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生活漸漸過成生存之後,不禁反問自己:為什麼會在這?忙忙碌碌,盲茫蕪路,決定念碩士的初衷,從來也不是那一只文憑。知識分子不是生產論文的機器,是藉由知識來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但在周遭關心地問候未來論文題目時,由衷恐慌,自此四周觀察到的事件,清一色成了論文可行的題目,這時候關心的只有「論文」,一個最表面的理由。 然而,論文在社科的概念應該像是寫書,不是你有話想說,而是真的有話「要」說。在看了台大新聞所一篇碩士論文之後,從字裡行間反省了生活狀態和初衷,「有用」和「無用恐懼」的確入侵了學習場域、教育殿堂,和大時代脈絡中,你我的意念。 「人才標準是促進當代產業發展、經濟成長、提高收入、提升國際競爭力。」(王慶剛,2014,頁9) 回顧台灣教育歷史,在經濟起飛前,國家盼能有更多科技產業的專才,政策鼓勵加上當時經濟起飛,未來的前景相當看好,於是教育對人力資本的轉換無縫接軌,受教育形同經濟前景的保證。你是否是人才,在於你有沒有經濟上的「功能」,「職前訓練」或可說是「值錢訓練」(王慶剛,2014)。 當企業主紛紛表示,大學訓練學用不符,機械系為什麼沒有學機械設計,電機系怎麼不懂馬達時,是否能先了解大學教育的初衷?大學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企業訓練好用的員工,是成就一個終生學習的生命,是一個能夠發現生命美好的個人。於是在這樣的聲浪中,學生們還未來的及尋找興趣,已先背上四年後要找到好工作的功利考量,一心活在未來可能失落了每個最珍貴的當下、現在。即使因為興趣走到了研究所,在學習的同時,仍心繫畢業後…。 台北的街道,台。北的節奏,台北的路口 慢慢地習慣台北步調之後,我喜歡自己騎車勝過搭車,有種掌握自己方向的踏實和負責。騎車時你必須決定方向,尤其在台北的大街上,你沒有停下來找路的時間,只有確定了方向,一路往前走。中途遇到岔路,只能先向前,再停下來,找路。 有鑑於車子三天兩頭壞掉生鏽,深坑修車的叔叔邊修車邊說著,人吃東西都需要運動來消化,車子怎能加了油不動:> 活動就是,要活就要動。但騎車又和環境保護牴觸,或許政策推動走向交通工具電動化是解方。 慢慢地,我在每個遇到的事件中,反覆印證小時候背下來的成語、俗諺,一句看似平常的話語,只有在經歷過後,才真的懂。 Recommend: 關於人生,我們都剩不到... 時間之書 跑在去死的路上,我們真的活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