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當患受傷疼痛找我們治療後,我一定會教大家在家練習的動作,有一部分的練習是很「慢」的,大家比較容易沒耐心,但這個練習真的好重要啊...他是「喚醒」我們沈睡的內核心肌群的關鍵。
先來定義一下內核心,所謂核心肌群就是我們身體中軸(附近的很多肌肉,包含以前男生很愛練的六塊肌都算是。但什麼是內核心或外核心呢?
身體的肌肉有層次之分,每個部位都不太一樣,可以分三到四層,當然這個分類並不是絕對的,上帝要怎麼設計人體相信有祂的奧妙跟本意,但解剖專家們為了溝通需要,會將肌肉分層,好讓我們瞭解肌肉們的相對關係。舉例來說,小小的「足底肌肉」們你知道分幾層嗎?四層!有意思吧,不過在查看不同解剖書時,你會發現不同專家作者分層也不同大家各有主張嘛!
不過大體來說,越是「深層」的肌肉,扮演越重要的「穩定」角色,通常他們很小條,例如脊椎旁的多裂肌們(但也不一定,例如腹橫肌、橫膈肌就很大);而越是「表淺層」的肌肉們則扮演越重要的「力量」角色。
今天我想特別談的特別是脊椎的「深層肌肉」們,也是我們所謂的「內核心肌群」,它包含著有四組的肌肉:腹橫肌、橫膈肌、多裂肌、骨盆底肌。臨床上,我常常會跟患者說,你會xxxx(痛、酸、無力...)就是這些肌肉們「沉睡」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喚醒」他們,並「強化」他們的能力(注意:是強化能力,不是提升肌力)。這也是為什麼這類的練習動作通常都「很慢」,其實我們是利用了肌肉有他們喜歡的用力特性的技巧。
舉例來說,一名馬拉松選手我們要他百米衝刺,他的爆發性肯定沒那麼強;而一名百米選手我們要他跑馬拉松他可能會跑的亂七八糟。
肌肉也是這樣,我們身上的肌肉分成「愛做事」的跟「求穩定」的。這些愛做事的肌肉們通常比較表層、比較看得到、也比較雞婆。一般說我們想要練得更強、更壯、更有力的就是這群肌肉們。
但是拿這些事情來做「身體穩定」的事情就會是場災難,有些事情就是要慢工出細活,例如跑步的時候骨盆要「穩定」,正常應該要由臀中肌來穩定,但出於某些原因,比較大的「闊筋膜張筋」要來幫忙,那他肯定累死,但他又很愛啊,最後就會緊繃,以致於讓髂脛束磨擦到大腿骨外側,造就了「髂脛束症候群」。
哇咧~突然出現那麽多解剖名詞,想必大家都昏了吧!別擔心,記觀念就好。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筋骨疼痛問題要求「治本」,最大的重點就是讓肌肉們「各司其職」。讓求安逸的人出來扮演角色、讓太雞婆的人好好守好他自己那一塊,身體才不會亂了套。
注意喔!這吃藥、打錯、做電療、做短波、做紅外線能改變嗎?不會!很多人做這些事都會比較不痛、比較舒服,之前甚至有親友想砸大錢買「紅外線儀」在家裡想「促進循環」「希望膝蓋越來越強壯」。這...方向搞錯了吧?讓肌肉重歸正軌才是解決之道呀~
好,現在回到主題,這個跟動作做慢做快有什麼關係呢?別忘了,雞婆的人通常性子比較急、無法慢動作,我們反過來利用這樣的特性,做出很特定的訓練動作並要求某些地方要維持「穩定」。這時這些雞婆的快肌們。
因為要「穩定」又要「慢」,這時侯這些屬於身體深層的穩定肌群們就要出來做事囉!
有個成語叫做「鴨子划水」,鴨子划水時表面上看不出來,很優雅自在,但水面下的腳卻是拼命滑動。如果鴨子們的核心不穩,那麼大家看到的將會是晃到不行的鴨子。
好啦~今天只是想帶個觀念給大家,下次如果你遇到皮拉提斯老師或練「太極」時,一定要好好珍惜那份「慢」的感覺。未來我還會分享更多關於內核心穩定的觀念跟實際練習的方法。
留個問題給大家想,請問「仰臥起坐」是個好的訓練「核心穩定」的方法嗎?「棒式」拿來練「核心穩定」是個好選擇嗎?為什麼?大家想想,我們下次見。
#專題介紹:每天三分鐘,建立一個小習慣,找回使用身體的自主權
我是一名愛碎念的物理治療師,自費物理治療的經驗讓我累積與患者身體相處的豐富經驗,希望這些碎念,能幫助到您與您的家人。作者現服務於安和物理治療所。作者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