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覺的探究_一行禪師的,「怎麼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副標題寫「能夠慢下來,好好品嚐食物,就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書名雖然叫做「怎麼吃」但是翻譯成 “How to Eat ” 我個人覺得不適合。
禪師分享的吃的「方法」,不是像食譜一樣的把煮/ 吃的步驟分段,然後把
宗教概念sop寫出來,例如:

1. 先看著飯粒,想著粒粒皆辛苦。
2. 放一口到嘴中,慢慢咀嚼,感謝大地。 (不是(手亂揮!!

也不是動漫的概念,例如:

1. 先看著飯粒,分辨飽滿度和形狀,瞬間看出稻米產地,並秒得知剛剛煮的人錯加了地下水兩滴。
2. 放一口到嘴中,慢慢咀嚼,吃出其中飽含的水分其實是山1700公尺深山上的岩縫滴出的泉水。(不是,不要亂演(手大揮!!!!

都不是好不好。
味覺大家都有,我們放著不用而已。當平常頭腦的迴路(loop) 放鬆的時候,我們才能享受滋味。
吃東西真的不是 好不好吃,CP值高不高的事情 而已。每個節氣會生產什麼當令的蔬菜水果穀物,都有其意義,不同地區產出不同的時節食物,因應當地氣候風土。這些都是為了配合當地的各種生態生活的平衡。所謂一物剋一物,或說,萬物皆有其解藥。中醫的理論概念就是這樣來。
比如,在台南關子嶺,山區濕氣很重,所以產香菇(濕氣重,菌菇類就會生長),同時有 “溫泉” 因應而生。住在當地的人,最適合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多泡溫泉以適應環境的濕氣,好讓風濕/ 心臟病 不會找上門。但是生意頭腦動得快的,就把它變成觀光景點,叫住在平地的人也去泡溫泉。這樣的想法新穎特別(對平地人而言),但卻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的體質。只是幸好,台灣因為到處濕氣重,所以我們平地人剛好有時上去泡泡澡也還不錯。但是,如果本身的身體條件就有侷限的,比如因為身體濕氣重,但卻是陰虛體質的人,花了溫泉的費用,不甘願,一次要泡到30分鐘,就不要說「因為泡溫泉導致高血壓或暈眩」。

說回來。
「怎麼吃」在這本書的內容上,應該翻成 ” The way we taste food ”
way 意思是 途徑,方式。taste和eat 不同,taste是品嚐,透由味覺去感受。這個字比起eat,有更多「進入身體覺受」的意涵,更趨近於禪宗的「細細品嚐」。

這是一本很溫柔的小書,就像智者的語音,隨著風,呢喃在你耳邊。
如果每餐體會,就會比較懂。如果只看文字,就容易只有頭腦懂,但其實完全不懂。
其實這樣的文字,給大家看,其實很容易流於既有的意象。但是我喜歡第一句,
「要覺得受到滋補,其實不用吃很多。」
英文的形容應該是
‘ How much is enough, for you ’
( 對你來說,多少才叫做「夠」)
因為一直感覺不夠,才要一直要。要個不停,直到我們筋疲力盡,我們還是不斷在腦中奔波。感覺不夠的這種飢餓感,不止在食慾上,也在每件事情上。所以我們都會囤積,我們很難很難真的簡單接受。因為,一直感覺「不夠」。
中文很有趣,一句「夠了沒?」代表很多重意思。比如:

如果用來罵人不知足,或要讓對方停止說話,就說:
“ Enough! ”
如果是問人家,我幫你加茶,夠了跟我說一聲的「夠了沒?」就是,
“ Say when.” ( 我注水,夠了說一聲 )
回答的人,等到量夠了,要說:
“ It’s enough. Thank you.”

好了,這大家週末愉快~ Bon appetit ! ( 祝胃口大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露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結界,沒有要討論英文怎麼說,根本不能說,原來的梵語叫做:sīmā-bandha,或bandhaya-sīman. 界分為「已結之界」(baddha-sīmā)和「未結之界」(abaddha-sīmā)兩類, ,近於南山律中所稱之「作法界」和「自然界」[4]。 後來因真言宗的發展,於修密教法時,為
Is the reopen ceremony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brings us back to the normal as where we were before 2020? 揭開世界的各國慶典,把我們帶回2020前的舊有秩序嗎? It is worth th
太久沒寫了。變遷太快。 順時中的結果,台灣已經在 2020/ 6/ 7 解除封印。目前進入報復性訂房/ 訂餐/ 應該接下來就要搶當第一批出國勇士。要證明什麼?我們很勇? 要不要等等?衝動不是勇敢的代名詞,盲目衝動有可能是送命,衝動跟勇敢的距離很遠。 首先,紐西蘭零確診的消息傳出。 E 很多新聞討論,
retro innovation 復古創新 抑或是 outdated 不合時宜。 這不是單一個人面對的問題,這是整個時代面對的問題。 很多人再也不敢開口,因為他擔心他的retro innovation 復古創新 變成outdated 不合時宜時代面對的問題。 比如: 經典長輩圖 復古創新 (哈哈 我
美國的到底,一個人要有多失焦,才會達到「一切錯誤都歸咎在他人」身上? 又剛好,這個失焦的人是一國之首,一鎮的鎮長,一個組織的領隊,一艘船的艦長,一片荒漠中的唯一掌有搖鈴權力的人! 死成一片的世界。 一直要到「死」成這樣,才會有人說,喔 啊我就盡量不出門就是了。應該不會怎樣吧? 說這些的人,已經感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 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 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寒食節典故,這篇說得好明白。 E 清明待在家,好食美餚,休息兼專注工作,好好平撫累了一季的身體。挺好挺妙。 今天要講的是,
結界,沒有要討論英文怎麼說,根本不能說,原來的梵語叫做:sīmā-bandha,或bandhaya-sīman. 界分為「已結之界」(baddha-sīmā)和「未結之界」(abaddha-sīmā)兩類, ,近於南山律中所稱之「作法界」和「自然界」[4]。 後來因真言宗的發展,於修密教法時,為
Is the reopen ceremony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brings us back to the normal as where we were before 2020? 揭開世界的各國慶典,把我們帶回2020前的舊有秩序嗎? It is worth th
太久沒寫了。變遷太快。 順時中的結果,台灣已經在 2020/ 6/ 7 解除封印。目前進入報復性訂房/ 訂餐/ 應該接下來就要搶當第一批出國勇士。要證明什麼?我們很勇? 要不要等等?衝動不是勇敢的代名詞,盲目衝動有可能是送命,衝動跟勇敢的距離很遠。 首先,紐西蘭零確診的消息傳出。 E 很多新聞討論,
retro innovation 復古創新 抑或是 outdated 不合時宜。 這不是單一個人面對的問題,這是整個時代面對的問題。 很多人再也不敢開口,因為他擔心他的retro innovation 復古創新 變成outdated 不合時宜時代面對的問題。 比如: 經典長輩圖 復古創新 (哈哈 我
美國的到底,一個人要有多失焦,才會達到「一切錯誤都歸咎在他人」身上? 又剛好,這個失焦的人是一國之首,一鎮的鎮長,一個組織的領隊,一艘船的艦長,一片荒漠中的唯一掌有搖鈴權力的人! 死成一片的世界。 一直要到「死」成這樣,才會有人說,喔 啊我就盡量不出門就是了。應該不會怎樣吧? 說這些的人,已經感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 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 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寒食節典故,這篇說得好明白。 E 清明待在家,好食美餚,休息兼專注工作,好好平撫累了一季的身體。挺好挺妙。 今天要講的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夢見我參加一個禪修營,裡面的法師都很年輕活潑。活動中法師會問各種問題,答對題目還會贈送一些小禮物。 我記得我們來到山下一家餐廳,我們當然都點素菜。可是有一些禪修的人就點了一些葷菜,有魚和小卷。法師也沒有為難大家,他們就吃鍋邊菜、方便素。 可是白目的人還真不少,就一直在點葷菜。我心裡想:「怎麼不是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舌尖上的禪》是一部跟飲食生活有關的作品,作品裡帶著淡淡的禪味,劇情沒有太震盪的起伏,大部分的情節,就只是很平常的煮食,與主角阿勉信手捻來的生活想法,如果你喜歡淡淡的療癒系作品,這部作品,會很適合你。是說,看這部電影前,要先吃飽,不然很容易會覺得餓啊。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所以說,以為自己沒吃什麼,但熱量卻已超標;以為自己沒花什麼,但預算卻已超過。那些多餘的熱量和多餘的開銷,真是自己的人生所需要的嗎?就算知道道理就擺在那,還是要逐一去確認才行。也知道是要少吃而不是不吃,但到底要吃哪些食物好,總得要先列出來才是。也正因為食物和開銷皆有限量,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樣說來,火鍋是給能夠控制熱量的人吃的,以這樣的角度去吃,就能安心許多。因為已經評估可行之後再吃,自然就每次吃都是在安全範圍內。就像如果每天固定只喝一杯咖啡,就能避免有過量的問題。食物本身是好的,端看個人如何利用。回到主題上,雖然尬鍋的湯頭稍微油膩些,但只要少喝點湯,一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十天觀禪的經驗,過程中發現飲食與身體之間的聯繫,靜坐期間遇到脹氣問題,調整飲食後發現效果良好。身體感受是需要關注的,靜坐時間讓作者意識到飲食選擇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四季的節氣料理,所描繪人生之味的電影,改編自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的料理散文《今天吃什麼呢?去地里看看》,記錄作者十二個月的山居生活隨筆。水上勉因小時候家貧,曾被父親送去寺廟當和尚,所以很擅於利用寺廟周遭田園之自然食物,烹煮出三餐料理。山林中的果實、蘑菇、野草、竹筍皆可上桌。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過,從共通點的角度來看,認識自己的身體極限是有必要的,而這可以透過不斷嘗試來達成。不管是想要大吃大喝或者是幾乎不吃,都會碰上身體極限。幾乎不吃就一定是對身體好嗎?這也說不定。發現這樣吃會生病,那就下次不要這樣做。不過,也要考慮到習慣的養成要去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夢見我參加一個禪修營,裡面的法師都很年輕活潑。活動中法師會問各種問題,答對題目還會贈送一些小禮物。 我記得我們來到山下一家餐廳,我們當然都點素菜。可是有一些禪修的人就點了一些葷菜,有魚和小卷。法師也沒有為難大家,他們就吃鍋邊菜、方便素。 可是白目的人還真不少,就一直在點葷菜。我心裡想:「怎麼不是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舌尖上的禪》是一部跟飲食生活有關的作品,作品裡帶著淡淡的禪味,劇情沒有太震盪的起伏,大部分的情節,就只是很平常的煮食,與主角阿勉信手捻來的生活想法,如果你喜歡淡淡的療癒系作品,這部作品,會很適合你。是說,看這部電影前,要先吃飽,不然很容易會覺得餓啊。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所以說,以為自己沒吃什麼,但熱量卻已超標;以為自己沒花什麼,但預算卻已超過。那些多餘的熱量和多餘的開銷,真是自己的人生所需要的嗎?就算知道道理就擺在那,還是要逐一去確認才行。也知道是要少吃而不是不吃,但到底要吃哪些食物好,總得要先列出來才是。也正因為食物和開銷皆有限量,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樣說來,火鍋是給能夠控制熱量的人吃的,以這樣的角度去吃,就能安心許多。因為已經評估可行之後再吃,自然就每次吃都是在安全範圍內。就像如果每天固定只喝一杯咖啡,就能避免有過量的問題。食物本身是好的,端看個人如何利用。回到主題上,雖然尬鍋的湯頭稍微油膩些,但只要少喝點湯,一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十天觀禪的經驗,過程中發現飲食與身體之間的聯繫,靜坐期間遇到脹氣問題,調整飲食後發現效果良好。身體感受是需要關注的,靜坐時間讓作者意識到飲食選擇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四季的節氣料理,所描繪人生之味的電影,改編自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的料理散文《今天吃什麼呢?去地里看看》,記錄作者十二個月的山居生活隨筆。水上勉因小時候家貧,曾被父親送去寺廟當和尚,所以很擅於利用寺廟周遭田園之自然食物,烹煮出三餐料理。山林中的果實、蘑菇、野草、竹筍皆可上桌。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過,從共通點的角度來看,認識自己的身體極限是有必要的,而這可以透過不斷嘗試來達成。不管是想要大吃大喝或者是幾乎不吃,都會碰上身體極限。幾乎不吃就一定是對身體好嗎?這也說不定。發現這樣吃會生病,那就下次不要這樣做。不過,也要考慮到習慣的養成要去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