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知乎@新職語
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你能回答這3個問題,能夠幫你有效解決職業迷茫的問題:
- 我喜歡做什麼?
- 我能做什麼?
- 我要做什麼?
第1點,我喜歡做什麼?
在做什麼事情時,你是開心,且願意花時間投入在這上面呢?
這個事情不必很大,即便可能有些“不務正業”,也是可以的。前不久上微博熱搜的95後的豐媛媛,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子,意外成為雪糕試吃師,,每天靠試吃雪糕就能輕鬆月入過萬,實現了“雪糕隨便吃”的夢想。工作兩年,她總結了品嚐雪糕的諸多秘訣:將雪糕的味道像香水一樣,劃分為前調、中調和後調。也正是有這樣的專業精神,經過她品鑑最終上市的一些雪糕,成了熱銷的“爆款”。
如果沒有明確的興趣愛好,可以利用職業性格測評工具。比較常見的是,MBTI、霍蘭德、九型人格等。
以九型人格專業測試為例,這是近年來很受美國斯坦福大學等著名大學MBA學員,推崇並成為現今最熱門的課程之一。九型人格學有2000 多年曆史的古老學問,按照人們習慣性的思維模式,情緒反應和行為習慣等性格特質,將人分為九種:
第1型完美型,第2型助人型,第3型成就型,第4型:獨特型,第5型理智型,第6型忠誠型,第7型活躍型,第8型領導型,第九型和平型。可以結合測試的結果來判斷,自己更適合做什麼職業。
第2點,我能做什麼?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想要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當然要客觀地正視自己具備的能力。
我們所具備的能力,不單是指通過正規教育獲得的證書、專業技能、培訓經歷、工作經歷等“硬技能”;社交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能力等“軟技能”也非常重要,能夠反映自己如何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對於企業來說,也是重要的考核標準。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硬技能體現的是智商,軟技能則是情商、逆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以將我們所具備的能力寫下來,既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分析,是否具備某個崗位的能力,還能讓我們寫簡歷時,更加得心應手。如果發現自己現在與自己理想中的崗位,還有一段距離,也可以通過學習/實踐查漏補缺。別在還沒開始的時候,或一遇到挫折就說“不可能”“來不及”。
第3點,我要做什麼?
俗話說,人各有志。
每個人的志向都不相同。有的人想做一個普通的職員,生活平淡家人安好即可;有的人想做一個激情四射的創業者,享受工作的時光,渴望上市敲鐘;有的人想周遊世界,看遍大好河山,能夠讓心靈得到慰藉。
那麼,你想做什麼呢?
回答不上來?
咱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對你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挖掘內心深處的原動力,對於分析職業偏好、職業發展都非常有幫助。
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內心,建議使用表格的方式,把影響你職業選擇的選項,做一個優先級的排序,並寫下為什麼選擇的理由。
常見的職業選擇因素:
- 工資高
- 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特長
- 職業發展前景
- 舒適的辦公環境
- 福利完善
- 培訓、學習機會多
- 地處大城市
- 工作輕鬆、壓力少
- 同事之間關係和諧
- 工作穩定
- 有職業光環
- 公司名氣大
- 離家近
- 對社會的貢獻大
- 良好的企業文化
- 與國際接軌
- 經常出差
- 晉昇機會多
- 方便陪伴家人/伴侶
哪些因素是你在選擇工作時,優先考慮的因素呢?不如寫下來,不僅對我們的職業規劃有幫助,還能幫我們寫好簡歷,在面試時,也能幫你從容應對HR的各種問題。
當然,也可以通過網上測試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職業價值觀。目前國內許多專家對於職業價值觀,有各自的劃分標準,對職業價值觀的種類劃分也不同,沒有形成統一的定論。比較常見的是,美國心理學家洛特克提出的13種價值觀。
不知道什麼適合自己,其實就是不了解自己,對職場世界認知匱乏,不知道如何有效匹配。希望你能通過這三個問題,明白心中所想,找到自己喜歡並熱愛一生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