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前的爸爸訴說他接孩子過來寫功課(因為夫妻已分居),然後居然從下午4點,一直寫到晚上9點,這位爸爸氣死了,一直抱怨孩子不是不會寫(因為要回去的前五分鐘,很快就完成拖了半個多小時的段落),卻一直拖拖拉拉。
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接孩子過來?爸爸說功課、說規矩、說進度,我不斷問同樣的問題,最後爸爸說,因為有一段時間沒見了。然後又回到老師跟他說孩子的功課要趕上怎樣。
我跟爸爸說,你好難表達你的情感喔!你好像一個老闆在盯著你的員工做事情。你覺得你孩子會喜歡這樣的方式嗎?你喜歡這樣的方式嗎?爸爸大笑,老闆盯員工的梗好像戳中了他。他直說,真的好像。
我好好地問他,他為什麼要接孩子過來?他最後坦承的確想念孩子,那為什麼要一直盯著孩子的功課,而不是藉由功課好好地與孩子互動、親近呢?
我問他:你小時候寫功課何以會拖拉(他之前說自己小時候也會)?他說因為不會寫。我問那時候的他的心情是,他表示會緊張、焦慮,擔心被罵。而事實上他的父母也是會直接責備他不用心、上課不專心、這種題目都不會等等等。
我問他:那時候的你需要甚麼?他有點訝異地看著我,然後回說:就趕快解決這問題啊!我說我知道問題必然需要被解決,而事實上,問題最後一定可以被解決,因為你和你的孩子都有足夠的能力解決。他說是。我問了好幾次,那時的他需要甚麼的話,能讓他安心。他說不出來,他依然重複說解決問題就不會杵在那裏了。
我說,那時的你也許需要的是你父母理解你不是故意不會的,如果你的父母可以說:「沒關係,慢慢來,有時候就會碰到一些困難,我們一起想想辦法。」他看著我,說不可能。我說我很遺憾你父母無法給你,但在這裡,「你和我」我們可以試著不要再以你父母對待你的方式對待你自己,而你也可以試著不要再以這樣的方式對待你的孩子,因為那不是你要的。
無法表達情感,我們稱為「存在性冷漠」。因為無法表達情感,因此在乎對方的方式就只能以「任務」來取代。而缺乏溫度的「任務」達成,就成為關係冷漠的必然結果。
後記:這位爸爸後來同意這場拖拉戰,其實是爸爸與孩子一起建構出來的。爸爸的「任務」,讓這孩子回應了這「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