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怎樣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轉自知乎@新職語

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你能回答這3個問題,能夠幫你有效解決職業迷茫的問題:

  1. 我喜歡做什麼?
  2. 我能做什麼?
  3. 我要做什麼?


第1點,我喜歡做什麼?


在做什麼事情時,你是開心,且願意花時間投入在這上面呢?
這個事情不必很大,即便可能有些“不務正業”,也是可以的。前不久上微博熱搜的95後的豐媛媛,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子,意外成為雪糕試吃師,,每天靠試吃雪糕就能輕鬆月入過萬,實現了“雪糕隨便吃”的夢想。工作兩年,她總結了品嚐雪糕的諸多秘訣:將雪糕的味道像香水一樣,劃分為前調、中調和後調。也正是有這樣的專業精神,經過她品鑑最終上市的一些雪糕,成了熱銷的“爆款”。

如果沒有明確的興趣愛好,可以利用職業性格測評工具。比較常見的是,MBTI、霍蘭德、九型人格等。


以九型人格專業測試為例,這是近年來很受美國斯坦福大學等著名大學MBA學員,推崇並成為現今最熱門的課程之一。九型人格學有2000 多年曆史的古老學問,按照人們習慣性的思維模式,情緒反應和行為習慣等性格特質,將人分為九種:

第1型完美型,第2型助人型,第3型成就型,第4型:獨特型,第5型理智型,第6型忠誠型,第7型活躍型,第8型領導型,第九型和平型。可以結合測試的結果來判斷,自己更適合做什麼職業。




第2點,我能做什麼?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想要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當然要客觀地正視自己具備的能力。
我們所具備的能力,不單是指通過正規教育獲得的證書、專業技能、培訓經歷、工作經歷等“硬技能”;社交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能力等“軟技能”也非常重要,能夠反映自己如何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對於企業來說,也是重要的考核標準。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硬技能體現的是智商,軟技能則是情商、逆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以將我們所具備的能力寫下來,既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分析,是否具備某個崗位的能力,還能讓我們寫簡歷時,更加得心應手。如果發現自己現在與自己理想中的崗位,還有一段距離,也可以通過學習/實踐查漏補缺。別在還沒開始的時候,或一遇到挫折就說“不可能”“來不及”。




第3點,我要做什麼?


俗話說,人各有志。
每個人的志向都不相同。有的人想做一個普通的職員,生活平淡家人安好即可;有的人想做一個激情四射的創業者,享受工作的時光,渴望上市敲鐘;有的人想周遊世界,看遍大好河山,能夠讓心靈得到慰藉。
那麼,你想做什麼呢?
回答不上來?
咱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對你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挖掘內心深處的原動力,對於分析職業偏好、職業發展都非常有幫助。
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內心,建議使用表格的方式,把影響你職業選擇的選項,做一個優先級的排序,並寫下為什麼選擇的理由。

常見的職業選擇因素:

  1. 工資高
  2. 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特長
  3. 職業發展前景
  4. 舒適的辦公環境
  5. 福利完善
  6. 培訓、學習機會多
  7. 地處大城市
  8. 工作輕鬆、壓力少
  9. 同事之間關係和諧
  10. 工作穩定
  11. 有職業光環
  12. 公司名氣大
  13. 離家近
  14. 對社會的貢獻大
  15. 良好的企業文化
  16. 與國際接軌
  17. 經常出差
  18. 晉昇機會多
  19. 方便陪伴家人/伴侶

哪些因素是你在選擇工作時,優先考慮的因素呢?不如寫下來,不僅對我們的職業規劃有幫助,還能幫我們寫好簡歷,在面試時,也能幫你從容應對HR的各種問題。

當然,也可以通過網上測試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職業價值觀。目前國內許多專家對於職業價值觀,有各自的劃分標準,對職業價值觀的種類劃分也不同,沒有形成統一的定論。比較常見的是,美國心理學家洛特克提出的13種價值觀。
不知道什麼適合自己,其實就是不了解自己,對職場世界認知匱乏,不知道如何有效匹配。希望你能通過這三個問題,明白心中所想,找到自己喜歡並熱愛一生的事業。




avatar-img
BOSS成功指南的沙龍
38會員
8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懂如何面試的人還有很多。 因為面試在每個人的職場生涯中都並不是經常發生。 所以大多數人很難從自身經驗中,提取出太多有價值的面試方法和面試技巧。 職場人該如何在面試中成功地拿下offer? 建議你要掌握以下6個技巧。
我發現雖然很多公司都把碼字的工種直接叫做文案。但事實上文案、編輯、內容運營是不一樣的工種,各自工作的側重點也不同。雖然在實際工作中,一個碼字的人經常會同時涉及到這三個工種的工作,但是做的時候不做具體區分,就會陷入只是做,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尷尬境地。 那到底這三個工作有什麼區別呢?
現在不管是職場老手還是職場菜鳥,未來的不穩定性總能給大家帶來恐懼感,那麼如何消除這種恐懼感,才是我們每一位職場人需要正視的問題。為了解答我最近的這個困惑,我特意找了我的Mentor幫忙解答疑惑,交流的結果有以下幾點大概內容,可供大家參考哈~   
語言是一門雙刃劍,用好了產生正能量,能夠三言兩語消除誤解,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夠讓消費者買下自己根本不需要的物品,比如把冰賣給愛基斯摩人;能夠在台上侃侃而談,成為公眾場合中的風雲人物等等。用不好也可能產生一定的破壞力,甚至帶來一失語成千古恨的沉痛教訓。
不論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人際交往處處都有小細節, 這些小細節有時因為太細小,所以沒有人明說, 但其實這些細節都非常的重要,有實作才會有收穫!
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走了太多彎路, 也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 如果有時光機,以下這些道理, 都是我想告訴初入職場的自己的, 希望對你有啟發和幫助。
不懂如何面試的人還有很多。 因為面試在每個人的職場生涯中都並不是經常發生。 所以大多數人很難從自身經驗中,提取出太多有價值的面試方法和面試技巧。 職場人該如何在面試中成功地拿下offer? 建議你要掌握以下6個技巧。
我發現雖然很多公司都把碼字的工種直接叫做文案。但事實上文案、編輯、內容運營是不一樣的工種,各自工作的側重點也不同。雖然在實際工作中,一個碼字的人經常會同時涉及到這三個工種的工作,但是做的時候不做具體區分,就會陷入只是做,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尷尬境地。 那到底這三個工作有什麼區別呢?
現在不管是職場老手還是職場菜鳥,未來的不穩定性總能給大家帶來恐懼感,那麼如何消除這種恐懼感,才是我們每一位職場人需要正視的問題。為了解答我最近的這個困惑,我特意找了我的Mentor幫忙解答疑惑,交流的結果有以下幾點大概內容,可供大家參考哈~   
語言是一門雙刃劍,用好了產生正能量,能夠三言兩語消除誤解,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夠讓消費者買下自己根本不需要的物品,比如把冰賣給愛基斯摩人;能夠在台上侃侃而談,成為公眾場合中的風雲人物等等。用不好也可能產生一定的破壞力,甚至帶來一失語成千古恨的沉痛教訓。
不論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人際交往處處都有小細節, 這些小細節有時因為太細小,所以沒有人明說, 但其實這些細節都非常的重要,有實作才會有收穫!
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走了太多彎路, 也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 如果有時光機,以下這些道理, 都是我想告訴初入職場的自己的, 希望對你有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