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不想人生變得越來越平庸?找到適合自己的持續成長模式

2019/05/0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有朋友傳了一篇文章「我們是怎樣一步步地走向平庸的?」給我,這篇文章大意是說一般人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維持生活的正常運作上,作者用了一個英語的詞maintenance來形容這種狀態:像是每日三餐,八小時上班還可能要加班,八小時睡眠,處理生活瑣事上……不知不覺,下班時間就沒有了;再不知不覺,休假日就也沒有了。而這僅僅是日常生活而已。有時候要維持社交關係,老朋友們也許一個月能見上一兩次,一兩個月能認識幾個新朋友就已經非常不錯。加上還需要關注親朋好友的FB, IG, Line,這樣又需要投資一些時間。因此隨著年紀的增長,需要我們maintain的事物會越來越多:事業、伴侶、孩子、父母……。既然時間都被分在這些事情上,這就是作者認為為什麼一般人隨著年歲漸長終將變得平庸的原因。
作者提到如果要改變這個現況,也許就要逼自己擠出時間來學習。作法像是透過聚焦與增進工作效率來幫自己擠出時間,或者是把空隙中的時間都利用起來學習,比如坐地鐵時看書、做家事時聽語音課程,以及用像是子彈筆記法等任務管理方式讓自己不至於閒置寶貴的時間,都是一些做法。
但是上述這篇文章的用意倒也並不是要把大家逼死,因為在最後其實文章有提到,每個人的抗壓程度不同、生活型態與處境不同,找到自己的平衡模式才是重要的。今天老查想從兩個角度來探討:到底人生的不同階段各自要追求哪方面的成長,以及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的成長更有效率。
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成長模式
既然人類一生之中,花在工作的時間比睡眠或是與心愛的人相處的時間還長,可以算是影響生活的幸福品質最深的活動。且一般人如你我為了維持生計也不可能不工作,所以,工作與職涯的成長對我們應該就是最重要的議題。
不同世代都不免為自己的職涯感到擔憂:年輕人擔心是否能適應職場,以及未來的發展與應該採取的策略,中間就面臨許多「選工作」「換工作」的抉擇。中年人在既有的成績已經到達其人生的高點時,如何在維持生活在不大幅變動的情況下進一步發展。而將屆退休的人,在失去原有生活的重心—工作的情況下,又該如何調整因應?所以不同的階段,對於成長的需求其實都不太一樣。在《人生的長尾效應》真本書裡提到,我們可以把職涯發展粗分成三大階段,每一段大約各15~20年:
第一階段:新鮮人踏出社會,必須先厚植實力,踏出穩健的第一步,這段過程裡「學習」遠比「獲得成功」來的重要,因為這個階段的戰役通常也還小,戰果也有線,主要是累積經驗跟奠定自己的做事方法跟原則。 所以這個階段培養的是之後不管做什麼工作都適用的共通能力,包括:
  • 解決問題的能力
  • 具說服力的溝通方式
  • 完成任務的經驗
  • 經營能夠「給予與尋求幫助 give and take」的人際關係
  • 好的情緒智商(EQ)
尤其是現在平均每個人的工作生涯可以更換12~15個工作崗位。上述這些不論你從事什麼工作,在哪家公司任職,都能持續累積並能有所助益。
接下來進到第二階段:必須要專注於自身的優勢與熱情,大展身手,創造事業高峰。不僅是為了自己與家庭的生計,也是為下一階段的經濟基礎做最好的準備。所以這個階段培養的是以下更近一步的經驗,包括:
  • 從零開始創建某些事的經驗:像是發起與負責一個中藥或有規模的專案
  • 成功拓展業務顯著成長的經驗,對KPI負責
  • 扭轉事業危機的經驗:雖然都不希望遭遇危機,但是萬一碰上也是難得的經驗。
另外,科技與數位已經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也已經對企業經營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果可以發展數位領域的相關經驗,不管是在品牌建立、行銷、推廣方面的「軟實力」,或是對技術、數據分析、供應鏈營運等「硬實力」都能有所了解,這絕對是正面的加分。
這個階段也必須經營穩固而長久的關係:包括和你的主管、客戶與顧客、商業合作夥伴、身旁的人才,自己的團隊。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
  • 聯絡人名單:社群平台上連結的人、產業的社群團體、現職或之前工作的員工社群等
  • 專家社群:像是在各種專業領域可以諮詢的對象
  • 關鍵同僚:公司中對你的職涯有一定程度影響力的5~10位同事
  • 支持者:包括你的導師與擁護者,重要時刻可以給你支持的少數人
第三階段:除了發揮影響力與傳承,甚至是要另起一段不一樣的新職涯。因為老查自己也還在摸索與嘗試,就先不多說了。
要怎麼走得好又走得久-壓力與休息的平衡
時間就是無法替代的資產,是人生裡最稀缺的資源,因為完全沒辦法因為你的意志額外增加。如果很粗略抓一下,每週應該有100小時左右清醒的時間,你是怎麼運用這些時間的呢? 把時間放在工作多一點?但是卻很可能導致工作倦怠,無法持續維持這樣的狀態,甚至會因而崩潰需要休息一段時間才能恢復理想的工作狀態。所以,就必須要找到壓力與休息的最適當平衡。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這本書裡針對「適當的壓力與挑戰」「正確的工作心態與模式」跟「適當的休息跟放鬆」有很全面的探討。老查推薦你還是花一些時間去讀一下這本書,不過在這裡也整理書中的一些要點:
1. 首先要了解一件事,壓力會來自於不同的領域,像是工作、生活瑣事的選擇、家庭、人際關係。但對大腦來說,不管成因是什麼,壓力就是壓力。所以你必須妥善地控制自己承受壓力的程度。
你可能會說「我哪有辦法控制來自於外界的壓力呢?」這一點我讀過一篇賽門西奈克的文章裡談到的「無限賽局」的觀念就很棒。他說人生就像是一場無限循環的賽局,眼前的輸或贏,在下一局開始後又重新來過,所以面對「無限賽局」的最佳策略並不是追求每一局都贏。而是讓自己盡可能地一直持續下去。實際運用在生活裡,就是不要讓自己同時面對太多領域的壓力,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去聚焦在必須妥善應對的事情上,不要覺得什麼都不能放、什麼都不能輸,記得人生是「無限賽局」。
2. 給自己適當的壓力的方式是,尋找「勉強可完成的挑戰」,例如你覺得自己的口語表達或簡報能力需要加強,也許就自告奮勇在組織裡負責做某個專題的報告。對你來說會有壓力,因為要在眾人面前簡報,但是因為是在內部,就算一開始結果不盡完美,但是也不至於有很嚴重的後果。像這樣逐步幫自己找一些稍微超過自己的能力把握的是,就是適度的壓力。
3. 用正確的心態轉化壓力:原始的本能反應裡,碰到危險的狀況我們都會陷入「打或逃」的的選擇。但是想想我們在玩遊戲、運動比賽的時候,雖然也有勝負的壓力,但是我們卻會覺得那是一種「面對挑戰的刺激感與興奮感」,甚至是樂趣的一不份,反而會覺得太簡單沒有難度的話不好玩。所以,改變自己看待壓力的態度,也是幫助自己因應的方式。
4. 妥善安排休息,休息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要適度的安排在工作與生活之間,才能讓你在持續的成長壓力中可以走得長久。包括像是:
  • 因為人的維持專注的時間通常沒辦法太長,所以每隔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就要讓自己稍微休息一下大約10~15分鐘。
  • 當感覺到壓力已經影響自己的心情或生理狀態時,就要強迫自己先中斷,抽離。甚至是做一些不必要用腦的活動像是散步、聽音樂,洗澡,做家事之類的,像我就很喜歡透過燙衣服跟擦皮鞋讓自己抽離,除了獲得心裡的休息,也把生活瑣事做完了,一舉兩得。
  • 充足的睡眠,雖然每個人的作息起居不太一樣,但是盡量讓自己睡足七小時,而且記得,熬夜欠了睡眠債,會影響接下來甚至三四天的工作表現。
  • 一個星期至少有一整天讓自己處在休息放鬆的狀態,抽離工作,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作為調劑。而完成一個比較艱難的任務之後也要給自己更長的休息其,避免心態上開始排斥或抗拒之後的挑戰。
如何在生命裡不斷的讓自己有所成長而不是庸庸碌碌,讓人生走的好也走得久,是一門持續的功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2K會員
142內容數
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歡迎你也一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