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喔,我的家庭有個憂鬱人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對於一個家庭,有一個憂鬱症患者,想必不是一個很好過的生活,尤其是家人間又比一般朋友間更親近,很容易擦出怒罵、不諒解的火花。照顧者更會是勞累的、無奈的和無助的
我先談談我家的例子,我以前和家庭老是處的不好,我覺得我自己是被遺棄的小孩,但是憂鬱症之後,有一段時間,我覺得家庭似乎要幫助我什麼,但卻一直使不上力來
是的,他們有幫助我。陪我到外面走走,去看海,去爬山,去學開車,去拜拜,去運動,但是他們卻少了一樣東西,那便是"聆聽"。我知道我的家人是希望我能好,並且願意陪著我,但他們對我的聆聽卻少之又少
可是,這對於我尚未得憂鬱症來說,他們已經盡最大的力量了
我感受到他們是真的在關心我,這和我尚未發病前,已經是最好的佐證
現在我母親也開始學習使用MSN,她請大弟幫她辦帳號,然後看著螢幕小鍵盤打字,為了也是拉近我和他的距離。老實說,我很喜歡這樣的做法,這的確會讓我傾吐更多,而我的父親,則是要去運動場的時候,都會邀約我一起去跑步、運動,我的大姊,之前一直請她幫忙,例如我對社交退縮,她也是盡力的幫助我,幫我出面擋下很多事情
憂鬱症對我的家庭關係來說,確實改善了一些
這就是親人在得了重症之後,家人會改變家庭生活模式的一個活生生例子
沒錯,這就是我發病前,家人改變的面貌,的確,在憂鬱的家庭,家人確實會改變,但您說會一直持續下去?我只能說,不必然。因為照顧者也會累,憂鬱是一個長期抗戰的路程,照顧者會因為憂鬱者裹足不前而感到勞累、身心俱疲,以至於不耐煩,而有著口角衝突,甚至「放棄」了,不管憂鬱的家人如何的發展。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再舉我的家庭,再過一段時間後,我以為我的家庭改變原有的面貌,但在不到幾年後一切又重回原來的樣子,苛刻、冷漠和無視,成為家人對待我的方式。他們認為妳已經得到很多照顧了,為什麼還不努力?為什麼還要這樣繼續下去?妳不知道照顧妳很累嗎?
誠如我說,抗憂鬱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家人的陪伴比什麼都來的重要,但有時候並非所有人都有耐心去陪伴一個情緒不穩、高風暴的憂鬱人,他們往往都是用反激將法,告訴妳:”妳再不努力,沒有人會救妳!”、”為什麼妳就不能好好想一下嗎?”、”妳可以自立自強嗎?”、”我們沒辦法照顧妳一輩子”、”我們也很累,能替我們想想嗎?”、”妳能學著長大嗎?”、”不要理她,她自己會好”。
以為這些話語能激勵我們更努力向上,或者更反觀其想。其實不然,這只是造成我們莫大的壓力。當然,我能體會照顧者的辛勞和無奈,尤其是我們一直迴旋在憂鬱當中,走不出來,這裡要談的是,當您的家人有憂鬱症的時候,該怎麼辦。
我非專業人士,我只能就我經驗來說,以及我長期接觸憂鬱症患者以其親人寫信給我的狀況來說明。首先,當家人有憂鬱症的時候,寫信給我的我不敢說100%,但至少有99%都是「家人」來詢問以及告知我的家屬的狀況,由此可見,真正能幫助到憂鬱的人,以及真正想要幫助的人,都是家人而非朋友。我這樣說可能太獨斷,但確實,有耐心去解決問題的人也是家人,不可不說,部分家人確實是想要解決問題,但部分家人卻不願正視這個問題。還是要在這裡說一遍,當您的家人有憂鬱症的時候,尋找專業人士外,請伸出您的援手,專業人士無法24小時陪在憂鬱人身邊,但家人可以,您的支持和理解、陪伴更顯得重要。
也許您會說,我很累,他/她都沒進步,他/她根本不想改變自己,抗憂鬱本來非一蹴可及,建議除了照顧好憂鬱人,您的身心靈千萬別被憂鬱人所影響,換成您去尋找專業人是詢問相關建議,再來做統整,適時放鬆,告訴自己憂鬱人本來就是這樣的反應和結果,不要被他/她們負面思考影響,請記住,有時候無聲的陪伴比有聲的嘮叨更為有用,讓憂鬱的人感受到原來我還有避風港,我還有後盾,我還有人照顧我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嘗試建議您們多邀請憂鬱人出去走走,縱使第一次拒絕您,斷斷續續拒絕您,告訴他/她們,當您心情不好的時候,想要出去走走透透氣,隨時都可以跟我們說,我們很願意陪您出去。久而久之,憂鬱的人明白了,當他/她們心情不好的時候,除了待在家裡,至少還有一個選擇,三不五時邀約他/她們出外走走,建議不要去逛街或者百貨公司人多地方,去個大自然的地方,爬山、看海、健行等等都可,遠離都市是最好的選擇,或者想看靜態展覽也可以,也千萬記得,不要被他/她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而失去信心,千萬不要有反正約您都不出去,乾脆不約您了,三不五時逛逛菜市場,一起到外面吃個早餐,一起幫忙包個水餃等等輕鬆可以一起做的事情都可以,不要讓憂鬱人在家無事做做,或者買本書推薦看哪一本書都可以,盡量的以您的力量去陪伴他/她,不要顯得不耐煩。
如果您們之間有衝突,建議說開來,難以啟齒時,用寫的用通訊軟體都可以,告訴他/她,您關心他/她的心情及您的理解,千萬不要有先入為主或者責罵的觀念,例如,”你/妳知道你/妳這樣發脾氣是錯的嗎”、”我這麼辛苦關心你/妳,你/妳看不到嗎?”、”你/妳是什麼意思你/妳說說看阿、”你/妳知道我有多用心,你/妳卻那麼固執”、”你/妳可以體諒我一下嗎”、”你/妳可以試著改變一下好嗎”,”你/妳們憂鬱就是不可理喻”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當然,不是要您費盡唇舌去開導他/她們,誠如我所說,無聲的陪伴有時候比有生來的重要,偶爾幫忙他/她做點事情,例如突然幫他/她買晚餐,突然幫他/她買件衣服……..我知道照顧者很累,是非常的累,我能體會,但千萬不要把氣出在憂鬱的人身上。我曾收到一封男生來的信,他的母親有憂鬱症,突然他很高興的告訴我,他發現有一種保健食品可以活化大腦,讓大腦快樂,我對他說你很好,願意幫你母親付出這份孝心,他回信說:不是,這是幫我買的。
所以我懂照顧者的辛勞,但千萬不要把這份辛勞看成是必須要有結果的付出,對於憂鬱人來說,很多時候的付出都是沒有結果的,但這麼說太直接下定論,應該是說,很多時候,都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的,現在也許看不出結果,但等到憂鬱人願意跟您開口時,這就是一個新的契機,溝通橋樑的出現,就是憂鬱人和家庭相處模式的一大進步;也是憂鬱人願意敞開心胸的一大步。
記住,尋求專業人士,照顧好您自己,也照顧好憂鬱者家屬,憂鬱症是可以治療到好的,所以不要放棄任何復原的希望,不要放棄憂鬱人,也請不要放棄相信您自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強大力量。
請接受我熱情的擁抱吧!
2019/05/11 小晴
蔡小晴
蔡小晴
早期憂鬱症後期思覺失調,努力活在這個被拒絕的世界的小人物,業餘研究歷史、女性主義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小晴 的其他內容
心理師和我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您也,自傷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生的您憂鬱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我是一個常常憂鬱的人&「閱讀自己」是一輩子的事? 我是一個常常憂鬱的人。   那是五歲限定版的世界,我永遠回不去的五歲,回不去的世界。         五六歲幼稚園時期,是我活到目前為止最快樂的日子。那時的煩惱只有三個, 我的腸胃不好,每天吃完午餐後就得去老師辦公室吞土黃色的藥粉,難吃到我懷疑那跟地上的土唯一的差別就只是它裝在藥罐裡。 我
Thumbnail
avatar
觀觀
2021-07-20
『你照亮我星球』 | 憂鬱來潮的你我不會是一個人,總有人照亮我們的星球你照亮我星球是2014年的偶像劇,對比很多爆紅的台劇,這一部非常的默默無名,甚至差評不少。而對我而言,我覺得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篇幅又不夠,於是很難被理解,尤其是世人本來就難以理解的憂鬱症。這部劇中兩大重點,演藝圈的黑暗及憂鬱症,演藝圈的黑暗面我就不了解也不多說了,那不是我的生活,也應該不是很
Thumbnail
avatar
藤蔓
2021-06-29
非影評#2::《我有一個憂鬱的,小問題》任航走的時候不過29歲,畢贛拍路邊野餐的時候26歲,董亞千發第一張萬年青年旅店也不過28.9。中國最令人憎惡之處在於他們靠國家社會的強勢極權擰榨、迫篩出這麼多美好到令人傷感的藝術家。
Thumbnail
avatar
破日記|白雪管
2021-06-02
【giloo紀實影音好片推薦:《我有一個憂鬱的,小問題》】  憂鬱症困囿他的內在心靈,社會體制侷限他的創作自由。他說地面是他的天空,自己如一隻風箏,於世間飄飄蕩蕩,他焦慮、亦惶恐,憂懼如影隨形,他的夜晚失去睡眠、白日盡是幻覺。
Thumbnail
avatar
臺大學生會文化部
2021-02-05
我就是個破壞別人家庭的婊子親愛的媽媽: 兩年沒見了,從妳每隔幾個月傳來的line訊息看來,至少看起來是過得挺好的。媽媽是喜歡一個人過日子的性格,妳曾跟我說所有人都太煩了,所有的人都逼著妳。從小被外婆逼著做家事、把好處讓給哥哥和弟弟,工作上的人勾心鬥角搶功勞,婚後被爺爺奶奶逼著生男孩,數年來又被噩夢給糾纏著...
Thumbnail
avatar
雪莉詩
2020-10-31
我有個愛的人,但不能告訴妳數年後妳的不期而遇,妳已是別人的妻子,未來的母親。 妳問我有沒有喜歡的人,有的話便約會吧! 不要再一個人去看海了。 但我看著海,卻想著妳。 數年前妳的不辭而別,卻在我的心中留下了烙印。 那夜的海潮、月色和眼淚,令人難以忘懷。 只是那烙印從前是個問號,現在應該是個句號吧?
Thumbnail
avatar
仰子
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