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這一頭撞見山的那一頭 -有你同行,真好

2020/03/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是人生中很有重量的在乎,即使只有21克,但敏受的靈魂會知道這舉輕若重,一點點就是給世界最貴重的祝福
昨晚,睡前自由書寫是滿滿的喜悅,筆隨意走的書寫,就像每一個文字,如舟,在晚霞滿漁船裡豐盛著,我既是在船上揮汗滿載,沐浴金光的漁人,亦是岸邊看著這一切,等待歸航幸福團聚的家人。
清晨睜開眼,還來不及第一念,我已跟隨著深呼吸起伏,做內在微笑冥想,感覺每一氣息風動的路徑,直入肺的每一細微處,竄流、摩娑、輕撫,也讓我的好奇帶著叩問,輕敲每一處細胞:「你好嗎?對不起,請原諒我,我愛你,謝謝你,你願意跟我說說一些故事嗎?我在這裡,願意聆聽。」
這是我近來常做的靜心冥想,的確是發心願力的,無論是在清晨醒來的無念、睡前的滿心祈願,抑或是日常生活中難得的思緒空白間隙,持續地練習、施行,因為在乎與相信。
相信個人小周天的清淨能量與肺臟按摩,也能同頻共振給千里之外的在乎,在乎一位罹癌朋友的安好,因為人生難得遇到靈魂群迴圈的同行者,當下、之前與此去的道途,都因為共時性的同行,而有了意義。
這是人生中很有重量的在乎,即使只有21克,但敏受的靈魂會知道這舉輕若重,一點點就是給世界最貴重的祝福。
我真的很在乎這位朋友,即使從未謀面,但掂著這21克重量的我,身心全然感知這屬靈的貴重。
Arthur在3/14分享的這篇,我反覆閱讀無數次,每一次都被好好地踏實接住的感覺。
一位男性願意放下既得利益者的理所當然與傲慢,去檢視成長過程中被主流價值圈養在「沙文畜牧場」的一切,而終於願意正視與另一半的互動,以及懺悔先前的自以為是,這自我探照的眼底注視的溫度,不僅僅是給他自己的,也同樣暖暖地直入每一顆受傷的女人心。
這世界真正擺動性別權力失衡天平的手,不是男、女兩端張牙舞爪地搶著砝碼,青筋暴突的手,卻是終於願意將自己這一端甸積太多無意識的砝碼,給一錠錠地移開,並且讓靈魂21客之重,抬起整座天秤,對抗世俗的重力。
閱讀Arthur這篇性別反省文,讓我有滿滿被貼近與陪伴的感覺,這是一種被懂得的幸福,緩緩止息了五十年來作為女性的幽怨,以及說不出口的痛苦,甚至對於近年努力從榮格集體無意識來爬梳自身經歷的我,會有種乍然的幸運,忍不住驚呼:「喔〜原來你也在這裡!」
這正是昨晚自由書寫的幸運主軸,因為心推手、手運筆地行雲流水,卻讓今早要閱讀自己手寫的字體,難以辨識到有種一切不可考的恍惚,但正因如此,更加肯定這一切都是自動書寫,堪比生命的無字天書。
沉心靜氣,慢慢讀出梗概,我是這樣寫的:
至於Arthur,我的確想與他對話,他是能讓我感覺男性善意的一面。…Arthur的自我覺醒與女性意識復甦讓我有種「啊!原來我這麼努力,不是一個人的,早已同步地有人在靈魂群的迴圈裡努力實踐了好久,這會讓我的努力感到很值得,也更願意全心投入身心靈工作。這種感覺好像在各自的山頭埋首爬山,爬山的圈繞迴旋過程,好不容易百轉千迴,看見另一個人員來走了好長一段路。他的軌跡、成長,我都能全象地看得好清楚。啊!這也是我的啊!!!原來是這樣啊,他那麼努力,那善意中應該也涵藏了讓我反照自見的特留份吧!啊!謝謝你啊!美好的人,真是好高興,知道你在那一山頭走了好長的生命之路,儘管我們的山路不同,也不見得最終相遇、相接,但謝謝你讓我看見了你,也轉向內視了自己一切的努力,用心象完形我自己來時的軌跡,謝謝你,Arthur。」
自由書寫是心泉湧而出,不受智性控管的點滴與奔流,所以無法像日間書寫一樣邏輯清晰,時而重複幸福呼喊,自我表述,時而轉入對著一個人的感謝私語。
無數此閱讀自己雖草卻不率的字體,雖損眼力與傷腦筋,卻充滿生命動能。
其實我想說的是,走在一個人的朝聖路,的確是更行更遠更影隻,此前以為獨自寂然是唯一的境界,但現在似乎發現能在自己這座人生山頭,望向另一座山的Arthur,雖然遠遠的一個人頭小點,悠悠然地移動,但卻是最即時共感的陪伴。
知悉有人如此心上功夫,這會讓自己無限下探,多了一份勇敢,此去亦是滿滿動能。
有一種同行,不見得是並肩攜手,而是人生百轉千迴的久久、遠遠的遙望,大部分時間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僅能用心象完形,但偶而以文字為舟,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山頭的我便能猛然抬頭望見,「啊!他都走了那麼深遠的路了!」這一讚嘆與敬意亦是迴向給自己的,畢竟能夠全象看見自己的來時路,以及未知的此去,並不容易,反倒是看著另一山頭的他,我有了明晰與開闊的視野。
有你同行,真好!
為此,我願意用全然的靜心冥想,惦念這21克的舉輕若重,留你,為自己與世間的絕對美好。
繼續嘗試、運用過去所學的身心靈實作,留住在乎,敬獻人間。
你的存在,是重要的。
https://www.facebook.com/arthur.lai.7547/posts/3083155801696724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吳品瑜
    吳品瑜
    城市光榮感極強的府城女兒,長年住遊世界,目前旅居海德堡。研讀榮格學說,於生活中「搬」演童話,處理失諧的台德異國婚姻,以及與三名年紀各20、18與7歲的混血女兒,淬鍊女性智慧,並且療癒童年目睹家暴的創傷!更重要的是熱愛書寫分享,以文字進行日不落陪伴。著作《許我一個夠好的陪伴》(2019,時報文化出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