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專業的極限─《蘿莉破壞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蘿莉破壞王》很難不「職業敏感」發作,從頭到尾就不斷在想:「Benni哪裡出了問題?」
思覺失調症?不可能,她太小,沒有幻覺、幻視、幻聽,意識從頭到尾都正常;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看樣子像,不讓人摸臉,可能是連結到創傷經驗,但是看不出是什麼創傷,電影沒交待;過動症(ADHD)?有可能,太好動、無法專注都是,但即使太譟動,ADHD未必有那麼多暴力行為?泛自閉症?學習障礙?反社會人格違常?可能都有一點?
看到最後,她是什麼原因已經不重要,反正都已經製造那麼多「災難」,而大人不管有沒有查出她的「病因」,都束手無策。也許這是導演的刻意,電影最後,一群大人在飛機場大廳追著Benni跑,像是全片的隱喻─一個小鬼把一大票學有專精、經驗豐富的成人搞的天翻地覆,就像英文片名"System Crasher" ─ 制度破壞者,這個人已經把所有對兒童行為的規則,能逾越、違反的都搞過一遍了。
電影當中,所有的成年人對Benni都非常好,不管是主責的工作人員、陪讀員、教師、醫師.....看不出有一點burnout,或者想放棄她的樣子。片中有很多助人專業團隊在開會的畫面(這在特殊教育領域通稱「 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簡稱IEP會議,台灣的特教領域也會執行這樣的流程),也有Benni頭上插滿儀器做檢查的畫面,但無論投入多少醫療、特教、輔導資源(那個IEP的陣仗,光是各類專業的人事費用就很驚人),也試了不少服務模式,但Benni連一點改變或改善的可能都看不到。
也許這就是導演要表達的─投入那麼多資源、人力也許終究是枉然,這個社會為什麼不老老實實承認,就是有我們處理不了,沒辦法改變、引導上正途的人,不管他/她們是病了、成長過程出問題,還是鬼附身中邪了?就像愛滋病、癌症末期,現在醫療和科技水準就是醫不好、救不了,只能關在精神病院一輩子不要出亂子,就像電影開頭,有位Benni的輔導員就講:「為什麼就是不能把小孩子關起來?」
Benni的服務流程可檢討的,也許在於母親,雖然沒有明確的「病因」,但親子的依附關係是重點,幾次她鬧事,問題都出在和母親的分離,片中出現幾次「好像可以回到媽媽身邊→Benni期待→結果不行→Benni失望→鬧事破壞」模式,就算不能馬上讓她回到母親身邊,也應該往這個方向去規劃服務,提供資源支持母親和家庭,讓Benni有可以回去的一天,而且這樣的盼望要實際,讓她知道這不是馬上,Benni也必須對應的改善自己狀況,但終究有達到的時候。而不是一再承諾卻毀約,這是許多兒童心理專家提醒過的,在小孩面前,成人草率答應要求最後輕毀承諾,比一開始就坦承做不到還糟糕。
當母親的依附找不到,Benni就會尋求其他替代品,包括新的陪讀員Micha、之前住過的寄養家庭,但是狀況都不見改善,Benni甚至想從照顧他人得到依附,找上Micha的小孩當然又是混亂收場。
電影看完不禁會想,Benni未來會怎樣呢?是像我現在工作天天看到的服務對象,頻繁進出各類精神醫療機構,然後在那終老?或者變成暴力犯罪分子,最後不是被警察格斃,就是坐牢關到死?當然,以許這一切只是眾多孩子都有的童年,調皮搗蛋、打打鬧鬧、偏差行為不聽話,等到長大「社會化」就正常了,成為平庸到乏味的「一般人」;又有可能,過動、亢奮、脫序能轉化成某種動力、優勢,長大能成為一位出色的運動選手、藝術家或軍人?有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像愛迪生、邱吉爾、賈伯斯、愛因斯坦、菲爾普斯,不也都當過問題兒童嗎?
曾經有一個心智障礙兒童的家長跟我講,很多父母有了這樣的小孩,就急著去找各種治療、復健、輔導資源,看能不能「醫好」,但其實這些都比不上父母的陪伴,依他的經驗,很多後來沒惡化,可以進步到接近一般人水準的,都是有良好的父母陪伴和親子關係,這也是Benni卑微的渴望,但身邊的成年人搞了老半天,卻沒辦法給她最需要的。
在社工這行做了幾年,經常不免會想─我們究竟能幫這群人什麼?大部份的案例其實都「無可救藥」,沒有惡化就不錯,少數有改善的,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自己好的」,還是老天垂憐?任何助人者遲早都要知道,專業有它的極限,能做的很有限,到頭來也就是陪伴和支持,能做到這點也很不容易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看這片不到20分鐘,發現女主角Anne是個非常明顯的亞斯柏格特質者,電影裡面輕易就隨手捻來的有:1.有自己極為專注、熱愛的特殊領域或事物。2.能察覺極細微的事物變化。3.不擅與人群往來也很難融入群體。4.沒辦法理解別人對自己的態度。5.不擅表達情緒。6.不怎麼同理和體貼。7.凡事理性思考不「浪漫」。
1.台灣人其實本來就不愛進戲院看電影,看了統計數據,這幾年台灣人進戲院的數字是上昇了,但是在全世界,就是前段班後面、後段班前面。整體來說台灣電影的發行、放映產業是不振的,抵制某部電影,其實很像抵制買書,本來就沒什麼人看書了,再抵制,也很難證明抵制有沒有效。 2.大部份的台灣人去戲院都是純娛樂,
貫串全片的「潛台詞」是什麼呢─成年人亂搞一通,把家庭和事業都弄砸了,還要靠年輕人出來收拾,但是等真的救起來了,年輕人還是會向成年人投降,服從所有規則,砸鍋的成年人既不用反省,也不必檢討,更不用讓步妥協,世界也就這麼繼續運作下去了。 從頭到尾的賣點似乎都在年輕人的青春叛逆,可是背後的價值觀卻是老舊的。
先說結論,我沒有很喜歡《陽光普照》。 這片集結我不喜歡的幾種電影元素:(1)國片,(2)對白塞滿全片,(3)畫面太亮、畫質太高太美到不自然(台灣片偏偏常常這樣子),(4)支線故事太多,導致全片結構鬆散、交待不清。
《裂愛》的另外一個歷史背景,則是在二戰時期,普遍存在蘇聯紅軍中的性暴力,除了廣泛對敵國或軍事佔領地人民施暴,蘇聯男性軍人施暴的對象,居然包括自己的同袍戰友。當時紅軍內有大批的女兵,負責包括從前線戰鬥,到後勤作業等各式各樣軍事任務,卻成為男性軍人洩慾的對象......
《小丑》背後的意識形態,是對於現代西方兩三百年來,推翻了封建王朝之後,建立以議會選舉和官僚統治機器為主的政治運作體制的嘲諷,而且很明顯這樣的攻擊,不是來自更基進的後現代主義或社會主義,而是來自古典的傳統保守主義。
看這片不到20分鐘,發現女主角Anne是個非常明顯的亞斯柏格特質者,電影裡面輕易就隨手捻來的有:1.有自己極為專注、熱愛的特殊領域或事物。2.能察覺極細微的事物變化。3.不擅與人群往來也很難融入群體。4.沒辦法理解別人對自己的態度。5.不擅表達情緒。6.不怎麼同理和體貼。7.凡事理性思考不「浪漫」。
1.台灣人其實本來就不愛進戲院看電影,看了統計數據,這幾年台灣人進戲院的數字是上昇了,但是在全世界,就是前段班後面、後段班前面。整體來說台灣電影的發行、放映產業是不振的,抵制某部電影,其實很像抵制買書,本來就沒什麼人看書了,再抵制,也很難證明抵制有沒有效。 2.大部份的台灣人去戲院都是純娛樂,
貫串全片的「潛台詞」是什麼呢─成年人亂搞一通,把家庭和事業都弄砸了,還要靠年輕人出來收拾,但是等真的救起來了,年輕人還是會向成年人投降,服從所有規則,砸鍋的成年人既不用反省,也不必檢討,更不用讓步妥協,世界也就這麼繼續運作下去了。 從頭到尾的賣點似乎都在年輕人的青春叛逆,可是背後的價值觀卻是老舊的。
先說結論,我沒有很喜歡《陽光普照》。 這片集結我不喜歡的幾種電影元素:(1)國片,(2)對白塞滿全片,(3)畫面太亮、畫質太高太美到不自然(台灣片偏偏常常這樣子),(4)支線故事太多,導致全片結構鬆散、交待不清。
《裂愛》的另外一個歷史背景,則是在二戰時期,普遍存在蘇聯紅軍中的性暴力,除了廣泛對敵國或軍事佔領地人民施暴,蘇聯男性軍人施暴的對象,居然包括自己的同袍戰友。當時紅軍內有大批的女兵,負責包括從前線戰鬥,到後勤作業等各式各樣軍事任務,卻成為男性軍人洩慾的對象......
《小丑》背後的意識形態,是對於現代西方兩三百年來,推翻了封建王朝之後,建立以議會選舉和官僚統治機器為主的政治運作體制的嘲諷,而且很明顯這樣的攻擊,不是來自更基進的後現代主義或社會主義,而是來自古典的傳統保守主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二章 我請了三個看護,二個跑掉,最後一個留下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Thumbnail
我透過DID前輩們分享的人生經驗中,了解到在一些幼童遇上虐待時,大腦的防護機制會如何運作來保護兒童的身心功能、在大腦發育成熟後又是如何開啟治療的道路、在治療中是如何去接受自己的所有經歷、直到年事已高時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擴展了自己對世界的光明及黑暗的視野,佩服即使經歷過虐待也仍能以愛待人的前輩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的過動症經驗,呼籲社會應更理解特殊族群並尊重他們的需求。同時,提出過動症的孩子需要資源班的協助,並訴說因過動症給他帶來的獨特體驗與成長。這篇文章重點關鍵字包含過動症、資源班、社會歧視、特殊族群。故在關鍵字中可使用適當的中文詞彙。
Thumbnail
行為是各項因素綜合交流下的最終結果 他們缺乏心理工具,導致學習困難、情緒調節困難、不懂社交…累積到最後便在「暴怒攻擊VS壓抑憂鬱」兩極端之間遊走。 並非是智能障礙或邊緣智力的孩子就會是這樣,因為還有家人關係、穩定經濟、友善環境、固定規律及找到有生存意義的生活方式,能撐起一個人。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本片描述年僅9歲的班尼(Helena Zengel 飾),因在年幼時受到家暴,於是成長過程中,社福機構將班尼轉交給寄養家庭,待其成年後或母親找到工作後(班尼另有各1位弟弟和妹妹),方可回原生家庭。然而,本應該在學校上學的班尼,卻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課上到一半把同學的頭往桌上砸、
Thumbnail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的曾經有看到過一段影片,是因為確診為自閉症而賣掉麵攤都不夠付的照顧者夫婦。 其中,就是令我感到無奈的方式,就是父方提到,訓練師有經驗和買玩具互動。 問題是,訓練星星兒,有那麼容易訓練嗎? 其實,不是。 可見,這照顧者,根本沒有知識。 連我有「假會」的時候 其實,這需要看個人想法。 因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二章 我請了三個看護,二個跑掉,最後一個留下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Thumbnail
我透過DID前輩們分享的人生經驗中,了解到在一些幼童遇上虐待時,大腦的防護機制會如何運作來保護兒童的身心功能、在大腦發育成熟後又是如何開啟治療的道路、在治療中是如何去接受自己的所有經歷、直到年事已高時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擴展了自己對世界的光明及黑暗的視野,佩服即使經歷過虐待也仍能以愛待人的前輩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的過動症經驗,呼籲社會應更理解特殊族群並尊重他們的需求。同時,提出過動症的孩子需要資源班的協助,並訴說因過動症給他帶來的獨特體驗與成長。這篇文章重點關鍵字包含過動症、資源班、社會歧視、特殊族群。故在關鍵字中可使用適當的中文詞彙。
Thumbnail
行為是各項因素綜合交流下的最終結果 他們缺乏心理工具,導致學習困難、情緒調節困難、不懂社交…累積到最後便在「暴怒攻擊VS壓抑憂鬱」兩極端之間遊走。 並非是智能障礙或邊緣智力的孩子就會是這樣,因為還有家人關係、穩定經濟、友善環境、固定規律及找到有生存意義的生活方式,能撐起一個人。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本片描述年僅9歲的班尼(Helena Zengel 飾),因在年幼時受到家暴,於是成長過程中,社福機構將班尼轉交給寄養家庭,待其成年後或母親找到工作後(班尼另有各1位弟弟和妹妹),方可回原生家庭。然而,本應該在學校上學的班尼,卻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課上到一半把同學的頭往桌上砸、
Thumbnail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的曾經有看到過一段影片,是因為確診為自閉症而賣掉麵攤都不夠付的照顧者夫婦。 其中,就是令我感到無奈的方式,就是父方提到,訓練師有經驗和買玩具互動。 問題是,訓練星星兒,有那麼容易訓練嗎? 其實,不是。 可見,這照顧者,根本沒有知識。 連我有「假會」的時候 其實,這需要看個人想法。 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