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皆證明,人體各項機能,
原本就是被設計要你多運動、更開懷。
●我最先發現的一件事是,最常用來解釋「為什麼運動使我們快樂?」的回答,都太過簡單化了。運動對心理的影響不能單純地被歸結為腦內啡(endorphin)大量分泌。身體活動會影響許多其他的大腦化學物質,包含那些能給你能量、減輕煩惱,以及幫助你和他人建立關係的產物,藉此降低大腦發炎的風險,長期下來便能防止憂鬱、焦慮以及孤獨。定期運動還能重塑大腦的物理結構,讓你更樂於接受快樂與社會連結。這些神經系統的變化,足以媲美從憂鬱症和成癮症的最新治療方法中,所觀察到的改變。運動改變大腦的效果,甚至會深植於肌肉中。當身體在活動時,肌肉會分泌激素到血液裡,提升大腦對壓力的適應力。科學家稱這些激素為「希望分子」(hope molecule)。
●實際上,身體活動是我們參與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正如神經科學家丹尼爾.沃伯特(Daniel Wolpert)所言:「人類大腦的整體目的是產生運動;運動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唯一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生理會如此鼓勵你要多做運動。在最基本的層面上,獎勵運動就是大腦與身體鼓勵你參與生活的方式。如果你願意運動,你的肌肉將會給予你希望;你的大腦將會協調快樂;你的整個生理機能也會跟著調整,幫助你找到繼續前進所需的能量、目的以及勇氣。
●有關跑者愉悅感的最新理論大膽地主張:人們感受到運動引起的極度喜悅的能力,與我們最早的祖先身為獵人、食腐者,以及覓食者的生活有關。正如生物學家丹尼斯.布蘭伯(Dennis Bramble)與人類演化生物學家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所寫:「今天,耐力跑步是主要的一種運動與消遣形式,但它的起源可能和人屬的起源一樣古老。」讓跑步使人心滿意足的神經化學狀態,最初可能是用來當作獎勵,以維持早期人類的狩獵與採集行為。由此可知,我們所說的跑者愉悅感,也許甚至能鼓勵祖先彼此合作,並分享狩獵的戰利品。
●我開始相信這件事:只有當運動讓人感到愉悅時,它才不會讓人上癮,這是因為唯有當大腦能感覺到內在的彈性時,它才能做出正確(適度即止)的選擇。事實上,勇氣是運動改變大腦的另一個可預見的副作用。在運動習慣提高獎勵系統的同時,它也會鎖定調節焦慮的大腦區域。在實驗室的老鼠研究中,21天的跑步改變了牠們的腦幹與前額葉皮層,使老鼠更勇敢、更適當地處理緊張情況。人類每週運動3次,持續六週,可增強大腦中緩解焦慮的區域之間的神經系統聯繫。定期的身體活動也能改變神經系統預設,使其變得更平衡,更不容易打架、逃避或恐懼。
最新的研究甚至表明,乳酸(運動的代謝產物,但通常被錯誤的認為是肌肉痠痛的原因)對心理健康有正面的影響。當肌肉釋放出乳酸後,乳酸會透過血液進入大腦,並改變你的神經化學,進而減少焦慮並防止憂鬱症。我願意相信,當我20年前的那個夏天愛上拳擊時,或甚至當我把我的第一個有氧運動錄影帶滑進VCR時,我的大腦就明白了,一個正面積極的轉變正在進行。在我的DNA深處有某樣東西認出了一件好事,然後說,沒錯,謝謝你,請繼續堅持下去。
●堅持是你在運動時感受到愉悅的關鍵,但這樣的說法也不是頂好。實際上,人們並不是為了得到這些神經化學獎勵而堅持;而是身體為了讓我們堅持下去,而持續供應這種愉悅感。換句話說,演化上的物競天擇,賦予人類一種追求目標方式,讓我們即使在困難的時候也能堅持下去。由此可知, 跑者愉悅感只是暫時性的獎勵,它會帶領我們朝更遠大的目 標前進,這才是最高的報酬。對許多人來說,鍥而不捨的經歷是賦予運動意義的一部分,也是這種經歷帶來回報的一部分。堅持的愉悅感所帶來最不明顯,卻最持久的副作用是:你可以感受到,自己原來是一個當事情變得艱難時還能堅持下去,並繼續前進的人。
●認知科學家馬克·常逸梓(Mark Changizi)以本質利用 ( nature-harnessing)一詞,描述任何「利用進化上的古老大腦機制達到新目的」的文化發明。這些發明之所以廣受歡迎,是因為它們利用人們的核心本能來獲得好結果。我探討集體快樂研究的動機之一,就是為了更了解我對團體運動的熱愛來自何處。現在,當我回過頭思考這些課程中發生的事時,這樣的本質利用似乎是非常正確的。任何曾圍著火堆跳舞、或在戰鬥前的儀式中跺步的人,都會知道在有氧運動課上該怎麼做。心理學家塔爾曾說過,如果你想體驗集體快樂,最有效的方式是「大型的尊巴課」團體運動已成功利用許多條件,以強化同步運動的好處。舉例來說,你的心率上升得越高,你就越會覺得自己與一起運動的人更親近;在過程中加入音樂也會有相同的增強效果。無論是刻意設計或偶然,許多運動課也充分利用了緊密群聚現象。在同步運動時,保留較少的個人空間能放大社會凝聚感;也許是因為身體的接近,進一步模糊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界限。當我們靠近到足以聞到對方的氣味時,情緒就會變得更具感染力。
你知道,快樂的汗水和普通汗水的氣味不同,而且當你聞到別人的快樂汗水時,你的心情也會跟著變好嗎?透過毛孔釋放出的快樂香味,似乎在不同文化之間也能通用。即使你們 講的是不同語言—就像當塔爾發現自己在馬拉若島上跳著carimbó—你也有可能被一種你真的可以吸入的集體快樂牽著走。
●神經學家分析大腦的基準狀態後,答案讓他們很意外:處於休息狀態的大腦根本沒有在休息;許多系統都很活躍,包括與記憶、語言、情感、心像,以及推理相關的部分。更令人震驚的是,所有處於休息狀態的人類大腦,都陷入了類似的狀態。神經學家將這種大腦活動模式稱為預設狀態。如果任其自行發展,人類的大腦會進行想像中的對話、重播過去 的經歷,以及對未來進行思考。大腦特別喜歡思考你自己、你的人生目標,以及你與他人的關係。這種預設狀態對於社交世界的運作不可或缺。大腦的基準活動也是我們記住我們是誰的方式。它內在的對話與意象能讓你意識到,你是以一個有偏好、有志向、當然也有各種問題的特定個體而存在著。你是一個隨時間流逝、隨環境改變也依然存在的個體。你會為了維護現在的選擇,而拒絕另個選項—大腦會努力創造連貫的自我意識,或在世界上的位置。而阿茲海默症晚期所發生的情況,就是因疾病引起的混亂,嚴重破壞預設網絡的核心結構。
●在比爾登最新的一篇部落格文章中,他和他的超級馬拉松社群分享,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時間裡,他無法想像自己超過45歲的未來情景。他一直相信,自己會在到那個年齡前,就親手結束生命。在這篇文章中,比爾登反思跑步如何成為他的一種治療方式,和快樂的源泉。他感謝他的妻子,支持他度過最黑暗的時刻,並說接受她的幫助,是他做過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他鼓勵任何打算自殺,或是在和憂鬱症對抗的人都應該意識到,他們並不孤獨,也不要害怕尋求幫助。這篇文章發表的日子是他46歲的生日,如同他在文章中所寫:「從今以後,沒有我無法想像的年齡。」
●運動帶給我們快樂、 認同、歸屬感,以及希望。無論是在戶外的自然環境中、在帶給我們挑戰的環境中,還是在一個給予我們支持的社群中,運動都把我們帶到對我們有益的地方。它讓我們重新定義自己,重新想像可能性;它讓社會連結變得更容易,也讓自我超越可能實現。這些好處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實現。自我探索的途徑很多,建立社群的方式也很多。在許多角色與消遣活動中都能找到快樂;在詩歌、祈禱儀式、或藝術中也可以獲得慰藉。運動不需要取代任何意義和快樂的來源。然而,身體活動因為在滿足人類眾多需求的能力上表現出眾, 因此它被視為一項具根本價值的努力。就好像我們體內的好,最容易因為運動而啟動,或透過運動獲得。正如賽艇運動員索格,向我描述為何查爾斯河划船賽是如此巔峰的體驗時所說:「人類的最高精神得以展現。」倫理學家羅蘭德也得到類似的結論,他堅定地說,運動藥丸將是最糟糕的身體活動替代品。如同他所寫的:「拒絕運動意味著拒絕身為人類的重要經歷」。
~凱莉.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史丹佛心理學講師、知名TED講者
~《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重塑大腦,自動產生內源大麻、腦內啡,徹底解放壓力、人際焦慮和孤獨感》
~《The Joy of Movement: How exercise helps us find happiness, hope, connection, and courage》
#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
https://ibanana.biz/2-Mj1
【金石堂購買《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9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找出自己最適合吃的水果,吃對了才健康! ●營養學家告訴我們,日常食物可分為兩大類: 1.一類是酸性食物,以肉、蛋、米、麵等為代表。 2.另一類是鹼性食物,主要指蔬菜、水果與奶類。 所以水果是鹼性的。 酸性食物一定是pH小於7.0,鹼性食物一定是pH大於7.0嗎?並不是的,它們所代表的是對人體的作用
★什麼是一名女性最該學習的重要課題? 打從出生的那天起,女性體內就已經蘊含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是這個世界說服了她,讓她認為自己一無所有。 ─露琵.考爾(Rupi Kaur) ●我們的文化強迫大家要不斷超越、超越、再超越自己的極限,不斷逼迫自己、拉高對自己的期望,壓榨自己的身體與時間。為了做完這些永遠
★自然界的興衰枯榮與人的生理、 心理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順應四時的養生之道讓你呷百二, 反之減壽又殃及後代?! ●據《易·繫辭》記載,伏羲氏仰觀府察,觀河圖、洛書而畫卦。河圖、洛書中已明確提出四時五方、八卦九宮概念內含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及八節(二至、二分和四立,即立春、立
★東京表參道人氣婦產科醫師全新力作, 最完整的女性更年期自我照護手冊。
★從心理層面出發,協助你 以健康方式重新面對瘦身歷程的課程。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掌握進食的話語權,由內而外展現自信美的飲食方式。
★找出自己最適合吃的水果,吃對了才健康! ●營養學家告訴我們,日常食物可分為兩大類: 1.一類是酸性食物,以肉、蛋、米、麵等為代表。 2.另一類是鹼性食物,主要指蔬菜、水果與奶類。 所以水果是鹼性的。 酸性食物一定是pH小於7.0,鹼性食物一定是pH大於7.0嗎?並不是的,它們所代表的是對人體的作用
★什麼是一名女性最該學習的重要課題? 打從出生的那天起,女性體內就已經蘊含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是這個世界說服了她,讓她認為自己一無所有。 ─露琵.考爾(Rupi Kaur) ●我們的文化強迫大家要不斷超越、超越、再超越自己的極限,不斷逼迫自己、拉高對自己的期望,壓榨自己的身體與時間。為了做完這些永遠
★自然界的興衰枯榮與人的生理、 心理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順應四時的養生之道讓你呷百二, 反之減壽又殃及後代?! ●據《易·繫辭》記載,伏羲氏仰觀府察,觀河圖、洛書而畫卦。河圖、洛書中已明確提出四時五方、八卦九宮概念內含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及八節(二至、二分和四立,即立春、立
★東京表參道人氣婦產科醫師全新力作, 最完整的女性更年期自我照護手冊。
★從心理層面出發,協助你 以健康方式重新面對瘦身歷程的課程。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掌握進食的話語權,由內而外展現自信美的飲食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每次人們看到可能增強自我「生存機會」的東西,觸發幸福感的腦化學元素。 多巴胺是一種使人類引起慾望的大腦神經遞質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 運動———大腦的最佳伙伴 我們都知道定期鍛煉身體能帶來各種好處,如更好的身體健康、更高的運動能力、更強的心肺功能等。但你知道嗎,運動對大腦的健康也有著深遠的影響?透過適當的運動,我們的大腦也能變得更加聰明和敏捷。 1.促進神經元的產生 當我們進行運動時,大腦會產生更多的神經元和
Thumbnail
對抗負面情緒首先是要主動把心思轉移到比較開心的事情上,若是能夠提醒自己常常這麼做,就能把通往正向的神經迴路變得比較大條,也就是會愈來愈容易提取。對了,我們無法主動遺忘不愉快的事,因為愈是努力要遺忘,往往就是把我們要忘記的事情再回憶一次,那麼通往那個記憶的神經迴路就會愈大愈容易被提取。
Thumbnail
隨著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不斷加劇,人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越來越少了,大家都為了生計而忙碌地奔波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其實我們現在也可以看到很多夫妻因為工作長年累月的見不了面,久而久之也就導致夫妻生活冷淡了。因此跑步可以提高性生活的嗎?針對這個疑問,接下來的時間就請朋友們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
心理健康與福祉簡介 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優先考慮心理健康和福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雖然治療和藥物治療是管理心理健康狀況的寶貴工具,但將定期運動納入您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對您的情緒、心態和整體生活品質產生深遠的好處。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五種必須嘗試的運動方法,它們可以幫助促進您的心理健康和福祉,讓
運動真的是大腦的最佳燃料,做有氧運動會讓大腦分泌一種叫 BDNF 的東西,可以讓神經細胞更強壯,還能預防腦袋退化。每天花個 30 分鐘跑跑步或快走一下,記憶力和專注力真的會變更好。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覺得開心又適合的運動方式,像跳繩、騎腳踏車都很不錯!把健康跟活力融入生活,日子會更有朝氣。
Thumbnail
Exercise releases dopamine, improving mood and reducing anxiety/stress.
Thumbnail
你知道人類天生不愛動是種本能嗎?哈佛大學的人類演化生物學教授 丹尼爾‧李伯曼,從演化的角度,告訴我們「人為何天生不愛動」,探討現代人經常久坐、睡眠不足、運動不足,還有越來越多慢性疾病的健康危機。以及應該要怎麼動才會健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每次人們看到可能增強自我「生存機會」的東西,觸發幸福感的腦化學元素。 多巴胺是一種使人類引起慾望的大腦神經遞質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 運動———大腦的最佳伙伴 我們都知道定期鍛煉身體能帶來各種好處,如更好的身體健康、更高的運動能力、更強的心肺功能等。但你知道嗎,運動對大腦的健康也有著深遠的影響?透過適當的運動,我們的大腦也能變得更加聰明和敏捷。 1.促進神經元的產生 當我們進行運動時,大腦會產生更多的神經元和
Thumbnail
對抗負面情緒首先是要主動把心思轉移到比較開心的事情上,若是能夠提醒自己常常這麼做,就能把通往正向的神經迴路變得比較大條,也就是會愈來愈容易提取。對了,我們無法主動遺忘不愉快的事,因為愈是努力要遺忘,往往就是把我們要忘記的事情再回憶一次,那麼通往那個記憶的神經迴路就會愈大愈容易被提取。
Thumbnail
隨著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不斷加劇,人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越來越少了,大家都為了生計而忙碌地奔波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其實我們現在也可以看到很多夫妻因為工作長年累月的見不了面,久而久之也就導致夫妻生活冷淡了。因此跑步可以提高性生活的嗎?針對這個疑問,接下來的時間就請朋友們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
心理健康與福祉簡介 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優先考慮心理健康和福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雖然治療和藥物治療是管理心理健康狀況的寶貴工具,但將定期運動納入您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對您的情緒、心態和整體生活品質產生深遠的好處。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五種必須嘗試的運動方法,它們可以幫助促進您的心理健康和福祉,讓
運動真的是大腦的最佳燃料,做有氧運動會讓大腦分泌一種叫 BDNF 的東西,可以讓神經細胞更強壯,還能預防腦袋退化。每天花個 30 分鐘跑跑步或快走一下,記憶力和專注力真的會變更好。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覺得開心又適合的運動方式,像跳繩、騎腳踏車都很不錯!把健康跟活力融入生活,日子會更有朝氣。
Thumbnail
Exercise releases dopamine, improving mood and reducing anxiety/stress.
Thumbnail
你知道人類天生不愛動是種本能嗎?哈佛大學的人類演化生物學教授 丹尼爾‧李伯曼,從演化的角度,告訴我們「人為何天生不愛動」,探討現代人經常久坐、睡眠不足、運動不足,還有越來越多慢性疾病的健康危機。以及應該要怎麼動才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