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先問為什麼回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碰到接班二代,你會好奇問他們什麼問題?我身邊的朋友大概都從兩個問題開啟話題:
  1. 你回家多久了?(看到有成就的接班人,我們好奇他們花幾年做到這樣的程度,看到普普的,我們好奇他們花幾年了怎麼還是這樣(誤))
  2. 你當初為什麼決定回家?
老實說,每次聽到有人問第一個問題總是壓力山大,究竟接班這件事,要在幾年內做出什麼樣的成績才不算落後,才不會辜負一些人的期待?回家五年算長嗎?十年呢?上一篇提到中小企業平均年紀13歲,換言之,接班十年是不是一個合理要有另一個顯著突破的階段?唉~不過這個沉重的話題,我們找個時間用另一篇文章來討論好了。
今天我想先從第二個問題來聊聊。我總認為凡是需要我們長期投入的項目,初心總是最關鍵,卻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之一。接班這件動輒需耗時十年以上的決定,我們這些想不開的二代,當初到底為什麼決定回家?

三種回家接班的類型

在我接觸過的一些故事中,大致上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的接班是父母提早佈局,從教育、基層訓練、社交等面向的接觸都是為了接班而準備,但這一類的最少;第二類,小孩出了社會之後混的不好,父母看不下去,索性把小孩叫回自己公司。第三類,最常見,完全沒有接班計畫,接班在人生選項中也是個曖昧的選項,父母跟子女都沒有明講,通常會遇到一個計畫外的事件,通常是家人的健康。
我自己屬於第三類,認識我的朋友也許知道,我曾經說過我的人生上半場都是為了拖延(躲避?)回家工作這件事,無論是到異地求學或是工作。直到決定回家的那一刻,我有種人生上半場結束,同時終結了各種可能性,下半場只剩一條道路,但前方能見度卻極低,看不到目標和盡頭。
這三類的共通點,是父母在子女是否回家接班的決定中,都是關鍵的因素。但準接班人的接班動機在哪?我從來沒有聽過一個二代曾經說過志向就是要接班。我自己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單就職涯發展這件面向,我們的動機也許是更高的薪酬、更響亮的職稱、更大的權力、更多的成就感、將來更好的退休條件,當動機跟目的明確,我們就能隨之採取對策來達到目的。「回家幫忙」卻常常被他人甚至二代自身用來描述回家工作,但我們鮮少用幫忙來形容自己的工作,為什麼回家工作就變成了幫忙呢?
當回家接班的為什麼都不清不楚時,我們到底為何而努力?
如果你還沒或是正在考慮要不要回家開始準備接班,我真心建議花點時間想想自己回家工作的為什麼,是什麼驅使你想要做這樣的決定,是不是有什麼你想成就的目的只能透過回家工作來實現,這個為什麼是不是足夠強烈到你能將父輩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來經營、當遇到挫折挑戰仍然能扛下壓力不輕言放棄,這個為什麼是不是足夠具體,讓你每一次茫然無措的時候,都能回頭檢視、找回方向。
如果你跟我一樣已經踏上這條不歸路(?),也很幸運的清楚自己的為什麼,那沒什麼好說的,do everything to make it happen就對了。
如果你從沒想過為什麼回家接班,但也過的怡然自得、無憂無慮,那麼其實也不用費心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你沒有為什麼,讓目標來幫你

如果你從沒想過、也想不到為什麼,但你會感到茫然、會想要放棄,也許可以試著從三個面向各自設立目標來支撐你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往前:
  1. 家庭:回家工作一定有很大的原因是為了家人,你希望透過回家工作在家庭關係上達成什麼目標?例如:讓父母在10年內能順利交班退休,不用再煩惱事業、更靠近家人,建立親密的家庭關係。我認為回家工作最不值得的事,是為了公司的事情跟家人起爭執,這樣有點本末倒置了,不是嗎?
  2. 事業:擘畫公司在你手上的樣子。在你心目中,有著你希望它成為的樣子嗎?越具體越好(就跟你去向月老描述理想對象一樣具體),無論是公司規模、團隊年齡、人才樣貌、團隊氛圍、工作地點、產品服務等,當樣貌越明確,我們就清楚我們正在打造什麼樣的事業。
  3. 個人:回家後跟在職場有個很大的不同,職稱似乎變的不那麼重要(當然還是視公司規模而定)。我曾經好奇大家回家後都掛什麼頭銜,但發現大概7成以上,大家都是董事長特助。在職場我們期待光鮮亮麗的頭銜能彰顯我們的社會地位,但回家後不需要了。那麼,少了頭銜代表的社會地位,你希望在社會上達到什麼樣的個人地位成就呢?你希望別人對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你希望自己建立起什麼樣的口碑?

結語

做一件事背後的為什麼往往是我們遇到挫折能不能堅持的關鍵,動機強烈或薄弱、明確或模糊,是必要或可有可無。對於接班來說更是如此,因為我們準備接過手的是上一代的成就、扛下的是期待與懷疑的眼光,在這個過程自己變的很渺小,但偏偏自己的心理素質又是接班路上會不會陣亡的至要關鍵。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究竟為何踏上接班這條道路,那麼你很幸運,秉持初心努力讓他實現。如果你跟我一樣正在迷茫,那麼也許透過在家庭/事業/個人這三個面向設定明確的目標,能讓我們在接班路上更有方向性。我們不為別的,為自己。
不過說了那麼多,還是要提醒,你其實隨時可以下車@@,我們其實還是有選擇的~,不過如果你還留在車上,那麼一起努力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52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接班G.G了】~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也就是二代躲也躲不了的代溝課題,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我真心認為沒有任何角色比接班更必須承擔代溝帶來的壓力與挑戰,但,有沒有哪天,我們能玩成一場Good Game,把接班G.G了做到接班G.G樂呢?
【接班G.G了】~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也就是二代躲也躲不了的代溝課題,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我真心認為沒有任何角色比接班更必須承擔代溝帶來的壓力與挑戰,但,有沒有哪天,我們能玩成一場Good Game,把接班G.G了做到接班G.G樂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大家有遇過前主管邀請你回去和他一起共事嗎?或是在找工作的時候,考慮過前東家呢?包括我自己在內,身邊也不少朋友都在轉職之際,回到前公司或是再次和前主管工作。這篇文章想先分享我個人的經驗,再綜合聽過的各種經驗,來歸納為什麼回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也不時會被身邊知道的朋友問起「Debby 為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家族企業的傳承一直都是華人家庭中的一大議題,也容易造成家人誤解。 唯有釐清雙方意願,並透過積極的相互溝通及尊重態度,才能達成共識。
Thumbnail
老友即將退休,但每天仍在公務上夙夜匪懈、焚膏繼晷,也不容屬下們苟且偷懶,有天閒聊開玩笑問他:「都快退休了,幹嘛還把自己搞得那麼累?」他反問:「你覺得領導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我回答:「以更高的格局思考並指引大家方向。」他回答:「這答案可行,但是領導人還有件事一定得做,那就是培養接班人。」
有人.....領了年終後,要轉職或離職的嗎? 還是有人...在過年後,想要多做一份工作的嗎? 我這不是在招募,也不是在徵人,而是....又有感而發。 有位長輩,雖說是長輩,但卻是與我同一輪的年紀,他們一家人都很愛賺錢(我這個語法...好像有點不太對,有誰不愛錢的?)。 賺錢,每個人的理由都不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大家有遇過前主管邀請你回去和他一起共事嗎?或是在找工作的時候,考慮過前東家呢?包括我自己在內,身邊也不少朋友都在轉職之際,回到前公司或是再次和前主管工作。這篇文章想先分享我個人的經驗,再綜合聽過的各種經驗,來歸納為什麼回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也不時會被身邊知道的朋友問起「Debby 為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家族企業的傳承一直都是華人家庭中的一大議題,也容易造成家人誤解。 唯有釐清雙方意願,並透過積極的相互溝通及尊重態度,才能達成共識。
Thumbnail
老友即將退休,但每天仍在公務上夙夜匪懈、焚膏繼晷,也不容屬下們苟且偷懶,有天閒聊開玩笑問他:「都快退休了,幹嘛還把自己搞得那麼累?」他反問:「你覺得領導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我回答:「以更高的格局思考並指引大家方向。」他回答:「這答案可行,但是領導人還有件事一定得做,那就是培養接班人。」
有人.....領了年終後,要轉職或離職的嗎? 還是有人...在過年後,想要多做一份工作的嗎? 我這不是在招募,也不是在徵人,而是....又有感而發。 有位長輩,雖說是長輩,但卻是與我同一輪的年紀,他們一家人都很愛賺錢(我這個語法...好像有點不太對,有誰不愛錢的?)。 賺錢,每個人的理由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