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才外流與移民問題的發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意為資源不單僅限於物品,與石油、環境一樣,人也是一項偉大的資源;這個觀念可說已經是世界各國共通的共識。人力資源,也是推動全球經濟的一大重要成分之一。
在全球化後的現代社會,優秀的人才流出到海外已不再是稀奇的事情。根據聯合國資料,跨國移民的規模於2017年就已達2億5800萬,這個移民數字僅僅是第一代移民,也就是說不包括那些出生在移民接收國但父母其中一方是移民的第二代移民。以國別來看,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人口外移最多的國家是墨西哥,再來是英國、德國、中國及印度。
由於許多高專業性人才紛紛移出海外,人才外流危機漸漸浮現;海外工作的220萬印度人中有53%是高學歷者、英國直至2008年為止已有112萬專門職業人員移居他國。
印度優秀的IT技術人員輩出,故美國及其他國家對印度人才的需求強烈。對技術人員來說,到海外工作的待遇遠比待在國內好得多,導致印度國內在行政、金融、保險、不動產等領域都發生人才不足的問題,而現在並沒有一個有效的對策,有辦法把離開國內的人才再請回來。
而光是看護就缺幾萬人的日本,為解決此問題開始引進外籍看護,2006年時通過法案要求外籍人員需於停留在日本的期間內,取得日本的國家考試資格。看護人員不足是全球共通的傾向,例如菲律賓的看護人員就受到全球爭相延攬,甚至連國內的醫師都成為延攬對象,反而造成菲律賓內部的醫療現場空洞化,發生了逆轉的現象。

遭人冷眼對待的移民

多數的已開發國家都有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存在。以美國來說,僅是為填補國人退休後空出來的職缺,每年就得接受1000萬人的移民。而歐盟(EU)經試算,預估其直至2050年為止,每年都需要100萬以上的移民供應。另一方面,開發中國家人口為求更好的勞動條件,許多人冀望至海外工作,這些遠赴已開發國家的人們,接手該國人民從事意願不高的苛酷工作。
經濟系統已演變到沒有這些移民會無法運作,但已開發國家人民似乎無視於他們對移民的依存性,特別是出生率低、本就欠缺移民勞動者的奧地利、義大利、德國等,對外來移民的態度十分消極。
2008年5月在義大利羅馬,中國人及印度人的餐館遭受攻擊;存在事件背後的,是貝魯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政權下的排斥移民政策,那時,兩個月裡就有500個移民遭遣返回國。
對移民的排斥在2005年7月發生於倫敦的多起炸彈恐怖攻擊事件後更為濃厚,攻擊事件的執行者是巴基斯坦裔移民第二代,此事件後,移民更被視為自成一個文化社群、不努力融入社會或甚至擾亂治安的存在。
歐洲在二戰後的經濟成長期,曾由以往的殖民地引進大量移民,但於教育或聘僱等各方面卻仍維持本國人優越權利,實施不平等政策;歷史脈絡之下,國民對於移民的觀感仍存留著歧視心態。
全球化下流動成為常態,多數人無意識地設了與移民之間的界線,那個界線很模糊,卻也不容易跨越,而民族的界線是粗暴而冷漠的。但人們跨越城鄉甚至國界,以獲取更好的生活,無論是中國的北漂族、到鄰近國家當「台幹」的青年,或在政府廉價勞動力輸出政策驅使下大批離鄉打拼的印尼人,本質上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遭受的待遇也不該有所區別。
責任編輯:陳采翎 核稿編輯:張軒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2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在年輕一代的社群網站充斥著許多新的名詞、形容詞,其中「厭世」這個新的形容詞異軍突起,成為時下年輕人追求的另一種拍照方式,甚至成為了某些人對於現在生活情況的象徵。到底何謂「厭世」?這樣流行的背後又代表了甚麼意義?
葉門,充滿內亂的國家,石油資源為恐怖組織佔領、土壤貧瘠使得糧食不夠。然而,在各地區的角度中,他們所道出的卻是滿滿的利益、金錢。而在這樣情況下的葉門,究竟要如何去改變現在國內的慘況?
持續了許久的反送中示威遊行,以小編的角度來看,我想從一開始的撤回條例,已經逐漸演變成為民主而鬥。而同樣與中國存在特殊關係的台灣,許多台人還未弄清楚這事件的來龍去脈,而2020大選將至,這一連串的香港行動,似乎也牽連著下一任總統的命運。
將歷史事實比喻成一條魚,歷史學家從魚販那買魚帶回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烹調、端上桌。我們吃魚,但事實上我們是吃魚料理;我們習得的歷史並不是歷史事實,而是史家紀錄。我們品嚐不同史家煮的同一條魚,但我們不可能真正地知道那條魚的樣子。今天想分享的是一種冷門的魚料理流派,他們致力於連同鱗片把魚端上桌。
大家若是有去雜學青,還記得我們的議題留言板嗎?將~將~將~將~出爐囉!三天分別有死刑議題、高中生分組及難民問題,不妨點進來看大家怎麼說喔!
轉型正義,或你你從沒聽過,究竟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正義」呢?當我們要去改正歷史上的錯誤時,要用趕盡殺絕的方式,還是溫和地取得平衡,哪一種方式才能確實地糾正過去錯誤的觀念呢?
最近在年輕一代的社群網站充斥著許多新的名詞、形容詞,其中「厭世」這個新的形容詞異軍突起,成為時下年輕人追求的另一種拍照方式,甚至成為了某些人對於現在生活情況的象徵。到底何謂「厭世」?這樣流行的背後又代表了甚麼意義?
葉門,充滿內亂的國家,石油資源為恐怖組織佔領、土壤貧瘠使得糧食不夠。然而,在各地區的角度中,他們所道出的卻是滿滿的利益、金錢。而在這樣情況下的葉門,究竟要如何去改變現在國內的慘況?
持續了許久的反送中示威遊行,以小編的角度來看,我想從一開始的撤回條例,已經逐漸演變成為民主而鬥。而同樣與中國存在特殊關係的台灣,許多台人還未弄清楚這事件的來龍去脈,而2020大選將至,這一連串的香港行動,似乎也牽連著下一任總統的命運。
將歷史事實比喻成一條魚,歷史學家從魚販那買魚帶回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烹調、端上桌。我們吃魚,但事實上我們是吃魚料理;我們習得的歷史並不是歷史事實,而是史家紀錄。我們品嚐不同史家煮的同一條魚,但我們不可能真正地知道那條魚的樣子。今天想分享的是一種冷門的魚料理流派,他們致力於連同鱗片把魚端上桌。
大家若是有去雜學青,還記得我們的議題留言板嗎?將~將~將~將~出爐囉!三天分別有死刑議題、高中生分組及難民問題,不妨點進來看大家怎麼說喔!
轉型正義,或你你從沒聽過,究竟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正義」呢?當我們要去改正歷史上的錯誤時,要用趕盡殺絕的方式,還是溫和地取得平衡,哪一種方式才能確實地糾正過去錯誤的觀念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決定一個組織基業長青的關鍵在於人才,為什麼人才發展如此重要? 因為人才具有流動性,相對而言忠誠於一個組織的意願也較低。如何透過人才管理來留用人才,將是未來組織所必須面臨的關鍵議題。人才留用之後,將會面臨到人才發展的問題,所以也是組織所必須思考的。
Thumbnail
迎接後疫情時代:打造未來人才的修煉與展望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2020年絕對是極其特別的一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衝擊,一夕之間,在家上班(Work from home)不再只是時髦、前衛的名詞,而是一種真實的日常,也讓我們不得不正視無情時代的巨變。 疫情帶來的巨變固然可怕,但我們也無須過度驚
Thumbnail
ATD 人才發展創新大獎,評選標準極高,主要表揚在人才發展領域持續創新,並積極影響全球人才發展創新的機構,全球每年僅錄取 1 至 2 名,據說也被稱為全球人才發展和培訓界的 「奧斯卡獎」。 華人企業組織當時只有騰訊公司獲獎過,我應該算是華人企業組織第二位,臺灣第一位的得獎代表吧....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決定一個組織基業長青的關鍵在於人才,為什麼人才發展如此重要? 因為人才具有流動性,相對而言忠誠於一個組織的意願也較低。如何透過人才管理來留用人才,將是未來組織所必須面臨的關鍵議題。人才留用之後,將會面臨到人才發展的問題,所以也是組織所必須思考的。
Thumbnail
迎接後疫情時代:打造未來人才的修煉與展望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2020年絕對是極其特別的一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衝擊,一夕之間,在家上班(Work from home)不再只是時髦、前衛的名詞,而是一種真實的日常,也讓我們不得不正視無情時代的巨變。 疫情帶來的巨變固然可怕,但我們也無須過度驚
Thumbnail
ATD 人才發展創新大獎,評選標準極高,主要表揚在人才發展領域持續創新,並積極影響全球人才發展創新的機構,全球每年僅錄取 1 至 2 名,據說也被稱為全球人才發展和培訓界的 「奧斯卡獎」。 華人企業組織當時只有騰訊公司獲獎過,我應該算是華人企業組織第二位,臺灣第一位的得獎代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