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21世紀門徒現場》,跟我所想的實踐神學不一樣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這本書是談論實踐神學,什麼是實踐神學呢?這個命題我並不是很了解,因此來閱讀這本書,書中的作者前言提到華人並沒有一本介紹實踐神學的書籍,因此著作了這一本書,那就當作認識一個神學論事來閱讀吧!

先說說我本來以為的實踐神學,主要是論述信仰怎麼去實踐,或是怎麼去帶出行為,當然可能會落入被人指說行為稱義的爭議,但是回到雅各書的描述,信心跟行為是相稱的,因為信而做出行為的回應,這個論述不該被侷限在稱義的問題,而是所形跟索性的價值是否相稱。

雅各書二章14至18節: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

未閱讀書籍前,以為是在談論信仰的實踐原則,或是相關的論證,但似乎是我會錯意了,本書所討論的實踐神學,可能要從實踐神學的方法去理解,會比較容易搞懂想討論的範疇,因此就節錄一下本書的第二部分的四個方法:

實踐神學方法
描述當下:正視現況
探索處境:多維理解
神學反省:視域融合
更新實踐:持續革新

書中是描述怎樣去實踐,但這樣的執行方法的神學支持點卻沒有談到,理論很多時候是要說明為什麼會採取此種方式,或是這種模型的理論依據,但在實踐神學中卻未做此論述,若是單看決策方法而言,在管理學上就有不同的論述,比較常見的應該是KT決策法的邏輯是:第一步,確認問題;第二步,問題診斷;第三步,原因分析。若詳細看這個模型由來,可以找到相關的論述背景,有興趣的人,可以至【MBA智庫百科】閱讀。

事實上我期待的就是這個方法階層的神學判斷邏輯的依據,而不是只舉出這個方法而已,需要更多的篇幅去說明,不然相較之下閱讀各種決策法和管理方法的書籍,都會比學習實踐神學更加踏實,不過書中有趣的地方是【教牧現場】,談論到牧養所遭遇到的問題,以及處理的方式,這會對許多信徒或是牧者同工心有戚戚焉,或許也會露出一絲的微笑。

不過閱讀這本書提到華人家長式領導,以前讀研究所的教授要我去閱讀鄭伯壎的論文,對於學習應該也是要去看原著所真正談論的內容,如果是錯誤引用,有可能就會誤解了許多內容;教授提到後,當下就請在中研院打工的朋友,幫忙去中研院圖書館找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後續會在抽空好好閱讀,至於到底甚麼是家長式領導,他們優缺點,我想就回到原始著作去探討。

至於什麼是實踐神學呢?只是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或許有機會再去閱讀其他著作,可能會有更清楚的認識吧?

21世紀門徒現場:實踐神學新探索

raw-image

作者: 董家驊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19/07/0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21世紀門徒現場
簡介:
  每個21世紀的基督門徒,都需要實踐神學的視野!

  當代社會多元的議題與現象,複雜的程度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使得「如何回應」成了基督徒的難題;不是為了盡力回應而疲於奔命,就是在緘默中暫不表態;為了成為勇於參與世界的基督徒,我們竟傷心失望、遍體鱗傷。

  有感於今日教會的處境,富勒神學院博士董家驊牧師寫作了這本書,為讀者引介實踐神學的新探索。他在書中提供了豐富的思考資源與行動依據,幫助我們有能力面對各樣的困境和問題,進而讓每個處境、每樣實踐的行動,都能成為作主門徒的現場。作者為我們介紹了近年福音派實踐神學的重大轉向,指出實踐神學的核心是「上帝的行動」,而不只關注上帝的本質。除了介紹實踐神學的發展、方法論與應用可能,更提供了實踐神學的步驟:描述當下探索處境神學反思更新實踐。而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分辨三一上帝在事件當下的行動(「上帝,祢正在做什麼?」),述說這份觀察,並參與在祂邀請我們加入的行動中。

  透過神學的實踐,我們可以在每一個選擇的當下專注聆聽、觀察神的作為,學習擁抱犯錯的可能,在進場實踐與退場反思的不斷交替進行下,讓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滿在與主同工中,生命被主的行動模塑,朝著上帝行動的方向前進:主的國度降臨,世界得享真安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9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布雷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追求活潑的屬靈生命,不過多在神學的爭辯及抽象的理性思維上糾纏,而在實際的敬虔操練中體驗及實踐聖經的真理。過度追求敬虔主義從而將信仰變得個人化及內在化。追求敬虔便完全等於追求個人內在屬靈經歷,強調內在的光照(inner illumination)群體教會文化活動便似乎拉不上關係。這類體驗往往把主觀的屬
Thumbnail
追求活潑的屬靈生命,不過多在神學的爭辯及抽象的理性思維上糾纏,而在實際的敬虔操練中體驗及實踐聖經的真理。過度追求敬虔主義從而將信仰變得個人化及內在化。追求敬虔便完全等於追求個人內在屬靈經歷,強調內在的光照(inner illumination)群體教會文化活動便似乎拉不上關係。這類體驗往往把主觀的屬
Thumbnail
這本書其實是很久以前買的,也早就看完了,但一直沒發心得。後來我在這幾天重新看了這本書,總算理解為何我之前沒發心得,而是把它擺著了,因為這本書裡有些問題,是幾年前的我開始注意到,但還沒有完整想法的,如今我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這本書基本上是在宣傳現今是聖靈的時代,因此宗教應該如何改變來面對當代。雖說
Thumbnail
這本書其實是很久以前買的,也早就看完了,但一直沒發心得。後來我在這幾天重新看了這本書,總算理解為何我之前沒發心得,而是把它擺著了,因為這本書裡有些問題,是幾年前的我開始注意到,但還沒有完整想法的,如今我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這本書基本上是在宣傳現今是聖靈的時代,因此宗教應該如何改變來面對當代。雖說
Thumbnail
再次閱讀董家驊著作的《21世紀使命門徒》,從書名可以大概想像書的內容,但我最大不解的反而是書名為什麼要用21世界?看起來有點噱頭但想想21世紀已經進入2023,也就是快過完四分之一,這個命名的吸引力相對就薄弱一點,先前也閱讀過《21世紀門徒現場》,大概可以知道21世紀意義有限。
Thumbnail
再次閱讀董家驊著作的《21世紀使命門徒》,從書名可以大概想像書的內容,但我最大不解的反而是書名為什麼要用21世界?看起來有點噱頭但想想21世紀已經進入2023,也就是快過完四分之一,這個命名的吸引力相對就薄弱一點,先前也閱讀過《21世紀門徒現場》,大概可以知道21世紀意義有限。
Thumbnail
廣義而言,神學非僅教條式的陳述,日常生活、價值觀等等,其實就是我們的神學表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果套用後結構主義「閱讀是一種事件」的觀點,觀看視聽媒體或許不失為一種帶有神學意涵的行動。
Thumbnail
廣義而言,神學非僅教條式的陳述,日常生活、價值觀等等,其實就是我們的神學表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果套用後結構主義「閱讀是一種事件」的觀點,觀看視聽媒體或許不失為一種帶有神學意涵的行動。
Thumbnail
上次我們聊過無神論這種陳述不是個好的陳述方式,但如果你堅持沒有神存在這回事,那也是你家的事情,但我們今天來聊其他的東西。 有神論是個範圍很大的概念,因為神的定義太過複雜,很容易變成各說各話。但其實這也無妨,因為這是設定。 現今世代應該很熟悉設定這玩意了,看漫畫要懂一堆設定、打電動要懂一堆設定、看小說
Thumbnail
上次我們聊過無神論這種陳述不是個好的陳述方式,但如果你堅持沒有神存在這回事,那也是你家的事情,但我們今天來聊其他的東西。 有神論是個範圍很大的概念,因為神的定義太過複雜,很容易變成各說各話。但其實這也無妨,因為這是設定。 現今世代應該很熟悉設定這玩意了,看漫畫要懂一堆設定、打電動要懂一堆設定、看小說
Thumbnail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
Thumbnail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
Thumbnail
雖然我聖經讀過好幾輪,也配合幾本經書跟網站資料研讀,但依然持續有新發現,更別提我自己每天讀經的各種想法了。 還再強調一次,上帝要我們讀經的方法是「晝夜思想」,因為聖經必須「研究」才算數,叫你只要頌念與背誦的,絕不是好的讀經方式,而是根本錯誤。 很多人愛提使徒行傳等例子說當初也有很多人沒經過什麼神學裝
Thumbnail
雖然我聖經讀過好幾輪,也配合幾本經書跟網站資料研讀,但依然持續有新發現,更別提我自己每天讀經的各種想法了。 還再強調一次,上帝要我們讀經的方法是「晝夜思想」,因為聖經必須「研究」才算數,叫你只要頌念與背誦的,絕不是好的讀經方式,而是根本錯誤。 很多人愛提使徒行傳等例子說當初也有很多人沒經過什麼神學裝
Thumbnail
探路客舊文 2021/01/15 在這裡,我只是分享所我選擇的觀點,我知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選擇出來的人生負責,包括我也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所以我會對別人有其他信仰表示尊重。
Thumbnail
探路客舊文 2021/01/15 在這裡,我只是分享所我選擇的觀點,我知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選擇出來的人生負責,包括我也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所以我會對別人有其他信仰表示尊重。
Thumbnail
這本書是談論實踐神學,什麼是實踐神學呢?這個命題我並不是很了解,因此來閱讀這本書,書中的作者前言提到華人並沒有一本介紹實踐神學的書籍,因此著作了這一本書,那就當作認識一個神學論事來閱讀吧!
Thumbnail
這本書是談論實踐神學,什麼是實踐神學呢?這個命題我並不是很了解,因此來閱讀這本書,書中的作者前言提到華人並沒有一本介紹實踐神學的書籍,因此著作了這一本書,那就當作認識一個神學論事來閱讀吧!
Thumbnail
選枝、折枝可視作筆者在「血氣」與「求真」兩者的拉扯,基督教會折取其他文化枝椏,表面看來令教會紛紛擾擾,沒有統一口徑,但筆者看來,這才呈現天父所造的繽紛世界。
Thumbnail
選枝、折枝可視作筆者在「血氣」與「求真」兩者的拉扯,基督教會折取其他文化枝椏,表面看來令教會紛紛擾擾,沒有統一口徑,但筆者看來,這才呈現天父所造的繽紛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