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堂課,從不會到會!(實驗教育紀錄第8集)
方格精選

最後一堂課,從不會到會!(實驗教育紀錄第8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給你們什麼東西呢?在告別的時候。給你一個相信自己的力量,好不好呢?

昨天是學期末的最後一堂課,大概也是此生中最後一次見面。一上課,我又再考了一次期末試卷上聽寫過的八個字與造詞。我們先口頭複習,你們已經考過兩次,信心滿滿。

然後,你們看見自己「從不會到會」。做到我們上堂檢討期末考卷前說的,「考試後100分」。

我知道你們開心而雀躍,因為反覆練習的成就感,因為「我會了!」你們開始相信自己做得到。


滿滿的笑容,都是因為「我會了!」

滿滿的笑容,都是因為「我會了!」

於是,我再考口頭朗讀,經過一年的練習,你們同樣自信滿滿。從上台會哭、會膽怯的孩子,轉而意氣風發地告訴我,「來吧!」

在我的鏡頭下,露出一抹羞澀的笑,然後篤定的唸了起來。

你們增添了信心,朗讀你們不熟悉的報紙。但我相信不管是上學期的繪本,還是這學期的課文,你們都在練習對自己的自信。作為一種可以遷移的能力,最重要的態度終於緩慢養成——那是對自己的信任。

考完口語表達,我發給每個人一張紙與一大疊這一年來所有的成品與半成品。邀請孩子們回想這一年來的改變,是如何從不會到會。

於是,有些人在「不會」的格子裡,寫下「日記」。在「會」的一邊,寫下「可以寫很長的日記。」

有的在「不會」的格子裡,寫下以前「看到功課很多都會……」,在「會」的一邊,寫下「現在看到功課很多都不會……啊!」

有的在「不會」的格子裡,寫下「以前字很醜」,在「會」的一邊,寫下「現在字很美」,還畫了一個YA的手勢。

對,快飛起來的雀躍XD

對,快飛起來的雀躍XD

我坐在一邊翻著他們之前的作業,一邊驚呼:「XX,哇!這真的是你以前的字嗎?我都快以為你是一開始字就很美了。」小孩一邊衝過來,一邊笑著說,「哇!我以前字怎麼會這麼醜……」

經過兩次收整,帶著孩子們回想這一年來的學習。這是坦然接納過去不成熟的自己,看見自己的努力。並且在這樣的練習中,建立正向的思維。

「學習,快樂」,是一輩子的練習

「學習,快樂」,是一輩子的練習

事情當然沒有完美,一個挫折感很重的孩子怎麼樣也不敢走到桌邊,來跟我做最後討論。她沒有辦法知道我對她的評價究竟是什麼,因為連移動都需要勇氣,特別是看到班上不斷歡呼的時候。她會為自己只有小小的步伐,感到不夠自信。

可惜,我們沒有足夠時間了。

我等了很久,反覆核對,最後看著她,說:「XX,妳非常清楚這堂課每個人都在挑戰自己,有不同的練習。這是給妳的最後一個功課,走過來這裡,跟我討論。」還無法面對自己的弱點,光是要聽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都是膽怯。

我換了方式,唸起過去口語表達的紀錄,那是她擅長的方向。但她堅持要拿回所有的作業。最後,在下課鐘響時逃走。

我收好東西,留下一張紙條在她的作業上。上頭依然寫著,要「相信自己可以,也要相信有人會陪伴妳!」畫了個笑臉在旁邊。

然後,再見囉!

備註:祝福你們的小彩蛋,要在這兩天完成啊!



avatar-img
時間學苑——經濟思辨教育
51會員
87內容數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邊改著期末考卷,一邊想著如何帶領孩子檢討考卷的錯誤。決定把問題拉高層次來看:如果之後不再見面,剩下的倒數兩堂課,我最希望他們從我這裡帶走的能力是什麼呢? 也許,就是之前創辦人要每位老師寫出能代表自身信念的一句話吧! 要相信自己有能力, 也要相信有人會陪伴你! 我採用之前帶領大學TA的策略之一,擬訂
期末成果幾經討論,終於出爐。 孩子們從一開始打算自己寫劇本,到後來決定改寫課文與參考講義——「庾亮不賣馬+孫叔敖」的故事。 「我想當馬!」「我也想當馬!」「那我要當庾亮。」「我要當庾亮的媽媽。」 大家自告奮勇地爭取角色,重疊者另外協調,都期待著期末演出。 很精準XD 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大家對朗讀繪
有鑒於上學期印象深刻的演戲歷程,孩子們在上課時又討論到期末成果。 F提了三個點子,都扣準了「比賽」。 第一個點子是展出聽寫本,讓大人評比誰寫的字最好看。我聽了之後,微調了這個點子。「不如讓大人來試寫看看,能不能寫出同樣的字,感受一下孩子們的努力。」我笑嘻嘻地說,「像我的字可能就沒有你們好看呀!看到你
在近兩年的語文教學中,我經常問自己,學生/孩子的字醜有沒有關係? 我從寫字(書寫)到底是不是必要,不斷的思考。慢慢覺得能夠書寫,可以妥善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件不錯的事!我樂見學生擁有這樣的能力。 那麼,字醜有沒有關係?在數位化的時代中,打字或者語音輸入都可以取代手寫字時,成人字跡的美醜也鮮少被提及
小孩可以知道什麼呢? 帶小孩討論時事,是件愉快的事。偶爾能在語文課中,撥點時間穿插時事討論。在孩子不同的發言與對話中,慢慢練習換位思考與媒體識讀。 你一言,我一語,大家丟出自己知道與不知道的事情。 我習慣順著孩子的脈絡,再提問、綜整,經常可以看見孩子閃亮、好奇與興奮的眼光(小孩超喜歡討論他們所知道的
你說,這世界這麼危險,我怎麼教小孩呢?不知道要怎麼跟孩子談新冠病毒嗎?還是只談勤洗手、戴口罩就可以了嗎? 我想,當一個新聞事件被大幅報導,不趁機跟孩子聊聊,就太可惜了…… 特定新聞事件持續在媒體上發燒,就足以構成某種主題教學。也因為與生活切身相關,不妨用來當作親子對話或教學的切入點。 特別是新冠病毒
一邊改著期末考卷,一邊想著如何帶領孩子檢討考卷的錯誤。決定把問題拉高層次來看:如果之後不再見面,剩下的倒數兩堂課,我最希望他們從我這裡帶走的能力是什麼呢? 也許,就是之前創辦人要每位老師寫出能代表自身信念的一句話吧! 要相信自己有能力, 也要相信有人會陪伴你! 我採用之前帶領大學TA的策略之一,擬訂
期末成果幾經討論,終於出爐。 孩子們從一開始打算自己寫劇本,到後來決定改寫課文與參考講義——「庾亮不賣馬+孫叔敖」的故事。 「我想當馬!」「我也想當馬!」「那我要當庾亮。」「我要當庾亮的媽媽。」 大家自告奮勇地爭取角色,重疊者另外協調,都期待著期末演出。 很精準XD 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大家對朗讀繪
有鑒於上學期印象深刻的演戲歷程,孩子們在上課時又討論到期末成果。 F提了三個點子,都扣準了「比賽」。 第一個點子是展出聽寫本,讓大人評比誰寫的字最好看。我聽了之後,微調了這個點子。「不如讓大人來試寫看看,能不能寫出同樣的字,感受一下孩子們的努力。」我笑嘻嘻地說,「像我的字可能就沒有你們好看呀!看到你
在近兩年的語文教學中,我經常問自己,學生/孩子的字醜有沒有關係? 我從寫字(書寫)到底是不是必要,不斷的思考。慢慢覺得能夠書寫,可以妥善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件不錯的事!我樂見學生擁有這樣的能力。 那麼,字醜有沒有關係?在數位化的時代中,打字或者語音輸入都可以取代手寫字時,成人字跡的美醜也鮮少被提及
小孩可以知道什麼呢? 帶小孩討論時事,是件愉快的事。偶爾能在語文課中,撥點時間穿插時事討論。在孩子不同的發言與對話中,慢慢練習換位思考與媒體識讀。 你一言,我一語,大家丟出自己知道與不知道的事情。 我習慣順著孩子的脈絡,再提問、綜整,經常可以看見孩子閃亮、好奇與興奮的眼光(小孩超喜歡討論他們所知道的
你說,這世界這麼危險,我怎麼教小孩呢?不知道要怎麼跟孩子談新冠病毒嗎?還是只談勤洗手、戴口罩就可以了嗎? 我想,當一個新聞事件被大幅報導,不趁機跟孩子聊聊,就太可惜了…… 特定新聞事件持續在媒體上發燒,就足以構成某種主題教學。也因為與生活切身相關,不妨用來當作親子對話或教學的切入點。 特別是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