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崩壞(七):滴水穿石

更新於 2018/02/22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終於來到本系列的最後。罵了六篇之後,要來看看該怎麼改變一系列的問題。

 

結論先講在前頭。我曾提過,想要以手術或砍掉重練的方式,以外部力量對大學進行革命般的改造,是行不通的。大兵團作戰耗掉的資源太多,依照現有的政府運作模式,最後可能又流於大教授分錢回家爽,改革放兩旁。

 

對大教授進行意識形態的改造呢?想得美,他們才想反過來改造你的意識形態,告訴你這一切問題都是假的,是你眼睛業障重。

 

那應該怎麼辦?就是「點滴工程」,滴水穿石。有志改革的,多少做一點。一校,一系,甚至一人有這種「感應」,就能發揮作用。若是有一校一系一人認知到我前面提過的問題,願意「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就能產生一些改變。這改變會有傳染力。

 

太樂觀?我不認為只是樂觀,因為真正有用的處理方法是會產生實益的,有了實益,就能吸引人投入。一個人做起來,其他人就會有興趣。

 

就像渣誌的概念在提出的當下,台灣沒人認為可以做出能盈利,甚至帶動紙本出版的本土型網路訂閱內容產品。但我的想法是,我做起來之後,敢跳的人就多了。

 

那就做做看吧。

 

處理它

 

前面六篇的謾罵,基本上可以算是「面對它」和「接受它」,接下來我們要看到「處理它」。或許有生之年看不到「放下它」了,但先處理總是對的。

 

那該怎麼做呢?我認為面對先前提到的六類問題,每校每系每人都可以能有獨特的切入點,要提解決方案,須要因地制宜,我插嘴也沒用。但做為大學系統中的一分子(至少寫作當時還沒有被fire),從我的角度看出去,的確是可以談一談具體的做法。

 

我不打算針對這六種問題一一回應,因為這些問題是複合的,過度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也可能永遠都在補破網,不如從「開源節流」的角度來思考。創造新的可能性,就能對應或緩解舊的「不可能性」。

 

我的建議有以下四點。

 

第一,創造真正的特色系所。

 

現在台灣的確有很多特色系所,就算不是特色系所,也會強調「系所特色」。但很多只是在玩弄名詞而已,賣的內容還是和過去一樣,或和其他競爭者相同。

 

現存的特色系所,賣點會是「全台只此一家」或「在搞創新的研究方向或教學方法」或「和其他同校系所相比領域完全跳tone」,這最後一類,指的像是全理工科系的學校突然有個哲學系那種感覺。實際上並沒有這樣的特色系所,我只是舉一個假設的例子,講太明,人家會生氣。

 

會有特色系所,若非因為某些學術大頭的偏好,或是要安插一些大頭的好朋友,往往就是為了學校升等需求(需要三個系升學院,需要三個學院升大學)。這太過「工具」導向,不是我所指的那種能改變大學生態的特色系所。

 

為了不讓自己迷失而存在的特色系所

 

我認為特色系所或特色研究的重點在於,主其事者是真心覺得做這種事很快樂。並不是為了達成什麼客觀量化目標,就只是為了自己主觀的喜歡。

 

這是什麼意思?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台大前校長李嗣涔。大家都知道電機系出身的他在做特異功能研究,也因為這研究被許多人嘲笑、批判,特別是「正宗」理工人對此很不爽。當然,也有許多非科學但屬於學術體制內的人,對他的研究嗤之以鼻。

 

但做為人文宗教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我能夠從他的研究把握到一些有趣的東西。這不代表我(或我們)就會認為他的研究成果「是真的」,而是其中有許多值得進一步瞭解的價值或意識形態問題。

 

他想切的方向,就可以成為一個特色或組,或至少是一個特色團隊。這個特色團隊可能什麼都沒做出來,也可能做出一些和其他領域串接起來的東西。但不試,就不可能會有。

 

傳統學院的分科框架,就連他這種當到台大校長的大人物,也都無法逃脫,他若還是在電機系的分科標準下,就會顯得很古怪。但如果是一個專門研究室,就「還好」。這研究室就可以是個能改變生態的「特色系所」。

 

另一個例子,要舉的就是我自己。

 

走在哲學圈或倫理學界,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周偉航講的那套不是哲學(或倫理學)。」這不是我出來做新媒體之後才有的評語,而是早在十幾年前我進行職棒放水研究時就有的評價。

 

在近年的教評過程中,我也親耳聽過:「周老師你這東西很有趣,但好像不是我過去認知的倫理學。」這樣的回應。

 

原則上我是會受到這種定義框架所影響的,但因為我的「業外工作」比較像是「本業」,所以是不是(台灣同儕能認同的)哲學或倫理學,對我沒差。然而對於一些想從事「特異哲學研究」的普通、年輕學者呢?壓力就大了。

 

所有大頭都在講「這不是某某學」、「這才是某某學」,那就不容易產生真正的特色系所。不過只要有大頭之一覺得「就讓他們亂搞看看吧」,撥點資源出來,那就不一樣了。

 

我認為沒必要也不可能改變現有學術分科框架,但小規模改變基層管理制度,像是調整現有資源,做出某種自由研究的空間,仍是可行的。

 

只要有一兩個特色系所或研究團隊出現,就可以創造出許多可能性。別的不講,就算我的東西「不是哲學」、「不是倫理學」,但我的搞法,是不是讓哲學系的小朋友們有了一點想像空間?

 

想像力就是大家的超能力。

 

接著是我的第二個建議:來點真正的「賦權」。這是對學生的角度。

 

「賦權」(empower)又稱為「培力」,這詞還有其他一狗串翻譯,學界沒有定論,但概念是同樣的。你在夏林清案應該看過這個詞很多次。簡單來講,這就是協助人在能力上有所成長。

 

現在台灣的大學生,活在一個要死不活的框架中,很不痛快。

 

迎新、送舊、系學會、幹部訓練、系遊、做分組報告、做專題。都和二十年前一樣,而且因為招式用老,各方面也都惰化了,失去生機與創造力。直到現在,美學期初的準備迎新期間,在校園都還可以聽到「第一支舞」,我聽到音樂都想罵更林楊。

 

學生透過這些「典禮」學不到什麼,就是「這樣」而已。他們只是在跑一個傳統儀式,就像「周禮」那樣的東西,八佾舞跳一跳,甚至跳成六佾、四佾、兩佾,都快沒人了還是在那死撐。何必呢?

 

做為大學主事者,其實可以鼓勵學生放棄這些已走向衰亡的老招。也不用主事者啦,一個普通系上老師或課外輔導組職員就可以了。

 

爛招,就不要玩了。那玩什麼?

 

創業啊。不要看到創業,就想要弄什麼臉書、微軟第二,那種東西全宇宙也只有兩家。創業的主要目的不是賺錢,不是慈善,就是要讓學生用不同的角度學點做事的方法。那創什麼業?

 

在教學大樓、系館旁邊擺攤賣三明治不會?

 

「那會不會違法?」「其他學生吃了拉肚子怎麼辦?」「會不會到最後系館變早市都是賣東西的?」

 

想這麼多,這種事是你負責想的嗎?你都幫他想好,他這樣會「賦權」「增能」「培力」嗎?賺賠是他的事,會不會被抓走是他的事,會不會害人拉肚子被吉,也都是他的事。你還以為自己真的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喔?那他畢業即失業,你是會幫他找工作,讓他可以「靠爸」嗎?

 

你要做的,就是碰到有意願不嘴砲的學生,就鼓勵兩下,放他點小生路,他的事業起不起得來,就隨緣。這就夠了。

 

台灣有太多老師總是站在否定的立場看學生的「創舉」,用父權主義的角度框架學生,到最後學生當然什麼都不會。多數教授自己也沒真正出過社會,在那邊裝什麼懂呢?還裝老爸咧,算了吧。

 

學生有自己搞過東西,做過小生意,跑過一次流程,有和人互動的經驗,不管是營利事業或慈善活動,還是什麼社會企業,就讓他們去弄,你適時的幫他們從側面消除障礙,又或是提點一些可行方向與資源,就夠了。

 

「學生不就是該專心讀書嗎?」

 

是喔?

 

你知道何時人最專心看書、看資料?就是當你有業務壓力的時候。

 

我常對技術學門的學生說,你現在覺得某門課修一學年也讀不完,痛苦得要死,但出去工作時,往往一週就把一學期的份都看完、弄完了。為什麼?

 

因為你一週內交不出來,你就像中了北斗柔破斬,馬上就會爆炸。讓學生體驗一下真正的壓力,就賦權了。

 

我的第三個建議是,對於教授的獎勵,要跳出薪水與計劃的思維,直接給獎。這個算是主事者也可以調整的權限,只是有沒有膽去做的問題。

 

之前提到,大學教授的齊頭式平等和扭曲的價值觀,為害不小。要解決這問題,就不是什麼根本沒啥彈的彈薪方案,又或是再搞出一大堆要報帳的計劃。

 

直接發錢會是最可行的方式。做得好,專業評審過了,那三十萬就給你,你簽個名就領走,什麼帳單都不用報。就獎金嘛,大不了給國家抽個稅。

 

是霸氣不是87的獎金制

 

獎金制最大的好處,就是領錢者立刻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多學校當前都是把這種預算拆成五萬、十萬的校內研究計劃補助,這種要拿單據報的東西,最後入袋的根本沒幾毛,少到根本沒有感受,只有學術成果造冊時「獲XX校OO年度專案獎助」一行的意義。這是在幹嘛?

 

就大家攤開提案,公開評審,一較高下,三十萬、二十萬直接給人,爽度破表,這樣會衝的才有意願衝。也不見得要看到成果,你也可以辦「提案」大獎賽嘛,光教師提案勝出就可以拿錢,不是很有鼓勵效果嗎?

 

「這樣怪怪的吧?只是提案就有錢拿?」

 

科技部專案計劃不就是這樣?有研究保證一定成功的嗎?

 

在現有薪資結構與保守心態不變的狀況下,只有這種空間能創造出最大的誘因,讓研究者動起來。

 

當然,你也可以推教學競賽,一樣也是公開評比,讓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就不會有自己人鑽漏洞的問題。

 

「不過這是資源還夠的學校吧?那些快倒掉的該怎麼辦?」

 

這就要看到第四個建議了,就是會倒的學校,要趕快轉型。怎麼轉型呢?

 

轉成針對老人的市場。因為沒有年輕人了,台灣只剩老人。這大概是我在公開場合第四次談這種轉型策略了。

 

講白點,針對境外生,像是陸生,東南亞生,甚至全球生市場,必死無疑。為什麼呢?

 

因為那是全球競爭的自由市場,你台灣高教哪點贏人呢?學費低?你還想從他身上撈錢咧!生活費低?不是才在講什麼都漲就薪水沒漲。

 

如果不是台灣人,和台灣有點淵源,誰想讀台灣的大學?現實點吧,都在講大學崩壞了,還在強調自己有國際競爭力咧。台灣的大學唯一能嘴砲的,大概就是因為教學卓越計劃弄進來的大量硬體與相對較新的校舍。

 

我們就可以思考,這批硬體,可以用在什麼不同的業別?

 

沒有小孩,但老人變多了。而且老人有錢。而且老人年輕時沒讀書。長青市場就那麼大一塊,不去搶,為什麼?

 

因為大教授不肯放下尊嚴去教老人。但等到那些大學真的要倒了,不放下尊嚴也不行,因為不放下,他們會被直接裁員。這樣就沒有尊嚴問題了。

 

長青主題樂園

 

依大學校舍的現狀,只要再強化無障礙設施,多弄幾台電梯,我認為就可以順利轉型成為長青學院,甚至老人安養中心。許多大學本來就位處清幽之地,或是老人甚多的偏鄉,不利於招年輕人,卻是招老人的「流奶與蜜之地」。

 

你就弄張月票,讓老人想來玩就可以來玩,他想上日文一,就到A201教室,想唱卡啦OK,就到B105視聽教室。想玩什麼,就開給他什麼,月票五千、一萬,讓長輩們從早八玩到晚十都不用離開校園,來回有巡迴免費校車專門接送,不是很棒嗎?

 

相對於年輕人,老人更有錢,也更敢花錢。你課程強度也不用很高,找一些大學或碩士學歷的講師因應即可。

 

那大教授咧?剛剛不都說了,就倒了,裁掉了呀!不想被裁掉,那該怎麼辦?就先轉型,自己主導先做,這樣還有機會成為長青主題樂園的執行長。如果不做?就只能變成長青學園的客戶了。

 

「不行!叫我去教老人是侮辱斯文!政府一定要來救我!」

 

加油吧。慢慢等。一直等。等到最後?

 

然後你就死掉了。

 

 

(本系列完)

 

 

系列回顧:

大學崩壞:不會自己解決問題的大教授

大學崩壞(二):超低效率

大學崩壞(三):價值崩壞

大學崩壞(四):誰不靠關係

大學崩壞(五):怪異的金錢觀

大學崩壞(六):被討厭的勇氣

 

 


《渣誌》:一人雜誌社

raw-image

封面圖片來源:Niklas Jansson  公有領域

編輯:宅編

avatar-img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渣文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在台灣,「宗教業」這個地下產業確實存在,而且規模不輸給三創:文創、創新、創業。你走投無路的時候,不一定要賣雞排,更千萬不要自殺。多想三分鐘,就可以多開一間廟。</p>
<p>這會是個「正視差異」的批判系列。窮人和有錢人就是不一樣,外省裔和閩南裔就是不同的台灣人,統派和獨派或許永遠不可能產生共識。那又怎樣?我們為何這麼害怕差別?</p>
<p>我們渣誌雖然是一天到晚罵國民黨,但還是有不少藍營訂戶的,而且遠超過9.2%。這些訂戶朋友的需求,我也聽到了,所以趁著國民黨主席選舉的熱潮,就來談一下國民黨要復活「如何可能」。</p>
<p>大學崩壞的第六個切入點,是被討厭的勇氣。但這被討厭的勇氣,和阿德勒沒啥關係,只是名字剛好一樣,重點在於,這種勇氣也造成了大學體系的崩壞。</p>
<p>因為經濟成長陷入遲滯,為了確保多數現有成員獲得最多的社會利益,自然要避免「分母」增加,分享現有的經濟成果。我們的選擇就是根本不生:「少子化」,其實就是我們把下一代殺掉了。那要怎麼解決這問題?</p>
<p>我們在前一篇討論過四個常見的放水成因推論,在這一篇中,我將繼續探究職棒放水案的幾種可能成因。這幾種成因都是由學者或社會賢達提出,相對於前四者,更有學術味,也更沉重。然而這些成因是「真」的嗎?有道理嗎?</p>
<p>在台灣,「宗教業」這個地下產業確實存在,而且規模不輸給三創:文創、創新、創業。你走投無路的時候,不一定要賣雞排,更千萬不要自殺。多想三分鐘,就可以多開一間廟。</p>
<p>這會是個「正視差異」的批判系列。窮人和有錢人就是不一樣,外省裔和閩南裔就是不同的台灣人,統派和獨派或許永遠不可能產生共識。那又怎樣?我們為何這麼害怕差別?</p>
<p>我們渣誌雖然是一天到晚罵國民黨,但還是有不少藍營訂戶的,而且遠超過9.2%。這些訂戶朋友的需求,我也聽到了,所以趁著國民黨主席選舉的熱潮,就來談一下國民黨要復活「如何可能」。</p>
<p>大學崩壞的第六個切入點,是被討厭的勇氣。但這被討厭的勇氣,和阿德勒沒啥關係,只是名字剛好一樣,重點在於,這種勇氣也造成了大學體系的崩壞。</p>
<p>因為經濟成長陷入遲滯,為了確保多數現有成員獲得最多的社會利益,自然要避免「分母」增加,分享現有的經濟成果。我們的選擇就是根本不生:「少子化」,其實就是我們把下一代殺掉了。那要怎麼解決這問題?</p>
<p>我們在前一篇討論過四個常見的放水成因推論,在這一篇中,我將繼續探究職棒放水案的幾種可能成因。這幾種成因都是由學者或社會賢達提出,相對於前四者,更有學術味,也更沉重。然而這些成因是「真」的嗎?有道理嗎?</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ch 企劃一個幫助成年大學生 培養SDGs的web3電玩 手機板和電腦版要可以連動 幸福課程 fb 幸福教練黃老師 朝資訊媒體 下面是一個初步的構想, 可以幫助大學生培養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意識的Web3電玩: 名稱:SDGs Quest 簡介: SDGs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臺灣防護菜鳥真人真事的文章,記述了作者在大會防護員的經歷和趣事。文章中穿插了比賽趣事和對幕後人員的感謝,並歡迎讀者分享運動防護的經歷。(AI)
Thumbnail
哥廷根大學總圖本身也是下薩克森邦的圖書館,因此擁有豐沛的廣藏資源,為德國首屈一指的學術圖書館重鎮。 本文原稿為台灣母校指導教授請我介紹目前在德國大學所使用的圖書館學術資源,以供母校參考;恰好近來有台灣司法實務界朋友詢問我目前在德國的法學學術資源情況,於是索性整理圖文發表,也算一種跨國資料蒐集交流。
Thumbnail
哈彿大學的一項被譽爲“最長期的幸福研究”持續了80年,跟蹤了800多人的生活,其中不乏從貧窮到富裕、從名不見經傳到名噪一時的個躰。 這項研究名爲“哈彿成人發展研究”,目的是爲了解答一個長久以來睏擾人類的問題:到底什麽是長壽的關鍵? 1.研究背景與過程 1938年,哈彿大學啓動了
Thumbnail
你真的是很貼心的孩子, 也了解家境狀況…… 本文重點:實力與現實的殘酷落差 但是, 你可能還不太了解, 因為是公立大學,學費相對平價,所以競爭者超級眾...... 不是想念, 就能念得到...... 而對我來說, 更難的是,
Thumbnail
到了高三,不只要對學習成果進行省思, 更希望能夠能夠能夠對於學習,有更通盤的認識。 因為比起純粹的課本知識, 大人們也希望同學讓學習不再停留於課本當中, 而是能夠將所學,應對到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成為一輩子的課題。 本篇將分享學習歷程檔案的「高階版」如何升維到跨領域遷移, 為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進
今天是周日。我坐公交来city。因为是买的两周的公交卡,只要是在这两周内,坐公交,都不用再额外支付乘坐的公交费了。 以前我是步行到社区政府地那里,坐在附件的椅子上,看书,溜达,那里有个小溪经过,我会沿着小溪边走走。 我以后的周日都会来city,主要是因为city的选择很多,我可以去步行街的工作咖啡间
Thumbnail
記憶力好又昨天眼尖的人,應該都知道小牛進場放空布蘭特原油了,而且小牛早就預告在前不是馬後炮喔,如果油價再跌到108你可不要買喔,您上次有買嗎
Thumbnail
簡單來說就是當 UST『買的人太多』使其價格高於 1 美元時,Luna 持有者就能『換成 UST 來賣』,賺取中間的價差,同時也增加 UST 在市場的流通量,壓低 UST 的幣價;反之當 UST 因『買的人太少』而價格低於 1 美元時,套利交易者就能購買低於 1 美元價值的 UST 換到 1美元價值
【學習賦能】海爾大學的自組織成長:自組織、自學習、自迭代 海爾大學的學習設計思路,從企業主導賦能到自組織,這樣的設計理念,主要是創造每個學習者的內在驅動力。 換言之,從學習需求、學習設計、學習活動等要素,都由學習者來自己設計。 但是要打造這樣的學習體系,是需要組織結構呼應,以此來發揮「自組織」、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ch 企劃一個幫助成年大學生 培養SDGs的web3電玩 手機板和電腦版要可以連動 幸福課程 fb 幸福教練黃老師 朝資訊媒體 下面是一個初步的構想, 可以幫助大學生培養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意識的Web3電玩: 名稱:SDGs Quest 簡介: SDGs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臺灣防護菜鳥真人真事的文章,記述了作者在大會防護員的經歷和趣事。文章中穿插了比賽趣事和對幕後人員的感謝,並歡迎讀者分享運動防護的經歷。(AI)
Thumbnail
哥廷根大學總圖本身也是下薩克森邦的圖書館,因此擁有豐沛的廣藏資源,為德國首屈一指的學術圖書館重鎮。 本文原稿為台灣母校指導教授請我介紹目前在德國大學所使用的圖書館學術資源,以供母校參考;恰好近來有台灣司法實務界朋友詢問我目前在德國的法學學術資源情況,於是索性整理圖文發表,也算一種跨國資料蒐集交流。
Thumbnail
哈彿大學的一項被譽爲“最長期的幸福研究”持續了80年,跟蹤了800多人的生活,其中不乏從貧窮到富裕、從名不見經傳到名噪一時的個躰。 這項研究名爲“哈彿成人發展研究”,目的是爲了解答一個長久以來睏擾人類的問題:到底什麽是長壽的關鍵? 1.研究背景與過程 1938年,哈彿大學啓動了
Thumbnail
你真的是很貼心的孩子, 也了解家境狀況…… 本文重點:實力與現實的殘酷落差 但是, 你可能還不太了解, 因為是公立大學,學費相對平價,所以競爭者超級眾...... 不是想念, 就能念得到...... 而對我來說, 更難的是,
Thumbnail
到了高三,不只要對學習成果進行省思, 更希望能夠能夠能夠對於學習,有更通盤的認識。 因為比起純粹的課本知識, 大人們也希望同學讓學習不再停留於課本當中, 而是能夠將所學,應對到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成為一輩子的課題。 本篇將分享學習歷程檔案的「高階版」如何升維到跨領域遷移, 為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進
今天是周日。我坐公交来city。因为是买的两周的公交卡,只要是在这两周内,坐公交,都不用再额外支付乘坐的公交费了。 以前我是步行到社区政府地那里,坐在附件的椅子上,看书,溜达,那里有个小溪经过,我会沿着小溪边走走。 我以后的周日都会来city,主要是因为city的选择很多,我可以去步行街的工作咖啡间
Thumbnail
記憶力好又昨天眼尖的人,應該都知道小牛進場放空布蘭特原油了,而且小牛早就預告在前不是馬後炮喔,如果油價再跌到108你可不要買喔,您上次有買嗎
Thumbnail
簡單來說就是當 UST『買的人太多』使其價格高於 1 美元時,Luna 持有者就能『換成 UST 來賣』,賺取中間的價差,同時也增加 UST 在市場的流通量,壓低 UST 的幣價;反之當 UST 因『買的人太少』而價格低於 1 美元時,套利交易者就能購買低於 1 美元價值的 UST 換到 1美元價值
【學習賦能】海爾大學的自組織成長:自組織、自學習、自迭代 海爾大學的學習設計思路,從企業主導賦能到自組織,這樣的設計理念,主要是創造每個學習者的內在驅動力。 換言之,從學習需求、學習設計、學習活動等要素,都由學習者來自己設計。 但是要打造這樣的學習體系,是需要組織結構呼應,以此來發揮「自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