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行動」與「假行動」的危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月27日,No. 58,混淆「行動」與「假行動」的危險
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是德裔美國女演員,活躍於1930年代及戰後50-60s,被美國電影學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選為20世紀百大女演員第九名。他與海明威先生有一段深刻但沒有結局的感情,長達三十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報導。正因如此,絕大多數的網路資訊都說這句話是海明威說的,但事實上我們是從黛德麗轉述而來,特別是,「最後五個字給了我一套哲學」,黛德麗如是說。
有鑒於每日猜招多次強調要採取行動,不要空想或嘴砲,我也發現常常自己會搞混「行動」與「動作」,而這個概念在「原子習慣」一書中也有強調。簡單來說,這兩個都有共同點,就是「動」。動作,其實非常像「假行動」,但因為偽裝得太好了,我們容易不自覺以為自己在行動了。
舉例來說,惡名昭彰的美國法學院入學考試LSAT,如果要採取行動準備考試,就是步驟一:下載範例先裸考 -> 步驟二:設定計畫與目標,找一套順眼的教材及老師 -> 步驟三:上課-做題-檢討-做題-檢討,至死方休,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今天比較浮誇,只是考試,不用這麼激動)
整個過程是步驟一到步驟三,這才是行動。
動作呢?就是去找了歷年考題與詳解,著了魔似的想要找到各家詳解,卡在步驟一或三。或是找遍所有教材,比價錢、比評價、比詳解,卻始終沒有開始上課,或是上課進度緩慢,卡在步驟二與三。或是一直上課,卻沒有練考題,單純上課,只是「假行動」。
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完成一個任務後,有沒有具體往目標(考高分)邁進,還是看起來在前進,其實在原地踏步。如果你的目標是馬拉松,去練習跑步是行動,跑多跑少都可以,但是挑鞋子、找場地、找跑友,只是動作。
以上的例子,你其實可以適用在學習任何東西或是目標上,創業、學樂器、健身、英文......。
混淆動作與行動的代價非常可怕——投入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巨大,卻換到非常低的成效,會消磨你的意志,甚至否定自己不適合做某件事(我都這麼努力了肯定是沒天份!)
不過不要誤會,人生在世,必然要有很多「動作」得完成。畢竟沒有人會幫你買跑鞋、找好考古題直接送給你,還是得自己動手作 —— 當然如果你有很多工具人或是很熱心的學長,就當我沒說這段話XD
重點是,行動無法避免,但千萬不要混淆自己的「動作」與「行動」。
希望今天的每日猜招對你有啟發,祝你週末愉快,我們明天見
Don’t do what you sincerely don’t want to do. Neverconfuse movement with action.
#每日猜招 #dailymrps #mrps20210227 #海明威 #行動 #動作 #假行動 #Marlene #Dietrich #ErnestHemingway #Hemingway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272內容數
2021年,每天精選一句、一個概念、一個心得,連結你與我,連結過去與今天,一起猜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月26日,No. 57,今天再聊信任與美國律師文化 今天的每日猜招選自,副標題是,Lawyer jokes and legal culture,由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出版,這本書並非單純笑話集,而是學界探討律師倫理與美國文化對律師的消遣。
2月24日,No. 55,從希波克拉底誓言談信任與保密 有句話說,即使是騙子,在醫師面前依然誠實,不像律師法官整天面對騙子。畢竟只有誠實以告,才能提供醫師最好的資訊,換得最好的診斷與治療 但是,人心太複雜了,一旦涉及愧疚感或是內心深處的恐懼 總是難以啟齒,即使理性上知道說出口對自己是好的
2月23日,No. 54,當憤怒來臨時 先前提到原子習慣這本書是行動手冊,再跟大家推薦訂閱作者James Clear的電子報,同時也介紹一下憤怒管理。
2月22日,No.53,以十五億美金的浪漫,紀念新貨幣戰爭的開始。
2月21日,No. 52,恐懼與談判 今天每日猜招這句話應該或多或少聽過,背景是1961年聯合國大會致詞,希望各國展開裁軍談判。
2月20日,No. 51,接受世界的不確定與不公平,然後豪賭一把 今天介紹艾利斯(Albert Ellis),以及他創建的理情行為治療學派(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
2月26日,No. 57,今天再聊信任與美國律師文化 今天的每日猜招選自,副標題是,Lawyer jokes and legal culture,由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出版,這本書並非單純笑話集,而是學界探討律師倫理與美國文化對律師的消遣。
2月24日,No. 55,從希波克拉底誓言談信任與保密 有句話說,即使是騙子,在醫師面前依然誠實,不像律師法官整天面對騙子。畢竟只有誠實以告,才能提供醫師最好的資訊,換得最好的診斷與治療 但是,人心太複雜了,一旦涉及愧疚感或是內心深處的恐懼 總是難以啟齒,即使理性上知道說出口對自己是好的
2月23日,No. 54,當憤怒來臨時 先前提到原子習慣這本書是行動手冊,再跟大家推薦訂閱作者James Clear的電子報,同時也介紹一下憤怒管理。
2月22日,No.53,以十五億美金的浪漫,紀念新貨幣戰爭的開始。
2月21日,No. 52,恐懼與談判 今天每日猜招這句話應該或多或少聽過,背景是1961年聯合國大會致詞,希望各國展開裁軍談判。
2月20日,No. 51,接受世界的不確定與不公平,然後豪賭一把 今天介紹艾利斯(Albert Ellis),以及他創建的理情行為治療學派(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許多想法和夢想 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總是會有許多想法和夢想。無論是實現個人目標、改善生活質量,還是追求內心的理想,我們都會不斷地思索、規劃和討論。然而,真正使我們的夢想變為現實的,並不是我們所說的話,而是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正如一句古老的諺語所言:「行動比言語更有力量。」如果我們真的想在生活中
Thumbnail
幾十年前, 陪孩子看迪斯尼米老鼠的卡通時,聽到牠在逃脫死對頭 “皮特貓” 的追纏之後, 脫口冒出一句 “to do or not to do…” , 不忘亮一下超越的文學素養。 顯然,牠也深受到莎翁戲劇的薰陶, 在 “激動” 之餘,也掩飾不住文學素養。
Thumbnail
你沒有看錯,是慣習,不是習慣,而這本書用的英文名字是 Habitus,英文的翻譯是「習性」,不只是做事的習慣(慣性動作),更像是一種心態,一種人格特質。 這本書是由先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朵莉絲.馬爾汀,他是一名德國的語言和文學博士,自從中學時期到法國交換學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寄宿家庭,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其實值得做的事,應該是運動或是寫作這種沒人叫自己做,卻願意去做的事情上。換言之,在本能的驅使下,諸如運動和寫作這一些事自然敵不過本能,即使自己知道這兩件事其實對自己比較有益,也沒有用。必須要是自己主動去嘗試了,去體會其中的好處,才有可能持續下去。反倒是,那些出自於本能的
Thumbnail
彼得杜拉克: 最偉大的智慧若沒有付諸行動,就只是毫無意義的資料。 感同身受。 計劃與執行同等重要...執行可能更重要。 與其要求要有100%的把握再執行,不如先有70%的把握就先做做看吧。即使最後成果只有預期的50%。 50% > 0% 50% 還是遠遠大於零。
在臺灣第一期費登奎斯師訓過程當中,有個並未引起重視的討論,主題是關於「動作」(因為相反立場者只有我一人,也可能其他同樣想法的同學彼時並未發聲)。大部分同學支持培訓師Paul的觀點:「動作本身並不重要。它們是自我學習的一個工具。」有的同學則更進一步認為「動中覺察」中的動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覺察。
 對我來說,做好一件事不是只要有心,還要有行動。克雷洛夫曾說過:“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樑。”行動才會產生結果,行動是成功的保證。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畫,最終必然落實到行動上才能實現,行動是完成計畫奔向目標獲得成功的保證。   我在生活中常常連一件
Thumbnail
你覺得人生中有很多想完成的事,但缺乏動力嗎?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通過行動和持續性來達成目標,而不是依賴動力。提供了三種方法:行動先於動力、從小事開始,以及 Seinfeld 策略。
Thumbnail
行動和想法是組成我們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行動方式能夠拉近或推離我們身邊的人和事物,就像是我們人格風格的大聲公一樣。這篇文章探討了行動和想法之間的關係,並提出了一些思考的觀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許多想法和夢想 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總是會有許多想法和夢想。無論是實現個人目標、改善生活質量,還是追求內心的理想,我們都會不斷地思索、規劃和討論。然而,真正使我們的夢想變為現實的,並不是我們所說的話,而是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正如一句古老的諺語所言:「行動比言語更有力量。」如果我們真的想在生活中
Thumbnail
幾十年前, 陪孩子看迪斯尼米老鼠的卡通時,聽到牠在逃脫死對頭 “皮特貓” 的追纏之後, 脫口冒出一句 “to do or not to do…” , 不忘亮一下超越的文學素養。 顯然,牠也深受到莎翁戲劇的薰陶, 在 “激動” 之餘,也掩飾不住文學素養。
Thumbnail
你沒有看錯,是慣習,不是習慣,而這本書用的英文名字是 Habitus,英文的翻譯是「習性」,不只是做事的習慣(慣性動作),更像是一種心態,一種人格特質。 這本書是由先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朵莉絲.馬爾汀,他是一名德國的語言和文學博士,自從中學時期到法國交換學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寄宿家庭,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其實值得做的事,應該是運動或是寫作這種沒人叫自己做,卻願意去做的事情上。換言之,在本能的驅使下,諸如運動和寫作這一些事自然敵不過本能,即使自己知道這兩件事其實對自己比較有益,也沒有用。必須要是自己主動去嘗試了,去體會其中的好處,才有可能持續下去。反倒是,那些出自於本能的
Thumbnail
彼得杜拉克: 最偉大的智慧若沒有付諸行動,就只是毫無意義的資料。 感同身受。 計劃與執行同等重要...執行可能更重要。 與其要求要有100%的把握再執行,不如先有70%的把握就先做做看吧。即使最後成果只有預期的50%。 50% > 0% 50% 還是遠遠大於零。
在臺灣第一期費登奎斯師訓過程當中,有個並未引起重視的討論,主題是關於「動作」(因為相反立場者只有我一人,也可能其他同樣想法的同學彼時並未發聲)。大部分同學支持培訓師Paul的觀點:「動作本身並不重要。它們是自我學習的一個工具。」有的同學則更進一步認為「動中覺察」中的動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覺察。
 對我來說,做好一件事不是只要有心,還要有行動。克雷洛夫曾說過:“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樑。”行動才會產生結果,行動是成功的保證。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畫,最終必然落實到行動上才能實現,行動是完成計畫奔向目標獲得成功的保證。   我在生活中常常連一件
Thumbnail
你覺得人生中有很多想完成的事,但缺乏動力嗎?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通過行動和持續性來達成目標,而不是依賴動力。提供了三種方法:行動先於動力、從小事開始,以及 Seinfeld 策略。
Thumbnail
行動和想法是組成我們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行動方式能夠拉近或推離我們身邊的人和事物,就像是我們人格風格的大聲公一樣。這篇文章探討了行動和想法之間的關係,並提出了一些思考的觀點。