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民間信仰者,最大的問題是:我無法嫻熟地了解世界各大宗教的教義及歷史。某次與好友談話,分享自己閱讀聖經、古蘭經、佛經等的心得。好友聽完,笑著回應我說:「光讀人家的經典,自己卻沒有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實踐,也沒有跟對方共同參與儀式。這樣你只是抓到人家宗教的『皮毛』而已!」我沒有繼續回應,但深不以為然,因為這是「放棄自己原有信仰,皈依他人宗教」以外,最合理的求知方式。除此之外,難道有什麼更有效、可行的方法嗎?
難道只為了要深入了解某個宗教,我們就要接受那個宗教的教義與生活方式嗎?那台灣有那麼多宗教,是不是每深入了解一個,就要改信一次,或者同時當好幾個宗教的「慕道友」呢?何況每個宗教都有它半公開、隱密的一面,無心接受某種信仰,只為了瞭解某個宗教,就貿然跑去參加人家的宗教活動,這樣不但勉強自己,可能也會打擾到別人。
其次,每個宗教有各自不同的教義、教儀及生活規範,有的甚至互不相容,互相排斥。想像一下吧!如果基督教、伊斯蘭教徒不透過書本、網路、觀察他人等間接方式,而是親自到佛寺、宮廟、神壇、精舍這些場子,當「一個月的佛教徒」或是「假香客」,這不是在做上帝非常憎惡的事?再想想,一貫道徒如果想要了解基督教、天主教,是不是就要把自己一向遵奉的素食原則暫時放到一邊,然後改去教堂做禮拜、每天向上帝禱告呢?
理想歸理想,現實極難落實。英國宗教學者阿姆斯壯(女性學者) 理解宗教的方式,正是我好友心目中的理想方式,可是阿姆斯壯終其一生也只能遊走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無暇再用同樣的方式去理解其他宗教。
如果只因「『閱讀其他宗教經典』這個方式僅能掌握他人宗教的皮毛」,就完全不去了解其他的宗教,而是固守自己的信仰,或是簡單地用「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方式看待其他宗教,與其他宗教信仰的人相處,我認為:這種作法恐怕越來越無法適應台灣這種宗教高度混雜,而且相互融合的複雜人文環境!除非我們只想跟自己同信仰的人相處,對不同信仰的人敬而遠之,甚至不相來往。
簡單地用「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方式看待其他宗教,與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和諧相處,人家就一定會領情嗎?之前不就發生了耶穌與阿拉的神主牌爭議?一貫道信徒發心良善,肯定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的價值,想透過共立神主,一同祭祀的作法,表達心意。可是這種為人、動物、造物者樹立神像、神主牌,卻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的大忌!於是引發基督教、伊斯蘭教信仰者的不滿,被要求撤下。
一貫道信徒沒做功課了解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就貿然設立神主牌,這件事引發的後續爭議,恰好證明:單靠「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善心去推想、揣測其他宗教是不夠的,還是得透過閱讀、尋問他人等方式了解別的宗教,然後積累一些常識。雖然以上作法非常不完美,成效有限,但總比當「一個月的佛教徒」、「假進香客」,或是「一人做多人用──成為幾大宗教的『慕道友』」這種辛苦的方法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