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好樣|幾個牧羊的人

宣教好樣|幾個牧羊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早奔走相告那「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是耶穌出生的晚上,在伯利恆野地裡,幾個牧羊的人。那時候「大使命」還沒上市,這幾個牧羊的人,開風氣之先,「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可以這麼說,他們是第零代宣教士。

這話從何說起?

回到事情發生當下的時空,「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一個再尋常不過的三更半夜,羊比人多的荒郊野外,黑漆漆、靜悄悄,有人值勤假寐、有人交班熟睡。出其不意的非常異常,「主的使者」亮相登場,沒有地動天搖、沒有飛砂走石,只有「主的榮光」四面照著,黑暗與光亮的巨大反差,把牧羊的人嚇得皮皮剉。「那天使」開場solo獨白,接著就是「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合唱,然後華麗退場,「眾天使離開他們升天去了」。

天使神隱跑光光,四下恢復黑漆漆、靜悄悄,牧羊的人沒有因為過度驚嚇而語塞,反而興致勃勃、七嘴八舌:「我們進城去看...」。作伙連跑帶跳、三步併兩步,從野地往城裡去。根據天使提供的線索,他們上窮碧落下黃泉,終於被他們找到了。親耳聽說、加上親眼看見,這幾個牧羊的人,滔滔不絕,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從天使講起、再講到這孩子,源源本本、據實以告,見人就說、一說再說,一傳十、十傳百,沒有數位通訊、不用社交媒體,絲毫無損傳播的效率,這就是口語傳播的威力。這個晚上,這件事,在伯利恆傳開了。大概就是無人不知吧。

聽到的人,沒有不跌破眼鏡、下巴掉下來的!因為根本光怪陸離、匪夷所思,這些牧羊的人到底在供蝦毀?唯一的異數是馬利亞,因為上帝跟她借腹生子的時候,有言在先,所以當她聽牧羊的人講這些天方夜譚,可以對號入座,因此沒有大驚小怪、花容失色,而是很低調、很優雅地「存在心裡,反復思想」。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牧羊的人打道回野地。雖然夜深了,牧羊的人好像了無睡意,不是因為羊都不見了,正交相指責、抓狂找羊,而是因為一整個晚上的奇遇記,有點輕飄飄,「所聽見,所看見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像他們所說」!天使雖然把他們吵醒,卻沒有呼攏他們。越想越亢奮,情不自禁「歸榮耀與神,讚美祂」。

這是第一個聖誕節的現場實況報導。

為什麼是這幾個牧羊的人?

“牧羊”對猶太人來說,不是個顯赫的行業,“牧羊的人”不會是德高望重、頭角崢嶸的人。事情發生在夜間、而且在野地,就好像被分派到偏鄉值大夜班的,一般不會是大咖。

天使沒有吩咐這幾位不是咖的牧羊人,可是他們耐不住性,要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們的」,還「急忙去」。去了不是逛大街吃小吃,而是「尋見馬利亞和約瑟,又有那嬰孩臥在馬槽裡」,先尋、才見。「尋找,就尋見」。

天使沒有交代這幾位不算咖的牧羊人,可是他們沉不住氣,「既然看見,就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關於這個孩子,天使究竟說了些甚麼話?「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天使言簡意賅,說這孩子是救主基督;也就是說,救主今天降生。

猶太人苦等幾個世紀的彌賽亞,今天來了。終於來了!確實是「大喜的信息」,不管有沒有關乎萬民,至少是關乎猶太人的。可是牧羊的人把這些話傳開了之後,「凡聽見的,就詫異」。僅止於詫異!詫異是聽見的終點,到此為止。牧羊的人回去了,不是趕緊補眠,卻是意猶未盡、餘波盪漾,「歸榮耀與神,讚美祂」,複誦回應天使天兵的大合唱「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神!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

  • 上帝知道誰是相信祂的。
  • 上帝知道誰聽見主的指示,就會撇下一切所有的,去看主所做成的事。
  • 上帝知道誰看見主所指示的成就,就會傳開。
  • 上帝知道誰會因為所聽見、所看見的,正如天使所說的,就歸榮耀與神、讚美神。

上帝知道,那天,只有在伯利恆野地裡牧羊的人,他們相信。他們去。他們看。他們尋。他們見。他們傳。他們讚美。「若有人信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

牧羊人的宣教好樣

雀屏中選的宣教士,沒有三頭六臂、不過升斗小民,沒條件自視甚高、未必人人看好,甚至常爆冷門。上帝不怕押錯寶,因為「神的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祂會打發「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對他們說...」。

牧羊的人相信「主所指示我們的」已經成就,是「所成的事」,所以他們才會沒有質疑、不用說服,一鼻孔出氣,把羊全丟在野地,一股腦衝進城,找那個躺在馬槽裡的嬰孩救主。你們信不信是你們的事,反正我是信了。

宣教士不必太在乎聽眾的反應,甚至牧羊的人因為多少有羊騷味,人家都要跟他們保持距離,「詫異」也好、「存記在心、反覆思想」卻一言不發,也沒什麼不可以;顧慮業績,計較信或不信,根本劃錯重點,因為從頭到尾不是你的事。

宣教不談高言大智,不用驚世駭俗,只要老實說說「所聽見,所看見的」。宣教就是跟人傳「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並且傳開;跟神就是讚美、榮耀。

avatar-img
宣教柬埔寨
32會員
181內容數
在柬埔寨鄉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灌溉高棉人對耶穌的認識 耕耘高棉人跟耶穌的感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宣教柬埔寨 的其他內容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一章7節「你們作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因為「福音傳到你們那裏,...主的道從你們那裏已經傳揚出來」。顯然,帖撒羅尼迦教會是保羅心目中的宣教好樣。
耶穌復活後,首先「傳講耶穌與復活的道」,是幾位婦女,可以說是第零代宣教士。她們示範的宣教好樣: 1. 愛是宣教的動機和動力 2. 計畫趕不上變化,還是要按部就班、有備而來,心態上期待意外、放馬過來 3.說不說,是我的事;信不信,是祂的事
巴拿巴其人其事、貴人貴事,和好人好事,看巴拿巴的宣教好樣
彼得是耶穌的大弟子,漁夫出身,後來成為教會長老,照管神的群羊,盼望新天新地。他的三個三次獨特經歷,持續深化、提升他和耶穌的關係,讓他在耶路撒冷教會實踐大使命的僵局,踢了臨門一腳,成功達陣,成了宣教好樣。 彼得的三個三次 耶穌和門徒最後的晚餐,餐後,往橄欖山,耶穌對彼得說:「 今夜雞叫以先,你要
腓利在聖經中出現三次,都在使徒行傳。 第一次是第六章。當時耶路撒冷教會的人氣旺,門徒增多,發生了涉及種族議題的訴訟,屬於少數民族的“說希利尼話的希伯來人”,跟族群大宗,也就是“說希伯來話的猶太人”,表達不滿,主要是替他們的弱勢族群發聲,因為寡婦們餓著了。十二使徒知道這事,很快危機處理,首先達成共識: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一章7節「你們作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因為「福音傳到你們那裏,...主的道從你們那裏已經傳揚出來」。顯然,帖撒羅尼迦教會是保羅心目中的宣教好樣。
耶穌復活後,首先「傳講耶穌與復活的道」,是幾位婦女,可以說是第零代宣教士。她們示範的宣教好樣: 1. 愛是宣教的動機和動力 2. 計畫趕不上變化,還是要按部就班、有備而來,心態上期待意外、放馬過來 3.說不說,是我的事;信不信,是祂的事
巴拿巴其人其事、貴人貴事,和好人好事,看巴拿巴的宣教好樣
彼得是耶穌的大弟子,漁夫出身,後來成為教會長老,照管神的群羊,盼望新天新地。他的三個三次獨特經歷,持續深化、提升他和耶穌的關係,讓他在耶路撒冷教會實踐大使命的僵局,踢了臨門一腳,成功達陣,成了宣教好樣。 彼得的三個三次 耶穌和門徒最後的晚餐,餐後,往橄欖山,耶穌對彼得說:「 今夜雞叫以先,你要
腓利在聖經中出現三次,都在使徒行傳。 第一次是第六章。當時耶路撒冷教會的人氣旺,門徒增多,發生了涉及種族議題的訴訟,屬於少數民族的“說希利尼話的希伯來人”,跟族群大宗,也就是“說希伯來話的猶太人”,表達不滿,主要是替他們的弱勢族群發聲,因為寡婦們餓著了。十二使徒知道這事,很快危機處理,首先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