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才的成本:微軟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的真正原因/葉光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來台灣軟體產業的話題不斷,其中一項頗有影響的事情,就是Google、AWS、微軟等國際大廠陸續來台設立研發中心,規模也都不小,許多人對這個改變都抱有高度期望。然而,這些研發中心為什麼會在台灣?企業的決策標準又是什麼?

raw-image

大廠這樣的舉動,當然表示台灣的整體產業發展、以及軟體人才市場都發生了改變,而且開始有一定的吸引力;否則,這些將算盤打得精明的軟體巨人,不會有這樣的手筆。

對於軟體企業而言,人才這種資源是非常關鍵的,可以說是「成也人才,敗也人才」;要設立位置不在總部的「遠距研發中心」(RDC,Remote Development Center),更是非常複雜的決定。

成立RDC不僅要對中長期效益有完整的估算,也必須對當地人才成本的分析有清楚的瞭解。這裡就來談談其中一些決策因素和細節,也從這個角度分享一些筆者觀察到的台灣軟體人才市場結構性問題。

決策原則:以微軟為例

首先,有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必須先說清楚:以微軟為例,組織對全球研發工程師的產出期望都是一樣的;意思就是說,只要職別(Profession,例如SDE/軟體開發工程師、或是PM/產品經理)與職級(Job Level)一樣,全世界任何地區的研發工程師的產出必須要相當。

如果用另一個方式去理解這個原則,就是一位「在美國的工程師」和一位「在非洲同職級的軟體開發工程師」,是不應該有能力落差的;必要的時候,這兩位的工作內容要能互換和銜接。

對於這一點要求,微軟給了一個名詞,叫做「Global Level」。

微軟建立起這樣的基礎,當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之前我也寫過微軟如何設計研發人才的標準,有興趣的可以出門左轉去看一下〈微軟如何精準招募人才〉這篇文章:

原來,微軟設計這個制度的基礎目的,是從「人才招募與發展」的角度出發;而RDC剛好提供了一個基準,可以用來評比微軟在世界各地的用人成效如何。

另一個重要的面向,當然還包括成本。以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多半還是從「薪資水準」的角度出發;但是在微軟之類企業的眼裡,不會這麼單純。

整體成本的的算法不只是薪資,不然全世界還有很多地區的平均薪資比台灣還低很多,為什麼微軟不去那些地方設RDC?

更進一步看,總成本還包含以下幾項,而這些和研發中心的設置地點都有很密切的關係:

  1. 人才獲取成本;
  2. 人才發展成本;
  3. 人才留用成本;
  4. 人員使用基礎建設成本。

決策結果:以台灣為例

以台灣為例,在微軟的評估中,後面三項跟其他區域比起來是具有優勢的;這才是讓台灣被列入考慮的因素。

反而薪資會被用來反映區域其他成本的現狀:在產出一樣的前提之下,總成本裡「非薪資」的部分如果比較低,薪資就有空間提高,反之則會變低。

高薪資會將「留用」與「發展」成本降低,總成本未必會因此墊高。

所以微軟之所以願意在台灣提供高的薪資,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且這樣做可以更進一步推動正面循環:一方面有更多機會推高產出,而且高薪資會將「留用」與「發展」成本降低,總成本未必會因此墊高;所以,這對微軟來說甚很划算的。

眼尖的讀者可能發現,我並沒有把「人才獲取成本」列入台灣的優勢之中,而這也的確是目前台灣軟體人才市場最大的罩門。

一般來說,「獲取成本」會跟當地的軟體產業的大小成反比;台灣因為許多先天因素,軟體產業並不大。另一個我觀察到的現象,就是除了規模之外,還有「不夠集中」的問題:所多優秀的軟體人才,都散落在硬體業、或是製造業的軟體部門,而這些部門的人數都不多。

這種現象不但墊高了獲取成本,進一步連發展成本也會被拖累;這樣的結構現況,讓這些軟體人才很難有完整的職涯發展。

結語

回到主題。以上是一個經過簡化再簡化的說明,提供大家一個更高的視角,來瞭解這些軟體巨人的決策邏輯。

最後想說的是,研發中心的產出和優勢並不會永遠存在。這些大廠都是實事求是的企業,他們會隨時評估效益和成本是否落在預期之內;如果達不到目標,RDC還是會被解散,或者至少降低投資。

有一段時間,微軟各地研發中心或辦公室的消滅速度,甚至還快過設立的速度;所以每一個中心都兢兢業業,希望保持住自己的優勢。

要能做到這一點,就不能不提到「遠距研發」(Remote Development)的獨有營運模式(Operation Excellence Model);這將會是下一篇的主題,敬請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但是事實上重點不是人均 GDP ,重點是實質薪資所得,而且是扣掉一些必要支出以後,他還可以實際來購買的能力。所以如果你賺的錢,那大部分的錢都被通膨吃掉了,被那個高房租高房價吃掉,事實上你可以拿來買東西的錢不多。還有一點,重點不是人均 GDP,因為如果是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那大部分人沒有賺到錢,可是
Thumbnail
但是事實上重點不是人均 GDP ,重點是實質薪資所得,而且是扣掉一些必要支出以後,他還可以實際來購買的能力。所以如果你賺的錢,那大部分的錢都被通膨吃掉了,被那個高房租高房價吃掉,事實上你可以拿來買東西的錢不多。還有一點,重點不是人均 GDP,因為如果是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那大部分人沒有賺到錢,可是
Thumbnail
過去近20年,每過一陣子,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開始去評估成本時,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不管是小東西、大機台,全部都外移了,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
Thumbnail
過去近20年,每過一陣子,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開始去評估成本時,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不管是小東西、大機台,全部都外移了,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
Thumbnail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Thumbnail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Thumbnail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Thumbnail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Thumbnail
隨著大缺工浪潮來襲,高階人才供給不足的狀況愈趨嚴重,為解決此一狀況,由成功大學產學創新總中心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共同召集業界專家展開「高階人才供需對策專家座談會」,盼能藉由座談會的意見交流,為目前臺灣的產業人才荒找出對策。 熱門推薦課程 【線上 online】人才留任策略管理師認證班
Thumbnail
隨著大缺工浪潮來襲,高階人才供給不足的狀況愈趨嚴重,為解決此一狀況,由成功大學產學創新總中心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共同召集業界專家展開「高階人才供需對策專家座談會」,盼能藉由座談會的意見交流,為目前臺灣的產業人才荒找出對策。 熱門推薦課程 【線上 online】人才留任策略管理師認證班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波蘭化的台灣:工程師該賺多少才合理? 1. 台灣的產業環境支撐得起軟體工程師的薪水漲幅嗎? 2. 組織分工和產業分工模式的差別 3. 為什麼軟體工程師的薪水同樣和GDP脫鉤的情況下,台灣相對美國有很大的危機呢? 4. 波蘭化的台灣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波蘭化的台灣:工程師該賺多少才合理? 1. 台灣的產業環境支撐得起軟體工程師的薪水漲幅嗎? 2. 組織分工和產業分工模式的差別 3. 為什麼軟體工程師的薪水同樣和GDP脫鉤的情況下,台灣相對美國有很大的危機呢? 4. 波蘭化的台灣
Thumbnail
過去因為視訊技術與工作模式未成熟,所以員工不得不在辦公室完成所有工作,但因為疫情加速世界數位轉型的腳步,台灣本土企業現在不只是在當地與外商搶人,更要深層思考的是,人才荒的戰場已經拉開到全世界領域了!
Thumbnail
過去因為視訊技術與工作模式未成熟,所以員工不得不在辦公室完成所有工作,但因為疫情加速世界數位轉型的腳步,台灣本土企業現在不只是在當地與外商搶人,更要深層思考的是,人才荒的戰場已經拉開到全世界領域了!
Thumbnail
先前看到一則新聞,說2021年台灣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3125元、年增2.07%,創歷年新高。許多年輕朋友跳出來聲稱自己其實沒有領到那麼高,其實是天平另一端,是那些收入在前段班的人拉升了才造成這樣的數據。 畢業服完兵役後,我就外派大陸展開了近四年的海外職涯旅程。在這過程中感受到的,是產業
Thumbnail
先前看到一則新聞,說2021年台灣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3125元、年增2.07%,創歷年新高。許多年輕朋友跳出來聲稱自己其實沒有領到那麼高,其實是天平另一端,是那些收入在前段班的人拉升了才造成這樣的數據。 畢業服完兵役後,我就外派大陸展開了近四年的海外職涯旅程。在這過程中感受到的,是產業
Thumbnail
人才匯聚所帶來的大好機會,台灣必須把握住,並藉此鋪設讓未來可以成長的土壤。 因為疫情,許多原本在海外工作的台灣青年都返回了台灣,其中一大部分就此離職回到台灣找尋新的機會,而各大五星級飯店也都多了不少「包月」甚至「包季」房客。這會是候鳥過境嗎?
Thumbnail
人才匯聚所帶來的大好機會,台灣必須把握住,並藉此鋪設讓未來可以成長的土壤。 因為疫情,許多原本在海外工作的台灣青年都返回了台灣,其中一大部分就此離職回到台灣找尋新的機會,而各大五星級飯店也都多了不少「包月」甚至「包季」房客。這會是候鳥過境嗎?
Thumbnail
台灣是海島國家,但常我們對外面是世界各地薪資並不了解,因此我們以同一間全球公司來看,或許會更具有參考價值。 因為全球性外商會根據當地生活消費來決定你的薪資,用這樣比較或許更加客觀。
Thumbnail
台灣是海島國家,但常我們對外面是世界各地薪資並不了解,因此我們以同一間全球公司來看,或許會更具有參考價值。 因為全球性外商會根據當地生活消費來決定你的薪資,用這樣比較或許更加客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