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讀文學院沒前途嗎?還是讀自己不愛的科系才沒前途?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我大學是念文學院的。

依照我們家長輩的想法,女孩子念文學院天經地義。可能古時候那年代風行的瓊瑤小說裡,女主角大多是長髮飄飄,穿著一襲長裙,骨瘦如柴…是弱不禁風,氣質高雅,名字取得超不食人間煙火(比如說含煙)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為愛狂奔時倒又可以風裡來雨裡去,好不嚇人…是好感人,活脫脫是文學院女孩的翻版。沒辦法我在這種瓊瑤式的餘毒…是餘蔭下,為了想要符合大家的期待,過了幾年走路拿著假掰的書本,穿長裙加長髮飄搖的生活(才沒有)。

說到未來出路,熱心長輩的意見…我是說溫情,加起來比山高比海深:當老師還有寒暑假薪水又穩定啦,到貿易公司薪水很不錯啦(對對對,說得也都沒錯)。還記得大學辯論社的時候,我們這組贏的正方剛好都是同班,老師就說:外文系喔,這麼會辯也沒用,將來出社會不就當秘書?當老師?當業助?那位男老師本身就是讀歷史系的(所以是在哈囉?很強膩?),你就可以知道,身為文學院的男老師眼光有多麼狹隘性別與科系之間的偏見是多麼堅不可催。


同樣念文學院的男生更要忍受社會不公正的眼光。還記得當時已有同系男友的我,有一天,只不過是一個統計系的學長要拿東西給我,我爸就問了那位學長的科系,然後幽幽的說:統計系好啊!有前途。在較年長一輩的人眼裡,男生讀文史哲、搞藝術,好像從此就前途無「亮」似的。

誰說讀文史哲就注定日後吃土?你看謝哲青、蔡詩萍、蔡康永、吳季剛等人,硬是靠著個人才華及努力成就自己。現在社會轉變得如此迅速,當今最吃香的科技人,若有人文涵養更是被公司器重,輔系、轉系、轉行比比皆是。大學念什麼,真的不能代表什麼。若一定要評論,我真心認為上大學前一定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科系,這樣的大學四年,才不會是浪費時間生命的「任你手機滑四年」,如果四年時間可以好好深入了解自己喜歡的事物,無論將來會不會靠它吃飯,這絕對都是替自己加分加值的知識武器,至少也是開拓眼界的養分。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研究,分男女兩組學生考數學,然後暗示女生組:女生天生數理能力差,相較於沒有被暗示的對照組,實驗組女生成績果然遜於男生那組。關於自證預言的研究,一個人可以被暗示或信念影響到多深,真的是遠遠超越個人本身膚色、性別、智能等一切。

但是,就算依照社會、家長的期待,念了看起來理所當然的科系,結果會怎樣?

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反正我從小被訓練聽話,走的路線說不上喜歡,但也沒有不喜歡,一輩子也就這樣走到現在,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人生大抵可以平平安安地過,看不到令人驚心動魄的風景,但反正也有柔和的山水,很像是現在行到中年的大眾人生翻版;另一種則是在沒有選擇之下,將就了人生,走到一半忽然覺醒(醒的時間很關鍵:太早醒又還沒找到喜歡的,要跌撞一陣子;行到中年醒了,就要看自己當時可以冒險的本錢及勇氣;行將就木才覺醒…這大抵是最遺憾的一種。)

看羅大佑,念了人人稱羨的醫科,結果念得痛苦萬分,若不是他有勇氣也夠了解自己的音樂才華,華語歌壇上可能就此埋沒了音樂教父這顆經典之星。

他還算是成功的例子,一輩子帶著不開心與遺憾入土的,恐怕不在少數,也許你我身邊,就不乏這樣的人。

人生不必一間學校、一個科系、一間公司就定生死,但也不表示那就可以隨便選、隨便念,工作也隨便換來換去找自己,如果不想過得很無感、很空虛,趁著還沒有經濟壓力之前,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然後提早去做,最晚大學就去投入,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

無論是在職場上或在學校,看到太多人,年輕時無感、中年時茫然、老年時遺憾,人活著也就短短數十年(聽說現在醫學進步人人可能活到一百歲我的媽阿我才不要),如果來到這世界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至少,我可以選擇活得值得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莎解結-生涯諮詢師的養成之路
188會員
208內容數
我是一名畢業於心理所的資深生涯諮詢師。在這裡除了專業文,更希望分享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對世界、對職涯的看法,從對職涯追尋、對育兒教養的過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2025/02/07
在職場上,你是否重複遇見找你麻煩、讓你討厭的人? 從榮格心理學出發,使用五步驟帶領你一步步解套
Thumbnail
2025/02/07
在職場上,你是否重複遇見找你麻煩、讓你討厭的人? 從榮格心理學出發,使用五步驟帶領你一步步解套
Thumbnail
2024/11/12
克服心魔,才能真正開啟中年轉職新契機,選擇自己想過的職涯。
Thumbnail
2024/11/12
克服心魔,才能真正開啟中年轉職新契機,選擇自己想過的職涯。
Thumbnail
2024/09/29
找不到工作,和找不到理想工作,有本質的區別
Thumbnail
2024/09/29
找不到工作,和找不到理想工作,有本質的區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國文是人生的一堂預習課 我很喜歡作者所說的「國文是預習人生的一堂課」,即便我自己從不覺得學古文沒用,也享受著老師講述前人的故事,但難免受社會普遍價值影響,甚至國中放棄了成為作家的夢想,從前我只覺得我好喜歡寫故事,後來慢慢認知到
Thumbnail
國文是人生的一堂預習課 我很喜歡作者所說的「國文是預習人生的一堂課」,即便我自己從不覺得學古文沒用,也享受著老師講述前人的故事,但難免受社會普遍價值影響,甚至國中放棄了成為作家的夢想,從前我只覺得我好喜歡寫故事,後來慢慢認知到
Thumbnail
三十歲以後平凡的文組人都去了哪?又該往哪去? 世界上不是只有天才跟精英,而是由我們這些多數凡人構成的,但凡人的路又有誰會關心呢? 寫寫文章,整理抒發一些最近的感想。
Thumbnail
三十歲以後平凡的文組人都去了哪?又該往哪去? 世界上不是只有天才跟精英,而是由我們這些多數凡人構成的,但凡人的路又有誰會關心呢? 寫寫文章,整理抒發一些最近的感想。
Thumbnail
日子如小說,過去的每分每秒都在為成年鋪墊,只是閱讀速度慢如我,當它真正來臨時依舊會措手不及。
Thumbnail
日子如小說,過去的每分每秒都在為成年鋪墊,只是閱讀速度慢如我,當它真正來臨時依舊會措手不及。
Thumbnail
可以確定只有一項專業,有越來越難生存的趨勢。這個前提下你會覺得,哪些人最有可能遇到危機?
Thumbnail
可以確定只有一項專業,有越來越難生存的趨勢。這個前提下你會覺得,哪些人最有可能遇到危機?
Thumbnail
採訪陳瀅州、羅詩雲。走上文學研究,像背反之影,懷著老派的浪漫,放慢了腳步鑽研文本的一字一句,如負載千鈞,為了一夕微光。這條路走得曲折,理由卻很單純。
Thumbnail
採訪陳瀅州、羅詩雲。走上文學研究,像背反之影,懷著老派的浪漫,放慢了腳步鑽研文本的一字一句,如負載千鈞,為了一夕微光。這條路走得曲折,理由卻很單純。
Thumbnail
「我為什麼要坐在這裡?自己念書學習不是更有效率嗎?學這些到底對我的未來有什麼幫助?」我不知道答案,只知道當下的自己很痛苦,更困惑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學,為什麼會這樣?難道這就是大學嗎?當時我並不打算休學,畢竟學歷還是很重要,但生命自然產生了行動⋯⋯
Thumbnail
「我為什麼要坐在這裡?自己念書學習不是更有效率嗎?學這些到底對我的未來有什麼幫助?」我不知道答案,只知道當下的自己很痛苦,更困惑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學,為什麼會這樣?難道這就是大學嗎?當時我並不打算休學,畢竟學歷還是很重要,但生命自然產生了行動⋯⋯
Thumbnail
誰說讀文史哲就注定日後吃土?你看謝哲青、蔡詩萍、蔡康永、吳季剛等人,硬是靠著個人才華及努力成就自己。
Thumbnail
誰說讀文史哲就注定日後吃土?你看謝哲青、蔡詩萍、蔡康永、吳季剛等人,硬是靠著個人才華及努力成就自己。
Thumbnail
中學時其實有想過選修文科班別,但因為考慮未來的前途,最終卻步,選修了理科。一開始便要面對一大堆數字,已感無趣,且無力應付,最後公開試成績未如理想,僅僅能踏上專上教育之路,修讀銷售及市場學高級文憑。這次經驗告訴我,生涯規劃時除了前途外,還需考慮能力、興趣及性格,缺一不可。
Thumbnail
中學時其實有想過選修文科班別,但因為考慮未來的前途,最終卻步,選修了理科。一開始便要面對一大堆數字,已感無趣,且無力應付,最後公開試成績未如理想,僅僅能踏上專上教育之路,修讀銷售及市場學高級文憑。這次經驗告訴我,生涯規劃時除了前途外,還需考慮能力、興趣及性格,缺一不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