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古文化與老人幹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到了現在,媒體上仍很多說些「年青人沒救了」、 批評一代不如一代的老人,他們享有比年輕人優越的社會地位和發言權。也可能不是媒體,是你週遭。
這些人是不會改變的,但看到這些言論時,請把這當成一個浴火重生的試煉。

崇古與尊老的世界觀

這些人的地位權力,和這種論斷年青人的說話,很大部分來自華人的社會倫理和崇古文化。華人文化崇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還記得歷史上的王莽奪政,恢復古制?當然現在是推得一乾二淨,但是「崇拜古人,否定今天,想讓未來變成像過去一樣」的想法,根本就是千年以來,陰魂不散。
而毫無道理的重視長幼倫理,結果就是老人一定比年輕人有智慧、下一代不如上一代、一蟹不如一蟹的推論。人生的尊嚴不是建立在做過甚麼事、幫了甚麼人、對世界有甚麼貢獻,而是在這世界上生得夠早,活得夠久。這種思想非常普遍,去到哪裡都一樣,哪怕是在玩線上遊戲,老玩家對新玩家的態度都一樣。
如果你真的聽他們的說話,那麼也是推波助瀾,自己也有責任。根本應該直接否定,無視他們的說話。
 
  • 這影片是網絡上的惡搞,但偶然也有些悲劇的故事……

一代不如一代的千年詛咒

他們喜歡乖孩子,為甚麼?因為在華人世界中,一代又一代過著不理想的人生,往往就想人生重來。可不是像網絡上的叮噹那樣,拿人生重來機。相反,他們的做法是把這個「人生重來」的責任,放在自己的後代身上。
甚麼叫贏在起跑線?為甚麼這麼多父母迫小孩補教?因為他們自己的人生,就是因為起跑線而在年青時活得辛苦,認為自己只要被補教,生命會不一樣,所以他們把這件事實現在下一代上。有些人還完房貸,寧可再多背一座房的貸款,決定為小孩弄個物業,讓他們不需要受房貸之苦。或者自己一生在外面世界飄泊,下一代就想他們當公務員穩定。
這些是愛,只是實現愛的方式,就是將過去的失敗經驗複製到未來去。所以面對不如他們期望和理解的下一代,他們是挫折、恐懼,最後是批評,酸。看著別的國家的年青人就拿來酸自己的,跟拿親戚的子女去酸自己的,本質不是一樣嗎?大家不是都遇過嗎?
傳統的中華文化,從沒有提倡這些事:未來會變得比現在更好,下一代人會比我們更優秀,學生應該要比老師更優秀。上一代人不理解下一代人,和下一代的事情,是理所當然的,遇到不理解的事情,應該謙虛的承認自己不了解。而不是強行用自己過時的觀念去定義,甚至是視為異端。
但他們大多都不懂的,也不會懂,他們之前那麼多代說的話是相同的,他們也被他們的長輩批評過。想想「草莓族」三個字原本形容誰?只是他們自己沒有克服過來,再一次把那個千年詛咒繼承下去,繼續貶低自己的後代。而我們如果屈服了,那麼,我們也會被他們同化,二三十年後,對我們的後輩說同樣的話。然後下一代又會覺得我們這些老頭把年青人,說得一無是處。
 

真正的自信,不需要長輩認同

但別怪他們了,何不從這一代開始改變?不如無視他們的說法,直接反駁他們,直接跟說,我們比你們優秀,比你知道的多,你們已做完你們時代的職責了,面對新的世紀,臺灣必須由年輕人去帶領才有未來。沒必要的酸言酸語,就住上尊嘴,尊重未來的世代。
去到能冷眼不再受他們的評論影響,反駁他們的說法,這才是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信不需要長輩的認同,而是我自己相信我就是比他們優秀。
我學生時代成績不好,操行也不怎樣,這些上一輩直接認為我沒甚麼希望,一開始我算受他們影響,也真的以為這樣。但隨著懂的東西多了,學的知識豐富之後,我直接說:錯的是你們,以及整個教育制度。
難道你能用清朝的科舉找出誰是好的程式設計師?過時的制度怎樣辨認出未來需要的人才?別再追求被他們認同了。他們常常說甚麼網絡霸凌?就是他們怎樣去稱呼,新世代帶著新的工具,新的思想對他們的挑戰而已。
他們不理解網絡,就將網絡妖魔化。過去一直覺得網絡是玩具,覺得是虛擬的,覺得不需要認真的,不斷的抹黑。然後去到今天,網絡人口開始對他們現實的事情,從選舉到事業產生威脅了,就不時借一個機會,試圖發動他們那老化的聖戰,壓抑這個下一代,向下一代宣戰。

把老人戰下來,才有未來

之前十年不是說這是虛擬世界嗎?不是說,這是不需要認真的嗎?不是說,網絡都是一些小眾,沒影響力的人集中的地方嗎?他們知道,有個法國將軍曾經評論過,飛機只是不影響戰場勝負的玩具嗎?他們就是在做了完全相同的事情。他們自己過去低估了網絡力量不斷增強的事實,今天開始被威脅了,就以妖魔化,嘗試用外在的手段消滅這威脅。
有必要說服他們嗎?他們是應該承認他們自己看走眼,低估了網絡上的人、長期不願意平等對待,那就應該在他們的事業和社會地位中,付出沉重的代價。在網絡上有一眾二三四十歲世代的青壯年,這裡有一大堆專業人士,就像之前有個新聞,有人告PTT鄉民,告出了一個法官幾個律師。
何必再受他們影響,這裡的人就是有那麼多專業人士,那麼多新一代的強者。到底是老年人抹黑年青人比較有效,還是年青人比較有精神和意志去對抗他們?我非常相信最後的勝利者絕不會是那些體力衰退的過氣阿叔和大嬸。
克服了上一代的制肘,擊倒他們,這國家才有未來。這國家停滯不前,正因為塞住了新陳代謝。
為了保護他們過時的思想和行為還能生存,令社會到產業喪失了流動,不學無術的老廢物變成了名嘴,舊產業靠補助吸食該發展新產業的資源,老人抱著一堆房產升值收租,錢生錢比工作的人還快,全都是同一回事。他們早已變成弱者,卻要佔住各種權利、職位,裝成強者,代價就是令整個國家輸給別人。
只有他們戰敗,才能迫他們所有資源和權力,重新釋放到社會和下一代,沒有別的選擇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8K會員
209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東亞社會有一種習性是,明明我們不是老闆,卻用老闆的價值去看世界。用他們的角度去看,怎樣讓你盡力奉獻,是效率所在,但是,你是你,你不是你的老闆,也不是你的政府。
民主中國的希望,自然就是專制中國的不穩甚至結束。無論如何,這就是代表專制中國被證明喪失了控制能力,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也同樣使香港獨立立即變得可行——就像蘇聯結束的時候,各加盟國相繼獨立,剩下的是民主俄羅斯加上大量獨立國家。
長期以來,香港民主派都認為,六四事件的問題是「大家」不知道真相。「大家」特別是指中國大陸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的責任是散佈真相,只要知道真相,中國人就會基於同情心和正義感站在六四學生的一方,聲討政府,導致專制的結束或民主化。
布吉納法索和臺灣斷交,是一個交易。但是,布吉納法索是賣家,不是買家。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建交權利」是商品,本來只是口惠不實、一文不值的東西,卻不知為何有了可以轉售的價值,便拿來圖利。
我是1980年出生的香港人。我認為,除了那些被灌了迷湯的政治宅,這世代之後的正常香港人很難不認為臺灣是國家。
大部分黑社會都是從別的組織或者關係網,演變而成的,而因為有違法的行為,才被稱為黑社會。實際上,人類所有政府和政治,最原始的狀態便是黑社會。
東亞社會有一種習性是,明明我們不是老闆,卻用老闆的價值去看世界。用他們的角度去看,怎樣讓你盡力奉獻,是效率所在,但是,你是你,你不是你的老闆,也不是你的政府。
民主中國的希望,自然就是專制中國的不穩甚至結束。無論如何,這就是代表專制中國被證明喪失了控制能力,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也同樣使香港獨立立即變得可行——就像蘇聯結束的時候,各加盟國相繼獨立,剩下的是民主俄羅斯加上大量獨立國家。
長期以來,香港民主派都認為,六四事件的問題是「大家」不知道真相。「大家」特別是指中國大陸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的責任是散佈真相,只要知道真相,中國人就會基於同情心和正義感站在六四學生的一方,聲討政府,導致專制的結束或民主化。
布吉納法索和臺灣斷交,是一個交易。但是,布吉納法索是賣家,不是買家。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建交權利」是商品,本來只是口惠不實、一文不值的東西,卻不知為何有了可以轉售的價值,便拿來圖利。
我是1980年出生的香港人。我認為,除了那些被灌了迷湯的政治宅,這世代之後的正常香港人很難不認為臺灣是國家。
大部分黑社會都是從別的組織或者關係網,演變而成的,而因為有違法的行為,才被稱為黑社會。實際上,人類所有政府和政治,最原始的狀態便是黑社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種相對惹人厭但常見的例子是「我以前那麼辛苦,你們不能這麼輕鬆」。譬如許多人對兵役時長的討論、對學生上下學時間的討論都是以這樣的思維在進行。另一種表現則是拒絕社會進步,譬如拒絕去承認某些行為具有性騷擾的意涵,否則就必須要去將過去的自己理解為是一個長期進行性騷擾的「壞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看到許多我認為仍年輕的人都說自己老了,都自稱大叔、阿姨,如果只是覺得心累了或是自嘲還好,或者只是希望換來“看起來很年輕啊”、“還沒有到老啦”之類的都沒關係,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流速也沒關係,隨波逐流也好,不要被時代的漩渦吞噬就好,老派、慢活也是一種人生風景。 年輕人或者青年,一般認為的年輕族群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Thumbnail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倪匡在訪談中鼓勵年輕人不要聽老一輩的話,而是要尋找自己的想法,認為時代在變遷,年輕人具備更多機會與挑戰。文章提及過去與現在的差異,以及對社會、經濟、科技等面向的觀察,反映出作者對於年輕一代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近代年輕人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不僅為求生存,更看重享受人生以及追求成就。這樣的轉變引發傳統觀念的衝擊,且被批評為缺乏責任感和積極性。然而,這種觀點在年輕人中卻受到普遍接受。現代年輕人傾向於選擇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生活享受,並通過自身努力探索更有意義的人生。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種相對惹人厭但常見的例子是「我以前那麼辛苦,你們不能這麼輕鬆」。譬如許多人對兵役時長的討論、對學生上下學時間的討論都是以這樣的思維在進行。另一種表現則是拒絕社會進步,譬如拒絕去承認某些行為具有性騷擾的意涵,否則就必須要去將過去的自己理解為是一個長期進行性騷擾的「壞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看到許多我認為仍年輕的人都說自己老了,都自稱大叔、阿姨,如果只是覺得心累了或是自嘲還好,或者只是希望換來“看起來很年輕啊”、“還沒有到老啦”之類的都沒關係,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流速也沒關係,隨波逐流也好,不要被時代的漩渦吞噬就好,老派、慢活也是一種人生風景。 年輕人或者青年,一般認為的年輕族群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Thumbnail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倪匡在訪談中鼓勵年輕人不要聽老一輩的話,而是要尋找自己的想法,認為時代在變遷,年輕人具備更多機會與挑戰。文章提及過去與現在的差異,以及對社會、經濟、科技等面向的觀察,反映出作者對於年輕一代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近代年輕人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不僅為求生存,更看重享受人生以及追求成就。這樣的轉變引發傳統觀念的衝擊,且被批評為缺乏責任感和積極性。然而,這種觀點在年輕人中卻受到普遍接受。現代年輕人傾向於選擇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生活享受,並通過自身努力探索更有意義的人生。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