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觀點」系列22──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諾斯底教派的思想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拿戈瑪第經集》中譯本在2021年3月出版。

《拿戈瑪第經集》中譯本在2021年3月出版。


先前,我翻閱一中心出版社的《拿戈瑪第經集》中譯本,寫了一篇談論耶穌形象的文章,當時心中就浮出一個疑問: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諾斯底教派的思想嗎?

不過另一個念頭隨即出現,彷彿是來打消這個疑問,內容是「這個問題不可能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自己何必鑽牛角尖呢?我們這個時代需不需要諾斯底教派的思想,或許一中心的老闆、主編、譯者,還有其他讀者會深入思考這個問題,然後將他們的想法發表在部落格、寫作平台、臉書、Line群組、各大論壇,或是做成影片。我到時再從這些想法挑出一個,作為自己的答案就好!」


沒想到,我那篇宛如閱讀心得的小論文快告一段落的時候,這個疑問不但沒有自行消失,反而越來越鮮明,好像一個跑龍套的演員不願窩在舞台角落,狠下心,衝到前方亮相,打算當主角。我那個疑問的後面還多了一串,那就是: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諾斯底教派的思想嗎?我需要諾斯底教派的思想嗎?

諾斯底教派只是一個籠統的名稱,指涉了數十個被西元第四世紀正統教會判定為異端的基督教教派,名氣較大的有三派,多馬教派、塞特派、瓦倫廷派。這三派都有幾個共同點,都把人的肉體、感官、情感、性愛、財物看得很低,甚至幾篇《拿戈瑪第經集》裡的文章,作者對上述事物流露出敵意。諾斯底教派的論者對於婚姻、戀愛、家庭、財物,既不鼓勵教友從中發掘上帝的真理,也不認為教友在這些方面所得到的幸福美滿或是世俗成就,能展現上帝對這些人的恩賜。這樣的思路、情調,正好與台灣社會的主流與非主流價值觀 幾乎對立


現今,台灣社會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相當重視養生、醫美、塑身、營養保健……這些攸關肉體保養的學問與技術,也非常注重個人的心理健康與情緒平穩;諾斯底教派的思想卻流露出強烈的厭世情調,不但將肉體當作令人難以忍受的束縛或是罪惡的淵藪,一些論者還在文章裡出言詛咒那些重視肉體、俗世生活的人,認為這種人如同動物,是屬物質的傢伙,斷言他們必下地獄。這樣的思想怎麼可能被多數台灣人接受?更不要說是那些至今仍將諾斯底教派當作異端的基督教、天主教徒。


即使是秉持非主流價值的身心靈圈子與靈修界,諾斯底教派的思想未必受他們歡迎吧?因為多數人不但重視一個人的身心靈,而且還關注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超自然的關係,可是諾斯底教派卻否定肉體與物質世界的價值,近乎一面倒追求靈性生活,或將全副心力放在耶穌的救贖與天國的訊息──兩者存在明顯的衝突!再說,諾斯底教派那種「只重靈性,不重肉體」、「只管天國,輕忽俗世」的心態與作法,不正是越來越多宗教界、身心靈圈子、靈修人士反思與批判的對象嗎?說實話,我實在看不出我們這個時代有什麼地方需要諾斯底教派的思想!


若問我:「我需要諾斯底教派的思想嗎?」

我的回答是:「除了知識上的好奇心、需要寫文章賺一點小錢,我實在很難從《拿戈瑪第經集》得到什麼有用的生活技能與人生經驗,至多當作西洋文學作品、宗教文本來閱讀、欣賞。因為我所需要的知識與生活技能,已從其他人、其他書籍與影片,還有自身的經驗取得,而且相當足夠!這當中的古人,大部分在這一千年內活在我們這個世界。」


如果要說諾斯底教派對我有什麼思想上的刺激,那就是他們對肉體、物質世界、感官、情慾、婚姻、家庭、俗世生活……充滿著或強或弱的負面情緒,甚至否定這些事物的存在意義與價值的話……那他們口中或是筆下的「」究竟是什麼呢?


除了愛那個人類感官難以觸及的上帝(天父),他們愛的對象不就局限在自己所屬的教會、幾個特定的教會領導人與幹部、自己看得順心的親朋好友,以及那些口口聲聲說自己能見到偉大不可見之靈的教友?


以負面思考的方式去解讀所有與他們不同信仰者的言行舉止,甚至用一種近乎鄙視、輕蔑的態度去看待我們今天眼中那些充滿美麗動植物與風景的大自然,這樣的人真的有「愛」的能力嗎?


何況我讀到的是成篇累牘聲稱他們愛上帝、愛耶穌、愛巴貝洛、愛這個、讚揚那個……諸如此類的言論,卻感覺不到作者對生命的愛,也見不到作者對鄰人與家人的關懷。我試著閉上眼睛,不被書本的白紙黑字所惑,用心靈之鼻聞到的是……那些寫著信仰、愛、希望的言詞背後,飄出了他們對現世懷著深沉的挫折、失望、孤單、怨恨……諸如此類情緒所雜揉出來的苦澀氣味,若隱若現。


此外,諾斯底教派那種自認「我、我所屬的教會才能真正得救」的想法,是很莫名其妙的!而且以這樣的心態去實踐基督教的博愛精神,恐怕不會長久吧?就算一時之間,一個人能對自己輕視或強烈憎惡的世人,裝出一副「我愛你」的樣子,時間久了,終究會在對方面前露出真面目,或是感到不勝負荷而「厭而遠之」。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這種容易滋生或是餵養一個人的自我優越感,以及一群人的我族中心主義的思想嗎?這樣的思想與信仰不是很多了嗎?


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諾斯底教派的思想嗎?我的結論是……

看誰來說服我,請多指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爬格子的雀榕的沙龍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2022/10/27
《拿戈瑪第經集》有許多驚世之作,驚世的程度可以讓一些信仰虔誠的基督徒、猶太教徒跳腳!有一篇我印象非常深刻,名為〈約翰密傳〉,不僅是塞特派的代表文章,也是愛任紐這些護教作家大力批判的對象。作者不但以迥異於主流教會與猶太教界的方式,詮釋希伯來聖經……
2022/10/27
《拿戈瑪第經集》有許多驚世之作,驚世的程度可以讓一些信仰虔誠的基督徒、猶太教徒跳腳!有一篇我印象非常深刻,名為〈約翰密傳〉,不僅是塞特派的代表文章,也是愛任紐這些護教作家大力批判的對象。作者不但以迥異於主流教會與猶太教界的方式,詮釋希伯來聖經……
2022/10/20
《拿戈瑪第經集》裡的〈真理的福音〉、〈論復活〉、〈三部訓言〉、〈腓力福音〉、〈知識的解讀〉、〈瓦倫廷闡述〉不僅是瓦倫廷派的重要作品,這些文章的作者對耶穌的描述也比較多,有一些形象與四福音書、主流教會的說法一致,有一些則大相逕庭。
Thumbnail
2022/10/20
《拿戈瑪第經集》裡的〈真理的福音〉、〈論復活〉、〈三部訓言〉、〈腓力福音〉、〈知識的解讀〉、〈瓦倫廷闡述〉不僅是瓦倫廷派的重要作品,這些文章的作者對耶穌的描述也比較多,有一些形象與四福音書、主流教會的說法一致,有一些則大相逕庭。
Thumbnail
2022/10/06
瓦倫廷派的名稱取自於教派的創始人瓦倫廷(Valentinus),維基百科中文詞條撰寫者將它翻作「華倫提努」,研究諾斯底教派與天啟末世思想的知名學者蔡彥仁翻譯為「瓦倫提尼」。後世對瓦倫廷所知不多,因為瓦倫廷派後來被正統教會宣告為異端,教團活動被打壓,相關文件被禁被銷毀……
2022/10/06
瓦倫廷派的名稱取自於教派的創始人瓦倫廷(Valentinus),維基百科中文詞條撰寫者將它翻作「華倫提努」,研究諾斯底教派與天啟末世思想的知名學者蔡彥仁翻譯為「瓦倫提尼」。後世對瓦倫廷所知不多,因為瓦倫廷派後來被正統教會宣告為異端,教團活動被打壓,相關文件被禁被銷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追求活潑的屬靈生命,不過多在神學的爭辯及抽象的理性思維上糾纏,而在實際的敬虔操練中體驗及實踐聖經的真理。過度追求敬虔主義從而將信仰變得個人化及內在化。追求敬虔便完全等於追求個人內在屬靈經歷,強調內在的光照(inner illumination)群體教會文化活動便似乎拉不上關係。這類體驗往往把主觀的屬
Thumbnail
追求活潑的屬靈生命,不過多在神學的爭辯及抽象的理性思維上糾纏,而在實際的敬虔操練中體驗及實踐聖經的真理。過度追求敬虔主義從而將信仰變得個人化及內在化。追求敬虔便完全等於追求個人內在屬靈經歷,強調內在的光照(inner illumination)群體教會文化活動便似乎拉不上關係。這類體驗往往把主觀的屬
Thumbnail
這本書其實是很久以前買的,也早就看完了,但一直沒發心得。後來我在這幾天重新看了這本書,總算理解為何我之前沒發心得,而是把它擺著了,因為這本書裡有些問題,是幾年前的我開始注意到,但還沒有完整想法的,如今我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這本書基本上是在宣傳現今是聖靈的時代,因此宗教應該如何改變來面對當代。雖說
Thumbnail
這本書其實是很久以前買的,也早就看完了,但一直沒發心得。後來我在這幾天重新看了這本書,總算理解為何我之前沒發心得,而是把它擺著了,因為這本書裡有些問題,是幾年前的我開始注意到,但還沒有完整想法的,如今我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這本書基本上是在宣傳現今是聖靈的時代,因此宗教應該如何改變來面對當代。雖說
Thumbnail
本書類型: 泛基督信仰/正規宗教風格/大先知/神蹟/愛/神鬼奇事 本書簡介: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世界,全世界一片戰火。 到處充滿人們的殺戮惡意和痛苦淚水,沒有人知道戰爭什麼時候會結束。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出現一名神所親自挑選的大先知。 因為神已經在諾亞大洪水之後許諾不再毀滅世界,因此神把世
Thumbnail
本書類型: 泛基督信仰/正規宗教風格/大先知/神蹟/愛/神鬼奇事 本書簡介: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世界,全世界一片戰火。 到處充滿人們的殺戮惡意和痛苦淚水,沒有人知道戰爭什麼時候會結束。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出現一名神所親自挑選的大先知。 因為神已經在諾亞大洪水之後許諾不再毀滅世界,因此神把世
Thumbnail
康納曼的研究,對於面對時代挑戰的基督徒而言,有什麼啟發?在今天變化多端的家庭、教會、社會處境,我們都被迫做不同的選擇來回應,而選擇則取決於我們的參照基準。基督徒在日常生活時做決定時,有一個與非信徒不同的參照基準,就是傳統。
Thumbnail
康納曼的研究,對於面對時代挑戰的基督徒而言,有什麼啟發?在今天變化多端的家庭、教會、社會處境,我們都被迫做不同的選擇來回應,而選擇則取決於我們的參照基準。基督徒在日常生活時做決定時,有一個與非信徒不同的參照基準,就是傳統。
Thumbnail
讓教會大崩潰的哲學家:斯賓諾莎 「關於這本褻瀆上帝的書,我方代表已採取一切必要之舉措,於荷蘭法院第一次開庭時公開批判此書,並正等待後續結果。基督教會對於這本淫穢的書籍深感厭惡……我們要求政府強力鎮壓此書,並立法禁止此書以及其他所有褻瀆上帝之書籍的出版。」[1] 究竟哪本「淫亂」的書籍,引起1670年
Thumbnail
讓教會大崩潰的哲學家:斯賓諾莎 「關於這本褻瀆上帝的書,我方代表已採取一切必要之舉措,於荷蘭法院第一次開庭時公開批判此書,並正等待後續結果。基督教會對於這本淫穢的書籍深感厭惡……我們要求政府強力鎮壓此書,並立法禁止此書以及其他所有褻瀆上帝之書籍的出版。」[1] 究竟哪本「淫亂」的書籍,引起1670年
Thumbnail
上次我們聊過無神論這種陳述不是個好的陳述方式,但如果你堅持沒有神存在這回事,那也是你家的事情,但我們今天來聊其他的東西。 有神論是個範圍很大的概念,因為神的定義太過複雜,很容易變成各說各話。但其實這也無妨,因為這是設定。 現今世代應該很熟悉設定這玩意了,看漫畫要懂一堆設定、打電動要懂一堆設定、看小說
Thumbnail
上次我們聊過無神論這種陳述不是個好的陳述方式,但如果你堅持沒有神存在這回事,那也是你家的事情,但我們今天來聊其他的東西。 有神論是個範圍很大的概念,因為神的定義太過複雜,很容易變成各說各話。但其實這也無妨,因為這是設定。 現今世代應該很熟悉設定這玩意了,看漫畫要懂一堆設定、打電動要懂一堆設定、看小說
Thumbnail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
Thumbnail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