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學的沒用.只是「沒有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太太上週參加了三天的薩提爾課程,結束課程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說要給我一個感謝跟欣賞,感謝參加這次的課程,欣賞的是我持續在學習薩提爾。

接著她說:一年前大約這個時間,也是同樣上天安老師的課程,當時就有很多的收穫,她也很喜歡天安老師帶領的方式,一直到今天覺得自己成長了很多,相較於在小組中其他同學,他們認真的組成小組,定期的聚會練習,還有人也為找不到時間或小組成員練習而感到苦惱。

她回顧自己這一年來自己的進步,雖然沒有很刻意的練習,但能持續的進步,發現原來自己身旁就有一個學習薩提爾、也在生活中練習的人,接著她說:薩提爾的精神就在我生活中較可以感受得到耶!

聽了她這樣說,內心當然覺得很爽,頓時覺得很有成就感!

事後回想,太太除了後來願意參加課程,其實在信仰跟不同的領域也有多的成長。在這同時,我也看到自己的成長是有有些歷程的。

話說自己接觸薩提爾近五年的時間,參加過很多工作坊,從一開始覺得這麼好東西,一定要讓身邊的人也接觸,於是開啟了關係中災難的開始,由於很認真、專注的想要把學習到的東西用在她身上,也因此造成太太很大的壓力,當時的自己卻不自知。

而且當時自己還很挫折,總是要邀她去上課但被拒絕,於是自己內在還有很多的聲音,覺得對方不懂得成長,但就沒意識到是自己造成的。

猶記多次在生活中有機會互動我就會想要去探索她,總把她惹毛了,我還一直在問她的感受,跟想要告訴她是因為觀點的原因,然後一直要問她到底期待的是什麼?(現在回想起來,她當時最想的應該就是把我掐死吧!)

曾經自己把我們的關係弄得很緊張,甚至有一些共同學習的朋友有感受到我的挫敗,而今再看到我們的互動後覺得我們進步很多,常會問我,關鍵是什麼?


我後來想想,關鍵是自己沒有學對方向(雖然現在也很接納這可能是學習的歷程),一方面學了「沒用」,沒用在自己身上,一直想要去「薩提爾她」,所以甚至有一度太太曾經直接跟我表明,不要在她面前再提到薩提爾,她不想再聽到....

近年自己持續的學習跟慢慢懂得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內在,當我們有因為事件引起情緒時,我轉而去看自己內在的感受,當她有一些情緒時,我就只是陪伴著,而當覺察又有想要去「幫助她」時,我就再回到自己的冰山去探詢自己。

我想,真正我們的關係比較和諧是在這一兩年,我想也意味著自己的學習有一點點成效跟溫度,除了自己在助人工作的領域持續的前進,透過專訓的學習也讓自己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薩提爾的信念。

昨天是情人節,我們在吃完晚餐,在回家路上,太太跟我分享了在課程中提到的原生家庭的議題,她跟我分享了小時候的點點滴滴,跟我分享她的發現、分享她的喜悅、分享她的困惑,我只是聽著。

我覺得這是一個珍貴的時刻,我覺察自己內心有些想要冒出的評價,我先放在旁邊,如果有一些觀點,我先讓觀點自由放飛,我只是專注的看著她、聆聽著,時不時分享我的欣賞跟為她的發現感到開心。

我發現,在過去的關係中越覺得自己很懂、很想要去表現而沒有覺察,我們的距離就越遠,而當我把焦點放在自己內在,只是時常安頓自己,關係反而越來越靠近。

原來不是我們學的東西沒用,而是「沒」先在自己身上起到「作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7內容數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改變是個歷程,不是奇蹟。 2022開年就參加了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工作坊。(本篇寫於2022年1月) 已經好久好久沒有當學生上課,連續三天9:00-17:00,中間除了午休幾乎沒有下課,加上崇建老師非常認真,大概都17:30才結束,覺得充實又疲憊。雖然身體電力耗盡,但是心
Thumbnail
改變是個歷程,不是奇蹟。 2022開年就參加了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工作坊。(本篇寫於2022年1月) 已經好久好久沒有當學生上課,連續三天9:00-17:00,中間除了午休幾乎沒有下課,加上崇建老師非常認真,大概都17:30才結束,覺得充實又疲憊。雖然身體電力耗盡,但是心
Thumbnail
這週教室四樓正舉辦四天課程,三樓也有協會的課程在進行,自己的角色除了負責場地,是課程主辦,還要隨時保持機動待命的狀態。 還有另一個身份是學生,這週學校是期中考,週六中午工作就由太太來支援。 自己跟太太交代了老半天,還重複的叮嚀很多事,一直到要離開前還要再提醒一番。 自己以為交待得很仔細,太太卻感受到
Thumbnail
這週教室四樓正舉辦四天課程,三樓也有協會的課程在進行,自己的角色除了負責場地,是課程主辦,還要隨時保持機動待命的狀態。 還有另一個身份是學生,這週學校是期中考,週六中午工作就由太太來支援。 自己跟太太交代了老半天,還重複的叮嚀很多事,一直到要離開前還要再提醒一番。 自己以為交待得很仔細,太太卻感受到
Thumbnail
幾年前,我跟另一半有太多的爭吵,小孩教育、價值觀、生活習慣,甚至關係緊繃到想放棄溝通,就看能冰點到什麼程度屆時再說。我知道這很消極,但實在無力再去面對彼此不合的觀點。直到今年生病,變成彼此間轉折的契機。後來我明白了一點,就是我一直在解決外在的問題,但最該被解決的內在問題就是壓力,一直被自己忽
Thumbnail
幾年前,我跟另一半有太多的爭吵,小孩教育、價值觀、生活習慣,甚至關係緊繃到想放棄溝通,就看能冰點到什麼程度屆時再說。我知道這很消極,但實在無力再去面對彼此不合的觀點。直到今年生病,變成彼此間轉折的契機。後來我明白了一點,就是我一直在解決外在的問題,但最該被解決的內在問題就是壓力,一直被自己忽
Thumbnail
前幾天剛結束一個對話課程的帶領,學員的反應跟回饋,給我很大的肯定跟鼓勵。 我思索著,可以怎麼樣再精進自己,陪伴更多的學員。 在整理回顧過去上課筆記的時候,天安老師曾說:「很多人學薩提爾主要都在學習對話,但是如果自己的狀態穩定不夠,對話如有挫敗,就會越問越歪,對方就會感到不舒服,因為你有目的。」 天安
Thumbnail
前幾天剛結束一個對話課程的帶領,學員的反應跟回饋,給我很大的肯定跟鼓勵。 我思索著,可以怎麼樣再精進自己,陪伴更多的學員。 在整理回顧過去上課筆記的時候,天安老師曾說:「很多人學薩提爾主要都在學習對話,但是如果自己的狀態穩定不夠,對話如有挫敗,就會越問越歪,對方就會感到不舒服,因為你有目的。」 天安
Thumbnail
【書名】 薩提爾自我療癒之路 【作者】 張天安 【出版社】采實文化 2022/8 【與天安老師的緣分】 7年前全家第一次搬到台東時,人生地不熟的。有機會遇上一位很好的朋友,他介紹我到碧波參加天安老師初階的薩提爾工作坊。我一開始對此工作坊抱著好奇心,完全不懂的狀態下就去了! 【共鳴心得】
Thumbnail
【書名】 薩提爾自我療癒之路 【作者】 張天安 【出版社】采實文化 2022/8 【與天安老師的緣分】 7年前全家第一次搬到台東時,人生地不熟的。有機會遇上一位很好的朋友,他介紹我到碧波參加天安老師初階的薩提爾工作坊。我一開始對此工作坊抱著好奇心,完全不懂的狀態下就去了! 【共鳴心得】
Thumbnail
學習薩提爾,除了熟悉冰山、對話脈絡、一致性溝通要兼顧自我他人情境等「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 #眼光的轉變。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力的展現。在生命裡都有各自獨特的「資源」(特質) 無論是正向或負向的資源,都有帶給生命的禮物。
Thumbnail
學習薩提爾,除了熟悉冰山、對話脈絡、一致性溝通要兼顧自我他人情境等「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 #眼光的轉變。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力的展現。在生命裡都有各自獨特的「資源」(特質) 無論是正向或負向的資源,都有帶給生命的禮物。
Thumbnail
太太上週參加了三天的薩提爾課程,結束課程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說要給我一個感謝跟欣賞,感謝參加這次的課程,欣賞的是我持續在學習薩提爾。 聽了她這樣說,內心當然覺得很爽,頓時覺得很有成就感! 原來不是我們學的東西沒用,而是「沒」先在自己身上起到「作用」。
Thumbnail
太太上週參加了三天的薩提爾課程,結束課程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說要給我一個感謝跟欣賞,感謝參加這次的課程,欣賞的是我持續在學習薩提爾。 聽了她這樣說,內心當然覺得很爽,頓時覺得很有成就感! 原來不是我們學的東西沒用,而是「沒」先在自己身上起到「作用」。
Thumbnail
和好友Lin許久不見,是該撥通電話和她問候一下了。 Lin跟我一樣嫁入大家庭,先生工作忙碌,有了一定年紀才如願當上媽媽。當初的我們都因為太想要懷孕,在那時最火紅的育兒網站Babyhome討論區相識,我們時常在網路上互相打氣,分享經驗。 這緣分說來很妙,網友緣算算竟牽了十來年了! 可能有太多相似之處
Thumbnail
和好友Lin許久不見,是該撥通電話和她問候一下了。 Lin跟我一樣嫁入大家庭,先生工作忙碌,有了一定年紀才如願當上媽媽。當初的我們都因為太想要懷孕,在那時最火紅的育兒網站Babyhome討論區相識,我們時常在網路上互相打氣,分享經驗。 這緣分說來很妙,網友緣算算竟牽了十來年了! 可能有太多相似之處
Thumbnail
#照片是同學好意幫我留下紀錄很驚喜我很感謝 #沒有上台演練過首次突破是開心的 上週末,我終於又進教室學習了, 帶著對薩提爾模式的熱情,我非常期待這三天的實體工作坊。 第一天,天安老師說,這一次課程的重點是「自我療癒」, 他想教我們學習自助的方法,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幫助自己寧靜、如常的去面對生命
Thumbnail
#照片是同學好意幫我留下紀錄很驚喜我很感謝 #沒有上台演練過首次突破是開心的 上週末,我終於又進教室學習了, 帶著對薩提爾模式的熱情,我非常期待這三天的實體工作坊。 第一天,天安老師說,這一次課程的重點是「自我療癒」, 他想教我們學習自助的方法,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幫助自己寧靜、如常的去面對生命
Thumbnail
周末去了薩提爾工作坊,不同的老師講課,有不同的收穫。對我而言,上課總是有很多觸動,不知道是自己累積壓抑太久,還是太容易感同身受。
Thumbnail
周末去了薩提爾工作坊,不同的老師講課,有不同的收穫。對我而言,上課總是有很多觸動,不知道是自己累積壓抑太久,還是太容易感同身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