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現
一位四十餘歲的女士,有伴侶及兩個子女,也有一份記帳的工作。這兩、三年晚上超過十一點還沒睡時,就會容易肚子餓,吃了會比較好睡一些,但是,也擔心這樣子對身體不好。如果不吃的話,會越來越餓,也會因此而睡不著,對此感覺到相當的困擾。這一年多來想要自我成長,透過演講、看書,以及參加一些工作坊,有了一些進展,會透過冥想的方法讓自己比較好睡,但是,仍希望能夠有更多的進展,但也一時不知可以從何處開始著手。
她回想平時自己處理好孩子的情況,讓他們入睡之後,再去安頓自己洗澡、收拾東西,常常就超過了十一點,這時就會越來越餓,而且伴侶出差不在時,會更加明顯,有感受到一種孤獨、焦慮的感覺。吃了宵夜後,也會焦慮自己睡不著。
她記得之前某次上工作坊時,有提到學習地圖的四個提問,或許可以用這樣的架構來探索一下自己,於是她找到一個有空的時間,在自己的房間裡,比較不受到其他家人的干擾,就開始問自己: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她先想到的是,希望自己能好好的睡覺...。那麼,如果能好好的睡覺,可以得到什麼呢?...身體會比較健康、有精神,不影響到第二天的工作...。然後呢?又會得到什麼?...會讓自己的精力充沛、情緒穩定。...這樣的話,和孩子的關係就會更好。...然後呢?...就會感覺到開心、放鬆。
她試著感覺自己的開心、放鬆,但是因為心裡一直覺得緊繃、沉重,感覺不到。於是想,自己還想要什麼呢?...腦海中浮現了「想要自己有價值」。此刻,落下了淚來,想到自己放下了可以一展長才的機會,選擇一個穩定的工作,以便更能照顧好孩子,但是,卻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做好,工作、照顧孩子都不如己意...,對自己有好多的責備,覺得自己很糟糕。
在這樣低沈的氣氛中,停留了好一陣子,才忽然覺察到自己陷入這樣自責、自憐的情緒中,於是回神過來,接納此刻的負向情緒,繼續的陪著自己,問自己想要什麼?...歸納一下前面的探索,自己想要有價值,這樣也才能開心、放鬆、自在。再一次的,想像自己可以做好工作,照顧好孩子,讓自己有價值,也因而感覺到開心、放鬆...,很認真的嘗試體驗,...但仍然沒有太多的感覺,有些氣餒。
雖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是無法有比較明顯的體驗,這和自己過去就比較隔絕自己感受的習慣有關,也和自己最近這段時間和先生之間的不愉快,使得情緒比較低落有關。但是,此刻提醒自己,選擇了繼續去體驗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像剛剛那樣,再度陷入「問題」的泥淖裡。於是,她想了一個快樂的場景:她自己可以出去走走,而先生留在家裡照顧孩子...。...這時,感覺到比較開心、放鬆,覺得這樣可以照顧好自己,也因而覺得自己比較有價值。
但是,很快的心中就出現了「我一直沒有價值」的想法,讓她無法停留在感受自己開心、放鬆、有價值的狀態。於是,她決定再往下問自己:
「是什麼阻礙了我呢?」
是什麼讓她無法停留在美好的體驗中呢?情緒隔絕的習慣、情緒低落的狀態、一直浮現出「我沒有價值」的感覺...,好像都在阻礙她停留在體驗中。她過去學習過冰山(內在歷程)的探索,但因為仍不熟悉,常會在探索的過程中卡住,或是習慣性的沒有感覺,因此對自己能夠使用冰山探索和轉化也沒有信心。
但是,她的直覺是「沒有價值」的感覺是很核心的部分,因為感覺到沒有價值,才會更容易情緒低落,也更容易將她從美好的體驗中拉出來。原本她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是因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工作、照顧孩子沒有做好,但顯然這樣的感覺不僅僅出現在這些事情做不好之後,其實是一直有這樣的感覺...,於是,她順著這個想法繼續問自己:
「這阻礙是從哪裡學來的?」
「我的沒有價值感,是從哪時候開始的呢?」她想了一下,記得自己七歲時,媽媽生了弟弟,就一直說她不好,說她不認真,尤其是九歲時印象很深刻,常被媽媽責備不照顧弟弟、不幫忙做家事...,她心生反抗,也決定把感受隔絕起來。表面上是抗拒媽媽的,但是,作為一個小女孩的她,在內心深處也似乎認同了媽媽的眼光,覺得自己很不好。
於是,她再一次用了「和幼年的自己對話」的方法,找出九歲時被媽媽責備的小女孩,在想像中看著她,並且告訴小女孩:
「我看到你,覺得你很可憐,因為媽媽都只會責備你,不關心你...」
「我很心疼你,你總是一個人、很孤單,沒有人支持你、喜歡你...」
..................................................................................................
「我長大了,現在比當年的你有更多的學習和能力了,我願意回來陪伴你!支持你!...」她在說的時候,感覺並沒有太真實,可能只有一半真實的感覺,但這對於她過去習慣隔離自己感覺的狀況而言,已經是非常大的進展了!
「我會在妳孤單的時候陪伴妳,在妳肚子餓的時候,衡量情況來煮宵夜給妳吃,或是請你忍耐一下,我陪著妳早早去睡覺。...」
這時在想像中去抱抱這個小女孩,她拿了一個抱枕作為象徵,緊緊的將她擁在懷裡,用身體去感受和小女孩的連結。
此刻再次看著小女孩時,心中多了一份憐惜的感覺,於是對她說:
「我欣賞妳當年的堅持!也喜歡妳的善良和堅強...。」
「謝謝妳一直努力、堅持、不放棄...,才讓我走到今天...」
此刻,她覺得自己舒服和放鬆了許多,時間也差不多了,準備要結束,於是問自己:
「我可以做什麼樣的改變?可以承諾自己什麼?」
當上述的自我轉化的過程告一段落之後,感受自己此刻的狀態,如果以直覺評估,自己的生命能量(1-10分)從3分上升到6分,她知道這只是其中一次的練習,後續將會再找適當時機再往前推進,看看和自己的連結是否可以更有正向的體驗。
她承諾自己,要常常記得連結、陪伴自己的內在,尤其是出現負向情緒的時候。每當照顧完孩子時,就會找時間來抱抱孤單的自己。睡覺時,也會想像去陪著幼年的自己安心休息。
結語
上述的主角按照四個提問的架構,走了自己的探索和轉化的過程。原先是想要解決長期以來太晚睡時,會肚子餓、睡不着的困擾,作為一個和自己工作的起點。
在探索自己想要什麼時,比較清楚自己想要開心、放鬆,但嘗試去體驗這種感覺時,不是沒有感覺,就是容易陷入負向的情緒。在幾次的嘗試過程中,發現自己感覺「一直沒有價值」是讓她很難體驗開心、放鬆的主要阻礙。於是自問這阻礙從何而來,回想到幼年重要的經驗,家裡有了弟弟,媽媽對她有更多的要求和責備,讓她覺得自己不重要、總是做不好,這樣的情緒經驗潛伏在主角內心,可能睡前生理上的飢餓感,以及自我評價做得不夠好的感覺,讓她產生孤獨、焦慮的情緒,而難以入眠。透過和幼年自己的對話,開始初步的轉化了這樣的感受,之後持續的練習是很重要的,很欣賞她給了自己這樣的承諾。
下一篇會比較仔細的解釋這四個提問所建構的學習地圖,重要的是,不是要按照步驟或套路來進行自我探索與轉化,而是可以有一個參考的方向,讓我們可以運用所學的方法,而不致於失去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