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女士的故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分享我的學習之前,先分享一、兩個薩提爾女士的故事作為開始,是很有意思的。我已經忘了下列故事是從何處摘錄下來的,一時找不到,之後找到出處會再標示上去,請允許我先將之稍作改寫並分享:

1937年,薩提爾女士在芝加哥大學的社會服務行政管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在此之前,20歲的她已經擔任過一群孩子(包括弟妹)的校長了。當時,薩提爾女士很難按照規定做相關的個案工作,或是按照既定的格式撰寫報告。有一次,她得了一個「D」的分數,指導教授告訴她:「很顯然你不適合做社工的工作。」我不知道當時的她是否感覺到挫折,但顯然沒有聽從該位指導教授的建議,並已開始直覺地採用了一種不同的路徑去幫助人們。

在70年代,三十多年之後,薩提爾女士發展了家族治療的工作與理論之後,回到該校接受表彰,正是前面那位教授(也是校友)授予了她一枚「金質獎章」,表彰她為人類服務所作出的貢獻。維吉尼亞在頒獎儀式上說:「當我剛到這個學校就讀時,心理充滿了期待和憧憬,但後來我發現,這個學校提供了同樣舊模式的東西,和我在其他學校學過的課程一模一樣。」

然後我對自己說:「以後當我成長時,我要做不一樣的事情。」此時全場起立,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個故事引發了我一些想法,首先它說明了薩提爾女士更信任她自己的直覺和體驗,才能開創出這樣一個如此不同的、人性化的心理治療的學派,而她也是當年眾多男性治療師、學派的開創者之外的唯一的女性,能夠突破如此多的不利條件和阻礙,實屬不易。同時,也代表著這個學派更看重人性、直覺、體驗,而非理性分析。

此外,薩提爾模式的發展不侷限於學術領域的規範,也很難用那樣的方式進行研究,所以,薩提爾模式常常被學術領域所忽略,但也因如此,這個模式就更多的被成長與體驗性工作坊的形式所傳播與學習,提供一般大眾將其運用在生活之中。

此外,相較於其他學派,薩提爾模式有相當高比例的助人者是屬於「半路出家」的,也就是說,很多原先非專業助人領域的朋友,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之中獲得了很大的進展與改變之後,決定走上專業助人者之路,分享自己的體驗與感動,陪伴其他生命走上自己的成長之路。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

此外,我想要向台灣的社會工作者致敬!我常常告訴社工朋友們,薩提爾女士其實是社工背景出身的,她發展出的家族治療模式非常適合社工朋友進行系統性的評估和介入,社工原來的工作本來就不僅僅是幫案主或案家連結外部資源,而更是直接進入家庭中工作,為他們連結彼此以及內在的資源。薩提爾女士剛開始成立工作室時,就是專門協助醫院已經放棄或認為無法治療的朋友,她真是一位社工界的先驅和模範。

下一個薩提爾女士的故事就是談她如何開始以家庭為單位來工作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y Chen-avatar-img
2021/07/14
「薩提爾女士剛開始成立工作室時,就是專門協助醫院已經放棄或認為無法治療的朋友,她真是一位社工界的先驅和模範。」總是有這麼一小撮人,有不同的思考與做為,很感動。
avatar-img
張天安的沙龍
646會員
39內容數
分享我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經驗,讓更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藉此經驗有更加清晰、深入的學習歷程,以及學到重要的成長方法。
張天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23
在學習與成長的歷程中,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可以決定要去哪裡?要怎麼走?要走得多快...或多慢?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誰好、誰差的比較,有的只是貼近與接納自己的真實現狀。願意看重自己,願意為自己選擇想要探索與學習的旅程。所以,你可以把這樣的學習看成一個旅程,而學習地圖是一個參考的指引,是一個對生命的提問!
Thumbnail
2021/03/23
在學習與成長的歷程中,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可以決定要去哪裡?要怎麼走?要走得多快...或多慢?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誰好、誰差的比較,有的只是貼近與接納自己的真實現狀。願意看重自己,願意為自己選擇想要探索與學習的旅程。所以,你可以把這樣的學習看成一個旅程,而學習地圖是一個參考的指引,是一個對生命的提問!
Thumbnail
2021/03/18
一位四十餘歲的女士,這兩、三年晚上超過十一點還沒睡時,就容易肚子餓,吃了會比較好睡一些,但是,也擔心這樣子對身體不好。不吃的話,會越來越餓,也會因此睡不著,對此感覺相當困擾。 她用四個提問「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是什麼阻礙了我呢?」、「阻礙從哪裡學來的?」、「我可以如何改變?」來探索與轉化..
Thumbnail
2021/03/18
一位四十餘歲的女士,這兩、三年晚上超過十一點還沒睡時,就容易肚子餓,吃了會比較好睡一些,但是,也擔心這樣子對身體不好。不吃的話,會越來越餓,也會因此睡不著,對此感覺相當困擾。 她用四個提問「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是什麼阻礙了我呢?」、「阻礙從哪裡學來的?」、「我可以如何改變?」來探索與轉化..
Thumbnail
2020/12/22
你是怎麼看一個人的呢?你是怎麼看他人和自己的? 薩提爾女士認為:「我們是同一生命力的展現!」,同時她又說:「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完全像我。」如果把這兩句話的意思整合在一起,可以這樣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同一生命力的獨特展現!」這樣,就把作為一個人的普同性和獨特性,都放進一句話裡說清楚了!
Thumbnail
2020/12/22
你是怎麼看一個人的呢?你是怎麼看他人和自己的? 薩提爾女士認為:「我們是同一生命力的展現!」,同時她又說:「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完全像我。」如果把這兩句話的意思整合在一起,可以這樣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同一生命力的獨特展現!」這樣,就把作為一個人的普同性和獨特性,都放進一句話裡說清楚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取包裹時還疑惑著…我最近沒有買東西啊? 一拆開...蹬!蹬!蹬!!蹬!!! 原來是我掛名推薦的書藉: 《薩提爾改善家人關係的溝通模式》 (第一次看到自己名字在書的封面上感覺很特別~)   這是一本記錄和分析薩提爾女士工作竅門的書。   在大約70年以前,那是一個諮商不被允許接觸個案家
Thumbnail
取包裹時還疑惑著…我最近沒有買東西啊? 一拆開...蹬!蹬!蹬!!蹬!!! 原來是我掛名推薦的書藉: 《薩提爾改善家人關係的溝通模式》 (第一次看到自己名字在書的封面上感覺很特別~)   這是一本記錄和分析薩提爾女士工作竅門的書。   在大約70年以前,那是一個諮商不被允許接觸個案家
Thumbnail
太太上週參加了三天的薩提爾課程,結束課程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說要給我一個感謝跟欣賞,感謝參加這次的課程,欣賞的是我持續在學習薩提爾。 聽了她這樣說,內心當然覺得很爽,頓時覺得很有成就感! 原來不是我們學的東西沒用,而是「沒」先在自己身上起到「作用」。
Thumbnail
太太上週參加了三天的薩提爾課程,結束課程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說要給我一個感謝跟欣賞,感謝參加這次的課程,欣賞的是我持續在學習薩提爾。 聽了她這樣說,內心當然覺得很爽,頓時覺得很有成就感! 原來不是我們學的東西沒用,而是「沒」先在自己身上起到「作用」。
Thumbnail
薩提爾模式強調「體驗式學習」,強調透過感受的力量,接觸內在冰山,而非單純透過思辨、討論、分析來進行生命成長。因此許多工作坊動輒3-4天,為的是讓成員們在溫暖、信任的環境中,體驗薩提爾模式如何改變/轉化人的內在歷程。
Thumbnail
薩提爾模式強調「體驗式學習」,強調透過感受的力量,接觸內在冰山,而非單純透過思辨、討論、分析來進行生命成長。因此許多工作坊動輒3-4天,為的是讓成員們在溫暖、信任的環境中,體驗薩提爾模式如何改變/轉化人的內在歷程。
Thumbnail
(共鳴筆記#5) 書名: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作者: 李重建 甘耀明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頁數:268頁 六七年前,初次接觸薩提爾時ˋ,幫助我走進我的內在孩子,並和我那受傷的內在孩子和解,第一次上的課就是天安老師的課,那一次何其有幸,他幫我走整個原生家庭的脈絡。使我再次看到我在心中深
Thumbnail
(共鳴筆記#5) 書名: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作者: 李重建 甘耀明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頁數:268頁 六七年前,初次接觸薩提爾時ˋ,幫助我走進我的內在孩子,並和我那受傷的內在孩子和解,第一次上的課就是天安老師的課,那一次何其有幸,他幫我走整個原生家庭的脈絡。使我再次看到我在心中深
Thumbnail
周末去了薩提爾工作坊,不同的老師講課,有不同的收穫。對我而言,上課總是有很多觸動,不知道是自己累積壓抑太久,還是太容易感同身受。
Thumbnail
周末去了薩提爾工作坊,不同的老師講課,有不同的收穫。對我而言,上課總是有很多觸動,不知道是自己累積壓抑太久,還是太容易感同身受。
Thumbnail
以下這個故事以多種方式被傳頌,用來說明薩提爾女士發展出「薩提爾家族治療模式」的開端。 薩提爾女士在1951年會晤了一位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少女。在治療進行了六個月之後,一切進展相當好。而後,薩提爾卻接到這位女孩母親的電話,表示她要提出告訴,控告薩提爾離間他們母女情感。
Thumbnail
以下這個故事以多種方式被傳頌,用來說明薩提爾女士發展出「薩提爾家族治療模式」的開端。 薩提爾女士在1951年會晤了一位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少女。在治療進行了六個月之後,一切進展相當好。而後,薩提爾卻接到這位女孩母親的電話,表示她要提出告訴,控告薩提爾離間他們母女情感。
Thumbnail
1937年,薩提爾女士在芝加哥大學的社會服務行政管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有一次,她得了一個「D」的分數,有個教授告訴她:「很顯然你不是做社工的料。」但她沒有聽從指導教授的建議...
Thumbnail
1937年,薩提爾女士在芝加哥大學的社會服務行政管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有一次,她得了一個「D」的分數,有個教授告訴她:「很顯然你不是做社工的料。」但她沒有聽從指導教授的建議...
Thumbnail
我打算用一個學習者的角度,分享我自己的學習給其他有興趣學習薩提爾模式的朋友,透過這一系列的文字,說明我整合出來的方法與概念。但也請閱讀的朋友明白的是,這樣的分享比較是在邏輯、思維上的理解,後續還需要在情感、情緒裡的體驗與轉化,以及之後的不斷的在身體與行動上的練習與實踐!
Thumbnail
我打算用一個學習者的角度,分享我自己的學習給其他有興趣學習薩提爾模式的朋友,透過這一系列的文字,說明我整合出來的方法與概念。但也請閱讀的朋友明白的是,這樣的分享比較是在邏輯、思維上的理解,後續還需要在情感、情緒裡的體驗與轉化,以及之後的不斷的在身體與行動上的練習與實踐!
Thumbnail
《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作者成蒂老師,認為自己是個薩提爾模式治療師,但更重要的是「我也是一個人,我是用我『成蒂』這個身分,與來訪者相遇」。從瑪莉亞.葛莫利的身體力行教導,讓人理解「每個人最珍貴的是自己」,如何探索自己,很自在、有信心地做一個有力量的自己,才可以真正的接收愛,同時也愛別人。
Thumbnail
《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作者成蒂老師,認為自己是個薩提爾模式治療師,但更重要的是「我也是一個人,我是用我『成蒂』這個身分,與來訪者相遇」。從瑪莉亞.葛莫利的身體力行教導,讓人理解「每個人最珍貴的是自己」,如何探索自己,很自在、有信心地做一個有力量的自己,才可以真正的接收愛,同時也愛別人。
Thumbnail
希望我們能夠透過不斷地自我回顧來看到自己,啟發自身本具的宇宙能量!
Thumbnail
希望我們能夠透過不斷地自我回顧來看到自己,啟發自身本具的宇宙能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