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像我一樣喜歡以前的遊戲紙盒包裝嗎?

2018/09/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買了PS4,還是有去遊戲賣場想找遊戲,但不知為何,最後總是空手而回。像《人中之龍》,我買回去了還是會玩,但現在買遊戲,多數是先有了目標再去買,而不像以前一樣會在店子裡看著陳列的商品,然後產生興趣。
都三十歲了,不會是買不起或者捨不得,也不是那些遊戲做得差。而是很單純的「看到就不想買」,回想起以前任天堂、世嘉(SEGA)和超任年代時,不論是黃金商場還是百貨公司,那些陳列在玻璃櫥窗裡的遊戲陣容,總是能吸引我駐足觀看,然後就很有想要帶回去的欲望。
但現在,卻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明明一樣是玻璃櫥窗,裡面一個個遊戲盒子卻總是勾不起我的興趣。我重覆反思這個問題:甚麼時候開始,我失去了在店子看遊戲的興趣的?
搜尋記憶,似乎是從PS時代開始。因為那時候起,卡帶被淘汰,光碟成了遊戲的主要載體,而遊戲的包裝也跟著改變,自那時開始,我就不再在商場裡看遊戲了。
聽起來好像有點荒謬,我竟然是因為那個包裝改變了,而失去了購買欲。可是這是事實,而且我問過某些GAME齡跟我相仿的朋友,也真的同意我的想法。就是那個包裝的微妙改變,使我們長年對遊戲的購買感變淡了。
現在遊戲流行那種薄薄的、厚度不足一厘米,質感是滑亮反光的塑膠光碟盒。對我來說,則有一種「很廉價」的感覺。那個盒子沒有讓人很想要收藏,很多人都是直接丟掉。
回顧以前的年代,任天堂紅白機和超任,都流行那種方方正正,有著紙張沉實感的紙盒。紅白機的較小,超任較大,連同上面的美術,都很有工藝品的味道。說實話,就算不管裡面的遊戲,光是那個盒子,也讓人想要去買——那時候的遊戲給人一種文化產品的感覺。細想一下,應該是因為那個盒子的質感和形狀,都讓人聯想起一本書。
而且還有一個很實際的理由,就是說明書。自從用了CD盒之後,說明書就變得很薄很沒料,因為那種光碟盒是有一個地方專門塞說明書的,可是卻很狹窄,要塞進那個放說明書的位子裡,那就註定了說明書的頁數不會太多。結果說明書光是放了怎樣安裝和操作之類的技術資料就飽了。現在的遊戲說明書,通常沒甚麼看的價值。
但在紙盒的時代,卻容納得下更厚的說明書——當然也有些說明書像現在一般的簡陋。當年的遊戲機效能較弱、故事和美術表現能力較差,所以很多用心的遊戲商,會把很多故事、背景設定和美術資料放在說明書裡,閱讀起來非常的充實和有趣。
這在電腦遊戲就特別明顯,例如《勇士傳奇》裡面附送一份遊戲世界觀裡的報章,寫了很多世界觀內的奇聞趣事;《天使帝國》第一集的說明書有愛斯嘉大陸的戰史;《克里姆林宮危機》內面附一本完整介紹蘇聯末期的書;而《捍衛雄鷹》則有很完整的F-16介紹手冊;《模擬地球》則在說明書裡講述地球的生態系統。
有些遊戲的說明書甚至厚達一厘米以上,在那時候,買遊戲回來只是看說明書也是一種享受。但現在的遊戲,說明書能看超過五分鐘已不太可能。
有一個說法是,人類對好與壞的定義,其實就是那件東西的人性化感覺。充滿科技感的塑膠盒,雖然先進卻讓人感覺冰冷;而傳統的紙盒,也許令人有種溫暖的好感吧?結果我喜歡和保留的遊戲盒子,幾乎都是紙盒的。當然,這也可能只是我個人對紙盒的愛好和執著也說不定。
不知道你是否也比較喜歡紙盒的遊戲包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鄭立
鄭立
鄭立,網名Cheng Lap、九龍帝國、無想流流星拳,尊稱C大、鄭夫子,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與公眾史學碩士,政治評論家、專欄作者、遊戲開發者,曾在中學任教,代表作為遊戲《民國無雙》、《中山立志傳》及政治隨筆集《有沒有XX的八卦》等;參與製作的手機遊戲《光輝歲月》亦已推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