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共振呼吸與心跳,讓你不健康也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壓力怎麼來?

尚未覺察(無意識)的信念主導著我們,一層一層不適當的認知與行為模式,形成堅硬的習慣與反芻思考(rumination)岩石,當這樣的岩石越來越多,散落身體各處,會有過度或不足的生理反應(如過度呼吸、心悸、頭痛、麻木......)、偏誤的知覺與不適當的問題解決方式,這都會影響我們的因應能力,而貧弱的因應能力,將導致壓力與健康問題。

當生理回饋出現時,壓力與健康問題會出現什麼變化呢?

壓力來臨時,我們會用同樣的思考與行為習慣因應。生理回饋技術,透過視覺呈現,幫助我們看見身體並正確評估身體的狀態 (如呼吸、心跳、肌肉緊繃、身體的溫度等)與情緒狀態,就像一位導師,除了幫助身體定位與評估,亦教導如何改變身體狀態。
在這節奏飛快的社會,我們已經遺忘如何感覺身體,容易錯誤判斷身體狀態,透過生理回饋,我們得以覺察並改變,進而強化我們的因應能力。

生理回饋可以解決什麼樣的身心健康問題?

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生理回饋可以改善以下症狀或心理疾患:

  • 焦慮
  • 憂鬱
  • 創傷壓力症候群
  • 失眠
  • 成癮
  • 慢性疼痛
  • 頭痛
  • 纖維肌痛
  • 高血壓
  • 慢性疲勞
  • 慢性肌肉緊張

除了改善健康問題外,亦可提升行為表現,如運動表現。

生理回饋怎麼感知身體?

你感覺得到身體,生理回饋也能感覺到,甚至在你感覺不到時,生理回饋會幫你看見。那它是怎麼看見的?它又是如何讓你看見?生理回饋提供了幾項科技數據,這些數據都能準確描繪身體樣貌。

心跳變異率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 呼吸與心跳的雙人舞
HRV,即心律跳動的穩定程度,也是心臟迷走神經的指標。其變化告訴我們,自主神經是處於交感狀態(如“戰或逃”反應)還是副交感狀態(放鬆狀態),亦即它正在告訴我們,當下你的壓力指數有多少。高HRV (即呼吸與心跳的和諧動態),代表對身體功能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強,而低HRV,則會損害健康。
因此,HRV如身體鏡像,再現自主神經系統中的調節機制,透過HRV,訓練慢節奏的呼吸,可增加HRV以及改善心理健康和情緒調節能力(Zaccaro et al., 2018)。

肌肉張力 (Electromyographic, EMG)
臨床上,當詢問個案,現在你有感覺到身體哪裡較緊、哪裡較鬆嗎?時常得的回應是,我覺得還好、我感覺不到。當緊張時,肌肉會呈現緊繃狀態,透過EMG,可協助我們看到目前身體肌肉的緊繃程度。當EMG一測下去,個案才驚覺原來我的肩膀這麼緊繃,但他已經習慣了。

膚電反應 (Galvanic Skin Response, GSR)
測量手指、手掌的汗腺反應。當人在焦慮狀態時,交感神經活化反應,促使汗腺分泌。處於放鬆狀態時,則反之。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汗腺分泌數據的畫面,加上放鬆的引導,來學會控制汗腺分泌的活動。

指溫 (Thermistor)
當人在緊張時,交感神經活動,會影響了末稍血管收縮,造成指溫下降。在放鬆時,則反之。因此,我們從指溫高低,可看出當下是處於緊張或放鬆狀態。

我的自律神經失調了嗎?

自律神經失調是大家常見的問題。當你因焦慮去看醫生,怎樣都找不到原因時,可能會被認為是自律神經失調。那自律神經怎樣才算失調?
人都會焦慮,那是正常不過的情緒反應,但有些人能很快從焦慮情緒回復到平靜狀態,有些人則久久無法回到主觀放鬆經驗或是認為緊張是正常的狀態。
我們可以透過生理回饋測量自律神經是否失調。首先,將平靜狀態視為基準線,當我們從焦慮狀態回到基準線,所需的時間越長,就代表失調的程度越嚴重。
但是,失調也可以視為某種身體的資源,譬如將縮短失調時間設為目標,我們可以透過放鬆練習、呼吸調節......等技巧,來縮短失調時間,增加平靜的持續時間。



參考資料

1. Zaccaro et al. (2018). How Breath-Control Can Change Your Life: A Systematic Review on Psych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Slow Breathing. Front. Hum. Neurosc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您的瞬間當下會決定一切感知定一切吉凶。😏
avatar-img
聽心理沙龍
1.2K會員
167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聽心理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18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2024/05/18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2024/05/10
正念對創傷恢復有著有效的治療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可能不慎觸發創傷反應,造成身體和情緒上的不適。透過正念,也可能喚起創傷相關的情緒和記憶。想要擁抱正念作為恢復利器,需要謹慎面對這些挑戰,同時也要理解不同人可能需尋找其他治療方式的現實。
Thumbnail
2024/05/10
正念對創傷恢復有著有效的治療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可能不慎觸發創傷反應,造成身體和情緒上的不適。透過正念,也可能喚起創傷相關的情緒和記憶。想要擁抱正念作為恢復利器,需要謹慎面對這些挑戰,同時也要理解不同人可能需尋找其他治療方式的現實。
Thumbnail
2024/05/05
也許,我們都錯想了愛能解決所有問題,殊不知愛可能讓關係變得更加脆弱與忽視。認清關係不存在永遠的幸福,關係是會跌跌撞撞,充滿考驗,有這樣的前提假設,我們對關係更能感到得來不易,這就是愛的模樣。
Thumbnail
2024/05/05
也許,我們都錯想了愛能解決所有問題,殊不知愛可能讓關係變得更加脆弱與忽視。認清關係不存在永遠的幸福,關係是會跌跌撞撞,充滿考驗,有這樣的前提假設,我們對關係更能感到得來不易,這就是愛的模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可曾關注過自己每分鐘的脈搏有幾下呢?還記得以前教科書上是寫一分鐘72下,但實際上正常的標準是落在一分鐘60~85下,最高不應超過100下,無論是心跳太快或太慢都要當心,可能是身體有疾病的警訊,或是慢性壓力所造成的結果。 過往曾經發生過因為工作壓力而導致反胃、心悸、耳鳴的身體症狀,我原以為離開工作環
Thumbnail
你可曾關注過自己每分鐘的脈搏有幾下呢?還記得以前教科書上是寫一分鐘72下,但實際上正常的標準是落在一分鐘60~85下,最高不應超過100下,無論是心跳太快或太慢都要當心,可能是身體有疾病的警訊,或是慢性壓力所造成的結果。 過往曾經發生過因為工作壓力而導致反胃、心悸、耳鳴的身體症狀,我原以為離開工作環
Thumbnail
感覺基調 感覺基調是指一個人在某個時刻或某段時間內的情緒狀態、思維模式和能量水平等的綜合體驗。它是一種內在的、不易察覺的情緒氛圍,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方式、與他人交往的方式、行為反應等。例如,一個人在感覺基調較低的情況下,可能會感到消極、無助、憂鬱,而在感覺基調較高的情況下,則可能會感到積極、自信、
Thumbnail
感覺基調 感覺基調是指一個人在某個時刻或某段時間內的情緒狀態、思維模式和能量水平等的綜合體驗。它是一種內在的、不易察覺的情緒氛圍,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方式、與他人交往的方式、行為反應等。例如,一個人在感覺基調較低的情況下,可能會感到消極、無助、憂鬱,而在感覺基調較高的情況下,則可能會感到積極、自信、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2.1 情緒的定義和影響 情緒是人類對於所處環境或狀況的感受和反應,包含了主觀的心理狀態、生理反應和行為表現。情緒可以包括喜悅、悲傷、憤怒、恐懼、驚訝等不同的情感狀態。 情緒對人的影響非常深遠,可以影響到個人的思維、行為和身體健康。 在思維方面,情緒可以影響人的注意力、記憶、判斷和決策等認知過程。當
Thumbnail
2.1 情緒的定義和影響 情緒是人類對於所處環境或狀況的感受和反應,包含了主觀的心理狀態、生理反應和行為表現。情緒可以包括喜悅、悲傷、憤怒、恐懼、驚訝等不同的情感狀態。 情緒對人的影響非常深遠,可以影響到個人的思維、行為和身體健康。 在思維方面,情緒可以影響人的注意力、記憶、判斷和決策等認知過程。當
Thumbnail
身體上的痛苦我們可以藉助於醫療、藥物或是手術來處理,但是心靈上的認知、情緒與人際關係上的衝突與痛苦,要怎麼處理呢? 人生的問題大部分都是由內心所引起,而身心又是互相影響的。當我們的心靈上的認知與身體的感受差異過大的時候,就容易引起疾病與產生痛苦。
Thumbnail
身體上的痛苦我們可以藉助於醫療、藥物或是手術來處理,但是心靈上的認知、情緒與人際關係上的衝突與痛苦,要怎麼處理呢? 人生的問題大部分都是由內心所引起,而身心又是互相影響的。當我們的心靈上的認知與身體的感受差異過大的時候,就容易引起疾病與產生痛苦。
Thumbnail
每天沒來由地煩躁、憂鬱?職場、感情、家庭都有各自的不順利?假日休息但仍感覺越休越累? 我們常以為要擺脫不開心的情緒,是要解決那個讓你不開心的人,或是逃離對方。 但其實這都跟身體作用有關——身體預算就是你的血條。
Thumbnail
每天沒來由地煩躁、憂鬱?職場、感情、家庭都有各自的不順利?假日休息但仍感覺越休越累? 我們常以為要擺脫不開心的情緒,是要解決那個讓你不開心的人,或是逃離對方。 但其實這都跟身體作用有關——身體預算就是你的血條。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如何不受外界紛擾影響,如颱風眼般處於風暴中心的寧靜?如果你受夠了外界紛紛擾擾的影響,要終止混亂的人生,那麼,你需要開始調整自己的運作模式,如同肌肉的耐力要靠鍛練,無法僅靠看健身視頻而獲得;心智填塞的知識再多,也無法具備足夠的定力與智慧,這完全關乎修練。其實,有一個極其重要而又非常簡單的方法,那就是
Thumbnail
如何不受外界紛擾影響,如颱風眼般處於風暴中心的寧靜?如果你受夠了外界紛紛擾擾的影響,要終止混亂的人生,那麼,你需要開始調整自己的運作模式,如同肌肉的耐力要靠鍛練,無法僅靠看健身視頻而獲得;心智填塞的知識再多,也無法具備足夠的定力與智慧,這完全關乎修練。其實,有一個極其重要而又非常簡單的方法,那就是
Thumbnail
壓力怎麼來? 尚未覺察(無意識)的信念主導著我們,一層一層不適當的認知與行為模式,形成堅硬的習慣與反芻思考(rumination)岩石,當這樣的岩石越來越多,散落身體各處,會有過度或不足的生理反應(如過度呼吸、心悸、頭痛、麻木......)、偏誤的知覺與不適當的問題解決方式,這都會影響我們的因應..
Thumbnail
壓力怎麼來? 尚未覺察(無意識)的信念主導著我們,一層一層不適當的認知與行為模式,形成堅硬的習慣與反芻思考(rumination)岩石,當這樣的岩石越來越多,散落身體各處,會有過度或不足的生理反應(如過度呼吸、心悸、頭痛、麻木......)、偏誤的知覺與不適當的問題解決方式,這都會影響我們的因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