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適得其反的學習方式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承上篇 從Coursera看教育的UX ,透過科技可以設計出學習的新方法,幫助我們咀嚼艱澀的知識。我們必須要承認學習是一種個人化的體驗,不可能有一種設計可以滿足所有的學生,所以設計所需的"彈性"就非常重要。本篇就討論我個人認為適得其反的部分。

適得其反的設計:過度分段

承上篇,既然分段對學習有幫助,那為什麼會有所謂的過度分段?近代學習是一件非常個人化的事,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節奏和程度,科學證明分段學習有幫助,但是並不表示我們把學習切得越碎越好。想像寫一張考券,照理說我們都是整張寫完對個答案,假設我們每一題寫完,就對一次答案馬上講解呢?我的想法是這對程度差的學生有幫助,也許也不需要他們寫完整張考券,但是每一題都講解對程度好的學生是不必要的,反而會覺得浪費時間。

比如說同樣是圍棋學習做題目的部分,點開Pagamo就會被強迫進入一個,選擇領土,做題,撥放勝利動畫音效,拿到獎勵等重複的流程。很可能我小時候拿圍棋書做題目10題的時間,在Pagamo上只能做一題。這些重複的動作與小獎勵第一次看到可能很新奇,但是長久下來只會變雞肋。而且最重要的是,會阻擋心流。

Pagamo 選擇領土 做一題 勝利動畫,重複

Pagamo 選擇領土 做一題 勝利動畫,重複

圍棋書做題目一次解決

圍棋書做題目一次解決

分段會阻擋心流

心流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是一種把專注力發揮到極致時的"學習者"最佳體驗。我小時候有記憶遇到喜歡的科目或是小說就會一直看一直看,常常會忘記時間,這種狀態隨著年紀的增長已經找不回來了,更何況如果我每做一題每翻一頁就會有個畫面跳出來誇獎我好棒,這只是強迫暫停學習而已。

所以要能夠在設計上做到,雖然如Coursera可能每10-15分鐘一段影片,但是我也可以選擇一口氣把一個禮拜的份量看完,中間的阻礙很少,學生也可以自由調配中斷的進度,理想上科技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達到心流,才是符合現代化的設計。

適得其反的設計:強調遊戲性

另外一個近期流行的概念是強調學習的遊戲性,這個想法對某些族群根本不適用。因為如果有興趣,學習本身就是一種遊戲,根本停不下來。而對科目或是老師或是引導方式沒有興趣的話,把知識放進遊戲裡面希望學生透過遊戲去學習只是一種許願。

教育專家與設計師有種奇怪的理念: 覺得設計一些教具可以達到逆天的效果。偉人Elon Musk最近有一篇新聞說,打電動遊戲幫助他成為億萬富翁,這新聞內容大概是一種要家長不要那麼排斥學生打電動的聊天新聞,但是到我們的教育專家眼中,我可以想像馬上就會變成一個 : "好!我們來設計一款桌遊可以教育我們的孩子成為億萬富翁!"的目標。

我個人的成長經驗

我個人成長的過程常會遇到一些 “大人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我” 的情況,有時候就會被塞一些教具玩,我大概4–5歲以後就可以體會什麼東西是拿來騙小孩的東西,好像玩具不夠幼稚小孩子就不會喜歡一樣。我寧願玩一些大人也喜歡的模型樂高電動,也不要被塞一些要我喝水運動閱讀的詭異遊戲。

可以參考一篇我學弟海豹的文章-海豹桌游123:論教育桌遊 。海豹是一個超級斜槓:交大統計助理教授/作曲家/桌遊設計師。為人剛正不阿的同時如果在路上遇到他他打招呼的方式是把手舉起來做出類似招財貓的動作同時發出"凹凹~~"的音效。我非常認同海豹的觀點:桌遊的教育性奠基於遊戲性。某些教育專家設計出來的遊戲實在是慘不忍睹。一個遊戲如果好玩,自然會產生教育性,一個遊戲如果不好玩,連碰都不想碰更別提教育。

要設計出好玩的遊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如果那麼簡單那早就每個工程師寫寫程式畫畫圖就發財了。問題是當把教育跟遊戲參在一起當撒尿牛丸的時候,就會有兩面不討喜的情況,常常硬塞給下游教育單位拍張大合照就可以核銷補助款了。這種機制我不能說完全徒勞,但是起碼對我熟悉的族群是完全沒用的。

結論:改變UX有幫助,但是無法增加最純粹的知識與學習。

最後我舉一個海豹文章裡的例子,如果你印52隻昆蟲在撲克牌上,希望大家玩"大老二"的時候可以了解昆蟲,會產生以下問題:

精美...教具?

精美...教具?

  1. 這對認識昆蟲有什麼幫助?
  2. 我會對昆蟲更有興趣嗎?
  3. 教育的本質是要我記得52隻昆蟲抽考,還是要我對昆蟲感興趣?
  4. 我如果是對昆蟲感興趣的學生,你給我這副撲克牌我真的會當一回事嗎?

答案是開放的。但是如果說你的目標是讓一個完全沒看過昆蟲的學生玩玩撲克牌以後認得10幾隻昆蟲,我想這樣的做法的確是有效果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麟左馬-avatar-img
2020/12/01
懂self-education 的孩子,終究會從世界和自己的關係裡學會的。 教材只要對他們攤開,顯示未知的區域就完成任務了。
avatar-img
Fenix的沙龍
101會員
16內容數
Fenix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04
相對於其他工程背景的學生,我個人比較喜歡Coursera的人文課程,可能人都會比較喜歡自己沒有的東西吧?這次要挑戰的是Coursera上賓州大學開的Ancient Philosophy: Plato / Aristotle and Their Successors
Thumbnail
2021/08/04
相對於其他工程背景的學生,我個人比較喜歡Coursera的人文課程,可能人都會比較喜歡自己沒有的東西吧?這次要挑戰的是Coursera上賓州大學開的Ancient Philosophy: Plato / Aristotle and Their Successors
Thumbnail
2021/07/03
由於 ESG( 企業社會責任)逐漸受到重視,反對比特幣的媒體常常對挖掘比特幣的能源消耗提出問題,創造出一種“比特幣消耗了很多能源是我們沒有電的元兇”的論述。本篇文章想要從比特幣與能源的角度端正視聽,我認為比特幣除了建立起一套去中心化的全球資產系統,也幫助了再生能源的成長,並且將乾淨能源儲存下來
Thumbnail
2021/07/03
由於 ESG( 企業社會責任)逐漸受到重視,反對比特幣的媒體常常對挖掘比特幣的能源消耗提出問題,創造出一種“比特幣消耗了很多能源是我們沒有電的元兇”的論述。本篇文章想要從比特幣與能源的角度端正視聽,我認為比特幣除了建立起一套去中心化的全球資產系統,也幫助了再生能源的成長,並且將乾淨能源儲存下來
Thumbnail
2021/06/21
我是一個Coursera的重度使用者,自從它推出一年$399美金的吃到飽方案以後,從去年9月到2021年3月,我已經完成了31堂在Coursera上的學程,大概價值$1500美金,是一個想要賺回來的吃自助餐大媽心態。我的目標是一年可以完成100堂順便看看能不能隨手混到一個CP值最高的碩士學位
Thumbnail
2021/06/21
我是一個Coursera的重度使用者,自從它推出一年$399美金的吃到飽方案以後,從去年9月到2021年3月,我已經完成了31堂在Coursera上的學程,大概價值$1500美金,是一個想要賺回來的吃自助餐大媽心態。我的目標是一年可以完成100堂順便看看能不能隨手混到一個CP值最高的碩士學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學生學習程式這個技能基本上是個好習慣, 透過遊戲學習程式本身是一個手段, 但遊戲這個名詞本身負面跟正面比重或許是4:1 當然可以講述遊戲正面的內容 現今因為有了桌遊的風行,教育產業增加了遊戲化的可行性 業界講師們也在探討教學遊戲化 讓學生們可以更加的投入學習
Thumbnail
學生學習程式這個技能基本上是個好習慣, 透過遊戲學習程式本身是一個手段, 但遊戲這個名詞本身負面跟正面比重或許是4:1 當然可以講述遊戲正面的內容 現今因為有了桌遊的風行,教育產業增加了遊戲化的可行性 業界講師們也在探討教學遊戲化 讓學生們可以更加的投入學習
Thumbnail
今天要聊的內容,一樣是想要帶大家從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出發,到各個遊戲機制,看看究竟有哪些遊戲機制,可以培養孩子們對應的溝通互動素養能力。
Thumbnail
今天要聊的內容,一樣是想要帶大家從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出發,到各個遊戲機制,看看究竟有哪些遊戲機制,可以培養孩子們對應的溝通互動素養能力。
Thumbnail
我們今天談到教育桌遊的發展,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設計教育桌遊時的四大問題,其中我這篇就著重在這點就好: 簡單來說,就是遊戲究竟是被設計來做同一件事情,或有其他更有效的用途呢?這邊要與大家聊到的是,一款桌遊的設計或者是被應用到教學現場上的時候,它的定位會是在哪裡呢?
Thumbnail
我們今天談到教育桌遊的發展,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設計教育桌遊時的四大問題,其中我這篇就著重在這點就好: 簡單來說,就是遊戲究竟是被設計來做同一件事情,或有其他更有效的用途呢?這邊要與大家聊到的是,一款桌遊的設計或者是被應用到教學現場上的時候,它的定位會是在哪裡呢?
Thumbnail
如果一款教育桌遊塞滿了許多知識內容,並且只讓孩子單方面的吸收,那我覺得不如直接用電腦進行一場有趣的維基百科之旅。 Hello!我是豆點城市的創辦人偉宏,最近幾篇文章主要都在講遊戲式學習的缺點與要注意的地方,難免會讓大家開始覺得遊戲式學習好可怕,但這不是我的用意呀!我只是希望我們在用這個新穎的教學方
Thumbnail
如果一款教育桌遊塞滿了許多知識內容,並且只讓孩子單方面的吸收,那我覺得不如直接用電腦進行一場有趣的維基百科之旅。 Hello!我是豆點城市的創辦人偉宏,最近幾篇文章主要都在講遊戲式學習的缺點與要注意的地方,難免會讓大家開始覺得遊戲式學習好可怕,但這不是我的用意呀!我只是希望我們在用這個新穎的教學方
Thumbnail
近期漸漸被人提出的遊戲式學習,究竟遊戲可不可以被當成學習呢?讓我們在開始觀看影片,或者是文字內容之前,自己先來想一個問題:「你覺得遊戲式學習,可以取代傳統教育方式嗎?」
Thumbnail
近期漸漸被人提出的遊戲式學習,究竟遊戲可不可以被當成學習呢?讓我們在開始觀看影片,或者是文字內容之前,自己先來想一個問題:「你覺得遊戲式學習,可以取代傳統教育方式嗎?」
Thumbnail
承上篇 從Coursera看教育的UX ,透過科技可以設計出學習的新方法,幫助我們咀嚼艱澀的知識。我們必須要承認學習是一種個人化的體驗,不可能有一種設計可以滿足所有的學生,所以設計所需的"彈性"就非常重要。本篇就討論我個人認為適得其反的部分。
Thumbnail
承上篇 從Coursera看教育的UX ,透過科技可以設計出學習的新方法,幫助我們咀嚼艱澀的知識。我們必須要承認學習是一種個人化的體驗,不可能有一種設計可以滿足所有的學生,所以設計所需的"彈性"就非常重要。本篇就討論我個人認為適得其反的部分。
Thumbnail
「不要再玩電腦了!快去讀書!」在許多家庭中常聽到父母對小孩這樣的告誡,一般大眾總是認為玩電腦遊戲會排擠孩子學習的時間,可謂百害而無一利,但是如果打電玩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呢?在展場角落的攤位上排著一位又一位的兒童迫不及待等著操作遊戲機台,卻不見身旁的父母催促著孩子不要再玩遊戲的怨言。
Thumbnail
「不要再玩電腦了!快去讀書!」在許多家庭中常聽到父母對小孩這樣的告誡,一般大眾總是認為玩電腦遊戲會排擠孩子學習的時間,可謂百害而無一利,但是如果打電玩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呢?在展場角落的攤位上排著一位又一位的兒童迫不及待等著操作遊戲機台,卻不見身旁的父母催促著孩子不要再玩遊戲的怨言。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各種設計,讓小孩投入數學、英文、樂器,或者任何一種小孩不想投入的練習呢?我覺得很難。原因是,我認為人們對數學等的厭惡乃至恐懼症,正是教學者應用這些技巧而失敗的結果,讓小孩一直接觸「爛的學習劇本」。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各種設計,讓小孩投入數學、英文、樂器,或者任何一種小孩不想投入的練習呢?我覺得很難。原因是,我認為人們對數學等的厭惡乃至恐懼症,正是教學者應用這些技巧而失敗的結果,讓小孩一直接觸「爛的學習劇本」。
Thumbnail
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何其有幸,能運用自己身份所擁有的獨特性,自由決定用什麼樣的媒材來傳達自己的教學理念,實在很感謝。 但是,信任就是責任的開始,教學並不是演劇,每一步的訊息都深深的對受眾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力,充填趣味性的引起動機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在這堂課說什麼?為什麼說?怎麼說?
Thumbnail
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何其有幸,能運用自己身份所擁有的獨特性,自由決定用什麼樣的媒材來傳達自己的教學理念,實在很感謝。 但是,信任就是責任的開始,教學並不是演劇,每一步的訊息都深深的對受眾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力,充填趣味性的引起動機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在這堂課說什麼?為什麼說?怎麼說?
Thumbnail
假如一個遊戲想要盡可能讓更多人投入,它得要有多重的動機,盡可能讓帶著不同經驗的人都能找到一些「啟動」的理由。除此之外,它也要富有層次,讓在遊戲經歷裡累積不同經驗的玩家,都能夠找到符合自己程度的挑戰。好的電玩遊戲,比最好的教師設計的教案還要更好。
Thumbnail
假如一個遊戲想要盡可能讓更多人投入,它得要有多重的動機,盡可能讓帶著不同經驗的人都能找到一些「啟動」的理由。除此之外,它也要富有層次,讓在遊戲經歷裡累積不同經驗的玩家,都能夠找到符合自己程度的挑戰。好的電玩遊戲,比最好的教師設計的教案還要更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