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紀錄片【零到一歲 第一集:愛】的分享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Netflix的紀錄片【零到一歲】實在是教了我太多!

關於第一集〖愛〗的整理,我最喜歡的是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分享的。直接貼超連結給大家談跳過去。


因為已經有人寫得太好了,就不做重點整理,我想分享討論的,是關於「面無表情實驗」的實驗,我引用生育改革的文字:

【讓母親停止與孩子互動兩分鐘。嬰兒會感到疑惑、試著發笑、哭泣,無效後改以吃手或其他方式安撫自己。這是嬰兒展現天生社交能力的表現,當關係中斷時,嬰兒和成人一樣都會產生情緒壓力。

另外,父母較少積極照顧的孩子,海馬迴會有不同變化,海馬迴功用很多,其中一項是學習和控制悲傷。這個結果反應出,當父母不讓自己成為寶寶依賴的角色時,寶寶必須優先處理自己的壓力,因為 寶寶從父母身上得到的信號,是先照顧好自己的安全與舒適,而不是到處探索的興致。】

我有看到一些分享,針對上述的影片內容,有出現這樣的解釋:「讓孩子自己安撫自己事件令成年人心痛的事」,以及「父母較少積極照顧的孩子,會對孩子造成過大的壓力,是一種負面的狀況」。

但是這跟我接收到的資訊真的不太一樣,讓我不經想到果然一切都要從詮釋學說起啊....(又哲學系上身...)

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寶寶真的很早就有自我安撫自己的能力!這真的好厲害唷!嬰兒到底有沒有自我安撫的能力,這一直是專家意見分歧的議題,經過這個實驗,很簡單的就能證明是有的啊!我超開心能夠得到這個證實的!

還有,專家根本沒有辦法說因為需要優先處理自己的壓力,這樣對孩子在發展上有什麼負面影響,他只是陳述研究的發現而已。

老公和我一起看這一集,我們看完的第一個心得是:「以後如果要吵說誰比較會顧小孩,就先去做腦部杏仁核掃描,比大小決勝負!」(自以為超科學的了吧)但是我們再認真討論一下,影片也沒有說媽媽或爸爸的杏仁核大小是「好父母」的指標,他只是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愈多,爸爸的杏仁核,也能長到原本的四倍大!所以他的結論是:父愛是天生的,這個章節很多都是純發現、但是指出好壞的分享啊!

另外我也認為,不論是『先照顧好自己的安全與舒適』的寶寶,還是『到處有興趣的探索』的寶寶,這兩種人格特質,在某些場合是優點,在某些場合也是缺點,所以根本沒辦法直接說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吧?!

再來就是海馬迴本身的功能,其中的「學習」,不也是孩子很需要的能力嗎?如果海馬迴發展得比較好,不也是在說孩子的學習能力比較好嗎?

當然,我寫這些不是要建議大家當冷漠的父母,因為紀錄片裡面根本沒有出現「冷漠父母」的研究,他只是研究「比較不積極回應小孩的家長」,也就是說,這個不積極的狀況,從影片裡面,我們根本沒有辦法了解他完整的意義,是孩子一個小時內叫了十次媽媽,但媽媽只有回答四次嗎?還是回答十次了、但有六次的回答並沒有回應到孩子想表達的?這個部分,要把專家針對這個研究的整篇相關論文看完才能回答啊!

這時候想插播宣傳RIE嬰幼兒教養。

RIE認為在與孩子一對一相處的時間,像是:餵奶、換尿布、穿脫衣服、洗澡時,照顧者應該要百分之百的投入,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超級專心的回應。這樣真的就很夠了!我們生活的育兒日常裡,常常是邊餵奶邊滑手機幫孩子買尿布、換尿布時速戰速決只差沒有按碼表比賽,我也曾經這樣當媽媽,但發現我也沒省下更多的時間,改變成RIE的方式之後,一切慢下來,反而關係更好。其實只要有固定完整一對一的時間,寶寶很能自己玩耍,因為被回應的需求都有專門的時間滿足了!

之前我有收到回應,認為RIE這種較養方式根本是沒帶過小孩在說的風涼話....我很想解釋一下,RIE是傳承匈牙利Pikler醫生的學派,而Pikler醫生強調要在特定親密時光、一對一專心做法,用在以一打八的育幼院裡,寶寶各個都長大成為富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如果一個主要照顧者,用這種方式能同時照顧八個寶寶,一路到他們三歲以上,那真的不是RIE的教養方式太不切實際,而是我們沒有真心試過,還不知道他的厲害呀!

最後再跳回Netflix,我覺得第一集看完,最大的收穫是:用你自己最舒服、快樂、自在的方式和孩子相處,當父母是一條學習的路,我們學習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我們溝通的方式,即便我們會猜錯,會做錯,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我們和孩子的相處,在用心與愛的前提下,會愈來愈好。

希望你們跟我一樣看完覺得做自己好自在!

最後,不論你的家庭需不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今晚、一家好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76會員
269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2024/11/15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Thumbnail
2024/11/15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Thumbnail
2024/11/02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2024/11/02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2024/11/01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Thumbnail
2024/11/01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好奇寶寶出生後是怎麼建立人際關係的嗎? 哺乳不只是生理需求滿足還有其他意義,快來看看寶寶的發展奇幻旅程吧 ~ ~
Thumbnail
你好奇寶寶出生後是怎麼建立人際關係的嗎? 哺乳不只是生理需求滿足還有其他意義,快來看看寶寶的發展奇幻旅程吧 ~ ~
Thumbnail
書名:《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作者:Philippa Perry 若只有一句話的篇幅,我會說「它拯救了我」。 沒有困難的親子問題,只有勇敢修復關係的父母。 不完美才是常態,犯錯誰不會有,搞不定、無法掌握、無法忍受的感覺從未間斷。 就算再有愛、孩子再可愛,當被哭鬧魔鬼纏身時,理智線斷得比光速還快。
Thumbnail
書名:《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作者:Philippa Perry 若只有一句話的篇幅,我會說「它拯救了我」。 沒有困難的親子問題,只有勇敢修復關係的父母。 不完美才是常態,犯錯誰不會有,搞不定、無法掌握、無法忍受的感覺從未間斷。 就算再有愛、孩子再可愛,當被哭鬧魔鬼纏身時,理智線斷得比光速還快。
Thumbnail
要用一句話總結這章節就是,童年,很重要! 童年不會直接影響成年的行為,但是,一切都會有影響。 看完這章我只感覺,我很幸運,光是能夠順利成長,就得來不易了。
Thumbnail
要用一句話總結這章節就是,童年,很重要! 童年不會直接影響成年的行為,但是,一切都會有影響。 看完這章我只感覺,我很幸運,光是能夠順利成長,就得來不易了。
Thumbnail
有不少家長寫信問我,不知道自己的寶寶是不適合做睡眠訓練? 家長告訴我說,他們曾經想要訓練寶寶睡好,但是發現實在是太難了,想問看看我的看法。 讓父母發現孩子並不是無助的,他是有能力的。也因此,在我的協助的睡眠調整過程,與其說是訓練寶寶,不如說是訓練父母,用全新的觀點來看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有不少家長寫信問我,不知道自己的寶寶是不適合做睡眠訓練? 家長告訴我說,他們曾經想要訓練寶寶睡好,但是發現實在是太難了,想問看看我的看法。 讓父母發現孩子並不是無助的,他是有能力的。也因此,在我的協助的睡眠調整過程,與其說是訓練寶寶,不如說是訓練父母,用全新的觀點來看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大概一半的書我都算是認同以及喜歡的,尤其大三章討論「感受」,整個章節我幾乎都想句句節錄,實在很推薦大家看一下! 不過針對作者提及睡眠調整的分享,我就不太同意了,因為......
Thumbnail
大概一半的書我都算是認同以及喜歡的,尤其大三章討論「感受」,整個章節我幾乎都想句句節錄,實在很推薦大家看一下! 不過針對作者提及睡眠調整的分享,我就不太同意了,因為......
Thumbnail
常常說RIE寶寶都可以自己玩耍! 這是真的! 當孩子知道你在某些特定的時間(換尿布、洗澡、用餐、穿衣服、睡前儀式)會全心全意地陪伴他時,他很放心的,不需要時時尋找你的關注,於是會有獨立自主玩耍的時候喔!
Thumbnail
常常說RIE寶寶都可以自己玩耍! 這是真的! 當孩子知道你在某些特定的時間(換尿布、洗澡、用餐、穿衣服、睡前儀式)會全心全意地陪伴他時,他很放心的,不需要時時尋找你的關注,於是會有獨立自主玩耍的時候喔!
Thumbnail
今天,我要很認真的跟走到糖果家好好睡的家長們說:「請先不要再看『孩子欠缺安全感』的這類文章了。」因為你們已經做很多了,你們已經很認真了,你們已經是孩子夠好的爸媽了,你們沒有少做什麼!你們沒有做錯什麼!真的!
Thumbnail
今天,我要很認真的跟走到糖果家好好睡的家長們說:「請先不要再看『孩子欠缺安全感』的這類文章了。」因為你們已經做很多了,你們已經很認真了,你們已經是孩子夠好的爸媽了,你們沒有少做什麼!你們沒有做錯什麼!真的!
Thumbnail
這是一本適合新手父母的科普書,也是兒童發展的入門書,幫助新手爸媽了解自己的孩子。全書共分八大篇章,涵蓋育兒的基礎觀念(如父母的角色、嬰幼兒發展里程碑等)、生理發展、認知發展、語言發展、社會情緒發展、教養理念、觀察與管教,及疑難雜症(如吃飯、睡覺、分離焦慮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本適合新手父母的科普書,也是兒童發展的入門書,幫助新手爸媽了解自己的孩子。全書共分八大篇章,涵蓋育兒的基礎觀念(如父母的角色、嬰幼兒發展里程碑等)、生理發展、認知發展、語言發展、社會情緒發展、教養理念、觀察與管教,及疑難雜症(如吃飯、睡覺、分離焦慮等)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