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魯迅〈孔乙己〉的「我」是什麼樣的中國人呢?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木刻板畫呈現的孔乙己。
魯迅的小說傑作〈孔乙己〉在國文課本已經好多年了。課本、教師手冊、坊間解說魯迅這篇小說的書籍,幾乎把「我」當成一個單純、涉世未深、誠實可靠,約12、13歲的中國孩子,並且說:魯迅是透過「我」的見聞,向讀者展現當時的中國社會人心澆薄,人們普遍缺乏同情心,而且以作賤弱者為樂。「我」工作的那間酒店老闆、其他的伙計、客人,就是代表「舊社會」那種麻木不仁又無同情心的中國人。可是,小說的主角與敘述者──「我」,對於孔乙己表現出什麼態度呢?
孔乙己屢次落第,考不上秀才而被店裡的酒客嘲弄時,「我」有展現機智,幫他反將一軍嗎?有發揮正義感或是同情心,讓大人們少講一點酸言酸語嗎?還是,把握難得的機會──與店裡伙計一齊嘲笑這個可憐的老傢伙,好釋放工作壓力,喘一口氣?
當孔乙己某天向「我」展現善意,想教「我」寫毛筆字時,「我」的態度是什麼呢?展現的是善意、客氣,還是冷漠、輕視?
當孔乙己因為偷書被鄉里舉人打斷腿,不得不爬行到「我」工作的咸亨酒店,遭到眾人言語霸凌的時候,「我」做了什麼呢?出來打圓場或轉移話題?事後,偷偷把幾塊錢施捨給孔乙己?還是完全袖手旁觀呢?
「我」在整篇小說的形象,以及推動情節的作用,只是單純、近乎真實地述說孔乙己的悲慘?只是再現眾人對孔乙己的欺凌與作弄?魯迅對「我」這個角色沒有任何的隱含嗎?讀了一些魯迅的雜文及後人的相關研究,我還是沒有找到魯迅對這篇小說及「我」的任何描述,目前無從證實魯迅想透過「我」這個角色,有意告訴讀者:12、13歲的中國孩子,除了行將喪失的單純,早已具備中國成年人普遍具備的勢利眼、自私自利,以及對窮苦者冷漠無情等負面特質。只能預設,這是他的無心之舉──純粹著眼「利用孩子的視角敘事,小說較易取得讀者信任」的寫作效果。
儘管如此,我的追問仍然沒有結束,因為以孩子為視角的文學作品不少,像美國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義大利某作家寫的「愛的教育」等等,如果當年是一個長期生活在中國社會,又能用中文寫作的英國人、俄國人、日本人,甚至是香港人、台灣人,會塑造出一個無所作為、只是旁觀孔乙己被霸凌的主角嗎?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2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有兩篇文章,我覺得不錯,想介紹給大家!一篇文章是 陳器文〈魯迅的歷史形象與現代意義〉,另一篇是 蘇敏逸〈魯迅小說中的人物〉……
以下是個人閱讀《野葡萄文學誌》的幾點感想。我不認為大環境是讓它消失的主要原因,因為它某些重要的設計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因此只能吸引住讀者的短暫注意力而不能讓人的目光停留……
對於有心了解台灣舊書、二手書文化的人而言,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作者對於台灣戰後的舊書店,以及相關的人、事、概念,都有精彩的介紹!
海樹兒‧犮刺拉菲(Haisul Palalavi)「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書末的「布農族部落遷移圖」好用!讀劉曼儀的「內本鹿:尋根踏水回家路」、布農族抗日運動,及其他相關議題(如:遷移史) 的書時,可以對照使用!
劉曼儀「內本鹿:尋根踏水回家路」這本書不厚重,但充滿溫度,值得一讀!原因,詳見內文……
日本統治時代,台灣有一批優秀的詩人、小說家,可惜因二戰、228、白色恐怖等事件,失去他們的舞台,並逐漸被後人遺忘。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人呢?
以下有兩篇文章,我覺得不錯,想介紹給大家!一篇文章是 陳器文〈魯迅的歷史形象與現代意義〉,另一篇是 蘇敏逸〈魯迅小說中的人物〉……
以下是個人閱讀《野葡萄文學誌》的幾點感想。我不認為大環境是讓它消失的主要原因,因為它某些重要的設計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因此只能吸引住讀者的短暫注意力而不能讓人的目光停留……
對於有心了解台灣舊書、二手書文化的人而言,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作者對於台灣戰後的舊書店,以及相關的人、事、概念,都有精彩的介紹!
海樹兒‧犮刺拉菲(Haisul Palalavi)「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書末的「布農族部落遷移圖」好用!讀劉曼儀的「內本鹿:尋根踏水回家路」、布農族抗日運動,及其他相關議題(如:遷移史) 的書時,可以對照使用!
劉曼儀「內本鹿:尋根踏水回家路」這本書不厚重,但充滿溫度,值得一讀!原因,詳見內文……
日本統治時代,台灣有一批優秀的詩人、小說家,可惜因二戰、228、白色恐怖等事件,失去他們的舞台,並逐漸被後人遺忘。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人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Thumbnail
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Thumbnail
  「古來時常喫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纔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喫人』!」——魯迅〈狂人日記〉
本書特色 在《阿Q正傳》裡,魯迅不僅刻畫了一個舊中國社會裡典型的農民形象,而且還揭露出造成個人精神病態的病態社會,由此開掘出「封建社會吃人」的主題,而封建社會對人的吞噬,不僅是肉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阿Q在臨刑前的幻覺中看見餓狼的眼睛在咬他的靈魂,就暗示了這一點。 作者簡介 阿Q不開口。
Thumbnail
生命卻有那樣的日子:當那個事件來到,你的心中永遠留下一個缺口,是我們所擁有或所將擁有的一切,再也無法填滿的。它摧毀了我們賴以維生的信賴、信念與期望,動搖它們,把它們變成一片茫然與荒謬。未來,是什麼呢?關於重要的事,我們無法改變,那又有什麼「希望」呢?
Thumbnail
家公還蒐集一些如魯迅瓷像、名句對聯等等物品。看著小小的魯迅瓷像,彷彿家公仍在某個角落,捧著魯迅的書,與他最鍾愛的作家進行無聲的交流。
Thumbnail
魯迅到底是用什麼心情來揮別舊中國的種種美好回憶呢?好奇的讀者請來讀這本「朝華夕拾」找解答
Thumbnail
今天無意之中讀到了魯迅的失戀打油詩,雖然寫的年代跟現在相差甚遠,但現在讀起來,諷刺當時人們在愛情裡的怪現象,放到2021年的今天同樣貼切,刀刀見骨的戳破人們在關係裡頭的「過度美化」與「選擇性自溺」,能把失戀寫得如此文采飛揚的大概也只有魯迅了。 這首失戀詩的重點就是,女方是一個極度羅曼蒂克的女孩兒,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Thumbnail
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Thumbnail
  「古來時常喫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纔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喫人』!」——魯迅〈狂人日記〉
本書特色 在《阿Q正傳》裡,魯迅不僅刻畫了一個舊中國社會裡典型的農民形象,而且還揭露出造成個人精神病態的病態社會,由此開掘出「封建社會吃人」的主題,而封建社會對人的吞噬,不僅是肉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阿Q在臨刑前的幻覺中看見餓狼的眼睛在咬他的靈魂,就暗示了這一點。 作者簡介 阿Q不開口。
Thumbnail
生命卻有那樣的日子:當那個事件來到,你的心中永遠留下一個缺口,是我們所擁有或所將擁有的一切,再也無法填滿的。它摧毀了我們賴以維生的信賴、信念與期望,動搖它們,把它們變成一片茫然與荒謬。未來,是什麼呢?關於重要的事,我們無法改變,那又有什麼「希望」呢?
Thumbnail
家公還蒐集一些如魯迅瓷像、名句對聯等等物品。看著小小的魯迅瓷像,彷彿家公仍在某個角落,捧著魯迅的書,與他最鍾愛的作家進行無聲的交流。
Thumbnail
魯迅到底是用什麼心情來揮別舊中國的種種美好回憶呢?好奇的讀者請來讀這本「朝華夕拾」找解答
Thumbnail
今天無意之中讀到了魯迅的失戀打油詩,雖然寫的年代跟現在相差甚遠,但現在讀起來,諷刺當時人們在愛情裡的怪現象,放到2021年的今天同樣貼切,刀刀見骨的戳破人們在關係裡頭的「過度美化」與「選擇性自溺」,能把失戀寫得如此文采飛揚的大概也只有魯迅了。 這首失戀詩的重點就是,女方是一個極度羅曼蒂克的女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