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讀後感,有關人的高意識

更新於 2020/09/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見一個人進入心流的感覺,就像看見早晨的第一束光。
溫暖潔淨明亮,能看得好久,也會嚮往自己擁有那道光。
迷戀那種專注到忘記時間的心流感,不會被外物給吸引打擾,從複雜性中得到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不來自把事情做完的成就,而是在執行的過程。
人是追求複雜性的靈長類。我們喜新厭舊,我們追求刺激,我們性喜挑戰。
因為人性追求複雜性,人類才能不斷的往下一步邁進。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面對很多重複性的工作會耐不住性子。
更或者要說,我們本來就不是設計來做重複無複雜度的事情。
過去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我們需要果腹生存。
但人類運用心流,已經帶領種族到下一個領域。
我們不應該把多的時間拿來消耗,就算是進入休閒時刻,人們也繼續追求擁有心流的興趣,我們烹飪、爬山、創作、寫字、分享成果。
總有一些別人認為不重要的小事,你卻能在裡頭廢寢忘食,
找到你與事情的小秘密,只有自己能探索這個神秘的小宇宙。

為什麼很多人在獨處時會覺得無聊,立刻需要做事情來排解自己的混沌。
於是社群軟體、網路、電視,控制了我們進入混沌的時間,讓我們的感受被填滿,讓我們被感覺有在吸收外界的資訊。注意力被吃掉了,大腦適應了,反而更難回到專注的狀態。
自律已經成為這世紀的必修課程了,總覺得在這個世代裡,每個人都能讓自己被看見。但我們要被看見什麼,有什麼內容能產出,而是靠著自律的過程,這是分秒都需要抗衡的戰與外界的一秒光纖的通信速度,張開眼就有好多資訊討好著我們
而我們需要花更多時間篩選、過濾、消化、吸收我們的大腦被資訊給討好了,我們以為看了就是吸收,我們成了無法自產資訊的心靈,只能漫無目的的飄浮,心靈感到空虛,於是我們又需要向外找尋能遞補空虛的物質。
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渾然不知,答案不在外面,答案必須靠心靈與自己的大腦給予,
於是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心流所在。
也許工作上不一定要有此生唯一摯愛,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得不。
但一定要找到那種為自己解鎖的迷戀感,那種迷戀感,是你與事件的獨有宇宙
超越時間一般的相處。進入人類才能擁有的高意識中。
截取非常喜歡的一段,也共勉之。

『缺乏內在規則,很容易就會被那些自稱有答案的人收服了。無法供應自己資訊的心靈,只能漫無目標的隨意漂浮。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秩序是要由無法掌控的外界決定,還是藉由本身擁有的技能與知識建立。』

擁有自己的內在規則,才能不被自稱有答案的人影響,讓你在好不容易不暈車的路上,再次迷路。
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也喜歡這本書,可以點擊博客來推薦連結購買唷!
我將收到你的2%回饋金,作為我寫作的小小鼓勵 :)
博客來購買推薦點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74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出版社很流行,斜槓的話題,我覺得斜槓除了延伸自己不同的可能性以及創造額外收入以外,這類型書籍這麼紅,很有可能有另一個原因,對現在的不滿。想要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對於追求適合自己的,想要的,我們是多麼的飢渴。 但我發現有一群進入”心流”的人,並不會一直思考,這件事情。
此書推薦給所有現在或過去罹患憂鬱症或擁有憂鬱症朋友家人的人。 作者是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生,大約從高二確診憂鬱症,因為生在病中的泥沼,在許多因緣下大二時轉系進入心理學系,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憂鬱症,並且緩緩地與之相處,把心理狀況、自己的私密日記、家人的無知或無法同理等真實情況完整公開,讓更多人能“進入
時候一到,根本不必怕被火燙傷,因為你就是火本身,你就是個發光體。人生苦長,為什麼不在志同道合的人短暫的相聚一刻,讓自己發光發熱? 在奧美常常會有中高階主管的職場分享,每月一次,這是我每個月最期待的會議,也是人生經驗心法的吸取時間。這次大主管分享了一系列的書,其中一本是《孫大偉的菜尾與初衷》。 孫大
資方被迫改變,勞方主動轉變,從中適應並挖掘好處。 漸漸地出現一人多職、一人多角的社會,記得幾年前曾經在TED上看過一段演講,他說有些人就是沒辦法選擇興趣,他的興趣太多元了,但常常也做一陣子就放棄,覺得自己沒有天賦,再換下一個,這樣的循環無止境,但演講者是相信就是有些人有多重天賦,應該要持續下去,當時
看了幾本跟改變現狀有關的書,包含「斜槓青年」、「知識變現」、「把不了了之的代辦項目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花得錢都會自己留回來」、「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理想生活提案」,透過每位作者的十年有成的實際案例分享, 找到自己一直堅持的方法與脈絡,覺得這幾年的個人經驗分享書籍都有些相似處,
身為一個奔三小資女,看到有關理財的議題我都會想研究,畢竟經濟不景氣,每天被會議電話追著跑的人生,真的很希望有天能擺脫被帳單追著跑的壓力! 消費對於上班族而言早以是常態,購物已經不是一個月一次或是學期末慶祝的事情。而是每天滑手機都有可能被朋友燒到、部落格推坑、看到健康議題等我又是衝第一...
最近出版社很流行,斜槓的話題,我覺得斜槓除了延伸自己不同的可能性以及創造額外收入以外,這類型書籍這麼紅,很有可能有另一個原因,對現在的不滿。想要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對於追求適合自己的,想要的,我們是多麼的飢渴。 但我發現有一群進入”心流”的人,並不會一直思考,這件事情。
此書推薦給所有現在或過去罹患憂鬱症或擁有憂鬱症朋友家人的人。 作者是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生,大約從高二確診憂鬱症,因為生在病中的泥沼,在許多因緣下大二時轉系進入心理學系,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憂鬱症,並且緩緩地與之相處,把心理狀況、自己的私密日記、家人的無知或無法同理等真實情況完整公開,讓更多人能“進入
時候一到,根本不必怕被火燙傷,因為你就是火本身,你就是個發光體。人生苦長,為什麼不在志同道合的人短暫的相聚一刻,讓自己發光發熱? 在奧美常常會有中高階主管的職場分享,每月一次,這是我每個月最期待的會議,也是人生經驗心法的吸取時間。這次大主管分享了一系列的書,其中一本是《孫大偉的菜尾與初衷》。 孫大
資方被迫改變,勞方主動轉變,從中適應並挖掘好處。 漸漸地出現一人多職、一人多角的社會,記得幾年前曾經在TED上看過一段演講,他說有些人就是沒辦法選擇興趣,他的興趣太多元了,但常常也做一陣子就放棄,覺得自己沒有天賦,再換下一個,這樣的循環無止境,但演講者是相信就是有些人有多重天賦,應該要持續下去,當時
看了幾本跟改變現狀有關的書,包含「斜槓青年」、「知識變現」、「把不了了之的代辦項目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花得錢都會自己留回來」、「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理想生活提案」,透過每位作者的十年有成的實際案例分享, 找到自己一直堅持的方法與脈絡,覺得這幾年的個人經驗分享書籍都有些相似處,
身為一個奔三小資女,看到有關理財的議題我都會想研究,畢竟經濟不景氣,每天被會議電話追著跑的人生,真的很希望有天能擺脫被帳單追著跑的壓力! 消費對於上班族而言早以是常態,購物已經不是一個月一次或是學期末慶祝的事情。而是每天滑手機都有可能被朋友燒到、部落格推坑、看到健康議題等我又是衝第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文為2019年的日本短篇故事合集《5分鐘後的意外結局:紅色惡夢》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我是快快樂樂黑珍珠》的結局呈現方式,開放式的結局更加令我思考為什麼不讓女主角和任何一位曾出現在這部片的男士在一起呢?當電影片尾曲響起,我可能看慣了童話故事般美好結局的喜劇,所以不得不承認我有些悵然失落,然而,當天我做著瑜珈緩慢伸展時,我突然想明白了.....
Thumbnail
查理蒙格的「普通常識」並不普通:強調終身學習、跨領域能力、道德操守與心理學認知,是要用一生去執行的行動,查理蒙格真正的財富是他對家庭教養的守護與社會責任的意識。
Thumbnail
2020 年初,時值轉職期,反覆思考著自己是否往軟體產品經理的職涯繼續發展— — 即便在前一份工作完成了不少成績不錯的產品,但總感覺是工作與專案壓力追著我不得不逼迫自己不斷前進,未曾歇息靜心想過「我究竟喜不喜歡我做的事情?」「軟體產品經理真的是我願意持續投資的方向嗎?」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人生總會碰到許多的艱難考驗,最重要的是不要鑽牛角尖!」 「生活,不光是你去做甚麼,而是你如何去做?」 最近有不少探討女人心事的電影佳作陸續上映...
Thumbnail
如果,人工智能(AI)除了有龐大的知識資料庫,還懂得比對資料,運用資料,自成一個有意識的個體,甚至還能以她的意識,操縱他人的行為時;此時,人工智能會不會超過人類的掌握,而產生悲劇呢?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文為2019年的日本短篇故事合集《5分鐘後的意外結局:紅色惡夢》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我是快快樂樂黑珍珠》的結局呈現方式,開放式的結局更加令我思考為什麼不讓女主角和任何一位曾出現在這部片的男士在一起呢?當電影片尾曲響起,我可能看慣了童話故事般美好結局的喜劇,所以不得不承認我有些悵然失落,然而,當天我做著瑜珈緩慢伸展時,我突然想明白了.....
Thumbnail
查理蒙格的「普通常識」並不普通:強調終身學習、跨領域能力、道德操守與心理學認知,是要用一生去執行的行動,查理蒙格真正的財富是他對家庭教養的守護與社會責任的意識。
Thumbnail
2020 年初,時值轉職期,反覆思考著自己是否往軟體產品經理的職涯繼續發展— — 即便在前一份工作完成了不少成績不錯的產品,但總感覺是工作與專案壓力追著我不得不逼迫自己不斷前進,未曾歇息靜心想過「我究竟喜不喜歡我做的事情?」「軟體產品經理真的是我願意持續投資的方向嗎?」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人生總會碰到許多的艱難考驗,最重要的是不要鑽牛角尖!」 「生活,不光是你去做甚麼,而是你如何去做?」 最近有不少探討女人心事的電影佳作陸續上映...
Thumbnail
如果,人工智能(AI)除了有龐大的知識資料庫,還懂得比對資料,運用資料,自成一個有意識的個體,甚至還能以她的意識,操縱他人的行為時;此時,人工智能會不會超過人類的掌握,而產生悲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