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冥生命的流動....渾付於浮雲間事.. 堪笑又堪悲.. 離不得..俗人傷別..少不得..作計風波..
文本
德國哲學家卡西爾(Ernst Cassirer, 1874~1945)認為人是文化的動物和符號的動物,非一般自然存活的動物可堪比擬,作為物質與精神不斷翻閱書成的人生,當他的肉體脫離之時,他的靈魂依舊是流動的信仰..回到生命的初始..
美國社會學者C. Wright Mills所著的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更加清晰的闡示,生命流動的形式是社會的構成根底,它以一種靈動的能量驅力,使得文化、信仰得以持續的凝聚、運作下去..個體倚附的複雜社會因生命流動的本質而賦予二個組成範疇,一個是神聖的世界,另一個是世俗的世界。
神聖世界裡的信仰、神話、教義傳說都具有一定權威性的真諦本質,這些本質所象徵的儀式體系嵌入個體的世俗生活中,常常會讓我們的想像超越了時間及空間;在時間場域,自我只是身處歷史長河的一栗,當下的世俗生活深刻受著過去歷史的影響,自我所能意識到的,以及想去做的事,無一不框限在巨大典範所形成的規章尺度裡。在空間場域,現代快速變動的影像,讓個體意識延滯後發.. 感覺與思考的慣性方式已然瓦解,然而新的思維架構卻是撲朔迷離;失序狀態」(anomie)之意味,自我覺得難以面對「大社會」,與他人交互間的溫度日益乏力,主體在日復一日縝密規劃安排下的生活,有如被釘板在「重複撥放」的按鍵輪迴,日子是倦怠無聊的重複節奏?或是像缺了氧..玩厭了的老狗心態?
之於當代,儼然已醇化為科學與技術主導人類行為的社會,工具性的理性論述登甲人文之靈性思維,信是已成一個高度精確計量的經濟社會,幾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演算批價,亦可被化約成為金錢來對價。主體間相互的關係可用積分或微分來預設;相互的距離可以用籌碼來加減;社會性質重視交換價值「量」的多寡,輕蔑社會關係「質」的價值;生活在經濟、階層和計價關係紐帶緊扣的脈絡中,這是一個被掏空內容的生靈場域,直接支配主體行為的是物質上的利益之驅,催換現實之情境,主體做為符號之建構是否具有可逆性 ? 應否於科技與人文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
一冥生命的流動....渾付於浮雲間事.. 堪笑又堪悲.. 離不得..俗人傷別..少不得..作計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