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雜感:觀點、品味、技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MMD的世界,擺脫物理法則的鏡頭視野完全降臨貼合在創作者身上;儘管有流行的(或對某種motion有觀眾偏愛的)運鏡方式,儘管MMD裡的鏡頭大多時候只為了服務作者的偏愛(或直接點說是性癖)存在;但神奇地⋯⋯就是可以,觀眾就是可以感覺得到創作者有沒有觀點,就是可以感覺分鏡的切法、取鏡的構圖方式是否洗練然後有了創作者的意識。
  這大概凌駕在技術與品味之上,取決於創作者本人看過(觀察過 / 體察過)多少東西,又如何消化轉變為自己的產出(至此會需要技術及品味。)
  然而生產一個作品可以只有技術,或是只有技術和品味⋯⋯我的意思是觀點或品味不是構成作品的必要條件,可能只是這個作品的維度本來就沒有開;那無論創作者有無觀點品味都無從放入。還記得在某教學型論壇中有則討論是「培養你的音樂土壤是什麼?」這跟有陣子流行的「構成你的五本漫畫」都雷同,問的都是「你被什麼陶冶/什麼影響你的視野」,就是這些形成你的觀點(當然,依照回答者思考的方向也有可能是形成自身品味/鑽研技術的組成。)
  那一百零一問:「如果你被下令嚴格禁止裸露鏡頭,但全劇組都點頭堅持床戲這一轉折不可或缺,怎麼處理?」只是想辦法避開或暗示告訴觀眾發生什麼事,那大概只在技術與品味之間取得了答案;唯有創作者本人潛入那一景那一章節那時那刻的舞台力場裡,custom-made編織出此世唯一的選擇才終於表達了觀點吧。即,敘事時永遠忠誠服務敘事,若出現「為了要讓觀眾知道 / 理解⋯⋯」的這種解釋自己為何如此安排時,大概已經喪失觀點。
  我很難忘記《黑暗騎士》中,瑞秋要哈維不要回應挑釁親赴險地,結果被哈維辣吻(是辣吻嗎?)之後的表情。有時覺得那好像因為覺得被敷衍被認為可以用一吻就乖乖閉嘴而無言翻白眼,細緻表達我愛你不代表我要放縱你;有時覺得那好像是瘋浪一樣的快樂痛苦不甘委屈一起卷上所以過熱當機。對我來說,從整體演出的統合性看來,或許是個未必的選擇(我到彼時才狼狽發現瑞秋真的不會跟韋恩少爺在一起了,)但對演員對瑞秋這個角色的觀點表達,卻是值得拿出來舉例(亦或只是受限我所知)的一個選擇。

  我大概會想起很多次的《排球少年》,裡面曾經對很多運動(格鬥)少年漫畫避而不談的事情認真解剖處理,且絕不輕易使用精神論(跟卡繆認為把答案留給上帝解答是哲學家的失職一樣,)但卻也適當地不窮追猛打留下生在日常生活裡的餘地。
此間其中一則是「想要享受在球場上競技的樂趣,首先必須要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大致說了這樣的台詞。)也就是說,當我們站在同一個舞台上唱同一首歌跳同一支舞,當我們四手聯彈描寫同一個脈絡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目標滿分一百這樣單一一條終點線,在此之前尚有前提;比如我能控制的部分只有三十分那不論怎麼評價最多也只有三十分(滿分一百。)這裡的三十分容易讓人誤會是熟練度,可是比起來比較像是「台下十年功」的部分。久了你會習慣,可控範圍擴展,會每根手指都有意識;這在任何表現(演技乃至文字)都是如此。
  而對觀眾來說殘酷地,這幾乎是一目瞭然的事,決定性的分歧點是「情報量的不同」:以近期最方便理解的例子大概就是《浪子回頭》中看你緣投那句話的演技。(難得跟時事感到不用多做說明的方便。)
  以粗糙的文字來比喻的話,就是好比與其說「看來你已經出師了呢」不如讓角色「⋯⋯」默然咀嚼這份悵然,畢竟五味雜陳總是不講出「五味雜陳」四個字的時候比較讓人追尋體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6會員
124內容數
主要以主機遊戲為主,觀察題目多為故事創作、人物塑造等,雖然是觀察,但寫的是主觀感覺到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掉在地上的餅乾屑 的其他內容
普羅米亞:考察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雜談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