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自我價值感很低,很沒有自信的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很害怕別人看見我,戴抗菌絲的整頂髮片好幾年,去超商沒有買東西不敢直接走出來,跟權威人士靠太近內心會產生恐懼害怕,感覺不到自己的感覺,走路常常駝背,害怕表達自己的想法,內心常在猜測朋友會如何看待我這個人,很努力想達到別人對我的期望,內心常罵自己為什麼這麼笨,對於朋友的請求很難說「不」,以上這些都是我,是曾經的我。
過往沒有特別覺得這樣的自己好或不好,就是很平常的過著生活,學習之後才有機會去意識到這樣的自己,然後更加的向自己靠近,了解自己怎麼了,因為有了解才能去接受這樣的自己,然後放下一些既有的信念想法,得到了更真實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工作者吳郁頴 的其他內容
羽球運動陪伴了我10年的時間,從一開始朋友邀約一起去打球完全不會打的程度慢慢的透過教練的教導而進步,從只是想找個運動來流汗到後來熱愛這項運動。 羽球場上各式各樣的人都有,很想贏球一直把球打給比較弱的對手,很喜歡教人如何打球的,感覺你程度弱弱的不想跟你打,容易有否定性自我形容覺得自己打不好會拖累別人
今天很特別參與一場全部男性學員的工作坊,一開始老師在提到我們長大的童年時,讓我想到在我出生1歲多時就開始跟爺爺奶奶住,當時爺爺白天都外出工作大部份時間都是奶奶陪伴我長大,後來小學之後回到爸媽身邊爸爸也是幾乎都在工作與我互動超級少,都是媽媽陪伴我比較多(雖然媽媽也是一直忙著工作)。 然後經過老師上課
在生命學習的一開始,當時因為真的很痛苦身心都疲累,極度的想透過課堂學習到的內容盡快讓自己有所改變,但後來發現似乎是無法這麼做,被困擾的生命狀態在身上已經有很多年的時間,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 後來在一場講座上聽到台南家庭EQ協會的劉仁州老師提到的看見自己,我才發覺到過往我都是看著父母、
生命的長河工作坊 尋根 談自己 in嘉義紅瓦貓 一開始探討河流給我們的感覺是什麼? 讓我想到童年時跟阿公阿嬤一起住,阿嬤都會去河邊喜衣服,這是小時候對河流的印象,我覺得河流就像我們的生命,水流有時平靜有時湍急有時波濤洶湧,生命的狀態就是是如此 透過談自己談家族系統看見許多自己已知和未知的部份,
在人生當中我曾經覺得父母是缺席的,一直以來能感受到的是他們一直在忙碌於工作賺錢,雖然在我長大的過程中也都有帶我去玩,但更多的是感受到缺乏了他們的陪伴,媽媽是權威控制型的母親,爸爸是壓抑型在家裡很少出聲音的,因此讓我對父母產生抗拒無法接受他們,對爸爸我完全是不知道怎麼連結和互動,這樣的成長經歷對我的
透過生命成長的學習讓我發現到我停留在小學一、二年級的階段,被這個時期的恐懼和害怕所束縛,長期以來缺乏成人的力量,有許多想做的事情總是被莫名的害怕、恐懼、沒自信所困住,漸漸的就一直退縮,感謝上天的安排讓我有機會開始生命的學習,也因此才讓我跟內在小孩產生連結,這麼多年來真的忽略他太久了,現在懂得陪伴內
羽球運動陪伴了我10年的時間,從一開始朋友邀約一起去打球完全不會打的程度慢慢的透過教練的教導而進步,從只是想找個運動來流汗到後來熱愛這項運動。 羽球場上各式各樣的人都有,很想贏球一直把球打給比較弱的對手,很喜歡教人如何打球的,感覺你程度弱弱的不想跟你打,容易有否定性自我形容覺得自己打不好會拖累別人
今天很特別參與一場全部男性學員的工作坊,一開始老師在提到我們長大的童年時,讓我想到在我出生1歲多時就開始跟爺爺奶奶住,當時爺爺白天都外出工作大部份時間都是奶奶陪伴我長大,後來小學之後回到爸媽身邊爸爸也是幾乎都在工作與我互動超級少,都是媽媽陪伴我比較多(雖然媽媽也是一直忙著工作)。 然後經過老師上課
在生命學習的一開始,當時因為真的很痛苦身心都疲累,極度的想透過課堂學習到的內容盡快讓自己有所改變,但後來發現似乎是無法這麼做,被困擾的生命狀態在身上已經有很多年的時間,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 後來在一場講座上聽到台南家庭EQ協會的劉仁州老師提到的看見自己,我才發覺到過往我都是看著父母、
生命的長河工作坊 尋根 談自己 in嘉義紅瓦貓 一開始探討河流給我們的感覺是什麼? 讓我想到童年時跟阿公阿嬤一起住,阿嬤都會去河邊喜衣服,這是小時候對河流的印象,我覺得河流就像我們的生命,水流有時平靜有時湍急有時波濤洶湧,生命的狀態就是是如此 透過談自己談家族系統看見許多自己已知和未知的部份,
在人生當中我曾經覺得父母是缺席的,一直以來能感受到的是他們一直在忙碌於工作賺錢,雖然在我長大的過程中也都有帶我去玩,但更多的是感受到缺乏了他們的陪伴,媽媽是權威控制型的母親,爸爸是壓抑型在家裡很少出聲音的,因此讓我對父母產生抗拒無法接受他們,對爸爸我完全是不知道怎麼連結和互動,這樣的成長經歷對我的
透過生命成長的學習讓我發現到我停留在小學一、二年級的階段,被這個時期的恐懼和害怕所束縛,長期以來缺乏成人的力量,有許多想做的事情總是被莫名的害怕、恐懼、沒自信所困住,漸漸的就一直退縮,感謝上天的安排讓我有機會開始生命的學習,也因此才讓我跟內在小孩產生連結,這麼多年來真的忽略他太久了,現在懂得陪伴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不安全感的人從小可能經歷大量被比較,不論比贏比輸,不斷地遭遇比較的經歷。如果比較中,又經常被視為較差的、較不好的、較弱的,無論是自身的容貌、外表、智力表現,又或是家庭環境的優渥、富裕或是社經地位,當個體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無論主動或被動的比較),常覺得矮人一等、不如人、輸人了…以致有自己被瞧不起...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沒自信,遇到困難就想逃避的人。 很多時候明明很簡單的事情,總會自己想得很複雜,越想越害怕,導致一步都邁不出去。我看到了自己的缺點,知道現在遇到什麼障礙,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人。明明有很清晰的目標,卻一直質疑自己是不是做錯,接著原地打轉。難道我是喜歡這種焦慮的感覺嗎?也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Thumbnail
從孩提時期一路跌跌撞撞攀爬至此,一路上我很少為自己作主,總尋思著我這麼做,別人會怎麼想,深怕別人因此討厭自己。我像是穿了線的木偶,一舉一動皆受他人牽制。我厭惡這樣的自己,似深入骨髓般地厭惡,而這樣的心情是在高三特選後體會到的。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不安全感的人從小可能經歷大量被比較,不論比贏比輸,不斷地遭遇比較的經歷。如果比較中,又經常被視為較差的、較不好的、較弱的,無論是自身的容貌、外表、智力表現,又或是家庭環境的優渥、富裕或是社經地位,當個體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無論主動或被動的比較),常覺得矮人一等、不如人、輸人了…以致有自己被瞧不起...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沒自信,遇到困難就想逃避的人。 很多時候明明很簡單的事情,總會自己想得很複雜,越想越害怕,導致一步都邁不出去。我看到了自己的缺點,知道現在遇到什麼障礙,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人。明明有很清晰的目標,卻一直質疑自己是不是做錯,接著原地打轉。難道我是喜歡這種焦慮的感覺嗎?也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Thumbnail
從孩提時期一路跌跌撞撞攀爬至此,一路上我很少為自己作主,總尋思著我這麼做,別人會怎麼想,深怕別人因此討厭自己。我像是穿了線的木偶,一舉一動皆受他人牽制。我厭惡這樣的自己,似深入骨髓般地厭惡,而這樣的心情是在高三特選後體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