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 |《帶領遠端團隊》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跨國、在家工作、自由接案時代的卓越成就法則

The Long-Distance Leader Rules for Remarkable Remote Leadership

更多文章,歡迎追蹤【SeiferTalks 個人議見



raw-image

《帶領遠端團隊》是凱文.艾肯貝瑞(Kevin Eikenberry)和韋恩.杜美(Wayne Turmet)合著。中文譯本於2020年7月1日由遠流出版;譯者為陳映廷和陳依萍。

這是一本「針對管理職人員」所寫的書,意即: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接案的自由工作者、或者最基層的員工(但可以遠端工作或Work From Home),那麼這本書並不適合。倘若你是遠端工作專案的小組長,或者在公司內有管理遠端工作人員的責任,那麼本書便相當適合你

另一個在閱讀或購買前要注意的:書中幾乎都在講「觀念」或者「策略」,細部的操作或方法;諸如:該使用哪種協作軟體最好、電子白板怎麼用最能夠提高會議效率等,都非其主要論述目標。換言之,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工具書」,而是協助管理者釐清和明白該怎麼樣規畫領導遠距工作團隊的著作。然而,這並不表示書中盡是打高空的論調或空泛言論;相反地,作為身負領導職權的人需要耐心並且好好讀完,以便理解以下幾個要點(書中也對其做了詳盡地交代):

  1. 領導遠距工作團隊或專案挑戰有哪些?
  2. 領導遠距人員或團隊協作的前、中、後期應如何準備?
  3. 領導者同遠距工作人員的相處和聯繫上該怎樣調整心態、同時關照他們的心態?
  4. 什麼是領導遠距工作團隊最(如果只能挑一個)重要的事?

當你拿起這本書準備要買或閱讀,應該先確認自己是否有「領導」遠端人員的需要。領導(原文書明中有著大大的『Leadership』一字,並在第一章就強調了該書著重於領導層面),意味著你和你的團隊成員間必然有種「職權從屬關係」。如果沒有,或你反而是被領導的人,那麼除了放下這本書,倒也可以將此書當成未來職涯發展的知識儲備、或者對在遠距另一端的管理者提出建議之用。

《帶領遠端團隊》在中文書籍市場的出現並非碰巧或偶然。近年台灣追隨著歐美青年創業(Start-Up)、個人接案的風潮,吹起「協槓」、「數位遊牧民族」(Digital Nomad)、「自由工作者」(甚至更早的『SOHO族』)等風潮。無數的年輕人,甚至像我這樣即將跨入中年者,都因著各自不同的緣由或理想走入這種工作與生活「高度耦合」的謀生方式。

面對前述情況,市面上的確出現許多書籍相應。大部分都是針對遠距工作諸專案中的「workers」或「employees」;它們關心的對象是工作者如何善用工具、環境、以及管理自己在公司以外的時間。對於「managers」,也就是統籌規畫遠距工作專案的管理者或經理人,向他們提供建言和指導的書籍相對之下便少很多。本書的出現填補了此一缺憾。

我對於《帶領遠端團隊》是相當肯定且推薦的,但是也認為有不足的地方。統整於以下三大點:

一、觀念解惑充分且條理清晰,對於管理者面對領導遠距工作團隊的準備非常有幫助

原文書名是”The Long-Distance Leader Rules for Remarkable Remote Leadership”,而在第一章也開宗明義地說:作者要詳加討論的並不是工具有哪些和該怎麼用,而是「領導團隊」這件事情從「在公司」(或在同一層辦公室、很快能找到人當面談)轉成「分散各處」(也就是見不到面)的情況,領導者該怎麼轉換心態、做什麼樣的準備、如何與遠距人員保持良好關係、以及最重要的:依然不斷提高工作效率與產出品質。

雖然書中分成了19章,我認為核心要點為以下四點:

  1. 「領導」(Leadeship)這件事情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但隨著情況轉為「遠距協作」,部分方法與面對態度需要改變。如果你想跳過其他談論領導統御的書都會講到的部分(或者你自覺心態已經調整好),那麼我個人建議可以直接從第七章開始閱讀。
  2. 「善用科技工具」絕對是提高領導遠距工作團隊或專案不容忽視的一環。書中甚至兩次提到: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研究後發現:「精熟且常用科技的領導者,在領導其他方面的評比也較優異。」(p.85 & p.229)更示:一般領導者「不習慣」甚至「拒絕」去學習,才是最大的問題。
  3. 與被領導的遠端工作人員「共同規畫專案流程、步驟與目標」,並且持續「以開放性問題尋求回饋」、搭配「透明的/清楚的進度控管」,能夠減少遠距狀況下的團隊疏離感與誤解。然而,這並不表示你們的每份E-mail都要副本給所有人。
  4. 經常主動「關切」(check in)與鼓勵讚美,但不要變成「查勤」(check up)。善用科技工具固然重要,但是本質還是「帶人要帶心」。書中對這兩者的區分大體上是:前者是為了提供關心、支援、以及提升與對方的信任感或交情,後者則是傳統管理者習慣的「想知道所有人到底在做什麼」。遠距工作在本質上已經會無可避免地降低團隊成員間的交流和感情,倘若領導者持續使用傳統的領導方式,那對遠距工作團隊的合作情況將會是嚴重地雪上加霜

本書用19章的篇幅(但每一章都不多)深入講述以上四大核心要點,讓人讀起來不致負擔過重;一點一點的推進,很適合時間太滿或者平常沒什麼耐心讀書的經理人(或者大多數現代人)。另一個優點則是行文風格沒有學院派的僵硬,甚至還有點「冷幽默」。

二、提供大量的線上資源供團隊與領導者使用

由於作者均是來自於民間的顧問和研究機構,而且是專門研究遠端工作的研究機構(遠端工作團隊領導機構,”Remote Leadership Institute”),所以在從第六章開始,幾乎在每一章最後都釋出了他們為各章要解決的問題所研發的各種線上工具。例如:〈遠端工作慣例建立檢核表〉(Building Remote Work Routines Checklist)、〈信任調節器〉(Trust Thermostat Tool)、〈線上簡報清單〉(Virtual Presentation Checklist)、〈組織科技評量表〉(Organizational Technology Assessment)等。雖然每個讀者面對的情況不同,線上工具也不一定能完全符合每位讀者的需要,可是這些工具有兩大好處:

  1. 遠距工作/專案的領導者不必「重新做輪子」。書中給予了可以直接使用的線上資源,即使不合用,也能夠依照遠距專案的需求自行調整,不必從頭開發想或製作,解省下許多時間與試誤的成本。
  2. 透過實作強化(內化)書中的指導與觀念,讓領導者可以更好地明白文字敘述所表達的究竟真正用起來、運作起來是什麼樣子。如果剛只是成篇累牘叨叨絮絮,很有可能看了前面就忘了後面。但是每看完一章、激起了讀者的興趣之後立刻能讓其實際操作,無論在說服與學習的效果上都將加乘。

三、論述簡單,沒有太多的「吊書包」或者專業術語

我個人最討厭的商業經管類書籍,就是那種內含一大堆專業術語、咬文嚼字、近乎教科書式者。具有管理職權的人不一定就是書讀得比較好、學問比較高;但很多企管類書籍的作者一旦將讀者設定為經理人階層,那種故意高級底的寫作法就跑出來了。即使不是工具類書籍,商業經營叢書也應該盡量簡明。原因無他:人家讀你的書就是為了希望能「趕快照做賺到錢」。講了一堆理論,說實在話,屁用沒有。

本書在寫作上,至少中譯本讀來非常簡單明瞭,句型通順流暢,而且幾乎不引用什麼理論,直接就把「為什麼」提出之後用「大白話」解釋予讀者。這種寫作方式我是非常欣賞的。一方面,對絕大多數人來講,讀起來輕鬆容易。容易,就較會取得注意力和耐心繼續往下;另一方面,能很快地「看得懂、想得通」,對於書中的觀點也就較易吸收得進去、得以充分發揮其價值

我對本書的批評則有兩點:

一、應該更聚焦領導遠距工作的需求,減少與傳統領導模式相似的部分之介紹

書中共分六大部分、19章,但我認為真正切中「如何領導遠距工作/專案團隊」的部分只有從第七章以後到第十三章、以及第十八章。其他部分幾乎可以見諸於一般談論「組織領導」、「領導統御」相關的書籍。該等觀念應該還可以盡量精簡扼要,把篇幅更多地留給本書核心主題,擴增圖解與案例。

二、「權力結構」仍是領導運作的關鍵。缺少「賦權」與「分層管理」的討論

雖然作者強調:真正「領導」不是因為你職位比較高而已。但不可否認的:領導的發生與得以運作,真實情況下就是因為有某個人具有團隊中其他人無法相比的「權力」。這份高於其他參與者的權力是他作為領導的基礎,也是他可以要求(或推動)其他團隊成員做事的原始動力。當然,我們絕對不可以忽視「良好人際關係」、「友善溝通態度」、「以及開誠佈公地討論」等類活動的重要,可是歸根究柢:人類一切群體活動的指揮調度都基於「權力結構」的形成。有了權力的畫分,才會有職權的畫分。

讀完本書,我覺得作者預設的遠端工作團隊類型是「扁平式組織」(Flat Organization)為主(請見下圖)

raw-image

這種扁平式組織,多半出現在「任務型編組」的遠距工作團隊,或者是小型六人以下的公司;大多數時候,超過六人以上的公司、或像是IBM、DELL、台積電此類大型且階層眾多者,「階層性組織」(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方為常態(請見下圖)

raw-image

本書對於組織型態不同時,遠距工作團隊的領導方式是否有相應的彈性與調整,缺乏足夠的論述。

此外,當面對「階層性組織」時,「賦權」(Empowerment),也就是對所領導團隊內部各層級的權力分予變顯重要。如同前面所說:有權力劃分才有職責劃分。當遠距協作團隊帶來了疏離、交流不易、無法同時在線等問題的時候,權責歸屬應該如何調適,也是未來領導者要面對的課題。

結論

《帶領遠端團隊》本書非常適合無論在公司組織中,擔任領導「臨時任務行編組」或「常態性設置」的遠距工作團者之領導者及經理人閱讀。作為給忙碌現代工商社會一分子的讀物,書中撰文的風格淺顯易懂,清楚兼簡潔,讀來輕鬆愉快。然而若為團隊中最基層的遠距工作者、或者個人接案者,本書就不是那麼推薦購買。



書評 |《暢玩一人公司》

書評 | 《這一天過得很充實:成功者黃金3時段的運用哲學》

書評 |《社群假象:不要掉進與他人比較的絕望陷阱》

書評 | 《成為職業作家一定要知道的50件事》

書評 | 《小眾,其實不小》

出版社與實體書店的DUSI心態與傲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iferTalks的沙龍
53會員
19內容數
FB粉絲頁:SeiferTalks 每日一篇書評,為的是從最基本的寫作開始打磨自己的創作能力,同時與群眾分享自己的評論和觀點。在累積到第100篇的時候會: (1)將所有文章同步到WordPress (2)錄製Podcast,方便隨時用「聽的」 一切都為打造個人自媒體品牌而努力。歡迎給予鼓勵與支持:)
SeiferTalk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11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2021/05/11
我個人對本書是持推薦的態度。在閱讀書籍的注意力日漸稀缺的情況下,作者以小冊形式創作,面面俱到地傳遞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的確可以讓人們有意願嘗試一讀(因為夠簡短)。此外,該書從作者自身經驗和眾多案例出發,也更具說服力。相當值得想要開始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2021/02/11
我非常推薦《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
Thumbnail
2021/02/11
我非常推薦《刻意學,一年頂十年》給各位,一如前一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本次書評的書籍相當值得借閱或購買。人,對於合理化自己的不理性衝動相當在行,此時就需要借助這類冷靜到或許會刺到讀者痛點的書來警醒。如果你正處在是否要轉行、或者是否要追隨自己的夢想與熱情而前進,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阻尼器」。
Thumbnail
2021/02/09
我非常推薦各位去借、最好是買這本書回家。每當你感到疲乏、無法堅持每天創作時,翻翻本書,你多半能再次找到動力,以及最直接與最實際的方式,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2021/02/09
我非常推薦各位去借、最好是買這本書回家。每當你感到疲乏、無法堅持每天創作時,翻翻本書,你多半能再次找到動力,以及最直接與最實際的方式,那就是寫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在遠距工作中如何提升效率及優化工作模式。透過分析《遠距工作模式》一書的內容,作者從四個面向分享了遠距工作的好處、克服拒絕遠距工作的理由、有效的合作方式以及對遠距工作者的提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在遠距工作中如何提升效率及優化工作模式。透過分析《遠距工作模式》一書的內容,作者從四個面向分享了遠距工作的好處、克服拒絕遠距工作的理由、有效的合作方式以及對遠距工作者的提醒。
Thumbnail
最近讀了超級思維這本書,書中關於『發揮潛能,創造高績效團隊』這個話題,讓我想起當初從業務銷售主管輪調回工廠製造時,原單位主管特別交給我一份工廠幹部最近三年的『每季人事盤點表』,其中除了人員的基本資料外,有三個特別的地方是『評價』(適任、不適任)、『今後規劃』(升任、留任、轉任)...
Thumbnail
最近讀了超級思維這本書,書中關於『發揮潛能,創造高績效團隊』這個話題,讓我想起當初從業務銷售主管輪調回工廠製造時,原單位主管特別交給我一份工廠幹部最近三年的『每季人事盤點表』,其中除了人員的基本資料外,有三個特別的地方是『評價』(適任、不適任)、『今後規劃』(升任、留任、轉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重點,會放在介紹團隊管理、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書。這兩個能力的培養,比較需要長期的實戰、盤整,才能學習到位,所以吸收內容的難度非常高。最好趁早閱讀這類的書,了解基本概念並進入職場實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重點,會放在介紹團隊管理、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書。這兩個能力的培養,比較需要長期的實戰、盤整,才能學習到位,所以吸收內容的難度非常高。最好趁早閱讀這類的書,了解基本概念並進入職場實戰。
Thumbnail
閱讀對某些人來說只是一種「興趣」,但是能將書中的知識落地為實際的應用,甚至透過一連串的實驗之後,打造出專屬一個人的「夢幻工作」,這本書就是作者綜合了大量的閱讀以及實作之後,轉變自己人生的故事。 這本書是由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所寫的第一本書,作者本身沒有特別的背景,前份工作是台積電的高階工程師。而是
Thumbnail
閱讀對某些人來說只是一種「興趣」,但是能將書中的知識落地為實際的應用,甚至透過一連串的實驗之後,打造出專屬一個人的「夢幻工作」,這本書就是作者綜合了大量的閱讀以及實作之後,轉變自己人生的故事。 這本書是由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所寫的第一本書,作者本身沒有特別的背景,前份工作是台積電的高階工程師。而是
Thumbnail
彼得.杜拉克說:「管理是最大限度地激發他人潛能與創意。」 需要透過別人、完成任務的角色,便是管理者。雖然此書是針對企業公司管理者而寫,但老師其實也是自己課堂(班級)的領導者與管理者。班級經營力也相當於培養人才、帶領成長的領導力。
Thumbnail
彼得.杜拉克說:「管理是最大限度地激發他人潛能與創意。」 需要透過別人、完成任務的角色,便是管理者。雖然此書是針對企業公司管理者而寫,但老師其實也是自己課堂(班級)的領導者與管理者。班級經營力也相當於培養人才、帶領成長的領導力。
Thumbnail
遠距工作,在過去一年成為了熱門話題。探討遠距工作模式的書不少,但這本《遠距工作革命》特別之處,在於作者采黛爾.尼利,就遠距工作與跨國公司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在這本書中,采黛爾.尼利針對團隊成員在遠距工作模式下都會遭遇到的問題,給出了她多年以來的研究見解與行動指南。
Thumbnail
遠距工作,在過去一年成為了熱門話題。探討遠距工作模式的書不少,但這本《遠距工作革命》特別之處,在於作者采黛爾.尼利,就遠距工作與跨國公司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在這本書中,采黛爾.尼利針對團隊成員在遠距工作模式下都會遭遇到的問題,給出了她多年以來的研究見解與行動指南。
Thumbnail
零規則,以信任做為安全線,建立彼此合作的模式,非常適用於我目前所待的遠距團隊。 這個團隊,從去年8月我跟創辦人開始,到現在已經有9個夥伴,採全遠距全外包,所有的夥伴除了這份主要工作,都有其他業務,在這段期間,遠距工作、零規則工作,對新創以及工作者的優劣勢有些小啟發。
Thumbnail
零規則,以信任做為安全線,建立彼此合作的模式,非常適用於我目前所待的遠距團隊。 這個團隊,從去年8月我跟創辦人開始,到現在已經有9個夥伴,採全遠距全外包,所有的夥伴除了這份主要工作,都有其他業務,在這段期間,遠距工作、零規則工作,對新創以及工作者的優劣勢有些小啟發。
Thumbnail
遠距工作,以前的觀念就只知道是自由業者,對遠距工作的模式很模糊,也不會想去了解,其實這種工作模式已經有近半世紀的發展歷史 因疫情的關係,現在很多人被迫在家遠距工作,才慢慢開始知道遠距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的能力,現在工作種類也越來越多元,這模式在未來這將會是一股潮流 現在很多企業在疫情推動下,臉書
Thumbnail
遠距工作,以前的觀念就只知道是自由業者,對遠距工作的模式很模糊,也不會想去了解,其實這種工作模式已經有近半世紀的發展歷史 因疫情的關係,現在很多人被迫在家遠距工作,才慢慢開始知道遠距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的能力,現在工作種類也越來越多元,這模式在未來這將會是一股潮流 現在很多企業在疫情推動下,臉書
Thumbnail
#無論身處於組織裡哪一個角色,必都將承受體制影響,這不僅專屬老闆主管需讀的好書,同樣賦予不甘菲薄的你,當你的思維進化,就必然在職場上展露鋒芒!
Thumbnail
#無論身處於組織裡哪一個角色,必都將承受體制影響,這不僅專屬老闆主管需讀的好書,同樣賦予不甘菲薄的你,當你的思維進化,就必然在職場上展露鋒芒!
Thumbnail
《帶領遠端團隊》是凱文.艾肯貝瑞(Kevin Eikenberry)和韋恩.杜美(Wayne Turmet)合著。中文譯本於2020年7月1日由遠流出版;譯者為陳映廷和陳依萍。這是一本「針對管理職人員」所寫的書。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工具書」,而是本協助管理者釐清和明白該怎麼樣規畫領導遠距工作團隊的著作
Thumbnail
《帶領遠端團隊》是凱文.艾肯貝瑞(Kevin Eikenberry)和韋恩.杜美(Wayne Turmet)合著。中文譯本於2020年7月1日由遠流出版;譯者為陳映廷和陳依萍。這是一本「針對管理職人員」所寫的書。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工具書」,而是本協助管理者釐清和明白該怎麼樣規畫領導遠距工作團隊的著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