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做天兵設計》理想的產品定位如何應用於現實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次是以《別做天兵設計》書籍中的方法來練習,主要會follow書中工具用自己的理解來推測Nike+ Run Club需求分析,由於經驗尚淺且是領域菜鳥,有任何不足或不正確之處,請用力鞭打指教。
互動設計師在拿到需求檔案後,透過思考、設計方法等,把需求轉化為設計方案,再細化成標準的設計原型。
理想情況下設計原型的由來:
  1. 需求檔案:根據產品定位得到的需求(功能、內容等)
  2. 設計草稿:根據需求(功能、內容)設計方案
  3. 設計原型:把設計方案轉化為標準的設計原型

那需求檔案是如何產生的?

在需求分析前期,產品經理能夠和設計師一同根據以下內容,再根據專案資源等狀況來篩選不同來源需求,形成一份能讓雙方達成共識的檔案。
理想的需求分析過程(內容主要由產品經理產出,互動設計師參與):
  1. 產品定位:目標使用者、功能範圍、產品特色
  2. 需求採集:使用者研究、調查、競品分析、使用者回饋、產品資料
  3. 需求檔案:功能、內容、優先權

完美的跑步夥伴 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

無論您是初學者或正在準備比賽,Nike+ Run Club 應用程式讓您身邊環繞的人事物,都能滿足您精進跑步的需求。每次跑步時,都有數百萬名跑者及專業指導陪伴激勵您,我們不僅助您達成目標,還能讓您擁有更多樂趣。

產品定位

實際上就是關於產品的目標、範圍、特徵等限制條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產品定義和用戶需求。
產品定義主要由產品經理從商業角度考慮;用戶需求則由設計師從使用者角度考慮。最終的產品定位應該是綜合考慮兩者關係的結果。
別做天兵設計!傾聽、思考、表達,滿足使用者體驗的0盲點設計關鍵

產品定義

一般是基於市場調查、使用者研究、自身資源綜合分析得出的初步結果
  1. 使用人群:白領(藉由產品定價約為$2,000-$8,000以及運動健康意識興起,推測主要使用者以白領居多,且這部分人群收入較高,對公司更有商業價值)
  2. 主要功能:追蹤跑步記錄
  3. 產品特色:個人需求指導、好友紀錄良性競爭(與同類型產品相比較突出的特色)
產品定義:一款追蹤跑步記錄應用程式

用戶需求

其實就是解決”誰“在”什麼環境下“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可透過腦力激盪方式,在產品定義的基礎上列出所有可能想到的內容
  1. 目標使用者
  • 不固定型:操作簡單、跑步次數低、朋友有跑跑一下、久久一次路跑
  • 固定次數型:詳細記錄、語音指導、需有音樂、朋友比較、成就感
  • 達人型:專業功能、各種紀錄方式、身體變化紀錄、專業教練
2. 使用場景
  • 街道上:隨時停止開始、音量控制、跑步地圖
  • 操場上:音質清晰、一圈公尺設定、圈數提醒、加油鼓勵
  • 健身房:手動輸入紀錄
3. 使用者目標
  • 紀錄自己的成果:紀錄時間、速率、距離、體力、天氣、鞋款、坡度、軌跡、心律等
  • 跑步想聽音樂:多樣跑步歌曲、與熟悉應用程式連動、推薦/名人歌單
  • 與好友比較:即時/每週/每月/每年的距離/速率/跑步次數等、PO文炫耀
  • 只想跑一下:語音/文字鼓勵
  • 有目標更有動力:3K/5K/10K/21K/42K挑戰、多少人挑戰、目前完成率
  • 不同跑步目標:距離跑、速度跑、時間跑、速率跑
  • 需要專業指導:語音教練、訓練計畫、專業教練
在目標使用者、使用場景、使用者目標3個因素中,目標使用者是最關鍵的。該選擇哪種類型做為目標使用者,需綜合權衡使用者對公司的商業價值(包含對推廣、行銷成本的考慮)及潛在需求量。
從以上的產品定義(來自於市場調查、使用者研究、自身資源等)及用戶需求(來自於使用者調查、競品分析、腦力激盪等)可總結出Nike+ Run Club 應用程式的產品定位:
目標使用者:25–35歲,追求健康生活、規律運動的白領
主要功能:追蹤跑步記錄
產品特色:個人需求指導、好友紀錄良性競爭
使用場景:室外(街道、操場)/室內(跑步機)
使用者目標:紀錄自己的成果/跑步想聽音樂/與好友比較/只想跑一下/有目標更有動力/不同跑步目標/需要專業指導
產品定位:一款跑步愛好者使用的個人化指導跑步追蹤記錄應用程式

但在實際工作中需求從哪來?

以上只是我自認為的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產品定位,沒有實際參與過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開發,沒有真實的數據參考,一切都是想像,一切都是假的。
當然現實要複雜許多,在實際專案中採集需求的方式有多人腦力激盪、使用者調查研究、競品分析、使用者回饋(上線後)、產品資料(上線後,例如GA、報表)等,這些內容都是需要時間和專業人員協助一同完成。並與商業價值、企業資源、人力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來分析和篩選出現階段合理的需求。
因此在處理各方需求時,可遵循書中提到的流程,轉化為現階段產品需求:
  1. 篩掉明顯不合理的需求:目前不可實現的/價值不大的/無適合資源的
  2. 挖掘使用者目標:使用者的真實需求是什麼
  3. 適合產品定位:使用者目標/主要功能/產品特色
  4. 考慮項目資源/定義優先權:開發成本/商業價值/使用者價值等
其實在現實中很難做到完整流程,我所碰到的幾乎都是發現Reference什麼功能很棒,拿來參考參考。但是,仍然能透過以上流程,發掘我們的目標使用者是誰?需花費的開發成本?帶來的商業價值如何?需求的優先順序?

需求檔案的產生

根據產品定位和專案資源情況篩選,產出的需求就可以定義出優先順序。接下來就是撰寫詳細需求檔案,重點描述每個需求的邏輯、功能、內容等。
需求檔案內容蠻多,下篇再運用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當範例逐一介紹。
完整的產品需求檔案該怎麼誕生?
根據上篇Nike+ Run Club 應用程式 產品定位,藉由想像而產生的產品定義及用戶需求,可以大致總結出Nike+ Run Club 應用程式的產品定位:medium.coma

參考資料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1會員
26內容數
透過數位專案經理和產品經理的經歷,分享工作經驗、產品思維等內容,以及各大神產品好書重點整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全面介紹NIKE最新推出的兩款運動鞋:NIKE BOOK 1 和 NIKE GT CUT。從設計、技術、性能及適用人群等方面進行剖析,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的選擇。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實際就業後,會發現收集與分析需求,通常都不是工程師在做,會有另一群人,以非工程的角度收集及分析需求,然後在開發過程中蹦出不同的火花,於是很好奇另一群人的想法是什麼?我不敢說這本書能完全代表另一群人的想法,但確實能夠得到很多有用的思維。推薦給所有的軟體工程師。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在設計有四年快五年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從實戰經驗中去不斷摸索產品開發的流程。從視覺傳達的背景出來,在用戶體驗的經驗都是在實際開發中去摸索出來的。不是理論派,只是根據我本人的經驗摸索出來的設計方法,也不會用太多高深的詞彙說明。 以前搜尋怎麼做產品設計?究竟是要從什麼步驟開始的這件事情,大部分看到的
Thumbnail
在行銷策略中運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可以幫助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內容,吸引目標消費者,提高流量和互動。本文探討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五個層次,並提供了NIKE和星巴克兩個案例,以實際事例說明如何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行銷。認識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分析產品/服務能提供哪些解決方案,善用故事行銷,創造更具吸引力的行銷內容
Thumbnail
在下寬和所著的《無痛買單》中,指出企業追求成本下降與銷售額增加,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環——價格。他並引用了京瓷公司創辦人稻盛和夫先生所言,「決定經營存亡的是定價策略」。這點提醒我們不應該太過於專注於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長遠的品牌價值與市場定位。 下寬和透過Nike、Adidas和Under Armo
Thumbnail
首先,消費品對我來說的定義是我們可以買到的產品,所以是廣義的生活用品(食、衣、用、美妝、保養、保健、清潔等)。我曾有幸在某知名美商擔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少數在台灣可以研發製造產品的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父母要掌管產品有關的一切。而大部分的消費品公司做的其實都是成品(進口、代理、零售)的產品行
簡介 當談到運動鞋時,時尚和舒適是追求者所看重的兩個關鍵因素。其中一款滿足所有需求的鞋款就是Nike Dunk Low。Nike Dunk Low是一款經典的鞋型,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成為球鞋愛好者和休閒穿著者追捧的熱門鞋款。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Nike Dunk Low的受歡迎程度和吸引力、它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全面介紹NIKE最新推出的兩款運動鞋:NIKE BOOK 1 和 NIKE GT CUT。從設計、技術、性能及適用人群等方面進行剖析,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的選擇。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實際就業後,會發現收集與分析需求,通常都不是工程師在做,會有另一群人,以非工程的角度收集及分析需求,然後在開發過程中蹦出不同的火花,於是很好奇另一群人的想法是什麼?我不敢說這本書能完全代表另一群人的想法,但確實能夠得到很多有用的思維。推薦給所有的軟體工程師。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在設計有四年快五年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從實戰經驗中去不斷摸索產品開發的流程。從視覺傳達的背景出來,在用戶體驗的經驗都是在實際開發中去摸索出來的。不是理論派,只是根據我本人的經驗摸索出來的設計方法,也不會用太多高深的詞彙說明。 以前搜尋怎麼做產品設計?究竟是要從什麼步驟開始的這件事情,大部分看到的
Thumbnail
在行銷策略中運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可以幫助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內容,吸引目標消費者,提高流量和互動。本文探討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五個層次,並提供了NIKE和星巴克兩個案例,以實際事例說明如何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行銷。認識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分析產品/服務能提供哪些解決方案,善用故事行銷,創造更具吸引力的行銷內容
Thumbnail
在下寬和所著的《無痛買單》中,指出企業追求成本下降與銷售額增加,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環——價格。他並引用了京瓷公司創辦人稻盛和夫先生所言,「決定經營存亡的是定價策略」。這點提醒我們不應該太過於專注於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長遠的品牌價值與市場定位。 下寬和透過Nike、Adidas和Under Armo
Thumbnail
首先,消費品對我來說的定義是我們可以買到的產品,所以是廣義的生活用品(食、衣、用、美妝、保養、保健、清潔等)。我曾有幸在某知名美商擔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少數在台灣可以研發製造產品的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父母要掌管產品有關的一切。而大部分的消費品公司做的其實都是成品(進口、代理、零售)的產品行
簡介 當談到運動鞋時,時尚和舒適是追求者所看重的兩個關鍵因素。其中一款滿足所有需求的鞋款就是Nike Dunk Low。Nike Dunk Low是一款經典的鞋型,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成為球鞋愛好者和休閒穿著者追捧的熱門鞋款。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Nike Dunk Low的受歡迎程度和吸引力、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