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數位與數據 搭起教學者與學習者的橋樑

2020/06/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04
編採:錢佳玥 責任編輯:鄭珮辰
讓國高中生可以隨時提問作業中遇到的難題,再由大學生或學校老師進行在線解答,來自香港的Snapask打造了一個專屬學生使用的學習問答平台,從創立至今,累計輔導學生八萬名以上,學生遍佈香港、台灣、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等。但建立學生專屬的問答平台並不是Snapask的終點,平台的事業開發吳秉儒告訴我們,Snapask目前正努力從一個問答平台,發展成為一個可以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平台,期待用數據的力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勇敢發問 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

很多人重視學習的內容,但其實學習的方法也同樣重要。吳秉儒認為,有價值的知識是無法輕鬆學來的,但可以透過心態的改變、方法的運用,讓孩子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路徑去接觸這些知識。因此,Snapask一直在協助孩子更有效率地學習。平台用一對一線上提問解答的方式,幫助平時在課後不敢發問的孩子勇敢提問,嘗試在解題卡住的當下,就立馬得到解決問題的支援。吳秉儒比喻說這好像是打通學生的「任督二脈」,讓學生能更積極快速地進入到下一關卡。
和市面上其他問答平台不同,Snapask不走論壇式的提問方式,學生提問後,系統在平均17秒內就會委派一位相應領域的導師回覆並引導其解題。在幫助學生成功解答問題後,平台還會告訴學生該題對應的知識點為何,並給出針對性的複習建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解決了難題,還可以快速瞭解自己的知識弱點,進而學習補足。
展覽現場,有不少參觀者正在手機上試用Snapask進行發問。(圖/Snapask)

透過數據分享,創造「多贏」的教學環境

提到教育,就離不開老師、學生、家長這個關係鏈。Snapask在協助學生解題的同時,也考慮到這些學生在教育上的關係人,特別推出了「自主學習」合作夥伴學校的提案。該提案希望與台灣各個國高中學校合作,提供合作學校的每位學生3個月每月20題的免費發問權利。這種作法除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外,還能系統地收集每個學校學生的提問數據,並將其結果分享給學校老師,讓老師更全面掌握自己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學習吸收情況,從而可以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和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夥伴學校的提案在幫助學生學習的同時,也協助了學校老師的教學。正如吳秉儒所說:「當有產品可以協助孩子更好地解題之後,就會推動學校思考學校的空間還可以創造出哪些其他的功能,老師的教授方式還可以怎樣改變。」從而創造「多贏」的教學環境,推動教育進步。
Snapask特別為本屆展覽設計互動遊戲,現場來賓可通過Snapask APP對感興趣的冷知識問題進行發問並獲得解答。(圖/錢佳玥)

精益求精,不斷發展

雖然從2015年進入台灣市場至今僅兩年多,但是這次已經是Snapask第二次參與雜學校展覽。相比較去年的展覽,商業發展部的詹燿州認為,今年的展覽設計更加用心地在細節的設定上。攤位上除了有產品的介紹和學生對於產品使用的反饋外,今年的Snapask展區還特別設計了一個「這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嗎?」的環節。展板上列出了很多有趣的提問,每個提問旁邊都附有一個QR code,如果參觀者想要知道問題背後的解答,就可以用手機掃描QR code在Snapask平台上發問,不久之後就可以獲得平台老師給出的解答了。透過這樣有趣的形式,讓大家體驗使用Snapask,同時也與參觀者形成了良好的互動。
Snapask也致力於精益求精,透過使用者回饋,不斷地改進產品自身的不足。像是針對學生可能利用平台解答抄答案的顧慮,平台就會特別叮囑答題老師不要直接提供解答,要針對學生的提問進行循序漸進地引導和講解,讓學生真正明白解題的方法。此外,平台還開通了「挑戰區」功能,讓學生可以針對不同知識點進行課外鞏固練習,遇到不會的題目還可以繼續線上發問。
對於平台接下來的發展,吳秉儒說,希望在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平台之下,還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發問,讓學生掌握發問的能力,這也是學習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雜學校
雜學校
Learn To Be:打造交流與串連的舞台,讓各種學習想法能夠被看見,互相碰撞、激盪,讓學習者可以在這邊想像、學習,勇敢選擇自己想學。 官方網站:https://zashare.or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