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生活日常:初階燕菜精煉成報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覺得堆太久了,於是來跟大家說一下琥珀糖的進度。
  →前情提要:〈生活日常:臺博館半日遊與燕菜精煉金術〉

raw-image

  之前說明的比較簡略,但第一步就是要把材料按比例一一下鍋,先從燕菜精和水開始熬煮,沒有粉狀物以後慢慢加糖,務必要讓糖全都溶於水中。

  待液體略顯稠狀以後,倒入容器中。

raw-image

  這邊有人說先拿去冰半小時再拿出來切,我自己是選擇用比較好放涼的容器常溫擺到凍體凝固,之後再切分。

raw-image

  上面這美美D漸層是第二批,它們得來不易,因為燕菜精本身已經染色,所以只能一層層煮好蓋上去,但後來因為比例不一致密度不合,所以凍狀時用力捏的話其實會分開XD

跟第一批(綠)放在一起

跟第一批(綠)放在一起

  隔天(週日)不死心,調配比例立刻做了第三批(↓),番石榴口味的。

raw-image

  為進行觀察與比對,第一批和第二批仍放在旁邊,從圖片中可見,綠色因為比例不對,整體偏乾,導致外觀上有明顯的紋路,而漸層那批則是水太多,一直沒辦法完全的曬乾。

raw-image

  但第三批明顯是成功的,放涼幾個小時後,外觀明顯有糖霜的結晶在凝結,必須適時翻面使其乾燥。

raw-image
raw-image

  放了三四天後,綠色明顯乾燥(但沒有照片哈哈哈),漸層那批則是也出現糖結晶凝結的現象,不過脫水後讓它們變得比原先凍狀時小很多。

raw-image
raw-image

  同時間,第三批的琥珀糖已經初具雛形,有半數幾乎被糖霜包裹,外表變得較霧,而經由太太試吃後確定外表甜脆,內裡是保持著果凍般的口感。

raw-image

  五天後,完成後的近拍大概就是像底下這樣,整顆充滿結晶感,翻面時也不會顯得軟爛,而是質感偏硬。

raw-image

  食用的感想:
  第一批(綠)最後也有出現外皮脆脆的口感,但裡面口感像沒有那麼韌的軟糖。
  第二批(漸層)同樣外表脆脆,比第一批稍軟一些,不過也無甚水分。
  第三批(紅)皮脆餡軟,吃起來非常甜,吃得到石榴的香氣。←成功

  結果如上,第三批全歸太太所有,本來還想趕在場次前做一批的,不過實在沒有空,但如果有人想嘗試看看失敗品的話我也可以帶去啦……(゚∀゚)(你好意思)


  最後,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登入並按❤,或是簡單的註冊/登入likecoin後,按底下的拍手符號按鈕五下,就可以免費贊助我!(*´∀`)~♥
  感謝你,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極忘形
58會員
158內容數
寫小說也讀小說,鍾情於習練虛構的魔術。
樂極忘形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有一陣子淺淺地擱陷在憂鬱裡,有氣無力,做什麼都覺得缺乏趣味,像是有一層薄膜將我和情緒分開,感受傳遞過來時彷彿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2025/02/19
有一陣子淺淺地擱陷在憂鬱裡,有氣無力,做什麼都覺得缺乏趣味,像是有一層薄膜將我和情緒分開,感受傳遞過來時彷彿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2024/12/25
卻沒想過那是一段不可複製的相遇。
Thumbnail
2024/12/25
卻沒想過那是一段不可複製的相遇。
Thumbnail
2024/12/08
續生活日常:好景不常 重回台北工作,向主管說明下周的安排,打算在期限前將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
Thumbnail
2024/12/08
續生活日常:好景不常 重回台北工作,向主管說明下周的安排,打算在期限前將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從在家工作的時數增加,廚藝進步了不少,通常中午忙碌追求簡單快速處理,忙碌生活中準備方便調理醬料備著,真是一大福音—Ebara 濃縮火鍋調味醬
Thumbnail
自從在家工作的時數增加,廚藝進步了不少,通常中午忙碌追求簡單快速處理,忙碌生活中準備方便調理醬料備著,真是一大福音—Ebara 濃縮火鍋調味醬
Thumbnail
份量 : 20顆 食材 : 前腿肉 : 300g 蝦仁 : 150g 香菇 : 4朵 燒賣皮: 20張 調料 : 醬油: 1大匙 蠔油 : 2大匙 鹽: 1/2小匙 糖: 2小匙 白胡椒: 1/2小匙 玉米粉 or 太白粉: 2小匙 香油: 1小匙 裝飾: 紅蘿蔔碎: 適量 紅蘿蔔薄片:20片
Thumbnail
份量 : 20顆 食材 : 前腿肉 : 300g 蝦仁 : 150g 香菇 : 4朵 燒賣皮: 20張 調料 : 醬油: 1大匙 蠔油 : 2大匙 鹽: 1/2小匙 糖: 2小匙 白胡椒: 1/2小匙 玉米粉 or 太白粉: 2小匙 香油: 1小匙 裝飾: 紅蘿蔔碎: 適量 紅蘿蔔薄片:20片
Thumbnail
田安石的安時好日子❤ 無糖 無麵粉 無穀類 無豆類
Thumbnail
田安石的安時好日子❤ 無糖 無麵粉 無穀類 無豆類
Thumbnail
素食料理,少油健康版香菇炒香後水蓮,下鍋前後約一分鐘即可上菜~ 如果沒要馬上食用的、或是怕太乾的,也可以起鍋前加點香油,來讓水蓮更滑順可口喔~ ▬▬▬▬▬▬▬▬▬▬▬▬▬▬▬▬▬▬▬▬▬▬▬▬▬▬▬▬ ▛食材▟ ➥水蓮⋯⋯⋯⋯⋯1把 ➥香菇⋯⋯⋯⋯⋯3~5朵 ➥薑絲⋯⋯⋯⋯⋯1小搓 ▛調味▟
Thumbnail
素食料理,少油健康版香菇炒香後水蓮,下鍋前後約一分鐘即可上菜~ 如果沒要馬上食用的、或是怕太乾的,也可以起鍋前加點香油,來讓水蓮更滑順可口喔~ ▬▬▬▬▬▬▬▬▬▬▬▬▬▬▬▬▬▬▬▬▬▬▬▬▬▬▬▬ ▛食材▟ ➥水蓮⋯⋯⋯⋯⋯1把 ➥香菇⋯⋯⋯⋯⋯3~5朵 ➥薑絲⋯⋯⋯⋯⋯1小搓 ▛調味▟
Thumbnail
湯圓文, 我每一年都會自己煮, (圖片需手動,自點放大,畫質會比較好) 炒糖,等二砂糖融化,此過程不加水。 繼續不斷攪拌,和觀察糖的焦色化 💢小心這個步驟,倒下去熱水的瞬間,會冒蒸氣和沸騰等等(勿燙傷)熱水從邊緣倒下。PS.像製作麥芽糖的前身。 此過程等待,可以讓湯圓皮入味焦糖(糖水)香味。
Thumbnail
湯圓文, 我每一年都會自己煮, (圖片需手動,自點放大,畫質會比較好) 炒糖,等二砂糖融化,此過程不加水。 繼續不斷攪拌,和觀察糖的焦色化 💢小心這個步驟,倒下去熱水的瞬間,會冒蒸氣和沸騰等等(勿燙傷)熱水從邊緣倒下。PS.像製作麥芽糖的前身。 此過程等待,可以讓湯圓皮入味焦糖(糖水)香味。
Thumbnail
今天是2021年11月30日,嘗試果食生活之後的40多天了,繼上次分享了21天果食後 Day 22~31:一日兩餐自己煮,到一日一餐隨便吃!的文章之後,原本想說接下來的飲食就隨意了,反正就是聆聽身體的需要,於是就決定不再記錄果食生活日記了,但今天又突然有感而發,開始寫下這些文字... 我們是從去年
Thumbnail
今天是2021年11月30日,嘗試果食生活之後的40多天了,繼上次分享了21天果食後 Day 22~31:一日兩餐自己煮,到一日一餐隨便吃!的文章之後,原本想說接下來的飲食就隨意了,反正就是聆聽身體的需要,於是就決定不再記錄果食生活日記了,但今天又突然有感而發,開始寫下這些文字... 我們是從去年
Thumbnail
香菇雞湯~~ 近期下雨涼涼的,煮個雞湯暖身心
Thumbnail
香菇雞湯~~ 近期下雨涼涼的,煮個雞湯暖身心
Thumbnail
簡單5個步驟,搞定糖心蛋! 分享我的糖心蛋訣竅和慘烈經驗 XD
Thumbnail
簡單5個步驟,搞定糖心蛋! 分享我的糖心蛋訣竅和慘烈經驗 XD
Thumbnail
150公克的米麴 30cc的豆漿 溫度40-50度左右的純楊桃汁 20cc (稍微燙手) 鹽滷 5克 釋迦果肉30克 乾燥馬告10克 磨粉 火燒蝦乾 5隻 搗碎 皮蛋一顆 切碎 發芽紅藜麥 三大匙 黑糖 兩大匙
Thumbnail
150公克的米麴 30cc的豆漿 溫度40-50度左右的純楊桃汁 20cc (稍微燙手) 鹽滷 5克 釋迦果肉30克 乾燥馬告10克 磨粉 火燒蝦乾 5隻 搗碎 皮蛋一顆 切碎 發芽紅藜麥 三大匙 黑糖 兩大匙
Thumbnail
覺得堆太久了,於是來跟大家說一下琥珀糖的進度。 之前說明的比較簡略,但第一步就是要把材料按比例一一下鍋,先從燕菜精和水開始熬煮,沒有粉狀物以後慢慢加糖,務必要讓糖全都溶於水中。
Thumbnail
覺得堆太久了,於是來跟大家說一下琥珀糖的進度。 之前說明的比較簡略,但第一步就是要把材料按比例一一下鍋,先從燕菜精和水開始熬煮,沒有粉狀物以後慢慢加糖,務必要讓糖全都溶於水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