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總覺得,真正的自學,應該是引發學生興趣、教學生方法後,他們會慢慢找到想學的東西,進而主動學習,如此才能達到自學目標。

收到這份學習歷程檔案我才發現,只要幫學生建構足夠鷹架,課堂試著引發他們對於各類文章的興趣,其實他們會自發性的去尋找喜歡的文本來閱讀,並且找出自己跟文本之間的意義。

蔡同學透過平日課堂閱讀的篇章引發對於文化保存的省思,接著,再以學到的閱讀古文方法力行,嘗試閱讀《史記》的篇章,透過自己推究字詞、查找確認,接著嘗試自己翻譯,並將自學閱讀的歷程展現在檔案中。

學生的省思寫得具體又動人,身為也是念中文的我來說,似乎也開始想,一路以來,我有沒有像學生這麼有使命感跟勇氣?

「……但是仔細想想,如果每個人都抱持著這種態度,那傳統文化才真的要沒落!所以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並實際行動給這些人看!自己目前的能力雖然有限,但是其實傳統文化的延續不在於年齡、能力,而是在於自己有沒有心。……」(蔡同學省思摘錄)

「…真正想要行動的人,不會害怕困難,反倒會迎難而上,解決並持續下去!就像我的學習成果,看似小小的一段,其實背後需要有很大量的歷史知識,不管是文章、字句的解讀、陵墓的形式、前後文的人物關係,都需要時間和耐心去了解。而且我發現,當有人看見我在做史類的文章解讀時,總會用一種奇異的眼光看著我,彷彿用眼神告訴著我:「沒事讀這個幹嘛?」但我其實並不在意,我看到的反倒是背後的無人學習和文化消逝的趨勢,因此當看到傳統文化時,我總會有一種使命感,覺得自己要堅持做下去並傳承給後代的人!……」(蔡同學省思摘錄)


國文課「語文化」與「社會化」似乎是不得不的趨勢,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剛好遇到一些對古典文學文化有興趣的孩子,能透過給他們一些引導,讓他們看見更多的古典世界,也是國文老師期待且覺得欣慰的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大明-avatar-img
2021/02/06
好認真的學習歷程👍
JLH-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2/06
看到學生課後還自發性學習,真的覺得很感動!
avatar-img
JLH的沙龍
258會員
72內容數
我常在思考,當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到底要教什麼? 或許,透過文本,陪伴學生一起面對青春成長的焦慮,帶學生看見生命的更多可能,讓學生思索自我與社會的連結,就是教國文最重要的事。 教了幾年發現,我的青春好像都在這裡了,於是,決定慢慢寫下些什麼,聊以紀念。
JL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2
南湖文藝季的第一場,請到平路來談「故事的療癒力」。 今天,跨域寫∞手展演中心湧入100人(學生89人、老師11人),每個人都是自願報名,並期待能有機會跟大師交流。 平路的娓娓道來,深深抓住大家的心,我在後頭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歪著頭,靜靜聽著,並思索著台上講師說的字字句句,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
Thumbnail
2022/03/22
南湖文藝季的第一場,請到平路來談「故事的療癒力」。 今天,跨域寫∞手展演中心湧入100人(學生89人、老師11人),每個人都是自願報名,並期待能有機會跟大師交流。 平路的娓娓道來,深深抓住大家的心,我在後頭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歪著頭,靜靜聽著,並思索著台上講師說的字字句句,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
Thumbnail
2022/03/13
文本就像一個濾鏡,對已經有戀愛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對自己曾經的愛情有所反省,對沒有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開啟更多同理與理解的思索。這個單元為期三周,共六節課,我主要選了三個主要文本來談,分別是易智言導演的電影《藍色大門》、柯裕棻的〈熱包子〉及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
Thumbnail
2022/03/13
文本就像一個濾鏡,對已經有戀愛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對自己曾經的愛情有所反省,對沒有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開啟更多同理與理解的思索。這個單元為期三周,共六節課,我主要選了三個主要文本來談,分別是易智言導演的電影《藍色大門》、柯裕棻的〈熱包子〉及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
Thumbnail
2022/01/22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Thumbnail
2022/01/22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把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做好,我想這也是最基本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無論這過程有多遙遠和艱難,我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好好掌握你手上的資源,並好好地運用這些資源,千萬不要讓自己的惰性和藉口,拖垮心中目標的那道阻礙,成為心中的遺憾!
Thumbnail
把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做好,我想這也是最基本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無論這過程有多遙遠和艱難,我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好好掌握你手上的資源,並好好地運用這些資源,千萬不要讓自己的惰性和藉口,拖垮心中目標的那道阻礙,成為心中的遺憾!
Thumbnail
「自主學習」是108課綱後出現的前所未有新課程, 大學申請入學時,「自主學習」是多數校系會列入採計的項目 而所謂的「自主學習」究竟是什麼呢?自主學習和自習又有何不同呢? 我們該如何看待及進行呢?
Thumbnail
「自主學習」是108課綱後出現的前所未有新課程, 大學申請入學時,「自主學習」是多數校系會列入採計的項目 而所謂的「自主學習」究竟是什麼呢?自主學習和自習又有何不同呢? 我們該如何看待及進行呢?
Thumbnail
曾經到新竹女中周會演講,結束後有幾位學生留下來希望我幫忙在書上簽名,有位高二學生很興奮地分享她的閱讀經驗。說她非常喜歡看小說,也喜歡參加社團活動,覺得課本既枯燥乏味,以後也根本用不到,原本打算放棄學校課業,但是看了我書上寫的一段我與讀中學的女兒討論的讀書的目的,被我說服了,所以現在又乖乖耐下心來面
Thumbnail
曾經到新竹女中周會演講,結束後有幾位學生留下來希望我幫忙在書上簽名,有位高二學生很興奮地分享她的閱讀經驗。說她非常喜歡看小說,也喜歡參加社團活動,覺得課本既枯燥乏味,以後也根本用不到,原本打算放棄學校課業,但是看了我書上寫的一段我與讀中學的女兒討論的讀書的目的,被我說服了,所以現在又乖乖耐下心來面
Thumbnail
透過紀錄,歷程中的點滴,會在每一個你需要的時候,受到招喚、來到面前。學習歷程的意義,是讓每一個你更清楚自己的特質和學習狀況,是要你在每個階段停下來想一想,想好了,調整一下,接下來會走得更有信心的。
Thumbnail
透過紀錄,歷程中的點滴,會在每一個你需要的時候,受到招喚、來到面前。學習歷程的意義,是讓每一個你更清楚自己的特質和學習狀況,是要你在每個階段停下來想一想,想好了,調整一下,接下來會走得更有信心的。
Thumbnail
許多人從開始上學起,就活在學校和補習班忙碌且壓力繁重的環境中。因為大部分人的學習都已被體制事先安排好,因此對於個人主見較強的人,很多時候不免感到在現行體制下無法照自己的意願學習。但由於我們從小被教育:「學習必然是辛苦的、放縱自己的慾望是危險的,所以應該努力把學生的本分做好,因為這是為了讓你成為更好、
Thumbnail
許多人從開始上學起,就活在學校和補習班忙碌且壓力繁重的環境中。因為大部分人的學習都已被體制事先安排好,因此對於個人主見較強的人,很多時候不免感到在現行體制下無法照自己的意願學習。但由於我們從小被教育:「學習必然是辛苦的、放縱自己的慾望是危險的,所以應該努力把學生的本分做好,因為這是為了讓你成為更好、
Thumbnail
我總覺得,真正的自學,應該是引發學生興趣、教學生方法後,他們會慢慢找到想學的東西,進而主動學習,如此才能達到自學目標。 收到這份學習歷程檔案我才發現,只要幫學生建構足夠鷹架,課堂試著引發他們對於各類文章的興趣,其實他們會自發性的去尋找喜歡的文本來閱讀,並且找出自己跟文本之間的意義。 蔡同學透過平日課
Thumbnail
我總覺得,真正的自學,應該是引發學生興趣、教學生方法後,他們會慢慢找到想學的東西,進而主動學習,如此才能達到自學目標。 收到這份學習歷程檔案我才發現,只要幫學生建構足夠鷹架,課堂試著引發他們對於各類文章的興趣,其實他們會自發性的去尋找喜歡的文本來閱讀,並且找出自己跟文本之間的意義。 蔡同學透過平日課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