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開學沒多久,正在芬蘭當交換學生的雙胞胎女兒姊姊A寶就匆匆飛回台灣,只待幾天,主要是跟暑假贊助她到法國一個藝術營當實習生的基金會作專題報告,同時她也想跟一些單位談合作計劃。待在家裡的時間雖然沒多久,但是我們還是利用時間看了幾部紀錄片。其中有一部是不久前我才訪問過導演以及片中女主角的《江湖少女》。 在台灣苗栗山區有一所很特別的公立學校——「福興武術國民中小學」。這些來自全台灣各地的孩子必須住校,清晨五點就要起床拉筋練功,八點跟一般中小學一樣上課,下午三點下課後繼續練功到五點,晚上一起晚自習做功課。就這樣日復一日練習,練功讀書練功讀書,準備參加運動比賽裡的武術項目。得名就有機會保送相關的高中大學,繼續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沒有得名或表現普通的學生,上高中時就回歸一般的學校。 Photo source :截自 江湖少女影片 A寶看完後,一方面驚訝台灣居然有這樣的公立學校,一方面也說:「如果當年我能到這樣的小學讀書也很不錯,可以鍛鍊身體,也學一技之長。」留在台灣讀醫學系的妹妹B寶也有同感:「幸好我們小學時的學校有民俗藝術隊,我們也參加了扯鈴校隊,當時也有每天練習,也算有運動到啦!」 我問她們:「你們覺得從小一板一眼,聽命令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反覆訓練,會不會將腦袋練笨了?」 A寶想了想:「應該不會吧?我覺得練習可以訓練專注,讓腦袋沒有太多雜念,功課反而可以讀得更好才對吧?生活的規律與思想的飛翔兩者不相違背,而且還可以相輔相成呢!」B寶也附議:「從小從訓練中培養的抗壓性,對未來也很有幫助。」 我又問:「關在山裡面,整天只練著武術,會不會跟世界脫節,被時代淘汰啊?」 B寶指指她膝上的筆記型電腦:「在這個時代,透過網路我們可以獲得全世界的訊息,想學什麼新奇的玩意或技術,網路上也都有免費的資源可以按部就班地學習。只要想學,絕對不會有跟時代脫節的問題。」A寶也有感觸:「我在法國實習後覺得學習真的要靠自己,只要願意嘗試,什麼新的領域或課程都可以在自己方寸之間找到資源。」一邊說著一邊揮著她手上的智慧型手機。 體育課,真的有「運動」到嗎? 有學習動機,學習才會有效果,不然,不想學的時候硬塞給學生,即便能應付得了考試,往往考完試就全忘光了。既然在這個時代,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做有系統的學習,我們不必執著於在一定的時間把孩子關在傳統的學校裡,逼他們讀現在不想讀的東西。這也是這兩年台灣教育制度鬆綁後,各式各樣沒有既定課程、沒有考試的實驗學校,如雨後春筍在台灣各地不斷冒出來的原因。 當然,著重運動體能的武術學校,還提醒了家長一件事,就是如果不刻意進行,運動也許就會從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運動對學習,甚至對一個人的成長與健康都非常重要。大部份的家長與老師至今都還有一個迷思,認為有效果的讀書最重要的是要專心,如果要專心就要去除干擾心情要寧靜。如果「玩耍」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一定不能安靜讀書。 因此,在台灣幾乎沒有一個學校敢把體育課排在上午第一節課,擔心一早運動會影響接下來的上課效果。可是,有許多的研究證明,運動時會產生三種激素:多巴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會幫助學生學習。多巴胺是正向的情緒物質,人在快樂情境下學習較有效果;血清素可以幫助記憶,正腎上腺素可以使孩子專注力增強。 運動與讀書,會互相抵觸嗎?Photo source : freestock 在美國芝加哥附近有個城市,針對將近二萬個中學生進行了一項長期的教育實驗,稱做「零時體育計劃」。這些志願參加計劃的學生,在上第一堂課之前,先進行劇烈的有氧運動,也就是跑操場或三對三籃球鬥牛賽或四對四足球賽,讓學生在短時間就能心跳加速到人體最大心跳數的七成至八成(最大心跳數是220減去年齡),當然也會大量地流汗。 經過長期的監測與各種學業測驗的評比發現,這些學生成績都大幅成長,研究報告也證明,運動對記憶、專注力和室內上課的行為表現都產生了正面的效果;這些學生在身體健康的各種指標也大幅改善。 這個研究報告在當今因為全球化競爭造成家長高度焦慮的現代看來,更值得省思。因為我們的孩子每天坐在書桌前或螢幕前的時間愈來愈多了,幾乎沒有跑跑跳跳流汗氣喘的機會。「書愈讀愈笨」或「讀書時間愈多愈沒有效率」的觀察,其實是有科學上的研究與腦神經生理的證據基礎的。 雪上加霜的是,在學校課程中上課時數愈來愈少的體育課,很多時候並不是真的在運動——那種會流汗會氣喘的運動。有研究報告這麼描述:「學校的體育課有很多『無活動狀態』,等待輪流揮棒,等待開球,等待足球跑到自己面前,在大部份時間孩子多半只是晾在那裏而已。」然而真正能夠產生運動對健康或學習好處的條件,必須心跳加快與流汗氣喘。 最天然的抗憂鬱藥 零時運動實驗計劃最令人訝異的一點是,劇烈運動過後的孩子立刻接受專注力或記憶力測驗,甚至面對他們最討厭的數學測驗時,成績都遠勝於沒有運動的表現。 運動對於學習的效果有立即的好處之外,長期而言,可以改善各種身體健康指標與減低因為壓力引起的焦慮與憂鬱,並讓每天的生活更有活力。科學已證明,運動能夠振奮情緒、提高挫折的容忍度、增強免疫系統,對於孩子面對遙遙無止盡的課業壓力與漫長的升學競爭是很重要的;可是因為不如考試成績這麼明顯,往往被家長或老師忽略掉了。 據統計,我們的孩子們愈來愈不快樂、壓力愈來愈大,又找不到正確舒解壓力的管道,或許跟我們的孩子愈來愈缺乏會流汗的運動(或遊戲)有關。劇烈運動時,腦內會產生一種腦內啡,這種荷爾蒙可以鎮靜大腦、緩解壓力,產生幸福的愉悅感,還能調節目前所有抗憂鬱藥物所作用的神經傳導物。換句話說,運動是最天然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抗憂鬱藥。 不過老實說,在現今都市建築物密集,大人小孩都很忙碌的生活環境下,要讓孩子有機會經常運動不太容易,想要在學校課程裏安排孩子每天都會出汗的運動,似乎也不太實際。因此我的做法是鼓勵孩子從小參加學校運動型的社團或校隊,透過比賽的需求,就會每天練習,達到每天運動的習慣。如果擔心籃球、足球這類運動耗費太多時間的話,可以參加桌球、羽毛球或扯鈴。 總之,找到好的同儕一起學習成長,然後留點時間讓孩子在真實的世界裡流汗,不管是透過拉筋練武術,還是踢球或打球,絕對比考試多考幾分還來得重要。 封面圖片來源:freestock 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