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轉自知乎@新職語
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你能回答這3個問題,能夠幫你有效解決職業迷茫的問題:
  1. 我喜歡做什麼?
  2. 我能做什麼?
  3. 我要做什麼?

第1點,我喜歡做什麼?


在做什麼事情時,你是開心,且願意花時間投入在這上面呢?
這個事情不必很大,即便可能有些“不務正業”,也是可以的。前不久上微博熱搜的95後的豐媛媛,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子,意外成為雪糕試吃師,,每天靠試吃雪糕就能輕鬆月入過萬,實現了“雪糕隨便吃”的夢想。工作兩年,她總結了品嚐雪糕的諸多秘訣:將雪糕的味道像香水一樣,劃分為前調、中調和後調。也正是有這樣的專業精神,經過她品鑑最終上市的一些雪糕,成了熱銷的“爆款”。

如果沒有明確的興趣愛好,可以利用職業性格測評工具。比較常見的是,MBTI、霍蘭德、九型人格等。

以九型人格專業測試為例,這是近年來很受美國斯坦福大學等著名大學MBA學員,推崇並成為現今最熱門的課程之一。九型人格學有2000 多年曆史的古老學問,按照人們習慣性的思維模式,情緒反應和行為習慣等性格特質,將人分為九種:
第1型完美型,第2型助人型,第3型成就型,第4型:獨特型,第5型理智型,第6型忠誠型,第7型活躍型,第8型領導型,第九型和平型。可以結合測試的結果來判斷,自己更適合做什麼職業。




第2點,我能做什麼?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想要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當然要客觀地正視自己具備的能力。
我們所具備的能力,不單是指通過正規教育獲得的證書、專業技能、培訓經歷、工作經歷等“硬技能”;社交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能力等“軟技能”也非常重要,能夠反映自己如何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對於企業來說,也是重要的考核標準。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硬技能體現的是智商,軟技能則是情商、逆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以將我們所具備的能力寫下來,既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分析,是否具備某個崗位的能力,還能讓我們寫簡歷時,更加得心應手。如果發現自己現在與自己理想中的崗位,還有一段距離,也可以通過學習/實踐查漏補缺。別在還沒開始的時候,或一遇到挫折就說“不可能”“來不及”。




第3點,我要做什麼?


俗話說,人各有志。
每個人的志向都不相同。有的人想做一個普通的職員,生活平淡家人安好即可;有的人想做一個激情四射的創業者,享受工作的時光,渴望上市敲鐘;有的人想周遊世界,看遍大好河山,能夠讓心靈得到慰藉。
那麼,你想做什麼呢?
回答不上來?
咱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對你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挖掘內心深處的原動力,對於分析職業偏好、職業發展都非常有幫助。
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內心,建議使用表格的方式,把影響你職業選擇的選項,做一個優先級的排序,並寫下為什麼選擇的理由。

常見的職業選擇因素:
  1. 工資高
  2. 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特長
  3. 職業發展前景
  4. 舒適的辦公環境
  5. 福利完善
  6. 培訓、學習機會多
  7. 地處大城市
  8. 工作輕鬆、壓力少
  9. 同事之間關係和諧
  10. 工作穩定
  11. 有職業光環
  12. 公司名氣大
  13. 離家近
  14. 對社會的貢獻大
  15. 良好的企業文化
  16. 與國際接軌
  17. 經常出差
  18. 晉昇機會多
  19. 方便陪伴家人/伴侶
哪些因素是你在選擇工作時,優先考慮的因素呢?不如寫下來,不僅對我們的職業規劃有幫助,還能幫我們寫好簡歷,在面試時,也能幫你從容應對HR的各種問題。
當然,也可以通過網上測試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職業價值觀。目前國內許多專家對於職業價值觀,有各自的劃分標準,對職業價值觀的種類劃分也不同,沒有形成統一的定論。比較常見的是,美國心理學家洛特克提出的13種價值觀。
不知道什麼適合自己,其實就是不了解自己,對職場世界認知匱乏,不知道如何有效匹配。希望你能通過這三個問題,明白心中所想,找到自己喜歡並熱愛一生的事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他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我大學面試課輔班的兼職時,主任跟我說:「我們之前有用過男性,可是他打小孩欸,他打小孩欸。」語氣中充滿不可置信與強調。 我在聽的當下,覺得那個曾經在那裡工作的男生一定不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吧,他一定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跟課輔
Thumbnail
avatar
漉蔍漉漉蔍/漉的各路糾結
2021-09-24
你知道自己在為了什麼工作嗎?--念到社會認為的好大學就該做光鮮亮麗的工作嗎?「老師你念政大?阿你現在在這裡?」 「對阿,不然你覺得念政大應該要去哪裡?」 「念政大不是應該要走什麼法律還是政治嗎?」 「我念的是心理系(苦笑)。」 「心理系?是那個佛教的系嗎?」 「不是。」 「喔老師那你念政大,做這個工作好嗎?」 「不然你覺得我應該做什麼?」 「感覺就是要走軍公教才好啊。」
Thumbnail
avatar
溫曉風
2021-05-15
用「芭樂葉」治療血糖的阿嬤。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醫療衛教應該是要「因材施教」的。沒辦法一招就想打天下。 但我們的醫療建議,卻一直都是全世界人口的版本:「多運動、多喝水、多吃菜」。這也難怪阿公阿嬤覺得醫療建議不適合他。
Thumbnail
avatar
胡廷岳藥師的醫病故事集
2021-04-27
關鍵在於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在看完《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之後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近藤麻理惠、史考特・索南辛。 風靡全球的整理女王╳組織心理學家,首度跨國跨界合作。 獻給爸媽:我終於學會整理啦!-史考特・索南辛 這本書是麻理惠和史考特共同合作的結晶,兩人各自撰寫一半的內容,執筆的篇章也會補充另一位的想法。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21-01-25
天賦,怎麼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常常遇到很多業界的業務,每每在業績檢討會上,一定會聽到自我否決的一句話,就是,我可能不適合,這需要業務天賦,所以,事實證明我沒有那種天賦,可能還是行政工作比較適合.我好奇的問,那你認為的業務天賦是什麼呢?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業務天賦,那你一定擁有其它天賦,那又是什麼呢? 職場工作中即使是行政工作也是需
Thumbnail
avatar
Genius天賦創意課程
2020-12-18
人生的最大問題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們偶爾會聽到人們對現況怨懟不滿,當抱怨的人們在說那些話的時候,會認為自己落到這樣的地步都是別人造成的,但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avatar
阿飛
2020-12-08
如何知道自己要什麼?-從這 3 個步驟開始「你要先知道『自己』是什麼,才能夠『做自己』。」-鍾明軒 對於現代人來說,我與你都渴望能「做自己」,然而,在做自己之前,你了解「自己」的模樣是什麼嗎?如果不是很了解,或想要更深入了解,你可以嘗試以下這幾個步驟,幫助你層層認識最內在的自己。
Thumbnail
avatar
阿席娜 Athena
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