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而樂——話說顏回(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孔門的弟子當中,小孔子三十歲的顏回,是深受孔子讚賞的一個學生,不但學問好,聞一知十(子貢讚譽顏回),為人沉穩自省,德行高尚,也是孔子忠實的追隨者。但顏回一生人,從未出過仕,不是沒機會出仕,而是一心追隨孔子做學問,同時又不想踏足混濁的官場。可惜,一貧如洗,朝不保夕。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之下,仍然能持守節操,仍然能不斷地求學問道的,實在少有。故此,孔子讚賞顏回,說:

「賢哉,回也!一簞食(讀飼),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9】

過去在課堂上,每每朗讀到這則《論語》時,都投放一點感情。首句「賢哉,回也」,筆者會平平陳述;但末句「賢哉,回也!」,則會深沉而帶感觸。

孔子說:「顏回真賢德!一籃粗飯,一瓢清水,住在陋室,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回啊,卻仍然不改變他向道的熱誠。真賢德啊,顏回!」

這則《論語》,重點在「不改其樂」。前面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是描述生活如何貧乏,貧乏到一般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但,顏回卻仍然不改其樂。「不改其樂」,即指無論處於任何逆境,面對任何困難,仍能堅持自己做人的信念,而在精神上自滿自足。容易嗎?

此外,另一則《論語》,孔子也在讚賞顏回: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5】

「三月」,指歷時長久。「其餘」,指其他弟子。

孔子說:「回啊,他內心能持久不離仁德;至於其他弟子,也許偶然短暫地能做到而已。」

人有情緒,事有順逆,這都是很平常也很經常的。加上經濟條件貧乏短缺,篳路藍縷,又沒有社會地位,招人白眼也時會發生的。但,顏回能懇切地做到「不遷怒,不貳過」,真誠地面對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人格,不遮掩、不逃避、不攀附、不希求、不忌羨,所以他的心境,能經常持久流露出平和、真誠、坦蕩、光明。對於生活上的得失,得,不以得為喜;失,不以失為憂。容易嗎?

(2021-2-9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dai zhongshi ye的沙龍
65會員
851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2025/04/03
有一句話,從來都不會對著別人說的,啥話呀?「我食鹽多過你食米」。要是說了,人家就知道你一定有高血壓。 《論語》裡有一句話——「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歷來的解釋,都把這個「得」解作「貪得」,貪這個、貪那個,貪那些蠅頭小利,以致患得患失。這樣詮釋孔老夫子的心路歷程,實在格格不入。何況,貪
2025/04/03
有一句話,從來都不會對著別人說的,啥話呀?「我食鹽多過你食米」。要是說了,人家就知道你一定有高血壓。 《論語》裡有一句話——「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歷來的解釋,都把這個「得」解作「貪得」,貪這個、貪那個,貪那些蠅頭小利,以致患得患失。這樣詮釋孔老夫子的心路歷程,實在格格不入。何況,貪
2025/01/22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北方人要過小年了。與此同時,有些內媒外輸的視頻,都提起灶君,講到灶君,自然就提起「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這句話。那麼,咱家不妨重閱以下的舊文。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什麼叫做「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呢? 簡單地說:要是你做了傷天害理的事,以致神人共憤,天理不容;即使事後禱告,求上
2025/01/22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北方人要過小年了。與此同時,有些內媒外輸的視頻,都提起灶君,講到灶君,自然就提起「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這句話。那麼,咱家不妨重閱以下的舊文。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什麼叫做「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呢? 簡單地說:要是你做了傷天害理的事,以致神人共憤,天理不容;即使事後禱告,求上
2024/08/22
Cheng Joe 儒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提出一個方法來決定誰有資格做君,只能提一個君權神授,這種迷信說法,導致後代為了爭取所謂的天命,殘殺了多少人,亂世時儒生全跑光,盛世時才稱人天子,這些帳要不要算一下?   回應: 剛剛看到閣下所提出的異議,當中有許多論點和定義,必須界定清楚的,這也不是
2024/08/22
Cheng Joe 儒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提出一個方法來決定誰有資格做君,只能提一個君權神授,這種迷信說法,導致後代為了爭取所謂的天命,殘殺了多少人,亂世時儒生全跑光,盛世時才稱人天子,這些帳要不要算一下?   回應: 剛剛看到閣下所提出的異議,當中有許多論點和定義,必須界定清楚的,這也不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為政第二)。  顏淵,名回,字子淵,是孔門二期的學生。顏回以聰明好學,安貧樂道聞名。給人的印象仿佛是個『書呆子』,其實他一點都不呆,最會來事。孔子最喜歡他了,經常誇他,《論語》中多處可見。為什麼孔子最喜
Thumbnail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為政第二)。  顏淵,名回,字子淵,是孔門二期的學生。顏回以聰明好學,安貧樂道聞名。給人的印象仿佛是個『書呆子』,其實他一點都不呆,最會來事。孔子最喜歡他了,經常誇他,《論語》中多處可見。為什麼孔子最喜
Thumbnail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第一)。 孔子說:『君子吃不求飽足,住不求安逸,多做事而少說話,追求道義、以此為標準要求改正自己,這樣可以算是好學了』。 孔子認為,君子,今天我們可以理解為精英、理解為有
Thumbnail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第一)。 孔子說:『君子吃不求飽足,住不求安逸,多做事而少說話,追求道義、以此為標準要求改正自己,這樣可以算是好學了』。 孔子認為,君子,今天我們可以理解為精英、理解為有
Thumbnail
富與貴,誠然是許多人最大的渴望,憑藉富與貴帶來的錢與權,可以轉化為利益眾生的豐富資源,孔子既不拒絕,也不曾反對。可取得富貴的手段不同,得來的富貴價值自然迥異。 萬一時運不濟,安貧樂道自然成為孔子的應對方式。 粗茶淡飯,自有清歡,是心安理得的大自在。
Thumbnail
富與貴,誠然是許多人最大的渴望,憑藉富與貴帶來的錢與權,可以轉化為利益眾生的豐富資源,孔子既不拒絕,也不曾反對。可取得富貴的手段不同,得來的富貴價值自然迥異。 萬一時運不濟,安貧樂道自然成為孔子的應對方式。 粗茶淡飯,自有清歡,是心安理得的大自在。
Thumbnail
錯解的「恕」可能淪為莊子的「以己養養鳥」;換作當代聖嚴法師的比喻,那等於硬把自己覺得舒適的鞋子送人穿,完全不管對方是否合腳。 以己意強加對方身上,無視對方真正的感受,若是無心,可能是出於智慧的匱乏;如果是有意,便是價值的霸凌。
Thumbnail
錯解的「恕」可能淪為莊子的「以己養養鳥」;換作當代聖嚴法師的比喻,那等於硬把自己覺得舒適的鞋子送人穿,完全不管對方是否合腳。 以己意強加對方身上,無視對方真正的感受,若是無心,可能是出於智慧的匱乏;如果是有意,便是價值的霸凌。
Thumbnail
從與弟子的互動與言談,不僅從學生身上學習,也更了解孔子之道。
Thumbnail
從與弟子的互動與言談,不僅從學生身上學習,也更了解孔子之道。
Thumbnail
最近重溫梁漱溟先生講孔孟一書的重點,有所感亦有所得,而想分享給大家。裡面提到一個重點,是孔子思想的重點之一,忠恕之道的仁,仁是什麼意思? 裡面這樣解釋,就是一個人活活潑潑自自然然的狀態。仁是指一個人原來有的仁慈之心 這樣說要做到仁是一個容易的事吧?既然是自然的狀態。 是的,孔子說,吾思仁而仁至已!
Thumbnail
最近重溫梁漱溟先生講孔孟一書的重點,有所感亦有所得,而想分享給大家。裡面提到一個重點,是孔子思想的重點之一,忠恕之道的仁,仁是什麼意思? 裡面這樣解釋,就是一個人活活潑潑自自然然的狀態。仁是指一個人原來有的仁慈之心 這樣說要做到仁是一個容易的事吧?既然是自然的狀態。 是的,孔子說,吾思仁而仁至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