的存活方式   所謂天災是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人類依著萬物循環與自然對話 古人紀錄萬年智慧結
一直遲遲不敢寫這篇,因為其實自己有破戒,不知道怎麼解,但我還是把這3.5個月的不消費的一年心情記錄下來。 這個三個月有發生的消費大概是 1. 買了畫畫的用具 2. 做了一些維修手機的花費 3. 1111破戒買了熬湯的WMF快力鍋 4. 因為襪子丟了幾雙,買了MUJI的幾雙襪子 5. 買了IKEA一
我們都一樣,遇到未知會害怕。  感到迷惘會想要尋求幫助。  做了不確定的決定,會不斷地觀察比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因為還沒看見答案,在過程很容易就會去比較,很難集中在自己身上,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跟自己比較,往內探索總是更困難的。  這會不會是一個遊戲陷阱呢? 不管是算星座、紫微斗數、人類圖、易經、
雖然愛你已經毫無意義,我還是不會停止愛你。 又是一篇很難下手的觀後感,看完婚姻故事是需要消化的,總覺得他能成為伴侶關係的討論課,我們可以從每一個細節開始討論,你覺得為什麼感情會變成這樣?  甜蜜的開場、相愛的事實、日常的事件、真實的對談、殘酷的理性交流,這就是伴侶關係中會出現的碎石,劇情正在描述,
看見一個人進入心流的感覺 就像看見早晨的第一束光 溫暖潔淨明亮 能看得好久 也會嚮往自己擁有那道光 迷戀那種專注到忘記時間的心流感 不會被外物給吸引打擾 從複雜性中得到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不來自把事情做完的成就 而是在執行的過程 人是追求複雜性的靈長類 我們喜新厭舊,我們追求刺激,我們性喜挑戰 因為追
最近的心情一直是很混亂,剛經過了選舉,花費好多力氣嘗試跟身邊的人討論。滑著臉書,看越多資料、新聞,越覺得心情混亂呢。 為什麼混亂呢? 大部分的時間會懷疑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是不是太過簡單絕對,看到經過查證的資料,然後看了幾個朋友的推文,就會覺得,嗯,是有點道理啊,但常常查證的資料不會是全面的,有時
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萬物皆會自己調整節奏 萬物彼此影響,石頭也會被風吹著少了稜角   物質會流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剋相吸 動能來自流動,如果不產生關係,沒有化學作用 為了讓能量延續,這世界有自己的存活方式   所謂天災是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人類依著萬物循環與自然對話 古人紀錄萬年智慧結
一直遲遲不敢寫這篇,因為其實自己有破戒,不知道怎麼解,但我還是把這3.5個月的不消費的一年心情記錄下來。 這個三個月有發生的消費大概是 1. 買了畫畫的用具 2. 做了一些維修手機的花費 3. 1111破戒買了熬湯的WMF快力鍋 4. 因為襪子丟了幾雙,買了MUJI的幾雙襪子 5. 買了IKEA一
我們都一樣,遇到未知會害怕。  感到迷惘會想要尋求幫助。  做了不確定的決定,會不斷地觀察比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因為還沒看見答案,在過程很容易就會去比較,很難集中在自己身上,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跟自己比較,往內探索總是更困難的。  這會不會是一個遊戲陷阱呢? 不管是算星座、紫微斗數、人類圖、易經、
雖然愛你已經毫無意義,我還是不會停止愛你。 又是一篇很難下手的觀後感,看完婚姻故事是需要消化的,總覺得他能成為伴侶關係的討論課,我們可以從每一個細節開始討論,你覺得為什麼感情會變成這樣?  甜蜜的開場、相愛的事實、日常的事件、真實的對談、殘酷的理性交流,這就是伴侶關係中會出現的碎石,劇情正在描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五月中旬,台灣本土案例急遽竄升,原本國際新聞上遙不可及的封城措施,竟也成為了你我的日常。經過了兩個月,我想衷⼼地問:「你還適應嗎?待在家裡是否還像⼀開始⼀樣難耐呢?」 時間倒回去年的⼀月初,我跟著學校來到了印度亞格拉學術交流。那時候的印度充滿著活⼒,沿街⼩販旁圍著⼀群等待美食的⼈們、泰姬瑪哈陵亦擠得
Thumbnail
遠距工作讓信任問題放大、引起主管與員工關係緊張的情況,國內、外都有,畢竟人性就是人性。但據我近期的觀察,狀況在台灣比較嚴重。
Thumbnail
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至7/12。為了避免接觸傳染,再怎麼不情願也得嘗試遠距工作。改變來得太突然適應不良,每天焦頭爛額不像個人嗎?這篇文章整理幾個遠距工作常見的缺點,以及我認為可以怎麼調整,才能好好利用遠距帶給我們的彈性,把日子過得更像個人。
Thumbnail
在數位遠距工作逐漸普遍、特別是疫情讓在家工作成為常態的現在,傳統中階經理人的存在價值已經遭到質疑,成為似乎可有可無的雞肋。過去中階主管的管理方式,還能適用於未來的環境嗎?他們又需要哪些改變?
Thumbnail
為什麼要做自媒體?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定義自媒體是指「普羅大眾藉由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簡而言之就是,透過個人透過特定網路平台向大眾傳遞資訊或表達觀點的新興網路媒體
Thumbnail
大小型企業陸續裁員、實施無薪假,上班族的潛在恐慌持續發酵 現在許多上班族不論是待在大企業或是個人工作室,心理與現實層面都面臨著最嚴峻的考驗,擔心接下來的收入可能會被影響到,再加上坊間各個產業像是餐飲、科技、零售通路、實體店家、娛樂產業等被迫暫停服務,造成多個國家進入鎖國局面。 替自己增加多元收入
Thumbnail
今年COVID-19的大流行讓許多國家的人都必須開始WFH(Work from home),這本在2013年出版,由Basecamp的CEO和CTO共同書寫的《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五月中旬,台灣本土案例急遽竄升,原本國際新聞上遙不可及的封城措施,竟也成為了你我的日常。經過了兩個月,我想衷⼼地問:「你還適應嗎?待在家裡是否還像⼀開始⼀樣難耐呢?」 時間倒回去年的⼀月初,我跟著學校來到了印度亞格拉學術交流。那時候的印度充滿著活⼒,沿街⼩販旁圍著⼀群等待美食的⼈們、泰姬瑪哈陵亦擠得
Thumbnail
遠距工作讓信任問題放大、引起主管與員工關係緊張的情況,國內、外都有,畢竟人性就是人性。但據我近期的觀察,狀況在台灣比較嚴重。
Thumbnail
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至7/12。為了避免接觸傳染,再怎麼不情願也得嘗試遠距工作。改變來得太突然適應不良,每天焦頭爛額不像個人嗎?這篇文章整理幾個遠距工作常見的缺點,以及我認為可以怎麼調整,才能好好利用遠距帶給我們的彈性,把日子過得更像個人。
Thumbnail
在數位遠距工作逐漸普遍、特別是疫情讓在家工作成為常態的現在,傳統中階經理人的存在價值已經遭到質疑,成為似乎可有可無的雞肋。過去中階主管的管理方式,還能適用於未來的環境嗎?他們又需要哪些改變?
Thumbnail
為什麼要做自媒體?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定義自媒體是指「普羅大眾藉由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簡而言之就是,透過個人透過特定網路平台向大眾傳遞資訊或表達觀點的新興網路媒體
Thumbnail
大小型企業陸續裁員、實施無薪假,上班族的潛在恐慌持續發酵 現在許多上班族不論是待在大企業或是個人工作室,心理與現實層面都面臨著最嚴峻的考驗,擔心接下來的收入可能會被影響到,再加上坊間各個產業像是餐飲、科技、零售通路、實體店家、娛樂產業等被迫暫停服務,造成多個國家進入鎖國局面。 替自己增加多元收入
Thumbnail
今年COVID-19的大流行讓許多國家的人都必須開始WFH(Work from home),這本在2013年出版,由Basecamp的CEO和CTO共同書寫的《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