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022】《最強提問力》:問更好的問題,獲得更棒的答案!

2023/08/0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白痴問題製造機


故事展開於作者在一次實用哲學課程的午餐時間,當時同桌一同用餐的另外五名同學開始聊天,話題圍繞在很普遍的問題:「有沒有小孩」,以及回答「有」以後的討論上。這時候終於問到一個沒有小孩的人,結果大家的反應竟然是跳過,這對作者來說真的是太弔詭了,難道就因為沒有小孩就該被跳過?難道除了這個話題以外,沒有其他的故事可以說嗎?


然後,作者問了當事者一個問題:「是你決定不要小孩的嗎?」,原本是為了能夠真正了解對方,能夠超越膚淺的交談,而做出題問,但作者還是為此提問受到慘痛的代價,畢竟,很多時候我們想要深究的問題,對當事者而言,可能是敏感話題。在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問到使場面尷尬的問題,於是我們學乖了,為了改正這個錯誤,這使得我們一般日常的對話,出現了一個基本公式。說直接一點就是,很沒有意義的淺層對話,因為打些無關痛癢的安全牌,既簡單也不用害怕得罪別人,但安全牌打久了,很容易問出「白癡問題」,因為大腦已經習慣不思考了。


很顯然作者不是這麼想的,我們仍然可以與他人進行深度對話,雖然深度對話的話題有時候比較敏感,但只要用對方法,我們仍然能夠做到,而且,當你順利與對方開啟深度對話,對方不但不會覺得被冒犯,反而還很願意與你交談,因為他知道,你是真的想要了解他,而不是隨便問問。

這樣的經歷,種下了她對日後生涯規劃的種子,包含成立了「思考者」公司,旨在幫助別人思考、提問,還有促使本書的誕生。


埃爾克·維斯是舞台劇作家、導演,也是實用哲學作家、教練、推手。多重身分的她,作品暢銷全球,其著作裡用簡單的日常小改變來幫助讀者轉變日常生活。


這是一本獻給能勇敢思考者的行動指南,關於本書想讓你知道,能幫助你的三個部分:


  1. 為什麼我們拙於問出好問題
  2. 問問題前的知識建構
  3. 問出好問題與其後的運用


提問,我們所需要的技巧


為什麼要提出好問題?

問出好問題,其目的是為了觸及問題的核心,能夠很好地理解對方的想法,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對事情的理解也不同,光是「是」與「非」、「好」與「壞」、「對」與「錯」這類二元對立的分類,都可以因為個人的經驗、判斷、理解、情感而有所不同,更不用說無限的灰色地帶。


舉例:可能我們在閒聊時,你說你今天遇到一個好警察,在我沒有做提問之前,你也不會特別說明,這個時候我們對好警察的理解可能就有出入了。在我的認知當中,我所謂的好警察是認真執勤、嚴格執法、對違規違法者,決不寬貸;但在你認知當中,你會告訴我你今天遇到了好警察,是因為你交通違規,被他看見後,然後他放過了你。很顯然我們彼此對好警察的認知不同,你覺得放過你的警察是好警察,但對我來說,你遇到的是一位失職的警察。


所以我們需要一套有系統的提問,來梳理問題的脈絡、理解對方,已達到確實了解對方想法觀念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透過「向上」和「向下」提問。


向上/向下的觀點

所謂的向下提問,就是透過感官接收到的具體事實。例如:媽媽今天早上喝了咖啡、地上濕濕的、那三個人剛剛吃了排骨飯等,是事實、行動、事件、可感知、可是別的。

向下提問的問題:甚麼時候發生的?當時發生了甚麼事?他怎麼說?你接著做了甚麼?後來呢?


而向上提問就比較抽象,這裡面有大量的主張、假設、價值判斷與人性本質。比方說:關於倫理的杭良、道德的判斷、人性的思考,諸如誠實、正義、主張、想法,還有剛剛提到好警察的案例,這類的抽象思考。

向上提問的問題:為什麼?A跟B有何關?你所謂的XX是甚麼意思?


理解了向上與向下提問之後,我們可以知道,比較好的提問順序是「先下後上」,先收集客觀的事實,盡量別讓腦補來干擾你的思緒,待你資料收集齊全後,再去發展你的觀點,比較不容易走偏。如果真的不知道要從何開始,那麼選擇向下提問就對了,至少向下提問在比較大的程度上是客觀的事實。


拙於提問的對話框架


1.人類天性

人類還是比較自私的,我們關心自己永遠還是比關心他人來的多,有的時候我們自以為想要理解對方的提問,其實也不過是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樣的提問自然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因為無法為他人帶來價值,這樣的談話常會打斷他人的現象,別人都還沒回答完畢,我們就急於論述自己的觀點,有的時候好像表現地尊重他人的講話時間,其實不過是在思考自己接下來要講甚麼,別人不是笨蛋,你所表現出來的樣子,人家能夠感受到。這種沒辦法轉換角度的談話,自然沒辦法幫助你思考問出好問題。


2.害怕提問

這個狀況跟第一種人不太一樣,害怕提問的人多是不想要節外生枝,希望事情盡量簡單就好,畢竟人類害怕未知,哪知道問了這個問題之後,對方會有甚麼反應?會有這樣的猜想,多半都是想到不好的事,為了避免衝突、或是讓彼此感到不自在的可能,乾脆不提問。


3.面子問題

這種狀還蠻常見的,寧可把問題留在心中不問,也不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那使得自己看起來很蠢。我們天生喜歡聽花言巧語,喜歡被讚美多過批評,喔不,最好是不要有任何負面的回應。最好的最好就是裝聰明,所以還是安靜一點,以策安全。


4.缺乏客觀性

太習慣用自己依循自己沒有根據的主觀感覺,我們常以為自己能發表觀點就是有在想事情,殊不知,如果你善用向下提問的話,你會發現,你也不知道你會甚麼會這麼想,也就是說,你是一個依感覺行事,而不是事實行事的人。


5.沒有耐性

問問題還要思考,又累又浪費時間,只談自己的事輕鬆多了。


6.能力不足

書裡是說沒人教過。或許有些人會把責任怪罪於沒有被教育過,但我也會想,這跟自己不想動腦思考有關,為什麼我會這麼說?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也會碰到來來去去的人,在這些經驗當中,總是會有讓你不舒服的經驗,難道你都沒有在這個經驗中學到東西嗎?你不會去思考,為什麼這個人讓你不舒服嗎?你不會去想說如果是你,以後面對類似事件,要如何避免讓人感到不適嗎?如果都沒想過,那麼能力不足就是你的問題了。


喚醒內心的蘇格拉底,進入有效提問


蘇格拉底式的態度

蘇格拉里認為,只有了解自己無所知的人,才能容下真正的知識。看看我們周遭,那些令人生厭的人、無法溝通的人,是不是都自以為是?就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甚麼都知道了,所以才沒辦法聽下任何人的意見、所以行為一直沒有改變,然後被世界淘汰還不自知,這時的他們只會怨天怨地,抱怨世上的不公,但仍然不改變自己,在負面思想的惡性循環下至終老。想想這種人真的很可悲,這樣的人還算是人嗎?這樣的人有活過嗎?


專注當下

要想擺脫自己的無知,我們要時時觀察自己的思緒,方法有很多,尤其我們身處這麼方便的時代,如果沒有辦法時常找人交談來聆聽自己內在的感覺,我們也可以利用網路資源,比如說:看看網路文章、觀看YouTube影片、聽Podcast節目等,藉由這些媒介來留意自己在想甚麼,你在觀看或收聽的當下有甚麼感受?在想甚麼?你的觀點是甚麼?尤其是接收到那種,會讓你心情產生很大起伏的資訊,這種資訊可能會讓你失望、難過、憤怒等會衝擊你信念的事,更能夠讓你有深層的思考,與檢視內在思緒的空間,而為你帶來心智上的成長。


保持好奇、真心求知

一場有意義的對話,求知的心絕對不能少,你要能夠對他人的想法、過去、世界觀和其他各類屬於他的獨個看法有興趣,這才有辦法進入令人滿意的交談。這個世界會進步,不就是如此嗎?任何偉大的人、偉大的思想、偉大的建設,不就是對世界的好奇與不斷提問所產生的?如果我們可以長保好奇心,就能提出更有深度的問題,促進思考、讓想法可以活絡,想想這不是比只談論已知的事有趣多了?


提問的前的修練與時機


傾聽為先

所有事情都是由簡單的傾聽開始。而聆聽可以分成三個角度,分別是「我」、「你」、「我們」。

「我」是一種最直接、主觀的感受與反應,在聽話的當下,就已經開始產生自己的觀點,一切以自己的角度出發,「我會怎麼說?」、「我會怎麼處置?」,這時候的回答或建議,很容易明顯有自己的方向性,例如:「你不覺得他不應該這麼說嗎?」、「比起換過紗窗,你不覺得換掉地磚視覺比較好嗎?」等。


「你」的角度,是把自己帶入對方的思緒,清楚明白自己無所知,所以會有更深的提問,「你當時有甚麼感覺?」、「你剛剛說的B是甚麼意思?」、「那時候你在想甚麼?那個反應又是甚麼意思?」,你會發現,這個時候你已經抽離你自己了,你的提問都是以想要了解對方的邏輯為目的。


「我們」可以說是一種上帝視角,當然實際上我們不可能有這種視角,但這裡要說的其實就是一種客觀的記錄方式。這時候你會說的話大概是:「你剛剛提到繪畫時,我發現你的口氣輕鬆、表情自然、嘴角上揚,看起來很開心」、「你再說到思宏的時候,緊閉雙唇、眉頭深鎖、表情緊繃,還握著拳頭」,「我們」這個角度的關鍵就是「紀錄」,你們說了甚麼話,有甚麼樣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都記錄下來,沒有特定的觀看視角。


認真地看待言語

你說了甚麼話你就是甚麼人。以前我不是很懂這句話,現在我卻很認同。

人類的大腦每時每刻來去的思緒,多如牛毛,這也使得我們很容易誤以為,自己知道了很東西。其實不然,最好的證明方式就是寫下來,或是說出來,而且要讓人聽得懂。大腦常騙人、思緒不可靠,你會發現你把腦中那團模糊的概念加工成文字時,常常難產、邏輯不足、不通順或是產量比你以為的還稀少,當這種狀況出現時,很大程度我們會含糊其辭、糊弄帶過,常見的狀況就是:「就是…阿,就是那樣,你知道我的意思」、「剛剛這樣說有差嗎?意思不是差不多?隨便啦!」對自己的用字用詞沒有講究的人,久了別人自然也會將你定位在「沒料」、「沒文化」、「沒水準」等,認定你就如同你的言語一樣。


那麼聆聽別人時的邏輯也是一樣,利用「我的」的視角,去聽對方說了甚麼?他用了哪些字詞?有哪些自相矛盾的地方?哪裡是廢話?那些話他故意說,哪些又是他故意不說?這時候「我」的聲音可能會想要跑出來,不過透過持續練習你將會從對方的談話中收穫不少,屆時你就不會覺得急著發表自己想法有多重要了。


至於提問前先尋求對方的同意,這很好理解,我們的目的是深入討論,而不是讓人討厭,如果情況開始變得緊張,記得要跟對方確認狀況。關鍵是把步調慢下來,學習如何好好與挫敗感共處——不只對方的,也包含你自己的——將其變成有意義、有探索性的蘇格拉底式討論的結果。


後記:對自己做提問


總結這本書要探討的三個課題:


一、為何我們拙於問出好問題?

二、蘇格拉底式的態度是核心

三、提問的時機


提出好問題其實也是在對自己做提問,這是一個內在的活動,要能夠提出好問題,伴隨的是深度的內在自我思考,這是一個需要咀嚼的過程,肯定跟日常對話的問題不一樣。

作者主張,我們應該要問出能夠引導更進一步理解的好問題,問出更具焦的問題,能使我們進行更有效率、更細緻、更豐富、更自由也更複雜的對話,如果沒有這些問題,我們最終將失去自己的創意、想像力、批判思考能力。這點與我說的老是問白癡問題不謀而合。


如果要我定義活著是甚麼,我會說是思考。而思考的態度就是質疑,質疑所有事,就算是習以為常的、已經很熟知的範圍內的事,都抱著不做任何假設、無所知的態度去重新認識它。時時挑戰自己的認知,每件事都拿來重新思考、討論,這才能使我們提出好問題,這樣的問題才有生氣。


所以我們該思考看看,我們每天的日常提問,究竟是甚麼?問題每天都在問,還有必要學習嗎?我們真的會問問題嗎?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自行解答。

37會員
42內容數
這裡是我的不分類讀書心得、閱讀筆記,偶爾偶爾分享一些自己的小事,歡迎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